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巢甲状腺肿是单胚层高度是单胚层高度特异性卵巢畸胎瘤,为成熟畸胎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甲状腺组织为其唯一或主要成分。本病临床表现不特异,术前难以确诊,恶性 SO 罕见[1]。
  1病例介绍
  患者46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3+月,发现宫颈病变入院,入院检查甲状腺不大,宫颈肥大,质地硬,左侧附件区触及一大小约4cm ×3cm 囊性包块。余无特殊。入院前2个月阴超显示:(图1)左侧附件区见类圆形囊性肿块,考虑附件小囊。入院后阴超(图2)左侧附件区见囊实性包块,实性部分可见血流信号。病人因宫颈癌做手术(根治性全宫+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左卵巢甲状腺肿。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9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4个月余于2013年8月20日入住我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左侧乳腺乳头上方有一蚕豆大小肿物,无疼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硬结等,双侧乳头无溢液及出血等,自发现肿物4个月以来其未见明显增大。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乳腺形态正常,大小对称,双侧乳头无溢液、溢血,左侧乳头上方可触及一大小约2 cm ×3 cm 肿物,质软,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明显触痛,右侧乳腺未触及明显肿物。外院及我院乳腺部超声均提示:双侧乳腺结构层次清晰,其中右侧乳腺层厚约1.1 cm,左侧乳腺层厚约1.2 cm;腺体层内乳腺导管扩张,呈“蜂窝状”改变,右侧乳腺10点钟方向可见一个大小约0.8 cm ×0.4 cm 低回声光团,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左侧乳腺可见一个大小约3.8 cm ×1.5 cm 低回声光团,包膜光滑完整,内部回声不均,似为2个光团融合在一起。 CDFI:左侧乳腺低回声光团内可见血流信号(图1)。术前各项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于2013年8月23日在局麻下行左侧乳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左侧乳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SFT),免疫组化:CD34(+),CD31血管(+),肿瘤细胞(-),PCK(-),CK7 (-),ER(-), PR(-),s -100 (-),SAM(-),P63 (-),Desmin(-),Calponin 局部(+)(图2)。建议到上级医院会诊,经省级人民医院病理科会诊,其病理诊断结果与我院病理诊断一致。患者在我院行保留乳头的乳腺大部分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5个月,复查乳腺超声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3.
罗燕  吴荣珍  叶璐 《广东医学》2016,(12):1908-1908
患者,女,51岁,因偶尔下腹坠胀2年,发现盆腔包块3个月于2015年1月20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近1年处围绝经期,月经稀发,近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坠胀感,,伴腰胀,胀痛明显,影响日常生活,抗炎治疗无效。 B超提示:子宫上方可见一96 mm ×57 mm ×50 mm混合性回声,边界清楚,肿块内部呈实质性回声,回声不均匀,CDFI见丰富血流,提示:盆腔包块,盆腔积液,腹腔积液。 CT提示:子宫右前方囊实性肿块,与子宫分界不清,考虑子宫肌瘤伴变性可能大(8.80 cm ×6.04 cm,以实性成分为主,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腹膜后及盆腔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ECG提示:窦性心动过速(103次/min)。 FSH 41.57 IU/L, LH 33.66 IU/L, E254.82 pg/mL, TSH 0.04 mIU/L, FT34.84 pg/mL,FT42.27 ng/dl,CA25153.8 U/mL。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内分泌规范治疗后于2015年3月21日再入院后行择期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积液约50 mL,取腹腔积液送检,子宫右宫角前壁近右输卵管间质部发现一浆膜下肿物,大小约9 cm ×5 cm ×5 cm,蒂宽3.0 cm,位于子宫膀胱窝右侧,色暗红,质脆,无包膜。遂完整切除肿物及右侧输卵管,并切除子宫与肿物交界处子宫组织送检对照,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提示:考虑间叶来源肿瘤/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PEComa )的可能性大,待免疫组化以排除间皮来源肿瘤。部分子宫组织示平滑肌组织,未见肿瘤成分。术中患者拒绝切除子宫及双附件,要求等待石蜡病理结果。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提示:(右侧宫角部肿物及右侧输卵管间质部肿物) PEComa ,(右侧输卵管)黏膜充血;(部分子宫组织)为平滑肌组织。镜下观:肿瘤细胞弥漫片状疏松排列,肿瘤细胞圆形及不规则形,胞质丰富粉染,部分呈泡状,其中掺杂透明变性物及厚壁血管,见图1。免疫组化检测:HMB45弥漫(++)(图2)、Act (+)、SMA(+)(图3)、Ca -结合蛋白(++)、Vimentin (++)(图4)、CD99(++)、EMA(-)、AE1/AE3(-)、CR-MC (-)、CK5/6(-)、BCL -2(+)、CD117(+)、S-100(-)、CD10(-)、CK7(-)、B72.3(-)、CA125(-)、WT-1(-)、CA19-9(-)、CD31灶状(+)、CD34血管(+)、D2-40(+)、CD15(-)、ER (+)、PR (+)、Ki67<5%、P53(+)、a-inhibin (-)。腹腔积液细胞病理报告提示未见恶性肿瘤细胞。术后诊断:PEComa。临床考虑该肿瘤恶性潜能不定,患者围绝经期,术后建议患者补充手术治疗,现患者随访生存中。  相似文献   

4.
袁浩  姜楠  周永宁 《重庆医学》2015,(6):864-864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 PNET)是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分为中枢型和外周型两种类型[1],临床罕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3岁,因“发现腹盆腔包块2 d、下肢浮肿7 d”就诊于本院。入院查体:腹膨隆,下腹部压痛,可触及1个约孕3个月大小的包块,质中等,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全腹部增强 CT 显示:(1)腹盆腔内巨大软组织肿块,考虑来源于右侧附件,卵泡膜细胞瘤可能;(2)双侧腹股沟区及髂血管旁多发淋巴结增大(图1)。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显示:盆腔内可见不规则分叶状长 T1、稍长 T2混杂信号肿物影,周围结构推挤受压,盆腔少量积液。诊断:(1)盆腔内肿物多考虑卵巢性索间质肿瘤;(2)盆腔少量积液。术中见腹盆腔内有1个大小约25 cm×20 cm 的实性包块,形态不规则,活动度差,前方与耻骨、下方与盆底、右侧与盆壁之间无间隙,膀胱位于包块左侧。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因包块固定且与周围骨质及髂血管粘连紧密,为避免发生大出血,决定行盆腔肿瘤减灭术。状液体流出,创面缝扎止血,关闭瘤腔。术后病理检查:镜检见瘤细胞小,大小较为一致,核浆比增大,异形细胞片状排列,弥漫散在,排列成菊形团状,间质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图2);免疫组织化学:CD99(+),NSE(+),Desmin(-),EMA(-),WT1(-),CKP(-),CgA(-);病理诊断:(盆腔)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相似文献   

5.
周娟  江倩  牛玉明 《广东医学》2016,(3):435-435
患者,男,25岁,因右颌下无痛性包块3个月余于2014年6月13日入院。专科检查:颌面部观左右基本对称,右颌下区可见轻度肿胀,表皮完整不红,皮温不高,可触及一约4 cm ×3 cm大小的包块,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基底不活动,触压痛不明显。张口、咬合无异常,口内颌下腺导管开口处无红肿,未见异常分泌物,口内牙齿及口腔黏膜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颈部可触及一约1.5 cm ×1 cm大小的肿大淋巴结,余区域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本院颌面部CT示:双侧颌下及颈部多发结节及肿块,肿瘤位于右侧下颌骨后侧下颌下腺前缘(图1),考虑为肿大淋巴结(肿瘤?)。本院胸片示:双肺、心膈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右颌下肿物待查。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常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于全麻下行“右颌下腺及肿物扩大切除术+右侧肩甲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见瘤细胞呈巢团状排列,核分裂多见(图2)。(右侧颌下腺)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肌上皮癌,另送检“颈深上淋巴结”5枚均见癌转移。免疫组化结果:S-100(+)、SMA (局灶+)、EMA(弱+)、NSE (+)、CD56(+)、CKP(-)、LCA(-)、CD3(-)、CD20(-)、CD43(-)、TTF-1(-)、GFAP (-)。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后转入我院肿瘤科行化疗,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7岁,生育1儿1女,因发现左乳肿物伴肿胀2月余于2014年2月12日9:00收入我院普外科。既往体健无乳腺疾患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6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3/82 mmHg,发育正常,神清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乳外观不对称,左乳明显肿胀,质硬,乳头外下方16~17点距乳头2~3 cm 处触及大小11.0 cm ×8.0 cm ×7.5 cm 肿物,无明显压痛,边界清楚,与皮肤及胸肌无粘连,乳头无溢液,无橘皮样改变及凹陷,同侧腋下触及肿大淋巴结数枚;右乳未见明显异常。术前钼靶影像所见:左侧乳腺呈退化型,左侧乳腺内可见一较大类圆形肿块影,边缘清晰,光滑,直径约9 cm,其内密度不均,可见斑点状钙化影,皮肤增厚,乳头显示不清。提示良性可能性大,不排除错构瘤,建议结合临床诊断(图1)。乳腺针吸活检示可见瘤细胞,镜下见细胞大且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大,染色质多而较粗,核仁较大,有些1~2个;胞浆蓝色或嗜多色,可出现核裂,涂片中还多见裸核瘤细胞,偶见瘤巨细胞(图2)。临床初步诊断左乳湿疹样癌。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后,于2014年2月19日在全麻下行左侧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所取标本大体所见:左侧改良根治乳腺,乳腺大小40 cm ×26 cm ×10 cm,皮肤面积20 cm ×8 cm,皮肤表面紧张发亮,乳头偏心附着,未见乳头凹陷及橘皮样改变,书页状切开乳腺,外下象限据乳头2~3 cm 见一肿物,大小11.0 cm ×8.0 cm ×7.5 cm,肿物切面灰白、灰红色,质略韧;余皮下乳腺组织与正常乳腺明显不同,切面灰白、灰红色,半透明,质略脆。病理回报:左侧改良根治乳腺,乳头下方可见硬化型小管癌组织浸润(图3),腋下淋巴结癌转移21/22枚,底切缘未见受侵,并见巨大纤维腺瘤形成。免疫组化(图4):TP(++);GST -Ⅱ(+);TOPOⅡα(±);ER(+++弱阳性细胞数>70%); PR (+++弱阳性细胞数>50%);CerbB -2(-);P53(+);Ki -67(阳性细胞数<10%); Bcl -2(+++);EGFR(++)。术后创面愈合良好,随访5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G1 P0,停经38周+6天,2013年8月15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流液,色清,量中,自觉胎动正常,无阴道流血,未见红,收入病房。患者2010年5月因间歇性下腹隐痛查 B 超示“左侧附件区囊肿,盆腔少量积液”,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126.10 U/ml,CA19-99.90 U/ml,CEA 0.33 mg/ml,AFP 3.84 ng/ml。行左侧输卵管及卵巢肿瘤+盆腔种植灶+右卵巢种植灶切除术。术后病理:(左卵巢)交界性浆液性-黏液性混合性乳头状囊腺瘤,伴灶区微乳头,灶区微小浸润,深度小于3 mm,瘤组织种植至右卵巢、后穹窿及子宫直肠窝。术后化疗4次。患者此次怀孕唐氏筛查未见异常,右侧附件区见4.1 cm ×39 cm ×42 cm囊性包块,境界尚清,囊壁处见数个乳头状突起。2013年8月16日查血 CA12525.80 U/ml,CA19-93.90 U/ml,CEA 0.35 mg/ml, AFP 188.19 ng/ml。完善相关检查和准备后,于2013年8月16日行剖宫产术+右侧卵巢肿瘤剥除术,剖宫产一正常男婴。术中于右侧卵巢见直径5 cm大小肿瘤,表面光滑,见部分正常卵巢组织,右侧输卵管未见异常。剥除肿瘤行快速病理示:右侧卵巢交界性囊腺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下巨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并发对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诊断经验和治疗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肝下巨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并发对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体检时发现腹腔巨大肿物。妇科超声提示腹部巨大囊肿,左卵巢内见61mm×48mm囊性光团回声,内液稠。腹部CT平扫提示右腹部巨大团块状混杂密度影,其内可见脂肪密度、钙化密度及软组织密度影,临近肝脏呈受压状态改变。术中探查,右侧卵巢肿瘤大小约40cm×35cm×30cm,上达膈下,下至盆腔,肿瘤后壁与肝左叶粘连,并将肝脏挤向右上方。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小约7cm×6cm×6cm。手术剥除右侧卵巢肿瘤及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重建双侧卵巢。病理诊断,右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随访已超过2年,未发现肿瘤复发,并经体外受精-冻融胚胎移植(IVF-ET)受孕。结论:巨大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粘连于肝脏下方同时并发对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上罕见,手术治疗预后良好,如术后不孕,应及早行IVF-ET助孕。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外院常规体检时,超声发现“盆腔占位”,遂于2013年11月11日入河北省民政总医院进一步检查。行超声检查示:盆腔内膀胱后方可见一低回声结节,类圆形,大小约5.8 cm ×5.4 cm ×4.3 cm,边界清楚,包膜呈高回声,完整,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可见回声增强,结节中心可见斑块样高回声伴后方声影,斑块范围约1.3 cm ×1.1 cm (见图1A),结节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见图1B),探头按压可见其活动,其周围可见部分肠管回声,蠕动良好,腹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诊断:盆腔实性结节,畸胎瘤可能。后行盆腔CT及MRI检查,提示“膀胱直肠陷凹可见一直径约5.0 cm的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中心可见脂肪密度影,与周围膀胱、直肠界限清楚,无明显淋巴结增大,增强后无明显强化,考虑“盆腔肿物”。患者无周身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根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临床诊断为:盆腔肿物(畸胎瘤可能性大)。于2013年12月7日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呈淡白色,椭圆形,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孤立无血运。术后病理回报:乳白色球形软组织(图2),大小约6 cm ×5 cm ×4 cm,表面光滑,质硬韧,切面观呈实性,灰白(图3),镜下为均匀红染,无组织结构,中心黄色部分为脂肪坏死组织伴钙化(图4)。术后患者身体恢复良好,10天后出院,无并发症出现,出院6个月后随诊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发现右阴囊肿大3年余而就诊,查体:右睾丸肿大,无明显触痛,附睾未见异常,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左侧睾丸正常。超声所见:于右侧睾丸实质内探及肿块,大小1.41cm×1.11cm,边界清,其内可见“洋葱皮”样改变,CDFI示肿块内未见血流信号(图1),右侧睾丸后方可见多处管状回声,内探及静脉频谱血流信号。左侧附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肠道气体的影响,腹部超声的敏感性较差。但只要细致耐心,多途径检测,也可以清楚地显示病灶。本科超声诊断双侧卵巢良性占位和肠道肿瘤致肠套叠各1例,报道如下。 病例1 24岁,孕12周余,因右下腹疼痛来院做超声检查。子宫及胎儿正常,右侧卵巢明显增大,约8cm×7cm×5cm,形态不规则,并可见2枚中等偏高回声光团,约3cm×4cm、2.5cm×2.4cm,前缘边界清楚,后方有声衰减;另在左侧卵巢发现1枚高回声光团,约4cm×3.6cm,边界清,内部光点分布尚均匀。肿块内均未见彩色血流。后穹隆内未见明显液体(图1)。超声诊断:双侧卵巢良性占位,右卵巢轻度扭曲。定期随访至妊娠足月,行剖腹产,见双卵巢肿块均由毛发和脂肪组成。病理诊断:双侧卵巢畸胎瘤。  相似文献   

12.
李盈  陈智毅 《广东医学》2016,(Z1):291-291
患者,女,81岁,因左乳无痛肿物1月余,明显增大伴皮肤发红1周于2015年6月11日入院。体格检查:双乳腺外观不对称,左乳2~3点乳晕旁皮肤发红,范围约5 cm ×4 cm,未见橘皮征、酒窝征,双乳皮肤无溃疡、结节,左2~3点乳晕旁触及约4 cm ×3 cm肿物,无痛、质硬、边缘欠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欠佳。双乳头无内陷、偏斜、糜烂,挤压乳头无溢液,右侧乳房未及明显肿物,双侧腋窝及锁骨上区淋巴结未及肿大。彩超检查:左侧乳腺外上象限见一梭形高回声团,范围40 mm ×10 mm,边界不清,内部回声尚均匀,周边及内部未见彩色血流信号。双侧腋窝区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1)。彩超提示:左侧乳腺高回声团:脂肪瘤?三维乳腺超声检查:双侧乳腺导管稍增粗,左侧内径2.6 mm,右侧内径2.7 mm。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见一片状高回声团,范围46 mm ×16 mm ×30 mm,3D自动容积扫查示:该高回声团中心位于1点处,距离乳头约34 mm,距离体表约6 mm,边缘回声欠完整,界限欠清楚,内部回声欠均匀,后方回声无改变,长轴方向与皮肤平行,周围组织回声稍增强,CDFI及3 DCDE显示:该高回声团周边及内部可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彩色血流Adler 分级Ⅲ级(图2)。三维乳腺超声提示:双侧乳腺导管稍增粗。左侧乳房外上象限高回声团,拟BI -RADS 3级,请结合临床,脂肪瘤待排。双侧腋窝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送病理检查(图3),确诊为左乳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 细胞型),生发中心型。  相似文献   

13.
病例资料:女性患者,33岁,因盆腔包块1月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门诊体检B超发现盆腔包块,性质待查。于2007年8月16日入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平素月经规则,无自觉症状。入院后盆腔彩超提示子宫左后方可见7.1 cm×6.3 cm稍强回声团,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匀,其右后方可见7.7 cm×4.9 cm混合回声团。子宫右侧可见2.1 cm×2.0 cm稍强回声团,边界清晰。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于2007年8月20日在局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彩超所提示包块来源于双侧卵巢,遂取活检行快速诊断。病理结果回示:双侧卵巢成熟畸胎瘤。即行双侧卵巢包块切除术。术后标本全部送病检…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因发现右下腹包块2个月余来我院就诊。盆腔B超提示:盆腔右侧实性占位;腹部CT提示:盆腔巨大畸胎瘤。术中:右侧卵巢见一肿块,直径约15cm,表面光滑,包膜完整,与周围盆腔脏器无粘连;对侧卵巢正常大小。行双侧附件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5.
陈勇  郑宝军  王爱军 《广东医学》2016,(16):2388-2388
患者,男,77岁,主因腹泻伴大便带血约2个月,于2015年5月13日入院。腹部查体:未见明显腹部阳性体征。结肠镜示:距肛门10~25 cm 可见肿物环肠腔一周,质硬,易出血,取检5块。病理回报:结肠腺癌(低分化)。腹盆腔 CT 示:乙状结肠壁厚,扭曲,周围粘连、浸润,考虑占位病变。实验室检查:WBC 5.36×109? L -1,RBC 3.8×1012? L -1,Hb 96 g/L,CEA 15.53 ng/mL,CA19-943.26 U/mL, CA72-491.66 U/mL。 于2015年5月21日在全麻下手术,术中可见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可触及一个约12 cm ×8 cm ×5 cm 大小的肿物,侵透浆膜,并侵及部分膀胱后壁,周围可见肿大淋巴结,降结肠、乙状结肠肠壁明显水肿。术后病理回报:(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黏液腺癌,部分为管状腺癌(约占15%),癌组织侵及肠壁全层达浆膜外脂肪,并形成癌结节,肿物周边直肠黏膜下可见一结节,直径约0.6 cm,符合神经鞘瘤;肠周淋巴结可见转移癌(3/22)。免疫组化示: S -100(+)、 CD34(-)、 CD117 (-)、DOG1 (-)、SMA(-)、Ki -67(+)5%。术后恢复尚可,于2015年6月10日出院,随访至今暂无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A199、CA125与卵巢成熟畸胎瘤的相关性及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卵巢成熟畸胎瘤276例患者年龄、术前CA199、CA125检测值、术中肿瘤的数量、大小、分布情况及相关性。结果:(1)276例中CA199阳性85例(30.80%);CA125阳性34例(12.32%);两者均为阳性者18例(6.5%)。两者阳性数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2)成熟畸胎瘤单侧236例,CA199阳性63例,CA125阳性27例。双侧成熟畸胎瘤40例中CA199阳性22例,CA125阳性7例。(3)平均体积为159.33±221.11cm3,瘤体直径>10cm 31例,6~10cm 102例,≤5cm 143例,瘤体直径越大,阳性检出率越高。(4)不同年龄段CA199、CA125的阳性率呈降低趋势,年龄越小,CA199、CA125阳性率越高。结论:卵巢成熟畸胎瘤可导致血清CA199、CA125血清表达升高,但CA199检测有更高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患儿2岁,因右侧睾丸无痛性肿大二月余入院。入院检查T36.5℃,神清,精神好,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右侧睾丸较左侧明显增大,表面光滑,质硬而沉重,透光试验阴性。双侧腹股沟区未及肿大淋巴结。B超报告右侧睾丸约3.0cm×2.5cm×2.4cm,腹盆腔正常;查血甲胎蛋白(AFP)为250ng/ml。入院诊断为右侧睾丸肿瘤,予以右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检报告为睾丸卵黄囊肿瘤,其家属拒绝继续治疗。术后六个月出现右下腹部固定肿块进行性增大,B超示囊性病变,一月后患儿衰竭死亡。睾丸卵黄囊肿瘤临床少见,多发于3岁以前儿童,其发病原理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患者女性,52岁,右侧乳腺肿物18年,明显肿胀3个月,于2010年4月5日入院。入院时查体:双侧乳腺不对称.右外上限可触及8.0cm×7.0cm的肿物,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右乳头少量血性溢液,右侧腋窝(前线)可触及5.0cm×5.0cm肿大的淋巴结,左侧乳腺未触及肿物,左腋下及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临床诊断右侧乳腺癌,行肿物切除术。术后肿物送病理。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74岁,绝经20余年,阴道流血4 d于2008年6月29日收入本院.妇科检查:子宫左后方可及一约10 cm×6 cm×5 cm的包块,囊性感,右侧末及异常.阴道B超示子宫左后方畸胎瘤可能.术前诊断为左侧盆腔肿块待查,行子宫双侧附件及左侧盆腔肿块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3岁,因“停经48 d ,下腹痛1 d”于2015-07-05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5-05-28,入院前因大便后出现持续性下腹痛伴少量阴道流血就诊于当地医院,彩超提示:宫内早孕(双胎),宫体后方偏高回声,腹腔积液,右侧附件区囊性暗区。转入我院,入院后查血常规 HGB :87 g/L,彩超检查:宫腔内两个妊囊,内似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盆腹腔积液3.7 cm。子宫后方探及不规则混合性回声,混合性回声内探及无回声,大小2.3cm×2.1 cm×2.2 cm ,内见中强回声,大小约0.8cm×0.6cm ,内似见闪烁样搏动点。提示:①宫内早孕(双妊娠可能);②子宫后方混合性回声内无回声(内似见闪烁样搏动点);③腹腔积液,结合检查考虑宫内双胎合并宫外孕破裂可能。患者既往体键,G3P1L1A1,3年前顺产1女。1年前孕4月因胎儿畸形引产1次。入院查体:体温37.8℃,心率84次/min ,呼吸21次/min ,血压113/65 mm Hg。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有压痛,以下腹为著,伴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宫颈着色,举痛及摇摆痛(+),后穹隆饱满,触痛;子宫前位,如孕50余天大小,活动可;右侧附件区增厚,压痛明显,左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术前再次急查血常规,HGB :74 g/L,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有剖腹探查指征,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陈旧性血及血块约1000 m L ,子宫前位,如孕60 d大小,质软,形态规则,表面光滑,右侧输卵管伞端可见陈旧性血块附着,血块附着处可见活动性出血,右侧卵巢增大,内见黄体,左卵巢及右侧输卵管未见明显异常。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给予保胎和抗炎治疗,术后病理:左侧输卵管妊娠。术后行黄体酮40 m g qd肌注、口服孕康颗粒及保胎灵保胎1周后出院,嘱其出院后继续保胎至孕3月。出院前复查彩超:宫腔内两个妊囊均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盆腔积液1.3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