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周围型小肺癌(〈0.6cm,〉3cm)X线胸片、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对肿瘤的诊断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确诊的48例周围型小肺癌,经X线胸片及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分别对影像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X线片与CT对周围型小肺癌边缘结构比较,边缘不规则分叶征、锯齿状及毛刺征,X线片为52.1%、39.5%,CT为77%、64.5%;x^2值分别为5.51,5.05,P〈0.05。对周围型小肺癌内部临近结构比较,X线片总阳性为16例(次),CT总阳性为107例(次)。其中,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兔耳征,x^2值分别为6.10、6.56、4.10,P〈0.05。胸膜凹陷征x^2为9.97,P〈0.01,血管集中征及毛玻璃样,总阳性率64.5%和16.7%。结论X线片及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发现和短期跟踪随访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矽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32例已确诊为矽肺病人的X线胸片与螺旋CT的影像表现。结果32例中20例螺旋CT显示有多发且分布密集的小矽结节(直径%10mm),而X线胸片显示12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00,P〈0.05);直径〉10mm的融合结节和团块CT共检出12例,X线胸片检出9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5.27,P〈0.05)。CT检出矽肺并发肺气肿11例,X线胸片检出6例;CT检出矽肺并发肺结核5例,X线胸片检出3例;CT检出矽肺并发纵隔和肺门淋巴结大或钙化21例,X线胸片检出15例。结论螺旋CT在矽肺大小结节的显示及并发症的检出上优于X线平片,对矽肺的正确、综合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内膜结核致肺不张18例误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临床对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2~2006年收治的18例EBTB并肺不张误、漏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误诊为肺部感染6例,支气管炎5例,支气管哮喘2例,支气管扩张1例;仅诊断为肺结核而漏诊EBTB 4例.18例分别经纤维支气管镜、X线胸片及痰液检查确诊.结论:EBTB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结核,发现率低,而误诊率高,应提高临床对EBTB的认识和警惕性,重视纤维支气管镜及痰液检查,以减少EBTB的误、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螺旋CT和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通用公司GE HiSpeed CT/e扫描机对38例拟诊为EBTB的患者行胸部CT扫描,所有患者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38例患者中,螺旋CT表现:8例管腔向心性狭窄,22例管腔不规则狭窄,2例管腔内结节,6例支气管完全堵塞;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浸润型2例,溃疡型8例,增生型12例,瘢痕狭窄型22例;螺旋CT和纤维支气管镜诊断EBTB的准确率分别为94.7%、97.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作为无创性检查是纤维支气管镜的有益补充,可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供准确的导航,已经成为临床随访EBTB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结核纤维支气管镜表现与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36,自引:15,他引:21  
目的:分析支气管结核纤维支气管镜表现与确诊前的临床诊断。方法:选择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确诊前未能诊断的支气管结核患者145例,对其镜下表现与确诊前和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5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主要特征为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伴表面糜烂、坏死物复盖或肉芽肿、管壁肿块突起,致管腔不同程度狭窄。47%的患者病理确诊前诊断为肺癌;30%的患者因X线胸片显示的病变不在结核好发部位而诊断为细菌性肺炎;7.5%的患者因慢性咳,X线胸片又无明显异常而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结论: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诊断并不容易,对临床及胸部X线表现可疑者,应及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活检病理诊断,以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继发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100例肺结核可疑者,同时行X线胸片和胸部CT检查,其中肺结核患者75例,非结核患者25例,诊断小组分别对X线胸片及胸部CT进行阅读。结果:按可能性大为诊断界点进行分析,则X线胸片诊断的敏感度为81%,特异性为60%,准确性为75%;CT诊断的敏感度为94%,特异性为89%,准确性为91%。结论:螺旋CT在继发性肺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胸片或胸部CT无肺结核特征的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称为单纯性EBTB,临床漏误诊率高。对我院1996~2004年单纯性EBTB13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手段。【方法】分析7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确诊的EBTB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CT、纤支镜检查结果。【结果】70例中主要症状包括:咳嗽66例,发热23例,咯血20例,胸痛14例,气促9例。5例的X线表现正常,只有3例的CT检查结果提示EBTB。纤支镜检查示41.4%的病例有炎症浸润型病变,31.4%有狭窄闭塞型病变,14.7%有溃疡型病变,7.1%有增殖型病变,5.7%大致正常。54例痰涂片行抗酸染色者中5例阳性,68例行纤支镜刷片检查者中61例阳性,64例行活组织检查者中16例证实为结核。【结论】EBTB确诊主要靠纤支镜检查。对疑似EBTB者及时行纤支镜检查,并行常规刷检找抗酸杆菌和(或)组织活检,有助于诊断EBTB。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2例2000—2002年我院住院的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CT)、纤支镜检查结果。结果:132例中主要症状包括;咳嗽121例、发热42例、血痰50例、喘息26例、消瘦12例、声嘶17例。7例的X线表现正常,只有5例的CT检查结果疑为EBTB。常规细菌学检查阳性率29%。纤支镜刷检涂片检查抗酸菌的阳性率为82%。结论:本病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胸部X线表现正常,不能排除EBTB,CT诊断阳性率不高,常规细菌学检查阳性率低,确诊主要依靠纤支镜检查。临床上有咳嗽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患者经积极治疗无效者,应怀疑EBTB而及时纤支镜检查。行镜下常规刷检找抗酸杆菌和(或)组织活检可明显提高阳性率。且简便,应当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部CT用于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胸部CT、胸部平片和痰涂片检查确诊652例肺结核病人。结果:肺结核病依然是胸部CT和X线检查发现的常见病和多发病。CT对肺大泡、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气胸纵隔淋巴结钙化及肿大和病灶内钙化的显示均优于X线,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团块影、结节影及索条状阴影显示X线和CT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涂片细菌学检查阳性255例,阳性检出率39.1%。652例肺结核患者胸部CT的肺部病灶显示率100%,胸部X线的肺部病灶显示率87.9%。结论:胸部CT对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准确率及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5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的辅助检查中,对比D-二聚体检测、X线胸片与64层螺旋CT扫描的检查结果及诊断准确率。结果螺旋CT扫描及D-二聚体检测的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4层螺旋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血浆D-二聚体检测(100%傩66.67%,P〈0.05),64层螺旋CT扫描的阳性率和准确率均显著高于x线胸片(91.23%撕72.19%,100%们86.36%,P均〈0.05)。结论螺旋CT应用于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是临床上重要的一种辅助检查设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SCT三维重建与X线在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优缺点。方法:选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01—01/2009—01收治的27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常规的胸部X线检查、螺旋CT轴位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27例异物均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两者比较,CT的诊断阳性符合率高于X线。结论:MSCT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手术定位具有重要价值,与胸部X线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对比X线胸片诊断肺结核的实效性。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06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胸部X线及低剂量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影像检查对肺结核检出率及检查满意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表现。结果低剂量CT检查对肺结核检出率为97.2%,高于X线片检查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检查对空洞、小结节征及卫星灶的检出率分别为61.3%、43.4%、35.8%,显著高于X线片检查的38.7%、27.4%及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检查对检查满意率为94.3%高于X线片检查80.2%,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较X线胸片对肺结核检出率较高,可有效反映其影像学特征,检查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下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本病的正确诊断能力。方法:通过反复痰查抗酸杆菌,X线胸片、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性诊断及手术等方法。结果:误诊为支气管肺炎7例,大叶性肺炎17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癌2例,肺脓肿1例,曲霉菌肺炎1例。结论:下叶肺结核误诊率高,误诊主要原因为:对肺结核非好发部位认识不足;缺乏对下叶肺结核X线或CT的认识;被痰菌阴性及PPD试验阴性所误导;结核中毒症状不典型;检查手段单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估价在CT、MR时代胸片对胸部疾病诊断价值。方法 496例无选择胸外科手术病理证实胸部疾病,分别统计胸片与胸部CT术前诊断正确率和误诊率。结果 肺癌339例、肺结核33例、肺炎63例、错构瘤17例、肺囊肿10例、肺隔离症5例、其他29例。肺结核与肺炎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5.6%与62%,CT分别为78.8%及60%,二者诊断正确率差别较小。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胸片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0.2%及85%,CT分别为88.7%及93.1%,肺腺癌与细支气管肺泡癌CT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胸片,分别为89.6%及91.3%,胸片为79.4%及69.6%。结论 本组材料表现81%的疾病胸片诊断有价值,在实际工作中胸片应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胸部低剂量CT在胸外伤急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部低剂量CT扫描在胸外伤急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轻症胸外伤患者急诊行常规X线胸片及胸部低剂量CT扫描,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效率、诊断价值.结果 在常规X线胸片检查中,8例胸外伤患者中7例患者未发现异常,仅1例发现肺局部挫裂伤;在低剂量CT扫描检查中,5例患者无异常发现,3例患者发现局部有肺挫裂伤,其中有1例合并少量胸腔积液;两种方法均未发现肋骨骨折。低剂量CT的检查效率明显优于常规X线胸片检查。结论 辐射当量与胸部常规摄片相当的胸部低剂量CT对肺创伤病变的检查效率及诊断价值明显优于胸片,适合于胸外伤患者的急诊检查,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胸外伤急诊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42例肺错构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肺内及支气管腔内型错构瘤进行分析。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错构瘤42例,男女比例为1.2:1,中位年龄52岁,60%体检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病灶,左肺:右肺为1.1:1。胸片及胸部CT中25%有散在斑点状钙化。3例术前诊断为肺错构瘤,其余分别误诊为肺癌、肺结核、肺囊肿等,误诊率93%(39/42)。结论 肺错构瘤的术前误诊率很高,根据临床及病理特点和诊断要点并与临床最易误诊的肺癌、肺结核等展开鉴别诊断,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确诊率和治疗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X线、CT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收集我院12年来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32例,对其X线平片、CT及病理切片进行分析。结果影像学诊断以首次X线胸片及CT第一诊断为准,影像学检查诊断肺泡癌22例,诊断符合率为68、9%,误诊率28.1%,漏诊率3.1%。结论肺泡癌的X线及CT表现多种多样,是肿瘤不同发展阶段的反映,本组以X线及CT表现结合病理所见进行了分析,解释了不同X线及CT表现的病理基础。通过系列随访观察,发现其各种X线及CT表现可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X线胸片正常咯血患者病因。方法:X线胸片正常咯血患者70例行血常规、高分辨CT、纤维支气管镜、心脏彩超、数字减影肺血管造影等检查。结果:确诊64例(91.40%),其中急慢性支气管炎13例(18.57%),支气管扩张11例(15.71%)、支气管肺癌11例(15.71%),支气管内膜结核8例(11.43%),动静脉畸形5例(7.14%),心脏病4例(5.71%),肺结核2例(2.86%),支气管腺瘤2例(2.86%)。肺栓塞4例(5.71%),血液病2例(2.86%),肺小血管炎2例(2.86%),原因不明6例(8.57%)。结论:支气管炎症、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是X线胸片正常咯血患者主要病因,老年人肺癌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X线及CT临床诊断。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均在我院进行了胸部X线及CT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对胸部X线及CT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结果:CT和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4.0%。结论:CT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