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瘤为胰岛B细胞瘤,是由胰岛B细胞瘤分泌胰岛素亢进,从而产生低血糖症状。低血糖所致脑细胞缺乏葡萄糖而引起神志不清、昏迷或昏睡、癫痫发作,常误诊为精神病。长期的低血糖反复发作,使脑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出现记忆力减退、嗜睡、痴呆、行为异常、丧失劳动能力;有的患者为避免饥饿或缓解症状而多食,出现肥胖。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胰岛素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技巧的提高,使腹腔镜下胰岛素瘤切除术的技术成为可能。我院普外科2002年7月-2007年1月已成功完成了经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1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瘤为胰岛B细胞瘤,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亢进,从而产生低血糖症状.低血糖所致脑细胞缺乏葡萄糖而引起神志不清、昏迷或昏睡、癫痛发作,常误诊为精神病.长期的低血糖反复发作,使脑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出现记忆力减退、嗜睡、痴呆、行为异常、丧失劳动能力;有的患者为避免饥饿或缓解症状而多食,出现肥胖[1].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瘤为胰岛B细胞瘤,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亢进,从而产生低血糖症状。低血糖所致脑细胞缺乏葡萄糖而引起神志不清、昏迷或昏睡、癫痛发作,常误诊为精神病。长期的低血糖反复发作,使脑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出现记忆力减退、嗜睡、痴呆、行为异常、丧失劳动能力;有的患者为避免饥饿或缓解症状而多食,出现肥胖。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胰岛素瘤的主要手段。对于胰岛素瘤已经出现了精神及躯体行动障碍的患者,周到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患者安全及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2008年9~12月期间本院收治了2例胰岛素瘤伴精神及躯体行动障碍的患者,本文报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瘤亦称胰岛B细胞瘤,属于胰腺内分泌部分的肿瘤,在成年人中并不少见。胰岛素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中年,约74.6%的病人发生于20岁~59岁。胰岛素瘤的典型临床表现为:①阵发性发作的低血糖或昏迷、精神神经症状;②发作时血糖低于2.78 mmol/L;③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  相似文献   

5.
梁蕾 《全科护理》2008,6(33):3053-3053
胰岛素瘤亦称胰岛B细胞瘤,属于胰腺内分泌部分的肿瘤,在成年人中并不少见。胰岛素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中年,约74.6%的病人发生于20岁~59岁。胰岛素瘤的典型临床表现为:①阵发性发作的低血糖或昏迷、精神神经症状;②发作时血糖低于2.78mmol/L;③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立即消失。这三项称为Whipple三联征或胰岛素瘤三联征。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莉  欧阳玲莉 《临床荟萃》2001,16(19):883-884
胰岛素瘤即胰岛 β细胞瘤 ,是来源于胰岛 β细胞的肿瘤 ,症状复杂易误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 1989年 11月至2 0 0 0年 6月手术病理证实为胰岛素瘤 2 1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8例 ,女 13例。年龄 2 2~ 64岁 ,平均 4 1岁。病程 2个月至 4年。1.2 临床表现  2 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血糖发作史 ,符合Whipple三联征。即 :1发作性低血糖症状或昏迷 ,常于空腹或劳累后发作 ;2发作时血糖低于 2 .8mmol/ L;3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立即消失。 2 1例患者低血糖发作时间均在清晨早餐前 ,8例尚有在…  相似文献   

7.
张秀云  田海丽 《护理研究》2006,20(8):2096-2096
胰岛素瘤又称胰岛素B细胞瘤,是由胰岛B细胞形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瘤。由于分泌胰岛素和僬岛素原过多,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空腹低血糖为特征。我科收治1例反复低血糖发作,伴抽搐昏迷4年,共济失调1年确诊的胰岛素瘤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瘤,又称胰岛素的细胞瘤,是指具有分泌功能的胰岛素细胞瘤[1]。发作时可出现任何精神症状,每次发作形式不尽相同,器质性特征不常出现,因低血糖造成脑组织缺乏葡萄糖而引起的症状,如:  相似文献   

9.
钙化性胰岛素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岛细胞瘤,是由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发生。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低血糖综合征。肿瘤一般血供丰富,直径通常小于2厘米。笔者通过一例胰岛素瘤的诊断及复习国内外文献,初步对胰岛素瘤的影像表现及各种检查方法作一比较。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4岁,工人。因间歇性发作抽搐、意识丧失5年,多于睡眠时发作,以“癫痫”收治入院。查空腹血糖为1.0mmol/L,临床考虑为低血糖性惊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瘤即胰岛B细胞瘤,可分泌大量胰岛素,引起严重的低血糖为本病突出的特征。临床表现轻症以植物神经过度兴奋为主,重者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临床上可分为3期:Ⅰ期,因血糖急剧下降而产生代偿性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胶,表现为出汗、面潮红、手震颤、软弱无力及心悸等自主神经失调症状。Ⅱ期:由于长时间低血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低血糖症侯群,如肌肉痉挛性发作、意识障碍等。Ⅲ期:血糖极度降低,可出现剧烈头痛、嗜睡、膝眈状态和低血糖昏迷[1]。当严重低血糖,特别是以神经精神症状为突出症状时常造成…  相似文献   

11.
正胰岛素瘤,又称胰岛β细胞瘤,是一种以分泌大量胰岛素而引起发作性低血糖症候群为特征的疾病[1]。该病可引起患者反复低血糖症状发作,进行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危害极大,一经确诊须尽快治疗[2]。目前首选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病灶,90%以上的患者手术切除可治愈。然而,外科手术治疗虽经验丰富,但创伤大、并发症多,可能导致胰瘘、切口愈合不良、腹腔脓肿、出血、术后胰腺炎等[3]。超声内镜(EUS)引导下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胰岛瘤是近几年应用于胰岛素瘤治疗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线性阵列超声内镜明确肿瘤位置,胃窦部穿刺瘤体,适量无水乙醇缓慢注入肿瘤内部。其原理为:①利用乙醇对肿瘤组织迅速脱水、固定作用,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肿瘤内血管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瘤或称胰岛细胞瘤,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疾病,易被误诊,护理亦缺乏经验。低血糖是胰岛素瘤引起各种临床症状的基本原因。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植物神经系统的紊乱(如冷汗、颤抖、心悸、软弱、无力等)及脑症状(如行为改变、神智模糊、昏迷、晕倒、抽搐等)。而该病皆有较规律性的低血糖发作病史,常在清晨起床前、餐前、劳动中,突然发病,予以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很快消失,发作时血糖测定多在50mg%以下。我院近年来共收治7例,现就护理方面体会介绍如下。 (一)掌握病人的发病规律。当病人有发病的预兆时,立即吃糖及进食可减少或延续症状的发作,本文一病人在入院前几乎每周都有发作,持续  相似文献   

13.
具有分泌胰岛素功能的胰岛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因低血糖所致。对我院以发作性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岛细胞瘤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多选题(仔细阅读“继续医学教育园地”栏目的文章,即可找到答案)试题:1.下列哪几项是低血糖发作时的症状?A 心慌B .手足颤软C .恶心D .面色苍白E .呕吐2 .WHIPPLE三联症是指:A 癫痫发作B .剧烈运动或空腹时出现低血糖症状C .意识障碍、昏睡不醒D .发作时血糖低于2 .78mmol L E .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缓解3.对胰岛素瘤有诊断价值的空腹血糖值为:A 2 .70mmol LB .7.8mmol LC .1.78mmol LD .3.6 0mmol LE .8.4mmol L4 .胰岛素瘤患者低血糖发作时正确的处理步骤为:a .避免外伤;b .观察有无缓解;c.进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d .测…  相似文献   

15.
张秀云  田海丽 《护理研究》2006,20(23):2096-2096
胰岛素瘤又称胰岛素B细胞瘤,是由胰岛B细胞形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瘤。由于分泌胰岛素和/胰岛素原过多,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空腹低血糖为特征。我科收治1例反复低血糖发作,伴抽搐昏迷4年,共济失调1年确诊的胰岛素瘤病人,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女,33岁。反复发作心悸、出汗、饥饿感、全身无力、进食后症状消失,发作重时伴昏迷、抽搐,服用苯妥英钠无效停药。近1年来病人记忆力明显减退,言语不流利,步态不稳,诊断为癫痫发作入院。入院体检:意识清楚、肥胖体型,呈吟诗状语言。反应迟钝,记忆力、计算力明显减退。四肢呈意向性震颤,两侧指鼻…  相似文献   

16.
郑思琳  陈红 《全科护理》2010,(30):2773-2774
胰岛细胞瘤是来源于胰岛细胞的肿瘤,临床上罕见,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大类.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以反复发作低血糖或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无功能者以反复中上腹隐痛不适和腹部肿块为主要特点[1].治疗以手术为主,主要的手术方式有:肿瘤局部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2000年-2008年我院共收治胰岛细胞瘤病人7例.现将该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索瘤(insulinoma)是器质性低血糖症的常见病因,包括胰岛B细胞腺瘤,胰岛B细胞腺癌、胰岛B细胞增生,或作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Ⅰ型)的一部分。本病如及早发现,可手术治愈。但由于神经低糖症而引起的多种神经、精神症状,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严重低血糖发作或持续时间过长可危及生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性疾病,其特点是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同时或先后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分泌肿瘤或增生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根据受累器官的不同将MEN分为MEN-Ⅰ型、MEN-ⅡA型、MEN-ⅡB型.MEN-I型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腺瘤、胃肠胰肿瘤和垂体前叶瘤,其中以胃泌素瘤和胰岛素瘤常见,胰岛素瘤占胰岛细胞瘤的79.35%[1],通常首选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9.
胰岛细胞瘤是起源于胰岛细胞的内分泌肿瘤,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低血糖综合征为特征,处理不当易造成意外,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病理上大都属良性腺瘤.2008年11月收治1例胰岛细胞瘤病人.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瘤围手术期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胰岛素瘤是胰腺较为常见的内分泌肿瘤,瘤体β细胞所分泌的大量胰岛素抑制了正常细胞的分泌功能,导致了血糖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之间相互制约机制失调,引起以低血糖为主的一系列症状,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甚至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手术切除肿瘤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1 ,2 ] 。肿瘤被切除后,正常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尚未恢复,加上手术刺激,容易发生反跳性的血糖过高,加大肺部和伤口感染的机会[3] 。因此,做好胰岛素瘤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糖监测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1 临床表现胰岛素瘤患者的典型症状为低血糖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