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初步了解上海地区≥ 15岁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方法 在2015-2017年期间选取2家监测点医院(二级、三级医院各1家),对每名≥ 15岁的SARI呼吸道病例采集2份标本,其中1份进行22种呼吸道病原体PCR检测,另1份进行6种常见呼吸道细菌培养鉴定。结果 共对287例SARI病例开展了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其中≥ 60岁老年人占70.73%。287例病例中119例病例检出≥ 1种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41.46%。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为17.77%(51/287),其次为人鼻病毒/肠道病毒和冠状病毒,均为7.32%(21/287),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为5.57%(16/287),副流感病毒、博卡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检出率均<5%。细菌培养阳性7株,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肺炎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1株。119例阳性病例中,40例检出≥ 2种病原体,占33.61%,以流感病毒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10例)。流感病毒存在冬、春季流行高峰和夏季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存在冬、春季流行高峰,与流感病毒有重叠。15~与≥ 60岁组的SARI病例病原体检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 15岁SARI病例呼吸道样本病原检出种类较多,流感病毒是主要病原体,流感病毒与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漯河市15岁以下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流感病毒检测结果,为进一步开展SARI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SARI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8年漯河市15岁以下SARI病例资料,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年份、临床表现病例的流感病毒检出情况。结果 2015—2018年漯河市共监测15岁以下SARI病例869例,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41例,阳性率为16.23%。检出H1N1型47例,阳性率为5.41%;检出H3N2型36例,阳性率为4.14%;检出B型57例,阳性率为6.56%;检出H9N2型1例。男、女童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5.84%和16.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岁~组、2岁~组、5岁~组和10~15岁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3.53%、10.61%、15.68%和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8年SARI病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呈下降趋势(P0.05)。临床表现为气短或呼吸困难的SARI病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较高,为20.00%。结论 2015—2018年漯河市15岁以下SARI病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流行型别以B型、H1N1型和H3N2型为主,10岁以上、有气短或呼吸困难的病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2015-2019年上海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混合感染情况,为腺病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上海地区3家医院内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对纳入病例进行相关信息登记和采样,进行呼吸道病原体的多重PCR检测。结果 共纳入1 54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腺病毒阳性率2.92%(45/1 543),流感样病例(ILI)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74%(29/1 058)和3.30%(16/485)。ILI在2019年1-5月的阳性率5.43%(7/129)高于2015-2018年同期的0.52%~4.48%(Fisher精确检验值=8.92,P=0.036)。45例腺病毒阳性病例的发病时间主要分布在第一、二季度,合计占62.22%(28/45),各季度发病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P=0.006),以第二季度的阳性率最高(6.03%),高于其他季度的1.89%~2.93%。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P=0.001),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性率有降低的趋势(χ2=10.16,P=0.001),13~19岁组的阳性率(9.43%)高于其他年龄组(1.48%~4.81%);学生组阳性率(12.07%)高于其他职业(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P=0.001)。45例腺病毒阳性病例中混合感染占31.11%(14/45)。ILI和SARI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34.48%(10/29)和25.00%(4/16),14例混合感染病例中,腺病毒的主要混合感染病原是甲型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结论 上海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阳性病例,需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人群中的腺病毒监测,重点是关注第二季度的学生等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镇江地区流感病毒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流感病毒流行动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 - 2016年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结果 2014 - 2016年镇江地区哨点医院共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65 201例,其中3年的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分别为2.19%、2.64%和2.90%。共检测标本9 532份,检出阳性标本1 122份,阳性率11.77%。其中甲型H1N1型175份(15.60%),甲H3型491份(43.76%),乙型BY系400份(35.65%),乙型BV系56份(4.99%)。男性和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11.67%和11.87%,不同性别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106,P = 0.745)。不同年龄段流感病毒阳性率以60岁及以上人群最高(13.88%),其次为5岁~人群(1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1.933,P<0.001)。对355份阳性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获得毒株109株,其中甲型H1N1型44株,甲H3型17株,乙型48株(BY37株,BV11株)。结论 镇江地区的流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夏季也会出现小的流行,每年呈现流感病毒多种亚型的混合流行,以老人和小孩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西安地区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病毒病原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回顾性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采集咽拭子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副流感病毒1-3型(PIV-1-3)、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结果 2 752份合格样本中检出阳性704份,阳性率为25.58%。其中Flu A阳性率最高(7.05%),RSV次之(4.51%),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33%,主要以Flu A+RSV及RSV+AdV居多。2016—2020年各年ARTI患者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83%、29.16%、24.09%、22.44%、13.54%,不同年份病毒总体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段ARTI患者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4岁组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43.35%),<1岁组及5~13岁组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50%、32.73%。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在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和冬季(12—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冬季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38.35%)。结论 <5岁儿童ARTI病毒感染率最高,<14岁为ARTI病毒易感人群,高发于冬季。可制定针对性措施,降低ARTI风险。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CDC试点实施了成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对流感样病例(ILI)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开展主动监测和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鉴定。在2019年172例ILI中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亚型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81%、14.53%和30.55%,新甲型H1N1型的流行高峰为第一季度。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6.40%,高峰在第三季度。腺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4.65%,高峰在第二季度。人类冠状病毒OC43型2份、HKU1型和NL63型各1份、229E型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7.44%,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9.88%;1 447例SARI病例也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5.46%、1.73%和0.30%,新甲型H1N1型流感流行高峰也为第一季度,检出阳性率为17.50%。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2.97%,高峰在第一季度。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为3.25%,军团菌检出阳性率为1.04%。检出人类冠状病毒229E型5份、OC43型10份、HKU1型7份、NL63型6份;细菌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通过开展主动监测,不仅发现了个别少见的新发传染病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同时也初步掌握了上海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谱特征及其季节性变化趋势。近年来,通过逐步增加监测哨点医院,不断改进监测方法,尤其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在全市推广了基于医院HIS系统的监测信息上报系统,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网络,为开展新发呼吸道传染病主动监测预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江阴市儿童流感病原学特征,为儿童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0~14岁儿童流感样病例咽拭子1300份,采用Real Time RT-PCR检测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42份,阳性率18.62%,其中新甲H1型 43份(17.77%)、季H3型 102份(42.15%)、甲型未分型5份(2.07%)、B型92份(38.02%),不同年份型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79.994,P<0.001)。3~14岁组阳性率最高(22.66%),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16.71,P<0.001)。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0.027,P=0.868)。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存在两个高峰,新甲H1型和B型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季H3型主要集中在夏季。不同月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110.8,P<0.001)。结论 江阴市流感处于新甲H1型、季H3型和乙型流感交替流行。应进一步提高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工作质量,为及时做好流感流行防控工作和季节性流感疫苗毒株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湖北省荆州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住院病例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分析病毒病原谱特征。方法 收集2016—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哨点医院SARI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人鼻病毒、人腺病毒、人副流感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及人博卡病毒8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分析SARI病原谱构成、季节分布规律及易感人群。结果 共收集并检测SARI病例样本1 506份,阳性检出率为55.11%,8种病原均有检出,其中病原谱前三的病毒为流感病毒(15.34%)、人呼吸道合胞病毒(9.83%)及人腺病毒(6.44%)。病毒混合感染率为7.97%,以人鼻病毒或人腺病毒合并感染最常见。病毒检出高峰在秋季(63.27%)和冬季(58.54%),不同的病毒呈现出其特征性季节流行规律,冬春季节主要流行流感病毒及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夏季为人腺病毒,秋季为人鼻病毒。5岁以下婴幼儿(60.69%)发病率高于成人。结论 荆州市SARI病毒性病原谱构成复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人腺病毒及流感病毒是荆州...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市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6种常见非流感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收集2017年广州市4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中流感病毒阴性的样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种常见非流感呼吸道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2、3型),分析不同病原体的流行特征。结果 从956份流感病毒阴性样本中共检出非流感呼吸道病毒阳性148份,总阳性率为15.48%;其中腺病毒阳性率最高(7.85%),其次为人偏肺病毒(3.87%)、呼吸道合胞病毒(2.09%),副流感病毒阳性率最低(1.67%)。6种非流感呼吸道病毒检出月份主要集中在2—4月,阳性率分别为31.82%、41.94%和35.06%。男性总阳性率为15.96%(86/539),女性总阳性率为14.87%(62/417); 0~4岁婴幼儿6种非流感呼吸道病毒阳性率最高(37.35%),其次为5~14岁年龄组(22.89%)和45~54岁年龄组(20.48%),阳性率最低为25~34岁年龄组(8.54%)。结论 广州市流行的非流感呼吸道病毒以腺病毒、人偏肺病毒为主,低年龄组的儿童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建议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适量开展非流感呼吸道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惠州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性病原谱的构成及流行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85例鼻咽拭子样本同时进行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博卡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85份样本中检出228份呼吸道病毒阳性的样本,阳性率为47.01%,其中混合感染20份,占阳性样本的8.77%。病毒病原谱构成前三位为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病毒检出阳性率的时间分布有一定规律性:1月至次年2月阳性率较高,不同月份检出的优势病毒不同。各年龄组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14,P〈0.05),不同年龄组病毒感染的病原谱构成也不同:0~5岁年龄组以鼻病毒为主;5岁以上各年龄组均以流感病毒为主。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病毒核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2,P〉0.05)。结论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是惠州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部分病原体的感染与年龄和季节有一定的关联;ARTI患者中部分合并感染其他呼吸道病毒,应长期监测呼吸道病毒的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 宁波地区主要呼吸道病毒分布情况与流行趋势,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主要呼吸道病毒流行的影响, 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宁波地区哨点医院上送的流感样病例样本(咽拭子), 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和腺病毒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共纳入2019—2021年送检的流感样病例7 134例, 流感病毒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67%(594/2 227)、4.22%(97/2 299)和7.75%(202/2 60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6.32, P<0.001)。2021年呼吸道合胞病毒与鼻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6.06%(158/2 608)和3.68%(96/2 608), 均高于2020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8和13.01, P均<0.001)。年龄分布显示, 2020年和2021年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均为≤6岁组, 分别为24.32%和35.75%, 7~18岁组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漯河市自启动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监测项目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方法对漯河市哨点医院登记的SARI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咽拭子标本开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5年哨点医院共监测SARI病例171例,占同期住院病人数的4.37%,主要来自呼吸内科、儿内科病房。完成病例调查表70份。SARI病例和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病例主要是婴幼儿和65岁以上老年人。共采集样本73份,检出阳性19份,阳性率26.03%,以A(H3)型为主。结论漯河市哨点医院整体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较好,SARI监测丰富了流感监测内容,为流感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成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探索新发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模式。方法 收集松江区某监测哨点医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372例成人SARI住院病例监测资料,按照是否感染流感病毒,将病例分为流感组与非流感组,对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等情况进行分析性描述。结果 共纳入372例SARI住院病例,SARI病例住院率4.15%,有夏季峰和冬季峰。发热、咳嗽、咳痰等是SARI住院病例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48.66%),所有病例均未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组SARI病例数80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21.5%,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占优势(56.25%);非流感组中其他病原体检出率为16.13%,以人肠病毒/鼻病毒的检出率最高(28.3%)。老年人在流感组中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8,P<0.05);流感组的抗生素使用率较非流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3,P<0.05),非流感组呼吸衰竭的发生率较流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9,P<0.05)。结论 成人SARI病例监测的开展不仅是对新发传染病症状监测模式的探索实践,也对了解成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提高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率以及流感病人临床抗病毒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台州地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住院患者7项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8年1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样本2 057份,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副流感病毒1型、副流感病毒2型、副流感病毒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Adenoviras)、乙型流感病毒进行定性检测。结果 2 057份标本中,副流感病毒1型阳性率为1. 02%;副流感病毒2型阳性率为0. 24%;副流感病毒3型阳性率为0. 97%; RSV阳性184例,阳性率为8. 95%;甲型流感病毒阳性158例,阳性率为7. 68%; Adenoviras阳性率为0. 68%;乙型流感病毒阳性365例,阳性率为17. 89%;其中,SARI阳性率:副流感病毒1型为10. 29%,副流感病毒2型为20. 24%,副流感病毒3型为30. 63%,RSV为7. 78%,甲型流感病毒为1. 65%,Adenoviras为0. 24%,乙型流感病毒为1. 99%。甲型流感病毒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阳性率分别为0. 19%和1. 46%(P 0. 01);乙型流感病毒分别为0. 29%和1. 70%(P 0. 01)。结论 2017下半年-2018年初台州市发生流感较混杂,其中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今后应加强对流感病毒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1 410例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感染特点。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1-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收治住院的患儿1 410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流感病毒A、B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培养法检测细菌。分析不同月份、年龄段儿童病毒感染率及其合并细菌感染情况。结果1 410份标本中,共检出病毒阳性594份(42.13%),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为主;检出细菌阳性258份(18.30%)。3、4、10、11月份病毒检出率较高(均>50%),7-9月病毒检出率较低(22.89%~31.40%);1~3岁组病毒检出率较高(58.04%),6~14岁组检出率较低(22.15%)。检出病毒混合感染阳性标本22份(1.56%);单一病毒感染患儿合并细菌感染157例(27.45%)。流感病毒A、B型感染组合并细菌感染率较高,分别为47.06%、47.27%。结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率与年龄和季节均相关;病毒感染后患儿合并细菌感染率较高,其中流感病毒A、B型感染更易合并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靳雪飞 《药物与人》2014,(12):172-17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呼吸道病毒在儿科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采用荧光标记的呼吸道病毒单克隆抗体分别检测不同类型呼吸道病毒.结果:送检标本738份,阳性18份,总检出率为2.4%,男性病毒检出率为3.0% (15/497),女性患儿病毒检出率为1.3%(3/241),x^2= 0.06,P〉0.0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标本中RSV6例(占33.3% ),ADV1例(占5.6% ),IVA、IVB、PIV2没有检测到阳性标本,PIV1型1例(占5.6%),PIV3型10例(占55.6% ),混合感染未检测到.今年春、夏季以PIV3为主,RSV 次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不是本季的主要病原体.病毒检出阳性率以〈12月龄组最高,占83.3%(15/18).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宁海地区0岁~14岁儿童八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为儿童呼吸道疾病提供科学诊治依据。方法收集本院儿科2017年5月-2018年4月的0岁~14岁1 782例儿童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流感病毒A(INFA)、流感病毒B(INF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八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患儿感染情况。结果总阳性标本检出率为57.52%,前三位分别为INFB(41.75%)、MP(37.03%)、INFA(20.37%);不同年龄组Ig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892,P<0.05),学龄组阳性率最高(78.31%);不同季节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13,P>0.05);女童阳性率高于男童(χ^2=64.875,P<0.05)。结论 INFB、MP和INFA是宁海地区儿童最主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存在显著差异,应针对性采用有效的措施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描述2014-2016年怀柔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病例流感病毒感染情况,并估算怀柔区全人群流感导致的SARI住院率。 方法 于2014-2016年在怀柔区1家哨点医院开展SARI监测,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开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计算2014-2016年SARI病例住院率及流感导致的SARI住院率。 结果 2014-2016年共纳入SARI病例1 980例,采集标本1764件,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8.76%。2014年和2016年以季节性甲型H3N2[A(H3N2)]流感病毒为流行株,2015年以乙型Yamagata(BY)系流感病毒为流行株。流感病毒阳性病例中以60~岁人群最多(占35.65%),15~岁组病例所占比例最低(占3.02%),60~岁人群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22.06%)。2014-2016年3个年度相对的流感导致的SARI住院率分别为34/10万、50/10万和50/10万,<5岁年龄组儿童流感的住院率最高,为149/10万~276/10万;其次为60~岁人群,流感导致的SARI住院率为97/10万~150/10万。2014-2016年甲型流感导致的住院率分别为27/10万、17/10万、37/10万,乙型流感导致的住院率分别为6/10万、32/10万、13/10万。 结论 0~4岁年龄组儿童、60~岁人群流感的住院率高,应作为流感防控的重点对象;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在不同年份导致的住院率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昆明市2018—2020年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流行特征及病原种类,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防控及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哨点医院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上、下呼吸道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PCR)方法进行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并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和病原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914份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共检出19种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标本788份,阳性检出率为86.2%,其中混合感染471份。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分别为60.70%、25.16%,占所有检出病原的前两位。不同月份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以12月份(95.2%)、8月份(94.9%)、1月份(92.3%)居于前三位,不同月份病原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五号.EPS;P〗=39.397,P<0.001);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男性85.6%、女性87.1%,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C五号.EPS;P〗=0.446,P>0.05);各年龄组阳性率检出中1~2岁组最高(90.2%),其次为3~5岁组(88.8%),6个年龄组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五号.EPS;P〗=16.361,P<0.01)。结论 2018年—2020年昆明市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病原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鼻病毒,混合感染常见,不同病原有其各自的季节性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12—2021年重庆市长寿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及分布情况,为防控辖区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采集2012—2021年重庆市长寿区外环境4种场所的5种类型外环境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标本进行流感病毒甲型通用、H5、H7和H9亚型流感病毒检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2—2021年重庆市长寿区采集禽流感外环境标本1 074份,检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202份,阳性率为18.81%,各年度均有阳性标本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835,P=0.650);阳性样本中H5亚型占30.69%,H9亚型占51.98%、H5+H9混合型占13.37%,其他型别(甲型非H5、非H9、非H7型别)占3.96%;4类场所中仅城乡活禽市场中检出阳性,阳性率为29.28%;5种类型外环境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61,P<0.001),其中清洗禽类污水禽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35.09%),其次为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擦拭(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