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 (60mg/d)前后 3 4例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运动试验结果、静息心电图、心率及血压。结果 :曲美他嗪治疗后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总运动时间及静息心电图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 .0 1) ;心率及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 :曲美他嗪可改善接受常规治疗的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包括硝酸盐、β 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的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 4周。观察用药前后下述指标变化 :(1)心绞痛发作次数 ;(2 )硝酸甘油消耗量 ;(3)心电图的ST T改变情况 ;(4)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用曲美他嗪治疗后 ,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及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曲美他嗪能改善心肌缺血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盐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制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血压、心率变化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心电图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顽固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盐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制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血压、心率变化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心电图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用曲美他嗪、丹红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5.
联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99例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4 9例 ,接受硝酸酯类、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曲美他嗪组 5 0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两组治疗时间均为 (2 8± 3)d。观察两组症状、心率、血压、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曲美他嗪组缺血发作次数、ST段最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的减少更为明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曲美他嗪对心率、血压和率压乘积无影响。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更有效地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 ,明显减少缺血发作次数、ST段最大下降幅度和总缺血时间 ,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不良反应轻 ,是安全、有效、更完善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许白生 《西部医学》2010,22(1):90-9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6例。均在常规治疗(包括硝酸盐、β-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口服,5%葡萄糖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用法、疗程同前。分别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心电图sT-T改变情况及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89.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用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不稳定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及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他嗪、丹参川芎注射有效改善心肌供血功能及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且疗效可靠,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12~2010-10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按照入院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口服。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片剂舌下含化,记录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以4周为观察窗口。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的用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卧位血压、心率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佐用曲美他嗪可显著提高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药物治疗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法将79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抗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为40例(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例(75.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息时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总有效为35例(83.33%),对照组25例(67.57%)。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对心率、血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包括硝酸盐、β -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 8周。观察用药前后下述指标变化 :(1)用药前后每天的心绞痛发作次数 ,(2 )每天硝酸甘油片的用量 ,(3)心绞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 ,(4) 12导联中ST段下降的导联数 ,(5 ) 12导联中ST段压低的总和。结果 :曲美他嗪治疗后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片用量及心绞痛每次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 (P <0 .0 1)。 12导联中ST段下降的导联数和ST段压低的总和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曲美他嗪能改善心肌缺血 ,对心绞痛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0例 )和对照组 (40例 )。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加服曲美他嗪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总工作量、运动持续时间、至心绞痛发作时间及运动终点时心率×收缩压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并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尔硫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曲美他嗪60mg/d,分3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尔硫(?)注射液。结果:观察组能够显著能够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并使心电图上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减轻,观察组明显优下对照组(P<0 05,或P<0 01),观察组总有效率86.21%,优于对照组70.69%(P<0.05);且两药联合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水平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地尔硫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能更好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血脂状况,改善微循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TMZ)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2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于常规应用β-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或钙拮抗剂的基础上,加用TMZ20mg每日3次治疗12周,对TMZ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MZ应用12周后,(1)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62%(P<0.001),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68%(P<0.001),心绞痛程度明显改善(P<0.01)。(2)运动持续时间延长18%(P<0.001),运动总作功增加30%(P<0.001),运动至ST段下移1mm的时间延长37%(P<0.001),运动至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减少21%(P<0.001),而静息和运动高峰时的心率,收缩压,率压积均没有明显变化(P>0.05),(3)其中1例既往有癫痫病史,服用曲美他嗪后有诱发癫痫发作的先兆而停药退出,另外上腹部不适1例,心悸1例,便秘1例,均无需停药。结论:(1)在传统血流动力学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用TMZ,可以使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轻,运动耐量增加,缺血阈改善,且安全性好。(2)曲美他嗪对血流动力学没有影响,其抗缺血机制可能与其直接的细胞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冯德辉  杨彬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369-1370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观察葛根素组(32例)、对照组(24例)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静息心电图,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葛根素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心肌耗氧量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关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曲美他嗪60 mg/d,分3次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临睡前服,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王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2):1375-1377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UAP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给予硝酸盐制剂、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等,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tid。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收缩压与心率乘积、每日硝酸甘油用量、24h心电图ST段最大下移幅度、总下移时间及24h缺血的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在缺血发作次数、ST段最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减少、每日硝酸甘油用量指标上联合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显效率更高、疗效更好,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传统药物辅以曲美他嗪是治疗UA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较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UAP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40 mg,1次/d。观察治疗后心绞痛缓解、心电图改善、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临床缓解、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88.6%、93.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8周后血TC、LDL-C分别下降20.66%、19.44%。结论辛伐他汀40 mg/d早期强化治疗UAP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血脂,心绞痛临床缓解、心电图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卧位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4 2例卧位心绞痛患者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 ,加用曲美他嗪 2 0mg ,每天 3次 ,治疗 4w。治疗前后均行平板运动试验 ,观察用药前后的临床效果及运动耐量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硝酸甘油片的用量均明显下降 (P <0 .0 1) ;运动总工作量显著提高 ,至心绞痛发作时间及ST段下降 1mm的时间均明显延长 (P <0 .0 1) ,心率和收缩压乘积轻度变化 (P >0 .0 5 )。结论 曲美他嗪能提高卧位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 ,可作为治疗该病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盐、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ST段的改变及硝酸甘油用量,随访6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辅以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并可降低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