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与间质干细胞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PBS液对照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移植治疗组和rMSCs移植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造模后3 d治疗组经脊髓局部注射rMSCs和脊髓局部注射rMSCs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对照组则分别注射PBS液和黄芪注射液。移植后7、14、21、28天分别行(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法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一步取脊髓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并应用双标免疫组化检测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rMSCs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中丝蛋白(NF-M)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损伤脊髓修复明显,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提高(P0.05)。rMSCs移植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评分都高于rMSCs移植治疗组。脊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rMSCs移植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较rMSCs移植治疗组组织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更明显,胶质细胞增生更活跃。双标免疫组化显示移植的rMSCs在宿主脊髓中存活,从第7 d开始即有GFAP和NF-M表达并向损伤部位迁移。rMSCs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中GFAP、NF-M阳性细胞数目均较rMSCs移植治疗组增多(P0.05)。结论rMSCs移植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黄芪注射液在体内有诱导r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并有协同rMSCs促进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鞘内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修复的影响。方法:11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PBS对照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rMSCs治疗组和rMSCs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造模后3天治疗组鞘内注射rMSCs,或同时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鞘内注射PBS或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造模后24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移植后1、4、7、14、21、28天分别取脑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并应用双标免疫组化检测经5-溴-2-脱氧嘧啶(BrdU)标记rMSCs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rMSCs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第3天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低于rMSCs治疗组(P<0.05)。脑组织病理切片显示rMSCs加黄芪治疗组较rMSCs治疗组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减轻更明显。双标免疫组化显示rMSCs移植后1天就出现在脑组织,并表达NSE与GFAP。rMSCs加黄芪治疗组BrdU阳性细胞数除移植后14天外均显著多于rMSCs治疗组(P<0.05),NSE阳性率移植后1、7、14天显著高于rMSCs治疗组(P<0.05),GFAP阳性率除移植后14天外均显著高于rMSCs治疗组(P<0.05)。结论:鞘内移植rMSCs是治疗大鼠HIBD的有效方法;黄芪注射液在体内有诱导r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并有协同rMSCs促进大鼠HIBD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造模后3天治疗组脑局部注射经BrdU标记的rMSCs[(2.5~5)×105cell],或同时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1.2mL/100g),对照组则仅注射黄芪注射液或脑局部注射PBS液。造模后24天(即移植后21天)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另取脑组织作HE染色和双标免疫组化。结果:Morris水迷宫试验中,rMSCs移植加黄芪组在各时间点的平均潜伏期均低于rMSCs移植组,除第1、6天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穿越平台次数高于rMSCs移植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rMSCs移植加黄芪组较rMSCs移植组脑组织修复更明显。双标免疫组化显示rMSCs移植加黄芪组中GFAP、NSE阳性细胞数目均较rMSCs移植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在体内诱导r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同时具有协同rMSCs修复损伤脑组织,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影响。方法:4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地塞米松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组15只,3组动物采用改良Avlen's脊髓打击造模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应用补阳还五汤进行干预,观察造模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感觉运动及脊髓神经功能BBB评分变化。结果:3组大鼠神经均有一定恢复,术后7d,中药治疗组与地塞米松组BB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14 d,中药治疗组效果优于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改善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大鼠胸10脊髓段全横断损伤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干细胞组、中药干细胞组。各组在第8周时进行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测并观察脊髓组织结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后肢完全瘫痪,其余各组均能观察到大鼠后肢的运动,中药干细胞组BBB分数高于其他组;对照组大鼠后肢不能爬行网格,干细胞组5只、中药组4只和中药干细胞组7只大鼠能通过爬行网格攀上平台;脊髓损伤后,对照组的皮质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增长和峰值变小,中药干细胞组的潜伏期和峰值均较中药组和干细胞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补阳还五汤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大鼠NOD样受体蛋白1(NLRP1)/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细胞焦亡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2只SPF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甲强龙组、补阳还五汤(BYHWT)组和模型组,造模成功后补阳还五汤组每天给予补阳还五汤灌胃1次,连续14d,甲强龙组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注射等补阳还五汤剂量的生理盐水;干预后的第1,3,7及14天以BBB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脊髓中组织NLRP1,Caspase-1及IL-18蛋白的表达。结果:BBB评分:假手术组大鼠评分无变化,BYHWT组及甲强龙组治疗后3d,7d及14d评分大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及14d,各组大鼠评分变化不明显。干预后第14天大鼠损伤脊髓组织中NLRP1,Caspase-1及IL-18蛋白的表达结果:BYHWT组和甲强龙组蛋白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脊髓减压治疗急性SCI效果明显,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1/Caspase-1通路以减少细胞焦亡。  相似文献   

7.
李旭  杨阳 《时珍国医国药》2023,(10):2350-2353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功能修复及gp130、IL-6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模型组(Model)、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BYHWD-L)、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BYHWD-M)、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BYHWD-H)、阳性药物甲强龙组(MP),各10只。术后1、3、5周,采用BBB(Basso Beattie Bresnahan)评分和斜板试验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用ViKing Ques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判断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术后5周,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损伤情况;血液分析仪检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蛋白质印迹检测脊髓组织中gp130、IL-6蛋白表达。结果 在1、3、5周时,与Sham组相比,Model组BBB评分、斜板试验角度显著降低(P<0.05),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时长显著增加(P<0.05);与Model组相比,各治疗组BBB评分、斜板试验角度明显升高(P<0.05),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时长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脊髓损伤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各10只。造模干预1、3、5周后,巴索-比蒂-布雷斯纳汉(Basso-Beattie-Bresnahan, BBB)评分和斜板试验,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检测大鼠脊髓神经传导功能。于术后5周,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的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损伤区域中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数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脊髓组织中GFAP蛋白表达。结果 在造模干预1、3、5周后,模型组BBB评分及斜板试验倾斜角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补阳还五汤组BBB评分及斜板试验倾斜角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在造模干预5周后,HE染色见补阳还五汤组脊髓组织结构较清晰,白质及灰质中坏死区减小,胶质疤痕减少,细胞及组织结构接近假手术组。在造模干预5周后,模型组大鼠脊髓组...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抑制神经胶质反应性增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新生Wistar大鼠脊髓的星形胶质细胞,将细胞培养皿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和不加中药的空白对照组。用塑料吸头划刮培养皿,制造机械损伤的模型,继续培养至72h,分别取出不同时间点的细胞进行胺质细胞增生情况的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产物光密度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在划痕后2~48h,补阳还五汤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比较轻微,GFAP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抑制神经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有利于改善损伤脊髓修复再生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不同时间点,应用嗅鞘细胞联合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大鼠,观察脊髓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确定最佳的治疗"时间窗"。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嗅鞘细胞联合电针治疗组(按不同时间点分为:立即移植组、3天后移植组、7天后移植组),分别按相应时间点移植入培养好的嗅鞘细胞,电针干预时间同嗅鞘细胞移植时刻,2周后,取各组大鼠损伤节段脊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各组巢蛋白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并对损伤区域进行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1周内局部区域的病理结构的改变过程,以及各组脊髓损伤后8周的脊髓的修复情况。采用改良Rivlin斜板试验和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法对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行为及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对各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天组8周后HE染色、巢蛋白阳性细胞、BBB评分、斜板实验结果显示:7天组均优于其他各组。结论大鼠脊髓损伤7天后应用OECs联合电针治疗,优于立即和3天后应用OECs联合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