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天枢穴配合背部走罐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取双侧天枢穴,予以针刺,深度30-45mm,并电针30min;针刺后配合背部走罐,走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并在大肠俞上留罐15min。[结果]经治疗,61例中7例痊愈,18例显效,30例有效,6例无效。[结论]针刺天枢穴配合背部走罐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督脉三部走罐法干预亚健康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0例, 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督脉部位给予三部走罐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组间比较 P<0.05, 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督脉三部走罐法干预亚健康失眠症效果显着, 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从任督二脉经穴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方法]通过搜集阅读各种文献资料,深究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理论渊源,分析其病机关键,充分考虑患者依从性问题,以期选用最为简便有效、安全无痛的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并附一则验案佐证。[结果]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关键病机为阳气不振,主要涉及肝、脾、肾。督脉之大椎穴与命门穴、任脉之神阙穴与关元穴功擅"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对这些穴位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使阳气振奋,经络通畅,阴阳平衡,促进肝脾肾虚损的恢复,则慢性疲劳综合征之"形劳"与"神劳"自除。所举验案,充分佐证了这一观点。[结论]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从任督二脉经穴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新思路具有可行性,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常态及针刺时督脉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温度的变化.探讨督脉线下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 方法沿督脉循行线上取身柱、至阳、中枢、命门、第四胸椎棘突下、第十二胸椎棘突下6个测试点,在各测试点左右1.5~2 cm处各取1个非经对照点,分为督脉组、左对照点组、右对照点组,连续同步记录氧分压与温度60 min,观察其在电针前、电针腰阳关穴时、电针后的变化. 结果在正常情况下沿督脉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氧分压与温度显著高于左右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督脉线上测试点氧分压电针腰阳关穴时显著降低(P<0.05),电针后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温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侧非经对照点无显著的变化. 结论正常生理状态下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氧分压及温度都比其两侧非经对照部位高,电针可以使沿经组织的氧利用事提高,能量代谢增强,并加速沿经能量及信息传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述督脉和督脉经穴与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相关性。[方法]介绍作者采用督脉穴位为主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体会,并举医案为鉴。[结果]采用督脉穴位治疗10次后,患者眩晕明显好转,颈肩酸麻感减轻,随访三个月,再无复发。[结论]临床中应用督脉穴位为主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可以取得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咳嗽是小儿肺系疾患的一个常见证候,外感或内伤使肺失清肃壅遏不宣皆可发病,尤以外感多见,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不容轻视。笔者采用火罐疗法治疗小儿咳嗽(外感为主)。效果满意,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共诊治21例,1—3岁16例。3—6岁5例。病史最长者一周,最短者一天。 治疗方法 选大椎穴为主,配肺俞,风门,投火拔罐法先拔大椎,大椎处启罐后加拔肺俞、风门、一罐兼顾两穴,每处施拔十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充血为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急性期局部血流量变化及电针干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脑梗死发生后双侧脑皮质血流量变化规律以及电针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Longa的腔内线栓法复制大鼠脑梗死模型,以DRT-4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动态监测双侧脑皮质血流量,连续记录6 h,比较脑梗死后30 min和1、2、3、4、5、6 h各时相脑皮质血流量的变化规律及电针的干预效应。[结果]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即刻,梗死半球局部脑血流量显著下降,模型对照组局部血流量下降至(25.18±1.87)%,在MCAO后30 min~6 h,血流量比值维持在这一水平,有上升趋势但本组各时相之间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电针干预组在MCAO即刻局部脑血流量急剧下降至(23.46±1.24)%,电针干预后,平均上升至(46.96±1.61)%,平均升高幅度为20%。在MCAO后各时相,电针干预组与模型对照组血流量比值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电针干预组局部血流量显著升高,但仍然低于梗死前水平(P<0.01)。MCAO即刻,梗死灶对侧半球局部脑血流量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模型对照组局部脑血流量下降至(86.55±1.46)%,在MCAO后30 min~6 h内,随时间延续,血流量维持梗死即刻水平,有小幅波动,但本组各时相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电针干预组在MCAO即刻局部脑血流量下降至(86.70±2.21)%,电针干预后,血流量上升至(97.46±3.28)%,维持这一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干预组局部脑血流量比值在MCAO后30 min和1 h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MCAO后2、3、4、5、6 h局部血流量比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电针干预组局部脑血流量比值平均高于相应模型对照组。[结论]电针干预可显著提高MCAO模型大鼠局部脑血流量,并且电针干预可同步提高梗死灶对侧半球局部脑血流量,由此可增加梗死区周围脑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詹强教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独特经验,以供学习及参考。[方法]通过对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病因病机、探穴针罐灌注疗法理论、治疗方法、经典案例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详细介绍詹强教授运用独创的探穴针罐灌注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经验。[结果]詹强教授利用皮试针头在选取的经痹点平刺进针,进行不同深度、不同方向的多次探刺,并在皮下进行扫散,同时配合局部拔罐治疗,使瘀血得到消散,经络得到疏通,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有显著的疗效。[结论]詹强教授运用"探穴针罐灌注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经验独特,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神阙为任脉上的要穴,通过督脉与一身阳气相通,有“一穴系全身”之说,故通过艾灸神阙穴可温补元阳,以达养生延年之效.分析古籍及现代研究报道,发现神阙灸对不同年龄人群均有养生意义:温补脾阳,可防治婴幼儿腹泻等脾胃病;温补肾阳,可改善老年人的衰老症状,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温补脾肾,缓解脾肾阳虚症状,可预防及改善中青年人的亚健康状态.虽在不同人群中的养生意义有所侧重,但均可归结为阳虚体质,故神阙灸尤适用于阳虚体质,遏止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的转变,符合中医养生的“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督脉至阳穴对人体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吸入低氧混合气体(10.8%O_2,89.2%N2)后,电针督脉至阳穴,记录心输出量(CO)、心率(HR)、左心做功量(LCW)、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等心功能指标在针刺前后的变化,同时观察督脉IRRTM的变化。结果: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LCW值下降,电针至阳穴LCW值上升,与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LCW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止电针后,LCW仍维持在较高值。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督脉IRRTM向身体两侧扩散,电针至阳穴督脉IRRTM又逐渐集中,且针后效应明显。电针至阳穴可恢复因急性轻度缺氧导致的督脉温度下降,并有一定的针后效应。结论:针刺督脉穴位对人体督脉IRRTM及LCW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合并重症肺炎的不同体质类型,来探讨不同体质类型与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关系。[方法] 运用王氏体质分类法对临床上220例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进行体质分型,分析其中主要的体质类型分布,及不同体质类型与PCT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该患者群体的体质类型分布主要集中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和阳虚质4种体质类型。在各体质类型间PCT水平中,痰湿质、阴虚质的两组PCT水平明显高于气虚质、阳虚质两组;痰湿质与阴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与阳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与气虚质、阳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与气虚质、阳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为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易感体质,患者不同体质类型间的PCT水平具有差异性,痰湿质、阴虚质患者发病更为危重,炎症反应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艾灸大椎穴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1)选用6-8周雄性小白鼠20只,体质量(25±2.6)g,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用自制小艾条灸其大椎穴2 min,30 min后测定其5 min耗氧量及缺氧环境下存活时间。对照组不灸,仅将其大椎穴上的毛剪掉。30 min后测定其5 min耗氧量及缺氧环境下存活时间。(2)将70只小鼠分为7个实验组,小鼠编号,按上法艾灸大椎穴后放入笼中,然后按序号分别于灸后10 min、20 min、40 min、50 min、60 min、70 min,80 min时测定小鼠5 min耗氧量和缺氧环境下存活时间。结果:(1)实验组小鼠存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耗氧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经灸疗后,小鼠在灸后50 min时间内,生存时间随时间递增,以后逐渐恢复至接近未灸组水平;经灸疗后,小鼠在50 min时间内,耗氧量随时间递减,以后逐渐恢复至接近未灸组水平。结论:艾灸大椎穴可以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白介素1β(IL-1β)在大鼠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以及功血宁Ⅱ号冲剂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促进卵泡发育诱发排卵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未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功血宁Ⅱ号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安坤赞育丸和功血宁Ⅱ号冲剂,14 d后皮下注射妊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制备诱发排卵大鼠的模型.分别在卵泡发育期和排卵前期处死动物摘取卵巢,常规制备卵巢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动物卵泡不同发育时期IL-1β表达.[结果] IL-1β在模型对照组中的表达,排卵前期的阳性细胞面积、阳性面积率、积分光密度、平均光密度均显著高于卵泡发育期(P<0.05);功血宁Ⅱ号组在卵泡发育期和排卵前期1L-1β表达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排卵前期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相应卵泡发育期(P<0.05或P<0.01),其中高剂量组的作用较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显著. [结论] IL-1β在大鼠卵泡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并逐渐增强.功血宁Ⅱ号冲剂能够显著提高IL-1β的表达,通过其参与卵母细胞成熟,诱导卵巢排卵因子的产生,在卵泡破裂激发排卵过程中发挥作用,促进卵泡发育诱发排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六神丸含药血清的制备,探讨六神丸血清药理学的实验方法。[方法]分不同的给药剂量、给药天数和不同的采血时间制备含药血清。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砷含量;薄层色谱法定性检测六神丸含药血清中蟾酥成分。用四氮唑溴盐(MTT)法确定最佳血清制备方案。[结果]血砷含量随着给药剂量、给药天数增加和采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薄层色谱表明六神丸含药血清中有蟾酥成分。六神丸含药血清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60(HL-60)细胞的抑制率,随给药剂量、天数增加、采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随着含药血清的添加量而升高。[结论]中药血清药理学含药血清的制备应区分不同的中药,采用相应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温阳法。[结果]治疗组中医疗效、心功能疗效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改善左室舒缩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实际临床中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运用情况,以"以方(药)测证"和"以方(药)说理"的"药—证"关系理论及方法,来逆向探寻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证候分类。[方法]采用中医个体化诊疗平台(中医药临床信息采集系统)收集2型糖尿病住院病历信息,以"病-症-证-治-药-效"模型将其构建数据仓库,采用无尺度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其治疗药物加以分类,从中找出主要治则,一方面为糖尿病的中药治疗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从中推导糖尿病的中医证候分类。[结果]共有3 247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历信息(起自2004年6月—2006年12月)被纳入研究,从中显现出三大网络结构,其中每个网络中常用的60种中药,其中心分别为:1)"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中药,如生地、麦冬、玄参、赤芍、知母等,其中寒凉类药物为主;2)"益气养阴"中药,以生地、太子参、白术、茯苓、白芍、麦冬为主;3)"活血、行气、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中药。这三大网络结构提示,三阶段糖尿病证型分别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三大证候,同时还兼夹了瘀血、痰湿、水饮等证候因素。[结论]实际临床中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实质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三大证候,并可兼夹瘀血、痰湿等邪气,为当前国内最为广泛的3型辨证理论体系提供重要的临床证据,同时,本研究结果中的药物,也将成为临床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法联合新癀片外敷与常规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疱疹最疼痛点采用刺血、拔罐等方法,联合新癀片外敷;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及外用阿昔洛韦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止痛、止疱、结痂、脱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放血拔罐法联合新癀片外敷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内经》中"经脉"实际包含两套完全不同的脉道系统,即行气之脉——十二经脉和行血之脉——血脉。气血是分离的,气即卫气,血即营血,两者各自运行于这两套不同的脉道之中。古人误将"内视"所见的行气之脉与解剖所见的行血之脉及各自脉中的气血视为一体,导致了气脉与血脉、气与血相互混淆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大雁气功对穴位皮温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练功者练功后劳宫、中冲穴的皮温升高(P<0.01)。练功者“气感”越强,两穴皮温升值越大。本文对“气惑”与血液循环、穴位皮温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