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建立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TMJI)动物模型,探讨CT在TMJI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成功的18只TMJI模型兔,用GE 9800 CT机按设计的分组方法进行1.5 mm薄层连续冠状面扫描,用4种不同窗宽/窗位观察并进行关节盘区CT值测量.结果骨窗显示骨折好,重建前后区别不大.软组织窗显示TMJ脂肪囊好.Detail窗显示关节盘好,而且关节盘区最佳窗宽/窗位为400 Hu/100 Hu.TMJ脂肪囊内不均匀高密度为CT诊断关节盘破裂时具有特征的间接征象.TMJI实验组CT值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不同时间相比,伤后1W实验组CT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对TMJI的骨折及关节盘区软组织改变显示优越.一定程度上也可显示关节盘破裂.  相似文献   

2.
颞下颌关节(temporo mandibular joint,TMJ)间接损伤是发生TMJ关节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髁突骨折的患者,可通过常规的X线片、CT检查进行诊断。但对于无髁突骨折的间接TMJ损伤的患者,X线片、CT不能显示TMJ的非骨性结构(关节盘、关节囊、关节韧带及软组织)损伤,给TMJ损伤的临床早期诊断治疗造成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作兔超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同时进行影像学和病理学综合评价。方法3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0只,于臀肌注射甲泼尼龙20mg,/kg,共3次,每次间隔24h。对照组10只,与实验组相同时间点用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造模后第7、14、21、28、35天分别对模型实验组随机4只兔、对照组随机2只兔进行数字X线摄影(DR)、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及病理学观察。结果所有动物股骨头DR、CT、常规MRI检查及大体病理均无异常改变;造模后14d开始模型实验组股骨头出现异常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空骨陷窝增多,骨髓脂肪细胞肥大;21~35d,上述病理改变更为明显。实验组21d后股骨头MRI的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rnR)开始出现点片状高信号。结论通过肌肉注射激素制作兔超早期股骨头坏死模型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可用于超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研究;MRI的STIR序列是超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敏感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关节软骨病损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东  胡鹏  韩福刚  唐光才  孙占国   《放射学实践》2009,24(5):534-538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表现。方法:分析16例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的MRI表现,重点观察关节软骨改变,与关节镜手术或关节切开手术所见对照。结果:16例病变关节的关节软骨MRI均清楚显示,其中4例关节软骨MRI表现正常(0级),12例见软骨信号异常和(或)软骨变薄、软骨表面不光滑改变(Ⅰ~Ⅱ级),其中出现软骨局部全层缺如者2例(Ⅲ级),与手术对照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MRI可发现软骨下骨水肿、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及关节积液等改变。结论:MRI能够准确评价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关节软骨的病损部位、程度,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化脓性髋关节炎的CT与MRI表现,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化脓性髋关节炎患者的CT与MRI表现,其中,行CT检查24例,MRI检查15例,同时行CT与MRI检查者9例。结果在CT与MR像上,软组织肿胀分别见于20例和14例,关节腔积液分别见于24例和15例,滑膜及肉芽组织增生分别见于13例和11例,关节间隙改变分别见于13例和9例,骨质改变分别见于24例和15例。CT显示骨内积气4例,MRI显示软组织脓肿1例。结论 MRI对化脓性髋关节炎的早期病理改变,诸如少量关节腔积液、邻近软组织轻度肿胀以及骨质早期改变的显示,明显优于CT,但是CT对骨内积气和骨质晚期改变的显示优于MRI。CT与MRI在化脓性髋关节炎诊断与指导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受累的影像表现,比较X线平片、CT和MRI显示AS髋关节受累的敏感度.方法 对55例AS患者行骨盆X线平片和MR检查,其中29例行髋关节CT检查.MR平扫均包括冠状面T1WI、T2WI、STIR、附加水激励的三维稳态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BTFE-WATS),其中24例同时行脂肪抑制T1WI增强检查.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应用x2检验对X线平片、CT和MRI显示AS髋关节受累改变的敏感度进行分析.结果 55例AS患者110侧髋关节中,X线平片和MRI显示异常分别为13侧和85侧;X线平片改变包括关节面下骨侵蚀破坏13侧、关节间隙变窄4侧、韧带骨赘5侧;MRI显示关节面下骨侵蚀破坏31侧、关节间隙变窄4侧、关节少量积液80侧、骨髓水肿32侧、脂肪沉积28侧、韧带附着点炎21侧,24例行MR增强检查患者中19例见双侧滑膜异常强化.CT检查29例共58侧髋关节,CT在显示X线平片和MRI所显示的骨破坏同时,发现X线平片未能显示的10侧骨破坏和MRI未显示的1侧骨破坏.X线平片、CT、MRI显示异常分别为10.3% (6/58)、27.6% (16/58)和77.6% (45/58),MRI显示髋关节受累的敏感度优于X线平片和CT(x2值分别为53.22和29.08,P值均<0.05).MRI除显示X线平片和CT所能显示的慢性骨结构改变外,还发现X线平片和CT未能显示的急性炎症改变.结论 MRI能显示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AS髋关节受累的急性炎症改变,滑膜炎所致的少量积液和滑膜异常强化是髋关节受累最常见的MRI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总结腱鞘巨细胞瘤(GCTTS)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20例GCTTS患者X线、CT、MRI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经病理或手术证实。10例行X线检查,9例行CT平扫检查,4例同时行增强检查,2例同时行关节CT造影检查,19例行MRI平扫。结果7例X线平片骨质破坏,2例仅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见硬化边,关节间隙正常,均未见钙化及骨膜反应。CT平扫关节周围等密度肿块,密度不均匀,边缘不清楚;8例见明显骨质破坏;1例骨质可见硬化边,均未见钙化及骨膜反应。关节CT造影及增强扫描肿块呈中度至明显的不均匀强化。T1WI 14例与骨骼肌信号对比呈等信号,内见斑点状低信号,5例呈稍低信号;T2WI与骨骼肌信号对比13例呈混杂信号,内见线条状低信号,6例呈高信号。结论GCTTS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点,X线、CT显示邻近骨质压迫吸收、侵蚀性改变,MRI能够反映GCTTS内部的双低信号特征。  相似文献   

8.
兔肺白念珠菌病急性期CT表现分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兔肺白念珠菌病急性期的CT表现进行初步的分型。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通过经皮气管穿刺法建立兔肺念珠菌病模型,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注入生理盐水,于接种后隔日—次行CT扫描观察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成功建立13例兔肺念珠菌病模型,CT表现可分为小叶实变型6例,以胸膜下分布为主,病理表现为肺泡炎性渗出;叶段实变型3例,分布于肺低垂部,多表现为肺内出血性梗死灶;结节型2例,均多发,以分布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多见,病理见肉芽肿性病变;磨玻璃型2例,双肺不对称分布,为肺泡及肺泡壁的炎细胞浸润。结论:原发性肺白念珠菌病急性期CT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包括小叶实变型、叶段实变型、结节型和磨玻璃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个控制性与重复性好的脑损伤动物模型,并应用MRI分子影像方法检查轻型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微观改变。材料与方法自制斜坡滑动装置,建立兔轻型脑损伤模型。对实验兔在撞击前、撞击后即刻和安静休息1h后分别进行CT平扫和MRI T1WI、T2WI、FLAIR、SWI、MRS、DTI(FA值)、DWI(ADC值)检查。根据兔脑受撞击后意识表现、CT检查和MRI T1WI、T2WI、FLAIR、SWI检查阴性,诊断兔轻型脑损伤。对比实验兔撞击前后的MRS、DTI、DWI检查结果,分析兔轻型脑损伤的异常功能表现。结果兔脑受轻微撞击后,NAA、Cho、Cr及Cr2峰值均立即显著降低,1h后检查又基本恢复到撞击前水平。脑干DTI的FA值在撞击后也立即显著降低,1h后检查基本恢复到撞击前水平。而脑干DWI的ADC值和端脑的FA值及ADC值在撞击前后并没有显著改变。结论本实验方法可以建立符合要求的兔轻型脑损伤模型,功能MRI检测表明轻型脑损伤主要是脑细胞代谢障碍引起的生理改变,这种功能性改变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0.
关节滑膜结核的X线、CT及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关节滑膜结核的X线、CT及MRI表现,探讨MRI在早期关节滑膜结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关节滑膜结核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14例均行常规X线正侧位摄片及MR平扫,其中3例(膝关节2例、肘关节1例)同时行CT平扫。结果X线表现:14例中关节肿胀8例,关节间隙变窄7例,关节骨质破坏4例。CT表现:3例均显关节囊肿胀、积液。2例关节面见小破坏灶,内见点状死骨。MRI表现:14例病变关节均表现为滑膜不同程度增生肥厚,其中8例见增生滑膜呈结节状、团块状,增厚滑膜在T1WI均呈低信号,T2WI上为不均匀略高信号7例,较明显高信号6例,1例T2WI上呈中等偏低信号。关节内及关节周围积液7例。关节面边缘破坏7例。关节软骨变薄,部分或大部分破坏消失11例。关节骨端邻近骨质骨髓水肿7例。结论MRI对滑膜结核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帮助较大,优于X线和C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肝内门静脉与肝后段下腔静脉(RHSIVC)之间建立直接性门腔分流(DIPS)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比较DIPS术与TIPS术后的并发症、临床疗效及分流道通畅情况。材料和方法:随机将需行介入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分入DIPS(D组)及TIPS(T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直接性门腔分流(D组)及传统TIPS术(T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实验室检查值及门腔压力差的改变、分流道参数、术后30d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期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并用彩超对两组患者分流道的通畅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共30例(男/女27/3)门脉高压患者(其中3例合并肝癌)入选本组研究,平均年龄(54.83±13.33)岁(31~76岁)。分组后,D组14例,T组16例。所有介入性门腔分流术均成功。D组、T组患者分流道的平均初次通畅时间分别为(188±19.8)d及(171.3±15.8)d;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648)。结论:直接性门腔分流安全、可行;DIPS术后的并发症、近期临床疗效及分流道的通畅性与TIPS术后接近,有望成为治疗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功能与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 LA)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62例患者,经过磁共振证实101例患诊断为LA;其余61例为健康病例,收集每个病例的尿素、肌酐、胱抑素C、年龄等信息.结果:LA组肌酐、尿素、胱抑素C的水平分别为80(66~97)μmol/L,6.04(4.61~7.16)mmol/L,0.97(0.80~1.1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69(60~85)μmol/L,5.1(3.83~6.85)mmol/L,0.75(0.68~0.87)mg/L;其P值分别为0.0044,0.0222和0.0001;进一步的多因素回归表明胱抑素C对LA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功能与LA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大蒜素生成和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大蒜素生成和提取率,确定大蒜中大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常温、充氧、充氮、冰箱冷藏条件下,考察大蒜素的生成速度和提取率;采用乙醇超声法提取大蒜素,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大蒜素最佳提取工艺:蒜泥在40℃下超声酶解80min,按料液比l:4(g·ml-1)加入95%乙醇,40℃下超声提取80min,大蒜素提取液常温放置10d。结论在常温条件下,蒜泥加95%乙醇超声提取,成本低、得率高。  相似文献   

14.
羊驼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羊驼的品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经济价值及市场前景等方面对羊驼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作了概述,为我国对羊驼的深入研究、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对比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CT及MR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且于2周内行X线、CT和MR检查的22例软骨母细胞瘤病人的影像学表现。2例同时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7例同时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病灶位于胫骨上端11例,股骨下端4例,髌骨2例,肱骨上端、股骨上端、颞骨和下颌骨各1例。1例恶性者发生于髂骨并同时累及骶骨。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21),病灶内斑片状、斑点状和(或)条状致密影(5),病灶周围边界不清的斑片状硬化(10)。CT上,病灶呈类圆形分叶状(14),内为软组织密度(7),伴有斑片状、斑点状和(或)结节状钙化(15),病灶周围出现边界不清的斑片状硬化(15),病变周围软组织肿胀(18)。病灶在T2WI和脂肪预饱和T2WI均呈混杂信号(22),病灶周围髓腔内有边界不清的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20)。结论良性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多具有特征性,X线平片、CT和MRI多数征象相互对应。  相似文献   

16.
软骨肉瘤的平片和CT影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笔者报告了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其中12例发生于骨、1例发生于软组织。所有病例均有平片及CT检查。笔者分析了软骨肉瘤的平片和CT征象,着重讨论了CT在软骨肉瘤诊断中的意义,强调CT在软骨肉瘤诊断中的重要作用:能提高钙化的发现率;更好地显示钙化的形态;能辨认肿块中软组织部分的更低密度区;能更好地显示钙化在肿瘤内的分布。而上述几个方面的信息对确定诊断、判断软骨肉瘤的生物学特性和估计预后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脑及脑膜转移瘤的MRI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分析MRI对脑及脑膜转移瘤的检出率及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1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及脑膜转移瘤,男性86例,女性29例,年龄17~77岁.所有病例均经平扫及增强后扫描.结果单纯脑转移46例(40.0%);单纯脑膜转移33例(28.7%);脑及脑膜同时受累共36例(31.3%).115例患者增强后扫描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脑转移侵及脑膜增强后可出现"靶征”或"鼠尾征”.结论MRI是诊断脑及脑膜转移的可靠方法,增强MRI扫描对脑及脑膜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及MRS表现特征.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MRS表现,其中MRI检查7例,MRS检查4例. 结果:7例中,肿块呈多分叶状6例,MRI平扫中3例T1WI呈等信号,3例呈等、低信号,1例合并出血肿块内夹杂高信号灶,T2WI上2例呈等信号,4例呈等高混杂信号,1例呈混杂高信号,5个肿块内及周边均可见多发迂曲扩张的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3例)或不均匀(4例)增强.4例MRS均表现为Cho明显升高及明显高耸Lip峰,NAA明显降低或消失,2例MI峰明显增高,未见Ala峰和Glx峰.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MRS表现有助于与脑膜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放射综合测量仪是一种医院放射科专用的多功能测量仪,适用于放射科工作人员摄影时确定病人身体某部位与胶片之间各种角度关系,还可用于测量病人体厚及长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光敏剂荧光检测联合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受到国内外学者地广泛关注,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带来新的福音。本文就光敏剂荧光检测的历史背景及基本原理重点阐述该技术联合PDT在各种肿瘤诊治中的优势及光敏剂荧光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