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 CRP)、前清蛋白( PA)及白细胞计数( WBC)水平测定在感染性疾病患儿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于瑞安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72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细菌性感染患儿(细菌组),36例病毒性感染患儿(病毒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血清CRP、PA及WBC水平,选取36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治疗前细菌组血清CRP、WBC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及对照组,血清PA水平显著低于病毒组及对照组(与病毒组相比,tCRP =10.68,tWBC =4.96,tPA =11.32;与对照组相比,tCRP =11.75,tWBC =5.37,tPA =12.08;均P<0.05),治疗后3组均无统计学差异(FCRP =1.75,FWBC =2.07,FPA =2.04;均P>0.05);治疗后细菌组血清CRP、PA及WB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CRP =9.478,tWBC =5.11,tPA =12.34;均P<0.05);以CRP≥8mg/L,WBC≥10×109/L,PA≤165mg/L为阳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中CRP、WBC、PA细菌组阳性率与病毒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病毒组比较χ2CRP =10.90,χ2WBC =4.13,χ2PA =20.63;与对照组比较χ2CRP =22.86,χ2WBC =7.60,χ2PA =28.68;均P<0.05),病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CRP =1.35,χ2WBC =0.73,χ2PA =0.63;均P>0.05)。各组指标经相关性分析发现,CRP与WBC之间呈现直线正相关(r=0.56,P<0.01),PA与CRP以及PA与WBC之间均呈现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0.23,均P<0.01)。结论 CRP、PA及WBC联合检测对感染性疾病患儿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RP、PA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儿童细菌感染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青年及老年原发性肝癌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舒伟平  沈玲  端木浩 《现代预防医学》2002,29(4):490-491,494
目的:探讨青年及老年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5例年龄≤39岁的青年肝癌和112例年龄≥60岁的老年肝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青年组HBVM感染率为92.63%,其HBsAg( )为84.21%,明显高于老年组的62.50%。(P<0.01)(2)青年组合并肝硬化者达72.63%,高于老年组的54.46%。(P<0.01)(3)青年组肝区疼痛症状明显高于老年组,青年组以弥散型和巨块型多见,而老年组则以单个局限为主。(4)青年组AFP(+)为67.37%,青年组为46.43%(P<0.05)(5)老年组AKP、r-GT明显高于青年组,心脑血管合并症亦多于青年组(P<0.01)。结论:青年肝硬化患者是原发性肝癌最重要的高危因素。应对这些患者长期追踪观察以及早发现和诊断肝癌。老年肝病患者AFP阳性率低,当其出现AKP、r-GT值升高时,应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了解南通市18周岁以上居民主要慢性病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为慢性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57388名成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获得主要慢性病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结果 调查人群超重率35.0%,肥胖率11.2%,男性和女性的超重率分别为37.8%和32.3%(χ2=190.512,P<0.05),肥胖率分别为9.7%和12.7%(χ2=129.348,P<0.05),中年组超重、肥胖均明显高于其他2个年龄组,城市和农村超重率分别为32.2%和35.7%(χ2=53.145,P<0.05),肥胖率分别为9.9%和11.6%(χ2=28.822,P<0.05)。成人现在吸烟率为20.1%(11613名)。男性远远高于女性(χ2=8611.920,P<0.05)。中年组现在吸烟率为23.1%(7674名),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χ2=943.395,P<0.05),城市(15.3%,1839人)现在吸烟率低于农村(21.6%,9792人)(χ2=236.669,P<0.05)。平均饮酒率为27.2%(15593人),男性高于女性(χ2=20625.71,P<0.05),农村饮酒率高于城市(χ2=17487.136,P<0.05),过量饮酒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25.7%,其中11.5%每月至少有1次大量饮酒。从不锻炼比例高达74.3%(42639名)。调查人群食盐、食油摄入超标比例分别为54.3%和71.9%,奶类、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分别为64.4%、57.1%、87.2%。结论 南通市成人主要慢性病危险因素高度流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胎盘早剥1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产前诊断、处理及母儿结局。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发生胎盘早剥的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8%,其中Ⅰ度88例(57.5%),Ⅱ度35例(22.9%),Ⅲ度30例(19.6%);3组胎盘早剥产妇临床症状比较,腹痛、阴道流血及子宫张力高等症状,Ⅲ度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度与Ⅱ度(χ2腹痛=28.241、χ2阴道流血=11.278、χ2子宫张力高=35.254,均P<0.01);产前诊断率为64.1%,B超检出率为62.4%,其中Ⅱ度和Ⅲ度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率明显高于Ⅰ度(χ2=14.098,P=0.001);发生产后出血(χ2=6.690,P<0.05)、子宫胎盘卒中(χ2=44.558,P<0.01)、DIC(P<0.01)、死胎(χ2=36.269,P<0.01)、新生儿窒息(χ2=11.560,P<0.01)及围产儿死亡发生率(P<0.01),胎盘早剥Ⅲ度明显高于Ⅰ度和Ⅱ度。结论重视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提高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防止并发症,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清糖类抗原(CA125)和癌胚抗原(CEA)用于卵巢囊肿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山东省烟台市北海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卵巢癌患者设为恶性组,同期收治的60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设为良性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7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在所有受检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血清CA125和CEA的检测对比,分析阳性表达率与卵巢囊肿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CA125水平对比显示,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19、27.858,均P<0.05),良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4.677,P<0.05);CEA水平对比显示,恶性组同样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306、13.715,均P<0.05)。恶性组患者的CA125、CEA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19、27.858、14.306、13.715,均P<0.05),良性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t=1.709,P>0.05)。 CA125阳性率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7.319、19.847,均P<0.05),良性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χ2=2.007,P>0.05);CEA阳性率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χ2值分别为8.665、9.404,均P<0.05),良性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χ2=0.756,P>0.05);联合检出率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χ2值分别为20.858、22.716,均P<0.05),良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437,P<0.05)。从检出率对比来看,恶性组联合检出率显著高于CA125和CEA的单项阳性率(χ2值分别为3.906、,8.055,均P<0.05),良性组联合检出率与CA125和CEA的单项阳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χ2值分别为0.413,1.796,均P>0.05)。结论血清CA125和CEA能够对卵巢囊肿的良恶性作出鉴别诊断,联合检测能够为早期卵巢癌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建立合理的评分系统对妊娠不同阶段进行评估预测,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和发展。方法将2012年1至6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单活胎妊娠孕妇221例,分为子痫前期组85例,正常妊娠对照组136例,分别在孕14~20周、分娩前1周内两个时间段空腹测定血糖、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子痫前期组中患者身体质量指数(t=5.211,P=0.000)增加,空腹血糖(t=4.003,P=0.000)、血清甘油三脂水平(t=2.995,P=0.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t=3.005,P=0.001)下降。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中身体质量指数>31kg/m2者分别占68.2%和26.5%,甘油三脂>3.42mmol/L分别占72.9%和32.4%,空腹血糖>5mmol/L分别占35.3%和18.4%,高密度脂蛋白<1.24mmol/L分别占37.6%和21.3%;代谢性指标评分≥2分的比例分别为65.9%和19.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通过识别代谢指标紊乱可以早期识别子痫前期高危人群,对于代谢性指标评分≥2分者应给予预防建议,有望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个体化管理和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 GDM)孕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至12月确诊为GDM的孕妇90例和同期血糖正常的孕妇9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个体化管理和营养治疗后,比较GDM孕妇和对照组孕妇血糖、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GDM组孕妇空腹及餐后1h和2h 血糖分别为(5.25±0.44) mmol/L,(8.30±0.89)mmol/L和(7.75±1.51)mmol/L;治疗后分别为(4.78±0.30)mmol/L,(7.22±0.46)mmol/L和(6.44±0.59) mmol/L,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86、10.204和7.604,均P<0.05)。治疗前后,GDM组孕妇HbA1c值分别为(4.91±0.58)%和(4.69±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4,P<0.05)。个体化营养治疗后,GDM组和对照组孕妇空腹及餐后1h和2h血糖分别为(4.78±0.30)mmol/L,(7.22±0.46)mmol/L,(6.44±0.59)mmol/L和(4.80±0.32) mmol/L,(7.16±0.42)mmol/L,(6.29±0.44)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19、0.962和1.967,均P>0.05)。两组孕妇剖宫产率、早产率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194、0.122和0.000,均P>0.05),两组巨大儿的出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得出P=0.275)。结论个体化管理和营养治疗可有效降低GDM孕妇的血糖,并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0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SCH)对孕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甲状腺功能筛查诊断为SCH的孕妇1053例( SCH组),正常孕妇3899例(对照组),比较各组TSH、FT4、TPOAb,孕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SCH组的TSH水平及TPOA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t=39.001,P<0.01;χ2=40.753,P<0.01)。 SCH组的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对照组(χ2=8.638,P<0.05;χ2=22.209,P<0.01),SCH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χ2=2.323,P>0.05)。结论 SCH是孕期常见病,可能与流产、早产等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相关,应重视妊娠妇女的SCH筛查。  相似文献   

9.
人工流产即时放置吉妮致美与 Tcu220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流术后即时放置不同结构宫内节育器( IUD)的效果。方法选择人流术后自愿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育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放置吉妮致美者386例(吉妮组),放置Tcu220者352例( Tcu220组),记录两组术后一年带器妊娠,脱落,因症取出等情况。结果吉妮组与Tcu220组人流术后放置失败率分别为0.78%和0.5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01,P>0.05)。吉妮组放置后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均显著低于Tcu22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1、4.62、6.99,均P<0.05),而吉妮组续用率显著高于Tcu220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χ^2=31.37,P<0.01)。结论人流术后即时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更为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了解海门市农村居民的空腹血糖水平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海门市某农场2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空腹血糖、B超、身高和体重检查。结果 海门市农村居民的空腹血糖水平为(5.46±1.65)mmol/L(95%CI 5.40~5.52 mmol/L)。空腹血糖水平为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者>正常空腹血糖者。在383人(14.25%)高血糖中,空腹血糖受损185人(6.89%),糖尿病人为218人(8.11%)。脂肪肝人群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无脂肪肝者(t=8.24,P<0.05)。脂肪肝中糖尿病检出率为15.62%,明显高于无脂肪肝者的糖尿病检出率(5.21%)(χ2=78.52,P<0.05)。正常体重者、超重者、肥胖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8,P<0.05)。肥胖者的糖尿病检出率为11.26%,高于超重者(9.68%)、正常者(5.73%),χ2=78.52,P<0.05。女性60岁及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检出率高于小于60岁者。结论 海门市农村居民脂肪肝、超重或肥胖者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尿病检出率明显高于无脂肪肝和BMI正常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前身体质量指数( BMI)和孕期体重增长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12年1至12月在六安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300例阴道分娩和300例剖宫产足月单胎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组孕前身体质量指数高于阴道分娩组(t=3.37,P<0.01),孕前身体质量指数<18.5kg/m^2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孕前身体质量指数>18.5kg/m^2者,χ^2=11.04,P<0.01;剖宫产组孕期体重增幅高于阴道分娩组(t=13.98,P<0.01),孕期身体质量指数增幅<4kg/m^2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孕期身体质量指数增幅在4~6kg/m^2之间和孕期身体质量指数增幅>6kg/m^2者(χ^2值分别为91.32和110.43,均P<0.01)。结论控制孕前体重和孕期体重增长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2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剖宫产史分为凶险型前置胎盘46例和非凶险型前置胎盘236例,比较分析两组间剖宫产、产后出血、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子宫切除等发生率,以及两组间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等指标的差异。结果①凶险型组产妇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凶险型组(χ2值分别为42.336、58.509、27.957,均P<0.01),而两组间剖宫产和胎盘粘连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88、3.864,均P>0.05);②凶险型组新生儿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凶险型组(χ2=31.090,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低于非凶险型组(t=13.368,P<0.01),而两组间新生儿出生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t 值分别为1.970、1.493,均P>0.05)、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3,P>0.05)。结论凶险型组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及早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凶险型组,医生应注重对有剖宫产史孕妇的孕期管理及病情评估,并适时进行预防性处置是改善母儿妊娠结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早孕期系统性超声筛查在胎儿结构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接受孕期超声检查的11~13+6周孕妇64例,行早期超声胎儿筛查;对妊娠至22~24+6周孕妇行中孕期超声检查(采用连续扫查法),并对以上最终的结果进行跟踪。结果早孕期畸形胎儿检出率与中孕期畸形胎儿检出率相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1.03,P>0.05),早中孕期联合诊断畸形胎儿检出率与单独的早孕期检出率和中孕期检出率相比,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53,P<0.05;χ2=5.39,P<0.05)。早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结构畸形共36种类型,占前3位的分别为:颈部水囊瘤及NT增厚(33.33%)、颜面部异常(25.00%)、前腹壁异常(11.11%);中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结构畸形共42种类型,占前3位的分别为:心血管异常(30.95%)、颜面部异常(21.43%)、中枢神经系统异常(11.11%)。早孕期与中孕期进行系统性超声筛查结果中,各类畸形结构分布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55~6.32,P<0.05)。结论早孕期进行系统性超声筛查,胎儿结构畸形检出率较高,但是不能完全取代中期的超声检查,同时建议早中联合检查可以提高胎儿结构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556例喂养困难的婴幼儿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提出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标准化的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表( MCH-FS)对来福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院行常规体检的婴幼儿进行喂养情况调查,根据Logit变化法计算喂养困难评分及等级判定,同时自行设计喂养困难影响因素调查表,进一步对其原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发生率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χ2=0.02,P>0.05);城镇和农村的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32,P>0.05);但在年龄上具有较大差异,随年龄增大,喂养困难的发生率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18,P<0.05)。早产儿和有出生窒息的婴幼儿其喂养困难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婴幼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5.12、275.26,均P<0.01)。患有消化道疾病的婴幼儿其喂养困难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婴幼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07,P<0.01)。喂养技巧高及有眼神交流者其喂养困难的发生率显著降低(χ2值分别为24.86、35.89,P<0.01),延长喂养可增加喂养困难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48,P<0.01)。结论婴幼儿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及喂养技巧是喂养困难发生的影响因素,看护人应加强互动交流来促进婴幼儿进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芜湖市近5年免费婚检数据的分析,总结现阶段婚检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婚检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干预措施。方法对芜湖市2009至2013年婚前医学检查表、妇幼卫生年报和民生工程报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至2013年,婚检查出患有各类疾病者14562例,检出率占6.87%,其中内科系统疾病检出率最高(43.46%),有关精神病最低(0.20%),检出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6337.55,P<0.01)。对婚育有影响的疾病患者共5448人,占实检的2.57%,其中尊重受检者意愿最高,占80.12%,不宜生育最低,占0.44%,影响婚育疾病检出率每年增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2565.69,P<0.0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共检测182035人,确诊HIV阳性19例,阳性率0.01%;男7例,女12例,男女HI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P>0.05)。结论芜湖市婚前医学检查率逐年上升,婚检疾病检出率不断提高,尽早发现育龄男女HIV感染情况,采取咨询和干预,能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率,对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硬膜外自控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两种术后镇痛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旨在选择一种适宜于产妇的术后镇痛方式。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硬膜外自控镇痛组(n=50),B组为静脉自控镇痛组(n=50)。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评分(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的发生情况、24h内哺乳次数、人工喂养添加率。结果 A组VAS评分在4h、6h、12h、24h时点明显低于B组(t值分别为4.17、2.80、4.21、18.24,均P<0.01)。两组Bromage评分在2h、4h、6h、12h、24h、48h各时点均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0.00、0.51、1.25、0.28、0.39、0.56,均P>0.05)。 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组(χ^2=5.10,P<0.05),两组皮肤瘙痒和尿潴留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0.61、0.84,均P>0.05)。 A组48h内母乳喂养次数明显多于B组(t=3.04,P<0.01),人工喂养添加率低于B组(χ^2=4.40,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为更适合于剖宫产的术后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前系列健康教育对产科分娩安全的效果。方法选择西安市中心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并且在产科门诊产前检查≥6次的孕产妇,对研究组620例产妇进行系统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580例产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产伤等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0.38,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1.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产伤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7.74、3.87、5.35,均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8.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9%(χ^2=5701.37,P<0.01)。结论产前系统健康教育对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分娩安全。  相似文献   

18.
气温及冷空气对武汉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气温及冷空气对武汉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和死亡率的影响。并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市1991-1998年(除去995年)共1220例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病例进行分析。描述并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和死亡率与月平均气温和冷空气的关系。结果:心脑血管疾病(CVD)死亡率在冬天有一个主峰,7月份还有一次峰,相关分析显示:夏季气温与CVD死亡率为正相关,中年组(G1:年龄45-65岁)相关系数无显意义,老年组(G2,年龄≥65岁)有显性意义(P<0.05),其余三季气温和CVD死亡率呈负相关,中老年组均有显性(P<0.05),回归分析显示:夏季气温与CVD死亡率的回归方程老年组(G2)为,Y=0.86T-7.154(P<0.05),其余三季气温与CVD死亡率的回归方程中年组(G1)为:Y=6.175-0.125T(P<0.05),老年组(G2)为:Y=24.58-0.415T(P<0.05),从冷空气与CVD死亡人数的月分布曲线可知武汉的冷空气对死亡率影响不大,冷空气与CVD死亡率的相关系数无显性(P>0.05),结论:气温与CVD死亡率在夏季呈正相关,在其余三季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芜湖市育龄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芜湖市育龄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2个县区6个镇,共1223个样本,利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育龄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现况调查。结果1223名育龄妇女,共检出174人(14.2%)有焦虑症状,焦虑程度为轻度(13.2%)、中度(0.7%)和重度(0.3%);309人(25.3%)有抑郁症状,分别为轻度(24.9%)、中度(0.2%)和重度(0.1%)。已婚或丧偶的育龄妇女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未婚妇女,χ2=24.24,P<0.01;已婚或丧偶的育龄妇女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未婚妇女,χ2=9.65,P<0.01。自己和丈夫文化程度均为大专及以上者、自评经济状况好或较好者、家庭常住人口数在5人及以上的调查对象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37、15.00、7.86、15.00,均P<0.05)。结论芜湖市育龄妇女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该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宁波开发区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 LM组)和开腹手术组( TAM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LM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TAM组(t=20.623,P<0.01),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TAM组(t=12.040,P<0.01);术后LM组平均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TAM组短(t值分别为9.126、12.235,均P<0.01),但两组术后3天体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576,P>0.05);LM组术后2例出现尿潴留,TAM组有5例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出现肌瘤剔除后局部血肿,2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尿潴留,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332,P=0.248),且肌瘤复发情况无统计学差异(χ2=2.509,P=0.113)。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