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房心合并二、三尖瓣关闭不全冠状静脉窦畸形一例石凤梧张天舒谢英奎周文秀陈立华患者男,15岁。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骨左缘第4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尖部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Ⅱ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1994年...  相似文献   

2.
部分性房室隔缺损合并双口二尖瓣一例周汝元林敏高靖云患者女,30岁。活动后心悸、气促3年,近期症状加重入院。肺动脉瓣区闻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伴第二心音亢进、分裂,心尖部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胸部X线片示心影稍大,肺血增多。心电图I°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3.
左室横纹肌肉瘤1例王黎明,祁国荣,李宏伟,张克录病儿男,10岁。体检发现心脏音2月。1992年10月来诊。查体:心前区饱满,心尖搏动增强,心界向左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可触及轻度收缩期震颤,可闻及3/VI级收缩期杂音,P2轻亢,心率86次/分,律齐...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室间隔缺损1例张君荣,王伯杰,姚宪章,齐也,王天策,李太功病人男,23岁。一年前左前胸刀刺伤曾行心脏挤压半分钟复苏心脏,并间断褥式缝合右室前壁2.0cm横行创口。术毕右心室表面仍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心前区可闻及4/VI级全收缩期杂音;彩超示左房、...  相似文献   

5.
病人 男,50岁。车祸后即胸闷、气急、心慌,不能平卧。查体:颈静脉怒张,心律不齐,频发早搏,心尖部可闻及3VI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肝脏剑突下6cm,肋缘下4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X线胸片示双肺淤血,心影增大,心尖向左下延伸,心前间隙缩小,心后食管前三角消失,心底见双房影。心电图示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心房增大,心肌劳损。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心脏4腔扩大,二尖瓣前叶收缩期突入左房,伴大量血液反流;三尖瓣前叶呈链枷样运动,收缩期完全脱入右房,伴明显血液反流。1998年7月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替换、三尖…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后乙状结肠系膜蔓状血管瘤破裂出血1例麦玉怀朱宏李宁董力何树松病人男,19岁。诊为肺动脉漏斗部狭窄。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4/VI级收缩期杂音,扪及收缩期震颤,心界稍向左扩大,P2消失。腹部无异常发现。X线胸片示双肺肺血少,右室增大。心电图示右室...  相似文献   

7.
右室双出口合并多发室间隔缺损1例白树堂李正国何伦德何书武病儿男,6岁。1岁左右出现口唇、甲床发绀,喜蹲踞。查体:皮肤、粘膜中度发绀,杵状指(趾)。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VI收缩期杂音,并可触及收缩期震颤,P2亢进。X线胸片示肺血多...  相似文献   

8.
左上腔静脉异位引流入左心房一例乔峻李瑶王幼平患者女,28岁。自幼发现有心脏病、易感冒和肺部感染。近几年劳累后感心慌、气促。体检发现口唇和甲床轻度紫绀。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分裂,心尖部有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部X线片示:两...  相似文献   

9.
左前降支冠状动脉肌桥一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状动脉肌桥,即较长段的冠状动脉走行于心室壁肌肉内,在心脏收缩期管腔受挤压后,使该段血管的管腔狭窄及冠状动脉痉挛。总检出率为54%~857%[1]。但在因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仅05%可见存在收缩期受挤压的证据[2]。需应用手术方法解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杓型、非杓型和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病人110例和非老年高血压病人50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动态心电图,头颅CT或MRI,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直径并按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24h微量白蛋白排泄量(MAU)。结果 老年非杓型组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的左室肥厚检出率明显高于杓型高血压组(P<0.001);老年非杓型组的复杂房性与室性心律失常例数和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复杂房性心律失常例数均明显高于老年杓型组和非老年杓型组(P<0.01);老年、非老年非杓型和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的脑卒中发生率均高于杓型组(P<0.001);非老年杓型组、老年杓型组和老年非杓型组的血肌酐、MAU虽然逐渐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非杓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伴有左室肥厚、严重心律失常、脑卒中等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1.
病儿1对同卵双生的双胞胎,女,9岁。体检发现心前区杂音1年。查体:无发绀,心前区均可触及收缩期震颤,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分别闻及5/Ⅵ级、4/Ⅵ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X线胸片示双肺野清晰,肺血少,1例可见明显的狭窄后扩张。心电图均正常。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瓣均明显增厚,反光增强,开放受限,各房室腔均无明显扩大,无伴发畸形。  相似文献   

12.
病人 男,43岁.活动后胸闷、气促2年余,四肢水肿、不能平卧、伴有粉红色泡沫样痰1年. 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外2m处,心浊音界明显扩大,心率85次/min,S1强弱不等,律不齐。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3/VI级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舒张期闻及叹气样杂音,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V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腋下传导。  相似文献   

13.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扭转运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方法收集非梗阻性HCM患者28例(HCM组)及正常志愿者25名(对照组),应用3D-STI获取并定量比较其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质量和室壁基底水平及心尖水平收缩期旋转角峰值、局部扭矩峰值,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期扭转角峰值、左心室整体收缩期扭矩峰值等参数。结果 HCM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减小,左心室质量增加,左心室壁基底水平收缩期旋转角峰值和局部扭矩峰值、左心室整体收缩期扭转角峰值和扭矩峰值以及室间隔基底水平和心尖水平局部扭转角峰值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尖水平收缩期旋转角峰值和局部扭矩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CM患者左心室整体及部分节段(室间隔基底水平和心尖水平)收缩期扭转运动能力较正常人增强。左心室整体收缩期扭转角峰值能更好地反映HCM的异常心肌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19岁,体重75kg。因突发心悸、气促4d入院。查体:心率86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杂音性质和强度随体位改变而稍有改变,P2减弱。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室内有一肿块(图1),大小约3.4cm×2.8cm,形态、边界基本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一蒂与室间隔相连,蒂长约0.65cm,肿块于收缩期撞击肺动脉瓣,致右心室流出道狭窄;  相似文献   

15.
心脏贯穿伤致室间隔和二尖瓣前叶穿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 男,22岁。左前胸刀刺伤22d。活动后心悸、气促7d。查体:贫血貌,平卧位颈静脉充盈。左胸第5肋间胸骨旁3cm处可见一长约1cm的刀伤瘢痕,心率94次/min,律齐,血压117/64mmHg(1mmHg=0.133kPa),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3/Ⅵ级喷射样收缩期杂音,心尖部闻及3/Ⅵ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P2亢进,肝肋下1.0cm。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Ⅱ、Ⅲ、avF、V4~V6T波倒置。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率0.55,双肺纹理增强;彩色超声示肌部室间隔回声中断0.4cm,其上缘距三尖瓣隔叶瓣环1.2cm,二尖瓣前叶距瓣根约0.5cm处见0.4cm的穿孔,收缩期见大量血液过孔反流,肺动脉收缩压43mmHg。  相似文献   

16.
例1 男,7岁。胸部跌倒伤伴低热1个月,有昏厥史4h。查体:心界明显向两侧扩大,心率120次/min,心音低钝,胸骨左缘4-5肋间可闻及收缩期3,Ⅵ级杂音。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0.65,心影呈烧瓶状。心电图示房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见右心房、室增大,三尖瓣前瓣瓣环撕裂,右心室内壁部分肌层撕裂,形成假腔,三尖瓣少量反流,右心房内血流舒张期进入右心室外侧假腔,收缩期假腔内血流回流入右心房。诊断:创伤性心脏病,三尖瓣及右心室内壁撕裂,右心室假性瘤。2005年3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 患者,女.28岁反复头痛、心悸1个月。查体:右上肢血压170/80mmHg.下肢血压110/65mmHg,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18.
病人男,21岁。心悸,心前区疼痛1年,头晕数月,胸前出现弥散性红色皮疹。查体:消瘦,一般情况好,前胸壁弥散性红色丘疹,胸骨左缘4、5肋间可闻及2/Ⅵ级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杂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病人女,22岁.心悸、气促10余年.其父、母系堂兄妹近亲结婚,出生后生长、智力发育基本正常,但全身体表有多处脂肪瘤及脂质沉着,曾在外院行臀部脂肪瘤切除术.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脸部、躯干、四肢多处脂质沉着及多个大、小不等的脂肪瘤.心率80次/min,心尖部可闻及4/Ⅵ级舒张期杂音以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3/Ⅵ级舒张期及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20.
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ABPM),结果表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者(10.98%)明显高于非老年组(0%)(P〈0.01);随着年龄增高。呈增长趋势(正相关),但男女比例则十分接近(1:1.2);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同样可引起靶器官损害;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消失百分率(74.18%)增高与靶器官功能衰竭有非常显著性关系(P〈0.001);并发症亦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