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新鲜闭合性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3~54岁,中位数37岁。左侧15例,右侧12例。按胫骨髁间棘骨折的Meyers-Mc Keever分型,Ⅱ型11例、Ⅲ型16例。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内侧副韧带Ⅰ度损伤5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7 d,中位数4 d。术后随访观察切口、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采用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中位数13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5周,中位数14周。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阴性。均无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采用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17例、良9例、可1例。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能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髌下小切口钢丝纽扣式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8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髌下小切口钢丝纽扣式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12~41岁,中位数24岁。按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的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7例、Ⅲ型14例、Ⅳ型3例。所有患者膝关节内、外翻试验均阴性,9例前抽屉试验阳性。经X线及MRI检查均明确诊断为胫骨髁间隆突骨折。伤后至就诊时间1 h至12 d,中位数3 d。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中位数12个月。均未发生关节纤维化、内固定松动、感染等并发症。骨折均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均良好,前抽屉试验均阴性。术后8个月,按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2例、良2例。结论:采用髌下小切口钢丝纽扣式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髌旁小切口经髌股关节通道加压埋头空心钉结合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髌旁小切口经髌股关节通道加压埋头空心钉结合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5~58岁,中位数34岁;按照MeyersMckeever-Zaricznyj骨折分型,Ⅱ型7例、Ⅲ型12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中位数12周。术后6个月,患膝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93.8±2.3)分。术后均无感染、伸膝功能障碍、膝关节松弛或不稳定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髌旁小切口经髌股关节通道加压埋头空心钉结合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Meyers-Mckeever-ZaricznyjⅡ、Ⅲ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骨折愈合好,有利于患膝功能恢复,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Orthocord缝线联合Pushlock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采用小切口Orthocord缝线联合Pushlock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3~57岁,中位数33. 5岁;左膝12例,右膝18例。Meyer-McKeever分型,Ⅱ型19例、Ⅲ型11例。膝关节侧位X线片均可见胫骨后方上移的撕脱骨块影,CT扫描示撕脱骨块横径5~10 mm18例、 10 mm12例,MRI示合并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损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8 h至28 d,中位数7 d。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0例,手术时间25~40 min,中位数30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 L,中位数30 m L。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6周,中位数10周。患膝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50. 17±0. 85)分、术后10个月(91. 47±2. 23)分;膝关节活动度,术前(38. 26°±8. 85°)、术后10个月(120. 37°±6. 75°)。术后出现后抽屉试验阳性2例、膝关节伸直受限1例,经加强功能锻炼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均无腘血管、神经束损伤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Orthocord缝线联合Pushlock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对24例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复位,并用5#ETHIBOND缝线通过胫骨隧道进行内固定。结果对本组24例患者进行12—20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正常。讨论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创伤小,恢复快。用5#ETHIBOND线固定确实,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费用。  相似文献   

6.
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是特殊类型的关节内骨折,临床较为少见。对于移位的胫骨髁间隆突骨折,闭合复位常不能达到解剖复位,发生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引起膝关节疼痛、不稳定甚至伸膝受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采用髌腱内侧切口张力带技术固定胫骨髁间隆突骨折3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胡培植 《中医正骨》2013,(12):57-58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固定治疗Danis-WeberⅠ型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带线锚钉固定治疗Danis-WeberⅠ型外踝骨折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3~65岁,中位数43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交通伤7例、扭伤22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3例.35例患者均在伤后3 d内进行手术,术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X线片示所有患者的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9个月,中位数7个月.所有患者的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在10周内愈合,未发生骨折复位丢失.术后4个月按照Baird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30例、良3例、可2例.结论:带线锚钉固定治疗Danis - WeberⅠ型外踝骨折,固定牢固,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好,踝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青林  姜丰山  孙世伟 《中医正骨》2012,24(3):54-55,57
目的:观察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19 ~60岁,中位数38岁.按Schatzker分型:Ⅳ型10例,Ⅴ型骨折13例,Ⅵ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26例,开放性骨折9例.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60个月,中位数27个月.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均无内固定物松动、内固定物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2例于术后36个月随访时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按照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20例,良10例,可5例,优良率85.7%.结论: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及Ethibond缝线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采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19例,在关节镜监视下行骨折复位,采用双股5号Ethibond缝线横穿前交叉韧带基底并经骨隧道引出关节外打结固定于胫骨结节内前方。结果术后19例均获得随访9~33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Lachman和抽屉试验均为阴性。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活动正常者16例,屈膝活动受限者3例,但均超过90°。术后末次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1.6±1.0)分分(86~100分)。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及Ethibond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该手术方法简便易行,创伤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高强线联合外排锚钉和挤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合并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采用关节镜下高强线联合外排锚钉和挤压螺钉内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合并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17~58岁,中位数36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均无肢体神经和血管受损。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内侧副韧带损伤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5 d,中位数6 d。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95 min,中位数65 min;术中出血量10~60 mL,中位数30 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中位数12周。术前轴移试验Ⅰ级7例,术后10个月均正常;术前轴移试验Ⅱ级7例,术后10个月6例正常、1例Ⅰ级;术前轴移试验Ⅲ级3例,术后10个月均为Ⅰ级。术后10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器治疗内固定失败的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3年3月至2012年4月,采用单臂外固定器治疗内固定失败的无移位型胫骨干骨折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4 ~55岁,中位数45岁.左侧7例,右侧5例.合并腓骨骨折4例.按照AO/OTA骨折脱位通用分类法分型,B3型6例、C1型4例、C2型2例.内固定失败类型,钢板断裂8例、螺钉松动3例、钢板断裂及螺钉松动1例.初次手术至本次手术时间3~6个月,中位数4.2个月.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 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8个月,中位数4.8个月.均无钉道感染、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参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10例、良2例.结论:单臂外固定器治疗内固定失败的胫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强度高、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黎建义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230-1231
目的观察膝内侧切口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以该手术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患者 17例,随访 6~ 12个月.结果 17例均达骨性愈合,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关节稳定性好;优 13例,良 3例,可 1例.结论采用膝内侧切口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枚外排锚钉结合Orthocord缝合线线桥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单枚外排锚钉结合Orthocord缝合线线桥内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19例。男15例,女4例;年龄18~57岁,中位数36岁;左侧13例,右侧6例。CT扫描结果示撕脱骨块横径10 mm 9例、5~10 mm 10例。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0~50 min,中位数41 min。1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中位数1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2周,中位数8周。术后6周,患侧膝关节可完全负重;术后3个月,患侧膝关节活动度正常,后抽屉试验阴性。术后6个月,患侧Lysholm膝关节评分(90.1±5.0)分,健侧(93.1±6.2)分;双侧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8,P=3.174)。均无内固定失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枚外排锚钉结合Orthocord缝合线线桥内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TwinFix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跟骨结节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7月至2012年1月,采用TwinFix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跟骨结节撕脱性骨折患者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23~55岁,中位数39岁.开放性骨折l例,闭合性骨折12例.按照AO/OAT骨折脱位通用分类法标准,均为A1型骨折.术后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足与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中位数10周.均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内固定稳定,均未出现锚钉松动和移位.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负重站立及正常行走.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足与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均为优.结论:TwinFix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跟骨结节撕脱性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内固定稳定性强、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交锁髓内钉配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交锁髓内钉配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至2011年3月,采用交锁髓内钉配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8~65岁,中位数47岁;按胫骨远端骨折的AO分型:A1型10例,A2型3例,B1型2例,B2型1例;闭合性骨折14例,开放性骨折2例;骨折端至踝关节距离55~125 mm,中位数75 mm.术后随访观察切口、骨折愈合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中位数14个月.切口感染1例,经抗感染、换药治疗后愈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3~10个月,中位数5个月.均无断钉、神经损伤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按Iowa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配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9~75岁,中位数40岁;左侧14例,右侧17例;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21例。合并腓骨骨折1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 h至6 d,中位数5 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8周,中位数14周。末次随访时,参照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3例、良6例、可2例。疗效评价可的2例患者,经6~8周的功能锻炼,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0°~126°,踝关节跖屈活动范围0°~44°、背伸活动范围0°~44°,疼痛缓解,日常生活和工作无影响。无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和切口感染、钢板断裂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骨折愈合好,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钢板配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上段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小钢板配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上段多段骨折患者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1~56岁,中位数38岁。左侧14例,右侧12例。均未见大血管、神经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5 d,中位数3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1.3±10.6)min,术中出血量(110.5±21.6)mL。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7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中位数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伸屈活动度为124.1°±13.8°;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HSS膝关节评分(89.6±4.8)分,优15例、良9例、可2例。均未出现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小钢板配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上段多段骨折,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缝合锚钉固定技术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的疗效。方法:18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加缝合锚钉固定技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8-12个月,中位数9.3个月,X线片示锁骨骨折均愈合。18例患者Constant-Murley疗效评分结果优15例,良3例,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本方法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避免二次取内固定手术等优点,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银飞 《中医正骨》2014,(5):70-70,72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对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7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70例患者中,髌骨骨折20例、胫骨平台骨折32例、胫骨上段骨折18例。均于术后6个月,测量患膝关节活动度,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膝功能。结果:7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中位数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0周,中位数8.5周。术后6个月,患膝功能改善,HSS评分72~86分,中位数82.5分;关节活动度100°~125°,中位数113°;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无内固定失效、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采用系统的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避免膝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康汇  余斌  王涛  廖永华 《中医正骨》2012,24(10):49-50
目的:观察克氏针撬拨担撑配合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1月,采用克氏针撬拨担撑配合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9例,男38例,女11例。年龄22~57岁,中位数32岁。按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tzker分型:Ⅱ型40例,Ⅲ型9例。合并伤:侧副韧带损伤12例,半月板损伤23例。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7例行自体髂骨植骨,12例行同种异体骨植骨。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0个月,中位数24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5~9个月,中位数6个月。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9例,良16例,可4例。结论:采用克氏针撬拨担撑配合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复位准确、固定牢靠、植骨量少、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