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以东北红豆杉侧枝及叶为原料,采用细胞破碎与回流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紫杉醇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通过对细胞破碎-回流提取法的破碎时间、破碎功率、乙醇浓度等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单因素水平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以乙醇为提取剂提取红豆杉中紫杉醇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含量.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细胞破碎-回流提取破碎功率为70 W,乙醇浓度为95%,细胞破碎时间为40 min.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回收率为86.22%~99.07%,精密度RSD为3.45%,重现性RSD为3.41%,红豆杉叶中紫杉醇含量为0.173 3 mg/g,红豆杉侧枝中紫杉醇含量为0.171 8 mg/g.结论 采用细胞破碎-回流提取方法提取红豆杉中紫杉醇可较大提高提取效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含量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0,(7)
目的:分析和比较曼地亚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不同部位的抗癌活性成分紫杉醇的含量。方法:利用85%乙醇提取和CH2Cl2萃取得到相关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方法学研究并对紫杉醇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得到了紫杉醇等相关成分,建立了一个简单而可靠的方法学研究,以此为基础,检测分析并比较了两种植物不同部位中紫杉醇的含量,其中以南方红豆杉的树叶中紫杉醇含量最高,达到了5.18×10-5(w/w)。结论:该方法能准确简便地提取红豆杉植物中的紫杉醇并分析其含量,可为合理开发红豆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云南红豆杉高紫杉醇含量细胞系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选择云南红豆杉高紫杉醇含量细胞系。方法 :根据色泽、质地、生长速率和分泌有色物质等性状 ,将不同的小细胞团挑出、单独培养 ,并对其进行生长分析和紫杉醇含量测定。结果与结论 :通过仔细选择 ,可以得到紫杉醇含量高的细胞系 ;颜色深、生长慢、干重 /鲜重比值高的细胞系紫杉醇含量常常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红豆杉氯仿提取紫杉醇后残渣中紫杉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仿提取紫杉醇后红豆杉残渣的醋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的紫杉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波长为227nm。结果:3种红豆杉残渣的醋酸乙酯提取液中紫杉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为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东北红豆杉树皮〉东北红豆杉枝叶;正丁醇提取液中紫杉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为曼地亚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树皮〉东北红豆杉枝叶。结论:常法提取紫杉醇后的红豆杉残渣中仍留有紫杉烷类成分,可作为二次开发利用的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湖北钟祥地区不同品种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全年含量变化,为红豆杉枝叶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同时为红豆杉品种选育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4.6×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水(27-25-4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7nm,柱温为35℃,流速为1.00m L/min,进样量为10μL,理论塔板数不低于2500。结果曼地亚红豆杉希克莎、曼地亚红豆杉紫科一号、曼地亚红豆杉绿星、曼地亚红豆杉泰斗、曼地亚红豆杉红建、南方红豆杉六种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全年含量最高的月份分别为8月,8月,5月,9月,10月,5月。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的定量测定;曼地亚红豆杉紫科一号枝叶中紫杉醇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红豆杉愈伤组织中 sinenxans 高产细胞系的选择及其培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对国产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的sinenxans高产细胞系进行选择及培养,为半合成类紫杉醇抗癌药提供充足的前体化合物。方法:红豆杉培养细胞采用平板培养及二分法继代培养,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养物中的sinenxans含量,选择出sinenxans高产细胞系并扩大培养。结果:Sinenxans的含量在不同种红豆杉的愈伤组织及同种不同无性系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与培养物的色泽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的培养基组成与培养方式对高产细胞系的生长有较大影响;获得了一个sinenxans高产细胞系Ts 19,其sinenxans含量达细胞干重的4.0%;在一个培养周期中,Ts-19组织培养物生长缓慢,sinenxans的含量在培养前期有所下降,而在培养后期可达到最高水平。结论: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选择出的sinenxans高产细胞系的sinenxans含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pH对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PAL活性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盛长忠  王淑芳  王勇  王宁宁 《中草药》2001,32(10):929-931
目的 研究不同pH值对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pH值的B5培养基培养两种红豆杉愈伤组织,测定生长率、PAL活性和紫杉醇含量。结果 不同红豆衫愈伤组织所需最适pH值不同,而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的pH值均不利于PAL活性的提高和紫杉醇的积累。即:愈伤组织生长快时,PAL活性将下降,紫杉醇含量也减少。结论 pH值明显影响红豆杉愈伤组织的生长及次级代谢水平,从而影响了紫杉醇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比较5种红豆杉中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方法利用乙醇超声浸提后得到样品溶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比较紫杉醇、巴卡亭Ⅲ、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 Ⅲ,10-DAB)、10-去乙酰基紫杉醇(10-deacetyltaxol,10-DAT)、三尖杉宁碱和10-去乙酰基-7-木糖基紫杉醇(10-deacetyl-7-xylosetaxol,DXT)含量。结果不同种红豆杉紫杉烷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陇南地区中国红豆杉中10-DAB、紫杉醇、10-DAT和三尖杉宁碱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种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和湖南省南方红豆杉中10-DAB含量也相对较高;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均表明,10-DAT和三尖杉宁碱与紫杉醇含量显著相关,且前者比后者对紫杉醇含量的影响作用更大;聚类分析还表明温室内栽植的南方红豆杉聚为一类,大田种植的中国红豆杉、东北红豆杉、太行山地区南方红豆杉和曼地亚红豆杉聚为一类,表明环境因子对紫杉烷积累具有明显影响。结论不同种红豆杉中紫杉烷含量具有显著差异,种类是影响红豆杉紫杉醇等紫杉烷含量的重要因素,紫杉醇含量随着10-DAT和三尖杉宁碱含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根癌农杆菌T-DNA对云南红豆杉原生质体的转化,分析了转化系的紫杉醇合成能力。实验以生长20 d的云南红豆杉幼茎诱导的淡黄色愈伤组织为材料,经酶解可分离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在由B5无机盐、KM有机成分、3.0 mg/L 2,4-D、0.1mg/L KT和0.45 mol/L果糖组成的培养基中培养1周后,原生质体再生细胞持续分裂形成细胞团。根癌农杆菌对原生质体的转化能力与原生质体生长状态及菌株相关。虽然刚分离的或已再生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不能被根癌农杆菌转化,但由1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原生质体克隆和根癌农杆菌B6S3菌株共培养后可实现T-DNA转化,高压纸电泳检测转化系具有冠瘿碱的合成,转化率约为5%。HPLC证实转化系具有合成紫杉醇的能力,但不同转化系中紫杉醇含量变异很大,最高含量为0.076%,是对照愈伤组织的6倍,表明T-DNA的插入改变了培养细胞对紫杉醇的合成。获得的高产转化系细胞生长比对照低,但继代培养中其生长和紫杉醇积累基本保持稳定。尽管转化系合成紫杉醇能力远未达到商业化生产的要求,但研究通过T-DNA对原生质体的转化而实现插入诱变,可以为分离高产紫杉醇优良细胞系提供单细胞筛选系统。  相似文献   

10.
对数期继代对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仇燕  王丽  刘子会  王刚 《中草药》2003,34(9):849-852
目的 解决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缓慢及代谢水平低下的问题。方法 对对数期(20d)和静止期(30d)的红豆杉细胞分别进行继代,在整个生长周期中测定了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磷酸盐的变化并分析了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的合成情况。结果 对数期继代细胞吸收碳源和硝态氮早于静止期继代的细胞,且前者的比生长速度是后者的1.5倍,紫杉醇含量提高了近4倍。结论 对数期继代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及紫杉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根癌农杆菌对云南红豆杉原生质体的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根癌农杆菌T—DNA对云南红豆杉原生质体的转化,分析了转化系的紫杉醇合成能力。实验以生长20d的云南红豆杉幼茎诱导的淡黄色愈伤组织为材料,经酶解可分离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在由B5无机盐、KM有机成分、3.0mg/L2,4-D、0.1mg/LKT和0.45mol/L果糖组成的培养基中培养1周后,原生质体再生细胞持续分裂形成细胞团。根癌农杆菌对原生质体的转化能力与原生质体生长状态及菌株相关。虽然刚分离的或已再生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不能被根癌农杆菌转化,但由1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原生质体克隆和根癌农杆菌B6S3菌株共培养后可实现T—DNA转化,高压纸电泳检测转化系具有冠瘿碱的合成,转化率约为5%。HPLC证实转化系具有合成紫杉醇的能力,但不同转化系中紫杉醇含量变异很大,最高含量为0.076%,是对照愈伤组织的6倍,表明T—DNA的插入改变了培养细胞对紫杉醇的合成。获得的高产转化系细胞生长比对照低,但继代培养中其生长和紫杉醇积累基本保持稳定。尽管转化系合成紫杉醇能力远未达到商业化生产的要求,但研究通过T—DNA对原生质体的转化而实现插入诱变,可以为分离高产紫杉醇优良细胞系提供单细胞筛选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选用AngilentHypersilODS2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睛-水(20∶30∶50),检测波长227 nm,柱温30℃,对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均在0.04~1.2μg之间呈线性关系,紫杉醇平均回收率为96.93%(RSD=1.62%,n=5),三尖杉宁碱平均回收率为96.68%(RSD=1.81%,n=5)。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测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和的三尖杉宁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人工种植的云南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甲醇和二氯甲烷超声提取样品,HPLC梯度洗脱.结果 紫杉醇的理论塔板数为5628,分离度为1.42,拖尾因子为1.01.回归方程为y=4×107X 39 942,r=0.999 7.在0.004 2~0.020 1/ml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2.0%,重复性实验的RSD为0.3%(n=5),最低检测限为1.0μg/ml,加样回收率为85.19%,84.95%,82.37%,RSD(n=5)分别为3.7%,4.87%,3.6%.人工种植的云南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平均含量达140mg/kg.结论 该方法缩减了红豆杉药材的前处理步骤,节约了实验时间,适用于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测定;同时也证明中国恩茅地区人工种植的红豆杉具备提取紫杉醇的价值,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不同海拔高度红豆杉紫杉醇的含量,探求外部因子对三峡库区红豆杉药用部位中紫杉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Hypersil ODS2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柱温25℃,检测波长227 nm,比较不同海拔高度南方红豆杉紫杉醇的含量.取三峡库区南方红豆杉800,1000,1200,1500m海拔高度的树种,分别测定其药用部分的含量.结果 1000,1200m紫杉醇的含量明显高于800,1500m紫杉醇的含量.结论 三峡库区红豆杉药用部位紫杉醇含量随海拔高度分布各不相同.总体呈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比较海南和四川不同生长年限曼地亚红豆杉3种紫杉烷类活性成分的的含量差异。方法:利用甲醇和CHCl3混合液超声浸提后再用甲醇溶解得到相关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0-DABⅢ、三尖杉宁碱和紫杉醇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1)不同生长年限,海南栽培曼地亚红豆杉3年生枝条中10-DABⅢ和紫杉醇含量均最高,7年生枝条中三尖杉宁碱含量最高;四川栽培曼地亚红豆杉4年生枝条中10-DABⅢ和三尖杉宁碱含量均最高,紫杉醇含量在不同生长年限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相同生长年限,四川栽培曼地亚红豆杉10-DABⅢ含量普遍高于海南栽培曼地亚红豆杉,三尖杉宁碱含量两个产地间有高有低,海南栽培3年生曼地亚红豆杉紫杉醇含量在所有年限间最高。结论:四川栽培曼地亚红豆杉10-DABⅢ含量高于海南栽培曼地亚红豆杉,可以优先作为10-DABⅢ提取的材料来源产地;海南栽培4年生和3年生曼地亚红豆杉分别作为三尖杉宁碱和紫杉醇粗提原料来源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采收季节与年龄对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taxol)和10-脱乙酰巴卡亭Ⅲ(10-deacetyl baccatin Ⅲ,10-DABⅢ)含量的影响,为曼地亚红豆杉适时采收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3月26日至2010年1月26日每隔2个月采集经标记的25株三年生植株和25株五年生植株枝叶,采用HPLC测定不同年龄与生长季节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和10-DABⅢ的含量。结果:不同采收年龄的曼地亚红豆杉紫杉醇和10-DABⅢ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五年生植株显著高于三年生植株;不同采收季节的曼地亚红豆杉紫杉醇和10-DABⅢ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全年中5月份的含量最高,紫杉醇最高含量为0.56mg.g-1,10-DABⅢ最高含量为0.32mg.g-1。结论:曼地亚红豆杉枝叶在5月份采收最佳,而采收年龄尚需根据主要活性成分及生物量积累规律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紫杉醇是从红豆杉科植物中分离出的一种抗癌新药,是迄今为止最有希望的抗癌天然产物,有关紫杉醇含量测定方法很多,我们采用RP-HPLC法,所用的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经过对我所研制的数批云南红豆杉提取物中紫杉醇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度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刘向前  张晓丹  朱育林  申凡泳  吴世旭 《中药材》2008,31(10):1498-1501
目的:对曼地亚红豆杉黄酮类成分进行研究,对其不同药用部位紫杉醇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光谱特征鉴定其结构。采用HPLC法测定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主根、须根三种药用部位中紫杉醇的含量,色谱柱为C18ODS(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3∶1),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28 nm。结果:从曼地亚红豆杉中分离得到三个双黄酮类化合物并进行结构鉴定为金松双黄酮(Ⅰ)、银杏黄素(Ⅱ)、7,7″,4′-Tri-O-Methylamentoflavone(Ⅲ)。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主根、须根中紫杉醇含量依次为:0.0308、0.02191、0.01983 mg/g。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曼地亚红豆杉中除树皮外的药用部位枝叶的含量最高,主根次之,须根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9.
不同部位及生长年限云南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云南红豆杉不同部位中紫杉醇的含量以及不同生长年限对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Hypersil ODS2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20:30:50),柱温30℃,检测波长227nm,比较云南红豆杉的树皮、针叶、小枝和树根中紫杉醇的含量,以及不同生长年限对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结果云南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的含量最高,根中最少,小枝、针叶中含量较高;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的含量逐渐增加。结论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摘以5年生以上为佳。  相似文献   

20.
方唯硕  霍然  方起程 《中草药》1996,27(6):339-340
报道了不同生长年限、不同生长形态和不同生长部位的东北红豆杉样品中紫杉醇的前体化合物baccatinⅢ和10-去乙酰baccatinⅢ的含量测定结果。通过相同样品中紫杉醇含量及云南红豆杉中两个化合物含量的比较,对利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