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阐述中医诊断学辨证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和过程,包括知识梳理、知识图谱结构模型构建、命名实体获取、关系提取、图谱表示、可视化等方面,实现中医诊断学辨证知识地图Web服务,在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开展中医智能辅助辨证研究方面进行探索和初步实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痹证辨证施治的智能化辅助系统的开发,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中医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完成软件设计,选取我科门诊同一痹证病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治疗组应用智能化辅助系统指导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辨证施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智能化辅助系统应用于痹证辨证施治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微观辨证与中医诊断现代化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中医微观辨证在现代中医临床中的意义及如何加速中医诊断微观化进程。认为利用现代理化检测手段进行微观辨证可弥补或纠正传统望、闻、切诊之不足,是使中医诊断学向客观化、标准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将现代理化检测方法和结果逐步纳入中医诊断理论体系,并赋予其中医生理、病理意义,以推动微观辨证的研究,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逐步建立中医微观辨证学。  相似文献   

4.
中医四诊作为中医诊断辨证的基本手段,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进一步传承创新。汇总了近十年中医四诊智能化研究的中英文文献,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现状,完成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并进一步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结合已有的研究现状,对中医四诊智能化的下一步发展提出思考和展望,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气血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辨证体系,我们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建立中医气血病症证型量表模型,旨在方便临床实践中的气血辨证分型,为建立中医气血智能化辨证模型做基础,进而为气血病症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化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梳理中医不寐知识,构建中医不寐知识图谱,实现知识关联、知识融合及深度挖掘,为智能化诊疗提供新的路径与方法。方法 以《景岳全书》《类证治裁》等中医古籍和《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国家规划教材为数据来源,通过本体构建、语义消歧等方法得到结构化数据,利用Cypher语言导入Neo4j数据库,构建中医不寐知识图谱,并进行知识检索和知识发现。结果 构建出包含527个节点、1 067条关系的中医不寐知识图谱,并从理、法、方、药4个方面入手,完成了知识检索与知识发现。结论 中医不寐知识图谱可以使用户直观、高效地获取相关知识,了解改善睡眠的方法,有效助推传统医学的继承与发展,为中医智能辅助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症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症状规范化、标准化有助于中医诊断学规范化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医数字化、智能化研究进程。中医的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中医药国际化传播、中医诊断学内涵发展对中医症状规范、标准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对文献梳理总结了已有症状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方法与成果,对症状规范化、标准化过程中的标准症状命名、症状客观性表达、症状粒度选择以及症状量化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总结了症状规范化标准化过程中常用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并从信息化视角提出标准症状词库五步构建方法,为中医诊断研究以及中医辨证诊断数字化、智能化研究提供症状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8.
认为气一元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指导着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现有的各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五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等都是为实现人体阴平阳秘状态所采用的认识病机的方法。中医病机,实质上是指以中医的视角和思维认识从健康到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而气为一元与阴阳、藏象、气血津液、六经等学说共同构成了中医整体观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国近40年中医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的相关文献,探索该领域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自建库至2020年10月31日发表的中医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v.5.7.R2软件对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挖掘,并绘制相关科学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428篇,最早关于中医辅助诊断研究的论文发表于1981年。近40年来,中医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有2个研究高峰时期,分别为1989-1992年和2001-2010年。主要合作团队有吕汉兴团队、李海鲲团队、杨学智团队和温川飙团队,形成以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为核心的研究机构网络,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较少。中医类研究机构占比44.40%,非医学类研究机构占比36.51%。研究内容集中在中医专家系统、中医电脑诊疗系统、中医辨证论治模型、中医诊断客观化、中医诊断智能化5个方面;前沿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医药的知识发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知识图谱研究等方面。结论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医计算机辅助诊断逐渐客观化、精确化、智能化,其研究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杂多因素决策分析的数学方法在中医辨证规律量化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以《伤寒论》桂枝汤(Guizhi Decoction,GZD)类方证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一种多因素决策分析的数学方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把寻找一个证的对应方剂的问题转化为基于症状或体征权重和方剂效能权重的数学问题,并基于该方法建立方证耦合模型。结果:建立了描述桂枝汤类方的方证耦合关系的AHP数学模型。对模型的分析表明,桂枝汤类方亚类的前6个高频症状或体征均提示表证,表明桂枝汤的适应症以表证为主。桂枝汤的保守变方亚类的适应证以表证兼里实证为主。桂枝去芍药汤及其变方和桂枝甘草汤及其变方亚类的适应证呈由表证向里虚证转化。在方剂效能评价方面,桂枝汤及其变方对3个高频症状或体征脉浮、恶风和自汗的效能相同,提示它们是桂枝汤类方剂的代表性适应证。结论:该模型能够清晰地揭示方证对应变换规律及其辨证意义,可为中医辨证临床科学决策提供量化参考。这样一个模型也提示,以症状或体征权重为切入点构建中医辨证决策和评价系统,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冠心病辨证模型,解决兼夹证诊断问题。方法:对收集的1315条冠心病医案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在规范数据集上运用多标记近邻算法ML-KNN构建冠心病辨证模型,采用十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并用经典多标记算法评价指标对模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模型平均汉明损失为5.47%,1-错误率为2.13%,覆盖率为12.33%,排序损失为1.56%,平均精度为93.55%。结论:利用ML-KNN算法,从临床数据构建冠心病辨证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中医专家经验。  相似文献   

12.
学习《伤寒论》中少阳证,找出“耳眩晕”与少阳证病因病机联系,复习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结令中医,,临床药物治疗耳眩晕验案,从理论角度深入分析从少阳证治疗耳眩晕的机理,为耳眩晕中医治疗提供不同思路,尝试根据经典理论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探索以中医方法研究中医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方测证综合实验方法入门”课程建设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方测证综合实验方法人门”课程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涵盖中医证候发展史、证候模型建立方法、证候模型应用概况、方证相应理论与应用,以及方证相应的经典实验。课程设置贴近中医经典理论、体现中医研究思路、融汇药学基础知识与中药制备技术,对培育学生辨证技能与科研思维、实现“医药互通”有积极的作用,可望成为一门完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新型课程。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大数据应整合中医古籍专著、文献期刊、名老中医的医案专著、医院保存的病历、社区健康档案、可穿戴设备数据及天文、地理等各种中医诊疗相关数据,去除无效重复数据,通过标准化词库转换为统一的标准化信息。中医药大数据无法利用的关键在于中医诊疗的经验性、不确定性以及模糊性难以转化为线性逻辑。应用矩阵分析方法构建yi=f(xi),建立中医数字化模型,yi表示药物组合,xi表示症状组合,f表示函数。利用人工智能构建函数f,证素赋值法构建yi、xi,模糊数学方法赋值证药信息,从而构建适应中医非线性对应的数理模型。在tensorflow系统环境下成功实现症状输入,可产生处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s the character of Chinese medicine(CM).Disease differentiation is the principle of Western medicine(WM).Identifying basic syndromes feature and structure of disease of WM is an important avenu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The idea here is first to divide all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 disease of WM into several groups in the light of the stage of the disease,and secondly to identify basic syndromes feature in a distinct stage,and finall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s simply taken as a classifier that classifies patients into distinct classes primarily based on overall observation of their symptoms.Previous clustering methods are unable to cope with the complexity of CM.We therefore show a new multi-dimensional clustering method in the form of general latent structure(GLS) model,which is a suitable statistical learning technique of latent class analysis.In this paper,we learn an optimal GLS model which reflects much better model quality compared with other latent class models from the osteoporosis patient of community women(OPCW) real data including 40-65 year-old women whose bone mineral density(BMD) is less than mean-2.0 standard deviation(M-2.0SD). Further,we illustrate a case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identification of CM syndromes feature and structure of OPCW from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ontents through the GLS model.Our analysis has discovered natural clusters and structures that correspond well to CM basic syndrome and factors of osteoporosis patients(OP). The GLS model suggests the 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o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diagnosis standards fo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n OPCW.Hence,for the future it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ombination of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and syndrome differe(?)on.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医证候研究的几点想法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中医证候学研究是目前中医药研究工作的前沿领域.近年来,虽从不同的角度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就本质而言,依旧没有明显的突破.虽然证候的传统定义是基本清楚的,但证候的宏观(定性)标准不十分规范,证候宏观(定性)标准量化研究方法有待统一.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整个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因此,证候的现代研究思路值得进一步探讨.在证候研究过程中,建议:(1)以现代疾病为切入点,从基本证候(单证)着手,逐步向复证研究过渡;(2)以人为研究对象,取得相当成果后再进行动物实验才有意义;(3)不仅要与生命科学接轨,更要与整个的自然科学接轨.  相似文献   

17.
从现中医研究慢性乙肝所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中医对慢性乙肝的研究应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并探讨运用循证医学对慢性乙肝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进行改进和规范,同时提出与其相关的可行性操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述并概括近几年来众多医家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及研究,分析该病的病名、证型及内外治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多样、有效、系统的治疗方案。[方法]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统计学方法,概括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的相关文献,对中医证型分类、中医内治法中经方使用情况、内外治法用药规律及综合治法分类进行频率统计。[结果]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机多以湿热、寒凝、血瘀等相互结合,常见的证候类型为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虚血瘀等,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灌肠等多种治疗手法。中药内服治疗重在使用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为主,经方常用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等,中药种类常用赤芍、延胡索、丹参等。外敷方中以赤芍、当归、没药使用最为频繁,灌肠方中以败酱草、红藤、丹参最为常用。[结论]现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为中西医统一病名,中医治疗采用辨证论治,治疗形式多样,具有明确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但缺少统一、规范的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19.
在规范化辨证基础上构建量化辨病论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型的规范化研究是证本质研究的前提与基础,但规范化辨证标准不一的混乱状况依旧存在,无法真正指导临床治疗,这主要是因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不恰当。在辨病分型的基础上进行基本证候研究是证型规范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准确定量症状是证型规范化研究结论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有力保证,正确选择统计学方法是确定辨证阈值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采用统一量表,开展专家研讨,用复杂性科学理论,对证候进行处理是当前证型规范化研究的最好方法。证型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无法反映证的全面情况,应在规范化辨证的基础上,针对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进行辨病论治,确立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