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对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手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对接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者28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围手术期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速避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不应用。结果:实验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总输血量以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的,对手术后伤口出血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对减少皮下瘀血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需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比较2组患者皮下出血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皮下瘀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改良皮下注射方法可以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注射低分子肝素对局部与血浆肝素抗Ⅹa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以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共计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前进行2 min捏皮肤的方法,第一次注射隔3.5 h对肝素抗Ⅹa活性进行测定,并记录皮下注射12 h患者局部皮肤的淤点、瘀斑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皮肤皮下出血发生例数为8例,发生率为1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例,48%的出血率(P<0.05)。出血面积在0.2 m~2以上的观察组只出现1例,皮下出血率为2%,对照组患者有11例,发生率为22%,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应用注射前捏起皮肤2 min的操作方式能够降低患者注射后局部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缩小出血的面积,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春丽  廉玉萍 《包头医学》2014,38(4):234-23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不同注射方法对冠脉综合症患者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30例使用低分子肝素患者,采用随机数学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注射法,实验组采取改良注射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注射低分子后致皮下出血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皮下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皮下注射法可有效减少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流程改良对低分子肝素钙患者抗血栓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低分子肝素钙抗血栓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法注射。治疗7 d后,比较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注射前后PT、APTT及A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出血程度和硬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皮下注射流程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保障低分子肝素钙抗血栓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注射法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对减轻患者疼痛及皮下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需连续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试验组采用改良后注射,每组各注射300次,注射后评定2组患者疼痛及皮下出血的程度.结果 试验组在减轻疼痛、皮下出血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后注射法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许晓娜  蓝梅研 《中外医疗》2011,30(29):13-13,15
目的比较3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持续注射时间与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0例,分为3组后分别接受3种不同注射时间。然后观察皮下出血倒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持续30s以上及注射持续10s,但是停留10s后拔针都比注射10s明显减少瘀斑的数目和面积。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持续30s以上及注射持续10s是停留10s后拔针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两种注射方法在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行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对照组行斜刺法皮下注射;观察两种注射方法引起的疼痛和皮下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局部疼痛和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采用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局部疼痛和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的注射方法。方法:将31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8例,对照组13例。研究组采用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注射后按压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后按压的方法。结果:研究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后的注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对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及疼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进低分子肝素的注射方法,降低皮下出血及硬结的发生率,缩小出血面积,以确保低分子肝素注射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干部保健科2011年5月—2012年5月进行低分子肝素注射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法,改良组采用图表一体式注射卡辅助进行皮下注射,观察两种方法产生皮下出血、硬结和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改良组在疼痛、皮下硬结、出血等方面的发生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低分子肝素时使用图表一体式注射卡可以规范护理工作,有计划的对注射部位进行注射,减少由于注射引发的各种副作用;规范护士对注射部位的交接,从而有效确保低分子肝素临床注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注射方法中的应用效果观。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住院病人100例,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的皮下注射方法,观察组在采用普通的皮下注射方法时加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皮下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皮下出血情况均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结论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注射方法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减轻皮下注射处的疼痛,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热敷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出血及疼痛反应的效果。方法 3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患者采取腹壁左右侧注射自身对照法,0.2ml:5 000U,2次/d。一次左侧、一次右侧,研究组采用注射前热敷局部皮肤,注射后按压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后按压的方法,采用马克盖尔法评估疼痛情况,然后观察24小时后受试者注射局部皮下瘀斑的直径。结果 61例患者共接受皮下注射720例次,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0例次,研究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后的注射方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及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的注射方法.方法:将31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8例,对照组13例.研究组采用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注射后按压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后按压的方法.结果:研究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后的注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对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及疼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申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5):169-170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同方法对局部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对9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1次/12 h,共3 d.每例患者均交替采用两种不同注射方法,然后观察24 h后受试者注射局部皮下瘀斑的直径,比较改良注射法与常规注射法的止血效果。结果 98例患者共接受皮下注射588次,改良注射法和常规注射法各294次,使用改良注射法皮下出血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注射法。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低分子肝素钙采用改良注射法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注射法,可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改良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方法选择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冠心痛、脑梗塞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每位患者腹部左侧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常规法),右侧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法(改良法),即从体住、消毒、穿刺、注药、拔针、按压等方面进行改良。结果改良法较常规法皮下出血例次少、出血面积小。结论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及较大面积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优化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流程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需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250例,按住院号尾数分组,单数为观察组,由经过培训的护士采用优化过的流程规范注射;双数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注射,比较2组患者皮下出血、硬结、疼痛及DVT的发生率.结果2组均无DVT发生,观察组皮下出血、硬结、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优化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流程能够减少皮下出血、硬结、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式及局部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注射方法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10—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接受皮下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146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采用自身对照,以脐为中心划一垂直线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腹部为观察组,右腹部为对照组,每例患者接受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对照组:注射10 s,按压3 min,按压深度0.5~2 cm;观察组:注射10 s,按压0 min。于注射后12 h观察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及硬结的情况,并测量皮下出血最大直径。观察两种方法所致皮下瘀斑和硬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按压与观察组不按压所致患者皮下出血率、出血点直径大小和硬结发生率及硬结直径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是否按压对皮下出血及皮下硬结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建议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采用推注10 s,不按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神经外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性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神经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实验组100例,术前12h至术后7d,每日皮下连续注射低分子肝素03ml.对照组100例,未行任何预防性抗凝措施.两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每隔7d分别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无深静脉血栓发生,术后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查与手术前检查无显著性差异,无术后颅内出血者;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0例(10%),1例发生症状性肺栓塞并死亡.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李锦 《安徽医学》2009,30(8):964-965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拔针按压与否与皮下出血的关系,从而探讨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减少出血的适宜注射方法。方法选择肾病综合征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推注完毕后停留5s后拔针,局部不按压;对照组拔针后用棉签按压2min。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局部压迫与不压迫的皮下瘀斑发生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推注完毕停留5s后拔针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较大面积出血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相关护理。方法:将6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2例围手术期给予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及下肢弹力袜、物理治疗,对照组32例仅穿下肢弹力袜及物理治疗。结果:治疗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对照组出现10例,2组均未出现肺栓塞。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地防止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