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瓜蒌薤白类方(自拟复方蒌薤合剂)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大鼠按体重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制备AS模型.在实验过程中,每周测大鼠体重和进食量变化;在实验前和10周末取大鼠血液并提取血清,测定ALT、TC、TG、LDL-C、HDL-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10周末,大鼠麻醉后取胸主动脉-腹主动脉,提取主动脉组织中CD40 mRAN,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测定.结果 高脂模型组10周末ALT较实验前升高[(79.6±3.5)U/L比(41.3±3.0)U/L,P<0.01],阿托伐他汀和复方蒌薤合剂治疗10周后ALT[(45.6±3.0)U/L、(50.4 ±-3.7)U/L]均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治疗10周后TG、TC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并且在TC和LDL-C方面2个治疗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10周末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HDL-C水平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P<0.01);阿托伐他汀和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10周末hs-CRP水平均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低于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治疗后主动脉的CD40 mRNA表达均较高脂模型组降低(均P<0.01),2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方蒌薤合剂在不影响大鼠进食量的情况下,具有保护肝脏、调脂、抗炎作用,与阿托伐他汀不全相同,表现出可以升高HDL-C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瓜蒌薤白类方(自拟复方蒌薤合剂)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大鼠按体重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制备AS模型.在实验过程中,每周测大鼠体重和进食量变化;在实验前和10周末取大鼠血液并提取血清,测定ALT、TC、TG、LDL-C、HDL-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10周末,大鼠麻醉后取胸主动脉-腹主动脉,提取主动脉组织中CD40 mRAN,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测定.结果 高脂模型组10周末ALT较实验前升高[(79.6±3.5)U/L比(41.3±3.0)U/L,P<0.01],阿托伐他汀和复方蒌薤合剂治疗10周后ALT[(45.6±3.0)U/L、(50.4 ±-3.7)U/L]均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治疗10周后TG、TC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并且在TC和LDL-C方面2个治疗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10周末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HDL-C水平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P<0.01);阿托伐他汀和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10周末hs-CRP水平均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低于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治疗后主动脉的CD40 mRNA表达均较高脂模型组降低(均P<0.01),2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方蒌薤合剂在不影响大鼠进食量的情况下,具有保护肝脏、调脂、抗炎作用,与阿托伐他汀不全相同,表现出可以升高HDL-C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他汀类药物治疗80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8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常规低脂膳食基础上,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B组服用辛伐他汀20 mg,日1次,疗程8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的血清总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的变化.结果:服药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A组更为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0mg/次,每天1次)和辛伐他汀组(10mg/次,每天1次),每组40例。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阿托伐他汀组降低TC、TG、LDL-C的总有效率均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12周末,2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HDL-C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剂量下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安全、有效,但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研究组予瑞舒伐他汀。于每晚入睡前服用,分别于受试后的4周和8周随访,抽空腹肘静脉血,测定2组TC、TG、LDL-C、HDL-C。结果治疗前2组TC、TG、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8周2组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DL-C达标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调脂疗效确切。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剂量更小,价格相对低廉,安全性相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有斑块形成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对照组62例,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疗程4个月(16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10mg、20mg均能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进一步降低降低IMT(P<0.05)、TC、LDL-C(P<0.05)和升高HDL-C水平(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必泰和阿托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7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脂必泰组37例(口服脂必泰0.24g,每日2次,4周)和阿托伐他汀组39例(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RP(hsCRP)。结果4周后,两组hsCRP[分别为(3.2±0.6)mg/L、(3.1±0.7)mg/L]较治疗前[(4.4±0.5)mg/L、(4.5±0.4)mg/L]显著下降(P〈0.01);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HDL-C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脂必泰和阿托伐他汀不仅能调节血脂代谢,还可降低血清hsCRP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浆脂蛋白和血清酶水平的影响,以及辅酶Q10对阿托伐他汀导致不良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69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86例)和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组(联用组,83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测定血浆脂蛋白(TC、TG、HDL-C、LDL-C)和血清酶(ALT、AST、CK)的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联用组血浆HDL-C水平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LDL-C水平降低(P<0.05),但两组血清酶AST、ALT、CK水平及血浆脂蛋白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血清酶、血浆脂蛋白水平略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补充辅酶Q10可提高HDL-C水平,并且可提高阿托伐他汀对LDL-C的改善作用,但不能降低ALT、AST及CK的水平,提示临床通过辅助使用辅酶Q10来减轻阿托伐他汀治疗过程中导致的不良反应还需进一步研究与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高脂血症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明确其在预防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雄性大耳兔高脂饲料喂养28 d建立高血脂模型,高脂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AMI组、高脂假手术组、阿托伐他汀大剂量组10 mg/(kg·d)和阿托伐他汀小剂量组5 mg/(kg·d).兔灌胃给药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1 h,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体表心电图示ST段弓背抬高或坏死性Q波为AMI模型形成,结扎24 h后测定兔血脂、hs-CRP和IL-6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AMI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显著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hs-CRP和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高脂AMI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TC、TG和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和P<0.05),hsCRP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以大剂量组作用显著.结论 阿托伐他汀预先给药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兔心肌梗死后血清血脂和炎症因子含量,这可能是其预防心肌梗死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内脂素、抵抗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0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同时以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L)含量,HE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ELISA法检测脂联素、内脂素和抵抗素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脂联素、内脂素、抵抗素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AFLD活动度积分和TG、CHOL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脂联素血清含量及肝组织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而内脂素、抵抗素血清含量及肝组织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强(P<0.01);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肝组织病理学改善,肝脏TG、CHOL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脂联素血清含量及肝组织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增高(P<0.05),内脂素、抵抗素血清含量及肝组织mRNA表达则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存在脂联素、内脂素、抵抗素等炎症因子分泌的紊乱,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脂质在肝脏沉积,上调脂联素,抑制内脂素、抵抗素的过表达,从而抑制肝细胞炎症,防止NAFLD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82例高脂血症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反应蛋白(CRP)及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后患者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C反应蛋白(CRP)均降低(P<0.05),TC、LDL-C明显降低(P<0.01),伴有HDL-C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调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0例、常规降脂组50例(阿托伐他汀20 mg/d)、强化降脂组50例(阿托伐他汀40 mg/d).各组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和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治疗.均随访3年,观察各治疗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常规降脂组和强化降脂治疗后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1).常规降脂组与强化降脂组治疗后比较,TC、LDL-C下降程度和HDL-C升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内主要心血管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强化降脂组与常规降脂组比例明显降低(P<0.05),且强化降脂组较常规降脂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且强化降脂治疗效果更佳,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与阿托伐他汀联合调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血脂异常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61例,单纯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59例,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血脂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提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治疗组在显著降低TC、LDL-C的基础上,可明显提升HDL-C。  相似文献   

14.
张向隆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053-105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患者调脂强度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80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服阿托伐他汀组(10mg每日1次)和服辛他汀组(10mg每晚1次),8周后复查血脂,用t检验和x2检验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TC、TG、LDL-C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HDL-C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TC、LDL-C差异有显著性(P<0.05),TG、HDL-C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调脂作用确切,是进行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的理想调脂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C、TG、LDL-C水平降低程度及HDL-C水平升高程度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相当,但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要优于阿托伐他汀,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异常患者的调脂作用及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年3月~2004年5月在我院门诊治疗或住院的高血脂症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口服阿托伐他汀10毫克,一天一次,展顿服,12周为一个疗程.血脂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高血脂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两组进行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旦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旦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结果与治疗前及血脂正常组比较,血脂紊乱组治疗12周后的TC、TG、LDL-C、FIB,均有显著降低p<0.01,HD1-C,明显升高,p<0.05,APTT均有显著延常,p<0.01,PT明显升高,p<0.05,TC、TG、LDL-C、HDL-C、FIB,PT均接近血脂正常组各项检测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PTT均超出血脂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有效调脂治疗的同时,可改善凝血系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及阿托伐他汀组,每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LDL-C、TC、HDL-C及TG,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CIMT。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瑞舒伐他汀组HDL-C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TC、TG、LDL-C水平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C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CIMT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瑞舒伐他汀组CIMT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对他汀类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瑞舒伐他汀调脂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推荐根据指南使用中等剂量他汀。  相似文献   

18.
陈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80-3481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疗法与阿托伐他汀强化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体征、血脂指标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瑞舒伐他汀强化组(38例)与阿托伐他汀强化组(38例),瑞舒伐他汀强化组给予20 mg/次瑞舒伐他汀,1次/d;阿托伐他汀强化组给予40 mg/次阿托伐他汀,1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采用生化全自动分析仪测定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评判两组临床疗效,记录心血管事件、ADR事件。结果瑞舒伐他汀强化组与阿托伐他汀强化组治疗后TC、TG、LDL-C、hs-CR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瑞舒伐他汀强化组治疗后TC、TG、LDL-C、hs-CRP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强化组(均P<0.05),HDL-C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强化组(P<0.05)。瑞舒伐他汀强化组与阿托伐他汀强化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92.11%比86.84%、13.16%比1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6、0.126,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疗法较阿托伐他汀强化疗法具有更强的调脂、抗炎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效果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脂饮食饲养糖尿病Sprague-Dawley(SD)大鼠主动脉炎症因子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一40)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被随机分为五组: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干预组,高脂饮食合并糖尿病组,高脂饮食合并糖尿病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每组9只。高脂模型是单次腹腔内注射维生素D3和辅以高脂饮食;腹腔内注射链脲佐霉素(STZ)造模成糖尿病。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kg)8周后,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半定量PCR和Real-timePCR测定大鼠主动脉YKL-40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评价主动脉内膜YKL-40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合并糖尿病组SD大鼠FBG、HbAlC和T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饮食组(P均〈0.01)和高脂饮食组(P均〈0.05)。YKL-40的mRNA表达水平在高脂饮食组明显高于正常饮食组(P〈0.01),尤其在高脂饮食合并糖尿病大鼠中表达最高;免疫组化的结果也显示高脂饮食合并糖尿病大鼠的主动脉内膜YKL-40蛋白表达最高。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YKL-40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P均〈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明显降低高脂饮食糖尿病SD大鼠主动脉炎症因子YKL-40表达,有助于减轻YKL-40在早期粥样硬化中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动脉硬化模型家兔血脂、CRP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兔6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共4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新西兰兔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并免疫损伤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观察各组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并比较。结果对血脂的影响:高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及加味补阳还五汤组TC、LDL-C均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脂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与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CRP的影响:高脂对照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加味补阳还五汤、正常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脂、抗炎作用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