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Stoppa入路结合后方经皮钢板技术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采用Stoppa入路重建钢板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结合后方经皮重建锁定钢板固定骨盆后环骨折的技术治疗16例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22~59岁,平均38.8岁.按照Tile分型:C1型10例,C2型4例,C3型2例.采用Tometta评估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定术后功能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13个月,平均7.3个月.手术时间80~14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量200~500 ml,平均280 ml.骨盆骨折的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4周.骨折复位按照Tometta评估标准:优9例,良6例,可1例.术后功能评定按Majeed评分标准:优9例,良5例,可2例.结论:Stoppa入路重建钢板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结合后方经皮重建锁定钢板固定骨盆后环骨折技术治疗C型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安全、并发症少、固定牢靠、可早期活动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61例67侧Tile C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43例,女18例;年龄11~71岁,平均36岁.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CI型51例,其中C11型22例,C12型8例,C13型21例;C2型4例;C3型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前方显露耻骨上支复位并在髂前上棘处开窗固定;后方采用沿髂后上棘的斜形切口暴露骨盆后环.评估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前环手术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平均分别为49 min、76 mL;而后侧入路手术平均分别为63 min、227 mL. 61例患者术后获12~ 53个月(平均31个月)随访.根据Matta和Tornetta提出的标准评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优58侧(86.6%),良7侧(10.4%),一般2侧(3 0%).64侧骨折于术后12周获愈合,另3侧骨折于术后6个月获愈合.49例(80.3%)患者恢复伤前工作和生活,8例(13.1%)轻度步态异常但工作等正常,4例(6.6%)步态明显异常但尚能胜任普通体力工作.本组患者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发生. 结论 通过有限切开复位和固定的方法,在不需要暴露神经、血管等结构的前提下,可以对Tile C型骨盆骨折进行良好的显露和安全、稳定的固定,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USS)联合骶骼螺钉的三角固定技术治疗Tile C 型骨盆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USS联合骶髂螺钉的三角固定技术治疗22例(25侧)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21~48岁,平均31.2岁;骨折按照Tile 分型:C1型9例,C2型7例,C3型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21 d,平均11.2 d.根据Matta标准对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价,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及Gibbons骶神经损伤分级分别对临床功能和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50 mL(100~800 mL),住院时间平均为16 d(12~26 d).2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个月(4~26个月)随访.2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本组患者无复位丢失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15例已取出内固定物.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8侧,满意复位6侧,复位差1侧.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3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4%.末次随访时13例术前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按Gibbons骶神经损伤分级:Ⅰ级6例,Ⅱ级4例,Ⅲ级2例,Ⅳ级1例. 结论 USS联合骶髂螺钉的三角固定技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方法,增强了骨折的固定强度,能同时行神经探查、减压,还可早期负重,术后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皮骶髂螺钉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12诊治的52例Tile B、C型骨盆骨折,26例行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经皮组),26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切开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术后3个月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5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12~24)个月。与切开组比较,经皮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骨折复位质量更好,术后3个月Majeed评分更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相比,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创伤更小,骨折复位程度更优,患者功能恢复更好,符合快速康复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皮下前环内固定支架联合后环骑跨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1月,对2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行皮下前环内固定支架联合后环骑跨钢板固定治疗。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5~66岁,平均42.8岁。骨折根据Tile分型:B2型9例,B3型6例,C1型7例,C2型3例,C3型1例。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为6~43分,平均18.3分。合并脑外伤4例,四肢骨折7例,血气胸3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12 d,平均6.4 d。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以及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6.8个月。手术时间为65~142 min,平均72.5 min;术中出血量为42~124 mL,平均64.2 mL。术后出现2例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激惹、1例股神经麻痹、1例切口浅表感染,均经相应处理后治愈或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价标准评定:优8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骨盆功能根据Majeed评分系统评定:优10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4.6%。结论应用皮下前环内固定支架联合后环骑跨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改良Stoppa入路在髋臼及骨盆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及骨盆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5例髋臼骨折及13例骨盆骨折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对Tile C型骨盆骨折和髋臼前柱骨折联合应用髂骨翼处辅助切口,术中使用重建钢板固定.C型臂X线机透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和内固定在位情况。结果本组平均切口长度11(9~13)cm,平均手术时间145(95~24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75(375~1350)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骨盆骨折优10例,良3例;髋臼骨折优3例,良2例。18例获得3~19个月随访,平均9个月。末次随访时疗效根据Matta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3例,良5例。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改良Stoppa入路操作安全,手术视野清晰,可直视下对髋臼前柱和四边体复位和固定,术后并发症少。在显露髋臼和骨盆前环时,该入路在临床上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伴有纵向不稳的骨盆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52例Tile C型骨盆骨折在X线引导下,采用前、后联合手术入路内固定;后环采用脊柱固定系统髂腰间纵向撑开,横向加压复位固定;前环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复位耻骨骨折和耻骨联合分离并用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均获随访6-48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髋关节功能按Majeed评分标准:优50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8.1%。结论 Tile C型不稳定骨盆骨折经后路髂腰间纵向撑开横向加压植骨内固定后复位良好,骨折愈合率高,术后长期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Starr架辅助复位下前环钉棒系统联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Tile C1~C2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应用Starr架辅助复位下前环钉棒系统联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17例Tile C1~C2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0~58岁,平均(39.0±9.7)岁;按照Tile分型,其中C1型12例,C2型5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及负重锻炼时间。术后依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根据随访时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骨盆骨折康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0~150 min,平均(90.5±11.1) min;出血量80~200 mL,平均(150.6±12.3) mL。术中骨折或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骨盆前环使用6.5 mm椎弓根钉及连接棒固定,后环使用6.5 mm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其中S1骶髂关节螺钉8例,S2骶髂关节螺钉9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门形钢板固定后环加外固定架固定前环手术治疗36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结果 36例均获随访,时间8~29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针道感染,无螺钉及外固定松动、断裂,无骨折复位丢失。骨折均骨性愈合,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手术效果根据Matta和Tornetta标准评定:优25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4.4%。术后功能恢复根据Majeed标准评定:优22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1.7%。结论后路门形钢板固定后环加外固定架固定前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微创钢板内固定重建骨盆环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12月,收治不稳定型骨盆骨折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1~66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高处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4h,平均2.8h。骨折根据Tile分型:B型12例,C型9例。入院后行骨牵引、骨盆带固定,于伤后5~24d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复位按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解剖复位16例,满意复位4例,可1例。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6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评定疗效:获优12例,良7例,可2例。结论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微创钢板能提供有效固定,重建骨盆环稳定性,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C型骨盆骨折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型骨盆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1例C型骨盆骨折前环重建钢板或耻骨空心螺钉固定,后环采用TSRH固定,并进行随访。结果19例平均随访14个月,2例随访5个月。按M atta标准,优良率76%。结论稳定骨盆前环与后环,能重建骨盆的稳定性,减少病残率。根据骨盆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合适内固定及谨慎操作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手术时机的把握,能有助于良好的复位及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重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重建方法的选择。方法2000年10月~2004年6月收治56例骨盆骨折,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9~58岁。根据Tile骨盆骨折分型,B型33例,其中B1型15例,B2型11例,B3型7例;C型23例,其中C1型10例,C2型8例,C3型5例。采用骨盆重建钢板复位内固定术,对骨盆以及髋臼骨折复位固定,恢复稳定骨盆前后环的解剖结构。结果术后56例随访12~68个月,平均26个月,所有骨折及脱位在3~6个月愈合,疗效满意。患者全部恢复正常生活及行走功能。按Majeed疗效评价,获优40例,良11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为91.07%。前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者骨盆稳定性好,骨盆外形接近或完全恢复,仅沿髂嵴切口有不适,功能恢复快且满意。结论骨盆骨折根据分型采取不同手术方法,并以骨盆重建钢板复位固定,是一个较好的、可靠的治疗骨盆骨折,重建骨盆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金华  胡炜  郭晓山 《中国骨伤》2015,28(8):753-756
目的:探讨经皮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4月至2009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29例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男19例,女10例;年龄19~53岁,平均31岁。按照Tile分型:C1型17例,C2型12例。术后采用Tornetta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无神经损伤及盆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好,仅1例出现钉道口感染,换药后治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4~18周,平均16.2周。未见螺钉松动、脱出、断裂。按照Tornetta评价,优 14例,良10例,可 4例,差 1 例。末次随访Majeed评分为87.2±11.3,优16例,良9例,可4例。结论:对于不稳定C1、C2型骨盆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前后联合入路一期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一期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TileC型骨盆骨折患者行前路切开复位固定,后路单纯经皮或开放复位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一期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19.1±7.2)个月。术后2~3个月全部获骨性愈合,恢复行走功能,无下肢短缩。Majeed功能评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结论前后联合入路一期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可重建骨盆前后环的稳定性,能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避免二次手术创伤,是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48 injuries to the pelvis were treated from January 1991 through December 1991. We found 45 fractures of the pelvic ring with associated acetabular fractures in 15 cases and three isolated acetabular lesions. 19 injuries were caused by car accidents, 18 fractures resulted from a fall, especially in older patients. Isolated fractures of the pelvis occurred in 18 cases. The average total severity of the injuries was 19.7 points according to the Hannover Polytrauma Score (PTS). Every fracture was classified using the Tile-classification. There were 15 (33%) Tile A lesions, 18 (40%) Tile B fractures and twelve (27%) type C pelvic ring injuries. In 18 cases surgery was the method of treatment. Seven out of 18 injuries to the acetabulum were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ten patients the unstable pelvic ring was fixed by means of an external fixator. To do so, a pair of 6 mm diameter pins were placed on both sides in the supraacetabular region of the iliac bone directed towards the sacroiliac joints. We used a triangular form of external fixation. An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RIF) was necessary in five cases, one injury required a combination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procedures. There were 14 cases in which we found sacral fractures as an additional dorsal lesions. Nine of 14 sacral fractures were recognized only by CT examination. In elevent cases the conventional radiographs showed simple anterior pelvic ring fractures while the CT examination revealed an additional lesion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in nine of these cases. A CT examination of every pelvic fracture is therefore indispensabl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eight of 18 patients treated surgically, a further operation was necessary in three of these cases.  相似文献   

16.
胡旭峰  杨民  丁国正  王林 《中国骨伤》2022,35(4):328-332
目的: 探讨长重建钢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前环骨折疗效。方法: 自2013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1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0~60岁,平均46.5岁。骨盆骨折依据Tile分型,B1型4例,B2型6例,C1型4例,C2型2例。所有骨折为闭合性,受伤至手术时间7~10 d,平均6.2 d。术后对16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及肢体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9.1个月。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107.8 min;术中出血量120~600 ml,平均368.1 ml;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6.3周。依据Matta标准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优6例,良8例,可2例。1例患者术中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术后出现大腿外侧感觉减退,6个月后恢复;1例患者由于自觉髂窝处内固定物刺激疼痛,内固定取出后症状改善,16例患者骨折均取得满意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末次随访Majeed评分67~95分,优10例,良4例,可2例。结论: 运用长重建钢板结合MIPPO技术通过前方入路闭合复位固定骨盆前环骨折,损伤小,术中出血时间少,节省手术时间,术中安全性及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治疗骨盆前环骨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重建钢板治疗陈旧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2月至2011年2月,对24例陈旧性骨盆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20~62岁,平均4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3~64d,平均35d。经X线及CT诊断,按Tile分型:C型11例,B型13例。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8例获得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4个月。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9例,良5例,可4例,平均(84.4±11.5)分。结论:对陈旧性骨盆骨折应积极手术治疗,准确进行术前评估,精确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合适处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在大重量牵引纠正垂直移位后,全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盆前环骨折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12~48个月,平均23.2个月,均骨性愈合,无下肢不等长,骨盆畸形基本纠正,按刘利民等功能评定标准,优10例,良13例,可5例。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对前后环骨盆骨折尽可能手术固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盆前后环不稳定的治疗策略。方法对22例Tile C型骨盆前、后环不稳定患者均急诊采用股骨髁上骨牵引结合外固定架固定,病情平稳后行前、后路重建钢板联合骶髂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22例均获随访,时间6~31个月。疗效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21例,良1例。根据Majeed功能评分评定:优18例,良2例,差2例。结论先早期外固定架临时固定,二期行手术内固定,手术安全、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及负重,是治疗骨盆前后环不稳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