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器官移植手术技术的逐渐成熟,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已成为制约器官移植的瓶颈.IL-2在免疫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且与免疫排斥和免疫耐受关系密切,因此,更好的理解IL-2在免疫和自身耐受中的生理作用,对临床治疗中控制IL-2信号,获得更好治疗效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首选有效治疗方法,然而器官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往往是导致移植失败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往往需要在移植前或移植中加用强效免疫抑制剂对受体免疫系统进行抑制性诱导治疗。抗体类免疫诱导剂作为器官移植早期实施覆盖性免疫抑制治疗的常用方法,可显著减少器官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  相似文献   

3.
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2受体(IL-2R)的相互作用在T细胞活化、增殖中起关键作用。IL-2Rα单克隆抗体能选择性地产生免疫抑制作用。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IL-2Rα单克隆抗体由抗-Tac发展为嵌合体和人源化抗体。研究证明,IL-2Rα单克隆抗体Daclizumab和Basil-iximab有显著降低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移植受体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降低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独特的免疫学特性,有望在器官移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MSC的免疫学特性,并就其在器官移植中减轻免疫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促进组织修复、诱导新生血管形成以及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述,以期为MSC应用于器官移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IL-2受体α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2受体(IL-2R)的相互作用在T细胞活化、增殖中起关键作用。IL-2Rα单克隆抗体能选择性地产生免疫抑制作用。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IL-2Rα单克隆抗体由抗-Tac发展为嵌合体和人源化抗体。研究证明,正-2Rα单克隆抗体Daclizumab和Basiliximab有显著降低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Photopheresis通过诱导靶细胞的凋亡 ,促使单核细胞转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以抑制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 ,无明显毒副作用 ,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法 ,在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白介素2及其受体在移植免疫及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日渐为临床所重视,IL-2及其受体动态变化监测有助于早期诊断肾移植排斥反应及抗排斥反应疗效的判断,针对IL-2R的单克隆抗体抗排斥反应精确而有选择性。IL-2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在泌尿系肿瘤治疗中大有前景,本文仅对IL-2及其受体在这二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与器官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睾丸支持细胞具有天然的免疫豁免功能。本文分别从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特点 ,睾丸支持细胞的免疫豁免机制及该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便寻求降低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与器官移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睾丸支持细胞具有天然的免疫豁免功能。本文分别从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特点,睾丸支持细胞的免疫豁免机制及该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便寻求降低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photopheresis在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hotopheresis通过诱导靶细胞的凋亡。促使单核细胞转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以抑制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法。在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Toll样受体(TLR)2在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TLR2与移植排斥反应密切相关,针对TLR2信号系统的相关免疫抑制靶点研发的免疫抑制剂可能会减轻器官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本文综述了TLR2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同种器官移植以及异种器官移植中的近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及诊断手段的提高,器官移植后细胞性排斥反应得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但器官移植致敏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抗体介导排斥反应越米越受到关注.补体在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补体在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补体在抗体介导排斥反应诊断中的应用,以及针对补体的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治疗方案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排斥反应是引起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究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的重要方法。霉酚酸酯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分子免疫学的深入研究 ,对器官移植免疫反应细胞和分子学机制的理解也有重大进展 ,这些进展为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对新型免疫抑制剂研究进展和未来免疫抑制策略的发展方向作一综述。1 白细胞介素 - 2受体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IL-2 R)单克隆抗体作为初期免疫抑制剂的有效性 ,因IL- 2 R仅在活化淋巴细胞中表达 ,IL- 2 R阻断是一特异性更强的免疫抑制途径。研究显示啮齿动物IL- 2 R抗体用于诱导治疗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有同样效果 ,且耐受性更好 ,可使移植术后初期安全使用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Toll样受体(TLRs)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并总结TLRs及其配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就近年来TLRs信号传导通路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器官移植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TLRs在器官移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LRs的活化可激活特异性免疫系统,使移植物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同时也可通过TLRs诱导免疫耐受。早期治疗措施的干预可减少器官移植中移植物因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TLRs激活,从而提高移植物存活率;同时,针对TLRs及其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免疫抑制靶点研发出的高效免疫抑制药物可减轻器官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免疫排斥反应。结论 TLRs信号传导通路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排斥及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异种器官移植是解决器官移植短缺的有效手段之一,猪作为潜在的器官移植供体来源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是要实现猪至灵长类动物的异种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需要克服多重免疫生物学障碍。本文以异种器官移植多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先后为顺序,依次对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体液异种移植排斥反应和急性细胞排斥反应、血栓性微血管病和慢性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前器官移植已经成为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排斥反应仍然是器官移植术后早期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通过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以使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同时会引起患者许多不良反应,而且免疫抑制剂对于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率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肝脏虽为“免疫特惠器官”,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器官移植,但术后排斥反应仍较为常见,规范的免疫抑制治疗是保证移植效果的关键。为进一步规范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及排斥反应诊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肝移植专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并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针对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原则、常用方案及各类型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制订《中国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与排斥反应诊疗规范(2019版)》。  相似文献   

19.
临床器官移植工作中,预测排斥与耐受对供体和受体的选择、免疫抑制剂种类及剂量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移植免疫基础研究的不断进步,预测排斥与耐受的方法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就器官移植预测排斥与耐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肝脏虽为"免疫特惠器官",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器官移植,但术后排斥反应仍较为常见,规范的免疫抑制治疗是保证移植效果的关键。为进一步规范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及排斥反应诊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肝移植专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并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针对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原则、常用方案及各类型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制订《中国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与排斥反应诊疗规范(2019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