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有很多,有研究证明β淀粉样蛋白(Aβ)在脑内的沉积是AD病理的始发因素和重要环节,是导致AD的关键因素。以Aβ为靶点治疗AD是新突破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脑脊液(CSF)中α1-抗胰蛋白酶(AT)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核心标志物和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108例,分为认知正常(CN)组34例,轻度认知障碍(MCI)组45例,AD组30例。检测CSF中α1-AT、β-淀粉样蛋白(Aβ)42,总-tau蛋白(t-tau),磷酸化(p)-tau水平。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及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SB)检测认知水平。分析各组CSF α1-AT差异及α1-AT与tau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与CN组相比,AD组与MCI组α1-AT水平显著升高(P<0.05),CN组与MCI组tau+者与tau-者相比CSF α1-AT水平显著升高(P<0.05)。CN组、MCI组与全部研究对象α1-AT水平与CSF中总-tau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 认知障碍患者中CSF α1-AT水平与CN组相比显著升高,且与总-tau蛋白呈正相关,提示其有望作为AD的新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肠道微生物群, 这一人体第二大"内分泌器官", 既是反映人体内分泌及代谢健康的晴雨表, 也为我们在治疗靶点方面提供了新的广阔前景, 这些治疗靶点可能会使肠道微生物群恢复到健康状态, 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以下分别对肥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肠道菌群相关病理生理学进展, 和近年来新兴的靶向肠道菌群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焦针法与常规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9例,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焦组55例和常规组54例。三焦针法组取膻中、中脘、气海和双侧血海、足三里、外关为主,行三焦针法调治;常规组根据压痛点,循痛点及经脉取患侧穴,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两组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综合临床疗效评定以及治愈病例3个月后的随访观察。结果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生活质量评分、综合疗效评价(均P<0.05),随访结果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焦针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组,是一种标本兼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参与RA病理的关键分子可能成为治疗RA的靶点。酸性鞘磷脂酶(ASMase)是鞘脂类物质代谢中的一种关键酶, 参与多种疾病病理而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可能靶点。新近研究发现ASMase在RA的病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可能作为治疗RA的新靶点。本论文将综述ASMase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活性或表达异常与相关疾病, 以及在RA中的研究进展, 为RA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AD 依赖的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是前列腺素降解的关键酶,对环氧合酶-2(COX- 2)有天然的拮抗作用。近年来发现,15-PGDH表达减少、活性减低与胃肠道及其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15-PGDH可以作为肿瘤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维持血压和体内水盐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提示RAS与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 ensin-conver ting enzyme-2,ACE2)是ACE同工酶,起负向调节RAS活性的作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肺部疾病起保护作用,有望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各激素水平变化。方法选择四川绵阳地区AD患者50例,每例AD患者选择1例年龄、性别和健康状态(除外AD)匹配的对照。7:00am采集空腹血清,用放免法检测血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各激素水平。结果 AD患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各激素水平: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游离T3(FT3)和游离T4(FT4)显著低于对照人群(P<0.05)。结论 AD患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目前常见的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是一种伴有脑特殊病理及生化改变的获得性、持续性及全面性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征。目前认为AD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主要为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所导致的老年斑(SP),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NFTs)以及神经元缺失等〔1〕。A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但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延缓AD的发作或减慢AD的进展,所  相似文献   

10.
血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是一种主要参与维持血磷平衡和维生素D代谢的激素,近年来发现其能够通过调控心脏重塑等途径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使FGF-23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高水平的FGF-23是心房颤动强有力的预测因子,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预后的新指标及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就FGF-23在预测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Aβ_(1-42)合并IBO诱导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复合式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用于AD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在大鼠左侧海马区内注β-淀粉样蛋白1-42肽段(Aβ1-42 )和鹅膏蕈氨酸(IBO)混合液造成AD模型,通过水迷宫试验比较各组差异.结果在定位航行中,模型组潜伏期明显比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延长(P<0.01).结论 Aβ1-42合并IBO诱导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模拟AD的发病特点,可作为AD及其药物研究的一种新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半乳糖联合染铝的AD大鼠海马结构β-分泌酶(BACE)及早老素-1(PS-1)蛋白的表达。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2组(n=15)。模型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60 mg·kg-1·d-1和灌胃三氯化铝500 mg·kg-1·d-1,连用60 d;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和灌胃。造模后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和Western印迹杂交。结果模型组大鼠各时间段的平均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模型组海马结构BACE和PS-1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 D-半乳糖联合三氯化铝能较好地模拟AD的学习记忆障碍和病理学方面的特征,是筛选AD治疗药物靶点一种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环氧合酶-2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由众多炎性细胞因子参与并伴有细胞增生的血管慢性炎症反应过程.环氧合酶-2( COX-2)是COX家族的重要成员,在许多疾病中表达上调.AS病变处COX-2表达增多的现象提示COX-2在AS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是一个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点.COX-2抑制剂被用来治疗AS,其安全性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α-突触核蛋白、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总牛磺酸(T-tau)、磷酸化牛磺酸(P-tau)、轻链蛋白(NF-L)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AD患者43例(AD组),血管性痴呆(VD)患者51例(VD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Aβ1-42、T-tau、P-tau、NF-L,应用多因素分析联合5个指标区分AD和VD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D组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T-tau、P-tau、T-tau/P-tau、NF-L水平升高,Aβ1-42水平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VD组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T-tau、P-tau、T-tau/P-tau、NF-L水平升高(P均<0.05);与VD组比较,AD组脑脊液Aβ1-42、T-tau、T-tau/P-tau 水平升高(P均<0.05).联合5个指标区分AD和VD的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88%.结论 α-突触核蛋白、Aβ1-42、T-tau、P-tau、NF-L在AD中表达升高或降低,联合检测五种指标有可能早期诊断AD及鉴别VD.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凝聚态淀粉样蛋白(Aβ1-40)诱导的模拟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观察Aβ1-40对Wister大鼠行为学及病理的改变,以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淀粉样蛋白(Aβ1-40)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正常组、拟AD模型组、盐水治疗对照组及IGF-1治疗组共4组。采用凝聚态Aβ1-40进行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建立拟AD大鼠模型,术后第二天治疗组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l/kg)和IGF-1(50μg/kg)。造模2周后4组分别进行水迷宫行为学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药3周后行病理学检查(包括HE、刚果红)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海马CA1区Aβ1-40的表达。结果 IGF-1组与拟AD模型组比较,定位航行试验第3天开始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在空间探索试验中,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增多(P<0.01)。拟AD模型组和盐水治疗组海马点附近可见颗粒细胞带明显受损,弥漫性胶质细胞浸润,局部神经元大量缺失,细胞排列疏松紊乱,IGF-1组海马注射区可见颗粒细胞带轻度受损,神经元排列尚规则,与模型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组大鼠海马CA1区Aβ1-40的表达,与拟AD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生理盐水对治疗没有影响。结论凝聚态Aβ1-40海马注射可以模拟AD的学习记忆障碍和神经元损伤等行为学和病理学特征。IGF-1减少海马CA1区Aβ1-40的表达,减轻凝聚态Aβ1-40对大鼠海马的病理损害,有显著改善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病理改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具有慢性炎性病理过程的疾病,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炎症反应。半乳糖凝集素-3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参与细胞黏附、增殖及凋亡等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半乳糖凝集素-3在房颤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了房颤的形成、进展过程,是房颤重要的生化标志物,并有望成为房颤治疗的新靶点。该文对半乳糖凝集素-3与房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肠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均表达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在一些营养物质转运和调节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与腹型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肾脏疾病密切相关。SGLT表达水平受到营养素、激素、炎症、氧化应激等调控。SGLT抑制剂是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肠道和肾脏是其靶向作用器官,除减轻体重和降低血糖等,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交感神经活性、肠道炎症、肠道微生物和氧化应激是SGLT抑制剂发挥心肾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本文旨在以肠道和肾脏SGLT表达为靶点,为代谢性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黄柏通过铁死亡途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Herb数据库筛选黄柏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蛋白, 并使用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蛋白名称转化为基因ID。在GenCards、OMIM、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中获取RA疾病靶点。利用FerrDb数据库收集铁死亡在激动物、抑制物和标志物3方面的基因。然后, 利用Venny平台获取黄柏活性成分靶点基因、RA靶点基因和铁死亡相关基因的交集基因, 并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绘制"活性成分-靶点-RA-铁死亡"网络图。使用String和DAVID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PyMOL、AutoDock Vina软件和RCSB PDB数据库对活性成分与关键基因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11个黄柏活性成分(槲皮素、β-谷固醇、苦楝酮、烛毒素A、黄柏呈、掌叶大黄二蒽酮A、黄连宁、鬃毛酮、Kihadalactone A、尼洛替星、豆甾醇)和34个交集基因(PTGS2、...  相似文献   

19.
环氧化酶 2 (COX 2 )是内源性前列腺素 (PGs)合成中的限速酶。它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并与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一些体内外研究表明COX 2抑制剂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与转移。临床上选择性COX 2抑制剂有可能成为肺癌预防和化学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作用于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IPS)1、2,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Grb)2,磷脂酰肌醇3激酶(PBK)等与胰岛素信号转导相关的蛋白,使它们的磷酸化酪氨酸残基脱磷酸,衰减胰岛素信号转导,从而产生受体后胰岛素抵抗。PTP-1B(-/-)小鼠、钒盐衍生物等PIRlB抑制剂在不同程度上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外周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氧化,增加肝脏糖原合成,降低ob/oh小鼠的血糖。PIR-1B可能会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与肥胖症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