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用于防止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4 0例全麻择期病人 ,随机分为 2组 (n =2 0 ) ,麻醉诱导用 2 .5 %硫喷妥钠 5~ 8mg/kg ,琥珀胆碱 2mg/kg ,进行快速气管内插管。对照组不用乌拉地尔 ,实验组诱导前静注乌拉地尔 0 .6mg/kg。分别记录诱导前 ,用乌拉地尔后 1、3、5min ,用硫贲妥钠、琥珀胆碱后 1min及插管时 ,插管后 2、5min时的HR、SBP、MAP及RPP值。结果 对照组插管时 ,插管后 2min的HR、SBP、MAP及RPP值明显升高 (P <0 .0 5 )。乌拉地尔组插管时 ,插管后 2min的HR及RPP值明显升高 ,SBP和MAP恢复到诱导前水平。两组之间比较乌拉地尔组HR、SBP、MAP及RPP值升高相对较低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诱导前使用乌拉地尔可以减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2.
乌拉地尔预防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观察乌拉地尔预防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的效果.[病例报告]选择需行全身麻醉的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0例.麻醉诱导期给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2.0μg/kg、依托咪酯0.4 mg/kg及万可松0.14 mg/kg.在气管内插管前30 s给观察组患者静脉推注乌拉地尔0.6 mg/kg,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10 min时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见插管时对照组患者血压明显高于诱导前,而观察组患者则明显低于诱导前.[讨论]麻醉诱导期气管插管前预防性静脉推注给予乌拉地尔可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所引发的心血管反应,可避免因气管插管所致的麻醉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3.
马进文  张艳茹 《吉林医学》2008,29(5):405-406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用于防止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食管癌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50):实验组诱导前静注乌拉地尔0.6mg/kg,对照组不用乌拉地尔。分别记录各时点的数值:诱导前、用乌拉地尔后3min、插管时、插管后2min、5min时的HR、SBP、MAP值。结果:对照组插管时、插管后2min测得的HR、SBP、MAP值明显升高(P〈0.05)。乌拉地尔组插管时,插管后2min的HR、SBP、MAP值无明显升高,较为平稳(P〉0.05)。两组之间比较实验组HR、SBP、MAP值升高相对较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诱导前使用乌拉地尔可以减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复合艾司洛尔对全麻气管拔管期间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高血压病史、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乌拉地尔组、乌拉地尔复合艾司洛尔组。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均相同。术毕患者符合拔管指征时,分别静注乌拉地尔0.4mg/kg、乌拉地尔0.4mg/kg复合艾司洛尔1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记录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lmin、5min的收缩压(S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P)、心率(HR),并计算SP与HR的乘积RPP。结果对照组拔管后SP、MAP、DP、HR、RPP均较拔管前显著升高(P〈0.05),尤以拔管时至拔管后1min为著(P〈0.01)。围拔管期乌拉地尔组和乌拉地尔复合艾司洛尔组的SP、MAP、DP、RPP较拔管前均无明显变化,而乌拉地尔组HR则均明显升高(P〈0.05),乌拉地尔复合艾司洛尔组HR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乌拉地尔组和乌拉地尔复合艾司洛尔组SP、MAP、DP和RPP的变化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气管拔管前静注乌拉地尔和艾司洛尔能预防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气管插管前静脉注射乌拉地尔、利多卡因时对心管反应的临床效果,选择ASAⅠ~Ⅱ级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查组和B组对照组。A组先静注乌拉地尔0.25mg/kg和利多卡因1mg/kg,3min后麻醉诱导。B组先静注生理盐水2mL,3min后麻醉诱导。A组患者心率(HR)和血压(BP)在插管后1min较术前变化不大,而B组较术前变化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3min均逐渐趋于平稳。认为气管插管前静注乌拉地尔、利多卡因可明显减轻气管插管的刺激而产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6.
周兴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88-189
目的观察全麻拔管期应用乌拉地尔复合芬太尼预防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效果。方法ASAⅠ~Ⅱ级全麻手术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患者达到气管拔管指征时,观察组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2mg/kg、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对照组静脉注射0.9%NS10mL。观察拔管前、拔管后1、5、10min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后血压、心率平稳,对照组患者SBP、DBP、HR明显升高。结论乌拉地尔复合芬太尼,能有效地控制全麻拔管期气管刺激所引起的呼吸和血流动力学过度波动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urapidil)对老年患者胸腔镜围手术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26例,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65~81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乌拉地尔组,每组13例.在双腔气管插管前和拔管前乌拉地尔组经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5 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气管拔管前和气管拔管后不同时期的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双腔气管插管和拔管时对照组心血管反应明显增强,乌拉地尔组心血管反应相对稳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拉地尔能有效地预防老年患者胸腔镜围手术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预防高血压病人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 将 2 4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用药组 12例和对照组 12例 ,监测SBP ,DBP ,MAP ,HR及RPP ,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用药组在给药 1分钟后SBP ,DBP和MAP即可下降 ,5分钟内趋于稳定 ,插管时SBP ,DBP和MAP有所增高 ,但较诱导前相比略低 ,HR较诱导前增高 ,但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RPP较诱导前略低 ,也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插管后即刻SBP ,DBP ,MAP ,HR及RPP均升高并明显高于用药组 (P <0 .0 1)。结论 乌拉地尔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病人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联合艾司洛尔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ASAⅠ或Ⅱ级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基础麻醉方法,对照组静脉泵入乌拉地尔;观察组静脉泵入乌拉地尔,根据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间断10min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并记录麻醉前、手术开始后30min、1h、手术结束后15min 2组的HR和MAP,记录苏醒、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手术30min、1h、手术结束15min的HR和MAP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手术30min、1h、手术结束15min的HR和MA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及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本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乌拉地尔联合艾司洛尔能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HR更平稳,降低心肌氧耗,预防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兴文 《河北医学》2011,17(8):1079-1081
目的:应用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患者进行手术并分析其应激反应作用.方法: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全身麻醉,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插管后1min、插管后10min、拔管后即刻四个时间段测指尖血检测血糖;桡动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患者血压(MAP)、心率(HR...  相似文献   

11.
闫诺  杨程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12):1011-10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合并Ⅰ级高血压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1和等量生理盐水。术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0.2Ⅱ级高血压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1和等量生理盐水。术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0.20.7μg·kg-1·h-1持续泵注,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泵注。术中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肌肉松弛药选用罗库溴铵,采用乌拉地尔辅助控制血压。分别记录输注右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前(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手术切皮时(T4)、拔出气管导管前(T5)及拔出气管导管后1 min(T6)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乌拉地尔、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观察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T3时的HR、MAP与T2比较明显升高(P<0.05),T6时的MAP、HR与T5时比较明显升高(P<0.05),T1与T0、T2与T1、T4与T3、T5与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时的MAP、HR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T10.7μg·kg-1·h-1持续泵注,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泵注。术中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肌肉松弛药选用罗库溴铵,采用乌拉地尔辅助控制血压。分别记录输注右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前(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手术切皮时(T4)、拔出气管导管前(T5)及拔出气管导管后1 min(T6)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乌拉地尔、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观察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T3时的HR、MAP与T2比较明显升高(P<0.05),T6时的MAP、HR与T5时比较明显升高(P<0.05),T1与T0、T2与T1、T4与T3、T5与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时的MAP、HR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T1T6相邻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T4、T5、T6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MAP、HR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及乌拉地尔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停止给药后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气管导管时呛咳、拔管后躁动及术后寒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时,围麻醉期可维持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能明显减少麻醉用药量,改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夏水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63-64,70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胆囊切除患者术中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为胆囊切除术中麻醉安全提供参考。方法82名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过程及手术过程心血管反应的差异及血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前心率(heart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无差异,插管后及拔管后研究组患者HR、MAP低于对照组,牵拉胆囊时研究组患者HR、MAP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插管前及插管后血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无显著差异,牵拉胆囊后及拔管后研究组血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减轻胆囊切除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增加麻醉安全,可能与其对植物神经反射通路的阻断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可视喉镜和直接喉镜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可视喉镜组(A组),直接喉镜组(B组),记录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完成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同时记录插管时间.结果:插管时两组患者MAP,HR均明显降低(P<0.05)插管完成时B组患者的MAP,HR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使用可视喉镜较使用直接喉镜对患者循环系统影响小.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了乌拉地尔(urapidil)对老年胸腔镜围手术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老年胸腔镜手术26例,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65~81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乌拉地尔组,每组13例。在双腔气管插管前和拔管前乌拉地尔组经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5 mg/kg, 对照组静脉注射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气管拔管前和气管拔管后不同时期的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双腔气管插管和拔管时对照组心血管反应明显增强,乌拉地尔组心血管反应相对稳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乌拉地尔能有效地预防老年胸腔镜围手术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芬太尼两种药物对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诱导时均用芬太尼3μg/kg,Ⅰ组于麻醉诱导前5min用乌拉地尔0.5m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后气管插管后0、5、10min记录两组血压、心率。结果:Ⅰ组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稳定,而Ⅱ组则反应较明显(P<0.01)。结论:乌拉地尔可有效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药物预防全麻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曲马多、乌拉地尔用于预防拔除气管导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作用.方法:将60例拟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成利多卡因组、曲马多组、乌拉地尔组及对照组4组, 每组15例.符合拔管指征时4组患者分别静推利多卡因(1 mg/kg)、曲马多(50 mg)、乌拉地尔(12.5 mg)及生理盐水(2 ml),3 min后拔除气管导管.记录诱导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3、5、10min各时点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值.结果:拔管后曲马多组、乌拉地尔组的HR、SBP和DBP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曲马多比其它3组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论:曲马多、乌拉地尔均可有效预防全麻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且曲马多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19-123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将其简单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n=31)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n=31)接受硬膜外麻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_1)、诱导后(T_2)、气管插管即刻(T_3)、切皮时(T_4)、拔管时(T5)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肾上腺素(AE)、去肾上腺素(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丙二醛(MDA)水平、拔管时间、睁眼时间、维库溴铵应用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_2、T_3、T_4、T_5时刻MAP、HR波动小于对照组,AE、NE、Cor、MDA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维库溴铵应用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9.35%(6/31)(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低位直肠癌,可阻断手术刺激传导至中枢,并抑制外源性刺激上行传导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髓质轴的兴奋,能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肌松药物应用剂量,加快患者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比较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采用喉罩通气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方法,Ⅱ组采用气管插管通气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方法。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患者在插管后5min MAP、HR上升明显(P<0.05);与诱导前比较,Ⅱ组患者在插管后5min MAP、HR明显增高(P<0.05)。喉罩组较导管组耐受时间长,拔管后SpO2较高(P>0.05)。Ⅰ组无反流误吸严重并发症发生;Ⅱ组有3例咽痛,1例声嘶。结论:喉罩通气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合适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瑞芬太尼复合诱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持续输注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min(T0)、气管插管时(T1)、气管插管后1min(T2)、气管插管后5min(T3)各时点HR、MAP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出现麻醉过浅(HR〉100次·min^-1,MAP〉基础值20%)、麻醉过深(HR〈50次·min^-1,MAP〈基础值20%)、胸壁强直、术中知晓等,比较患者术毕唤之睁眼时间、能够正确做出指令动作时间及拔管时间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T2、T3HR、MAP均升高,与T0比较,Ⅰ组HR、MAP更平稳(P〈0.05),Ⅱ组麻醉过浅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术毕患者唤之睁眼时间、能够正确做出指令动作间及拔管时间,Ⅰ组明显少于Ⅱ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可为临床提供安全、高效、易控的麻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预防高血压患者气管内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 38例择期手术高血压患者 ,随机平分为 A、B两组。麻醉诱导 :经茂菲滴管滴入哌替啶 1.6 m g/ kg、氟哌啶 0 .0 8mg/ kg,待患者安静入睡后 ,静注潘库溴铵 0 .15 m g/ kg、2 .5 %硫喷妥钠 5 m g/ kg、琥珀胆碱 1.5 m g/ 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组 A在给哌 -氟合剂后即静注乌拉地尔 0 .5 mg/ kg。麻醉诱导前后及气管插管后 0 .2 5、3、5、10 m in分别测定 SPB、DBP、HR和 RPP,所得参数均与诱导前进行对比。结果 :插管后 0 .2 5 min,两组病人 SBP、DPP、HR和 RP与诱导前比较 ,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P<0 .0 1~ 0 .0 5 ) ,但组 A各时值 (HR除外 )明显低于组 B(P<0 .0 1~ 0 .0 5 )。结论 :乌拉地尔能有效地预防高血压患者气管内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