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白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946-1947
目的探讨用双相正压气道通气(BIPAP)呼吸机经鼻罩辅助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2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经鼻罩辅助通气治疗1d,对照组14例常规药物加氧疗。结果试验组除3例改有创机械通气,11例经BIPAP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下降,血氧饱和度上升,动脉血氧分压(PaO2)增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而对照组有6例改有创机械通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用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是一种有效措施,能在短期内明显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iPAP无创正压通气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院前急救中AECOPD、AHF、ARDS和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108例,按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BiPA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4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心率、血气分析、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后BiPAP治疗组呼吸、心率、血气分析以及血液动力学控制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BiPAP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92.59%)明显优于常规经鼻管道通气法的治疗有效率(70.37%)。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应用BiPAP治疗可快速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每组2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常规抗感染、使用糖皮质激素、解痉平喘、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盐电解质紊乱,治疗组尚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组在动脉血气及症状、体征改善等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及症状、体征,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争取到抢救时机,故应适当放宽使用指针尽早应用于更多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24例为治疗组;同期同样病情单纯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25例为对照组。观察通气治疗72h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迅速提高哮喘患者PaO2,并能有效地降低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满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60岁以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BiPAP耐受良好的26例患者,治疗后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5)、血气改善时间提前(P〈0.01)、血气改善程度更好(P〈0.05);BiPAP治疗还可以减慢呼吸和心率的频率(P〈0.01),而对患者血压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且无1例发生腹胀、皮肤压伤、气压伤或呼吸机相关肺炎。结论经鼻罩BiPAP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元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模式和基础治疗。比较两组实施治疗前、治疗3d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气指标(PaCO2、PaO2、saO2)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需要气管插管的病例数和血气分析结果(PaCO2、PaO2、Sa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8例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病人中,14例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后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12例缓解出院(85.71%),2例死亡。平均5.25小时症状、体征开始改善。24小时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老年人重症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申红梅 《中外医疗》2014,(9):67+69-67,69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该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8例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该基础上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面罩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各项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动脉氧分压(PaO2)、血气pH值、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Sa0O)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积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有创机械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利于患者早日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改善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疗效指标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星文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120-120,123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方法,改善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的各种疗效指标。方法对近期住院的42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给予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同时进行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采用状态S/T(自主呼吸与被动呼吸),设置呼吸频率(20~25)次/min,吸气压力10—12cmH2O,呼气压力为3-5cmH2O,氧浓度35%~45%,2次/d,4h/次,连续3d。治疗前后评估相关疗效指标。结果42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治疗后无死亡病例,同时心率、呼吸频度、哮喘症状评分和pH、PaO2、PaCO2等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在行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0.
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春玲 《中原医刊》2007,34(10):46-47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60岁以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BiPAP耐受良好的19例患者,治疗后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5)、血气改善时间提前(P〈0.01)、血气改善程度更好(P〈0.05);BiPAP治疗还可以减慢呼吸和心率的频率(P〈0.01),而对患者血压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且无一例发生腹胀、皮肤压伤、气压伤或呼吸机相关肺炎。结论经鼻罩BiPAP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90例,随机分为间歇组和持续组各45例,分别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及相关参数、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Pa O2、PH值均显著升高,Pa CO2显著降低(P〈0.05)。治疗1 h间歇组Pa O2、PH值均显著高于持续组(P〈0.05),两组Pa 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两组Pa O2、Pa CO2、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i O2、MAP均显著降低,OI显著升高(P〈0.05)。治疗1 h、12 h间歇组OI均显著高于持续组(P〈0.05),治疗12 h间歇组Fi O2显著低于持续组(P〈0.05)。间歇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持续组,氧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持续组(P〈0.05)。间歇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持续组(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相较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更迅速改善患儿通气和氧合,降低氧暴露时间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并可能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抢救有机磷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意义.方法 对64例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根据呼吸指标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分为常规插管组30例和早期插管组34例,比较两组插管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和心率(HR)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气管插管前常规插管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较早期插管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插管前后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SaO2及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插管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插管组(P〈0.01).结论 急救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能明显提高有机磷中毒所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水平式呼吸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治疗前3 h及治疗72 h,对2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及呼吸频率(BR)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SaO2、pH、PaO2、PaCO2、HR及BR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aO2、PaO2、pH均高于治疗前,但HR、BR、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SaO2、PaO2、pH高于对照组(P<0.05),但Pa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R、BR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陈启 《实用全科医学》2014,(10):1598-1599
目的比较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模式和容控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容控SIMV)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2009年9月—2013年1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ICU的住院患者中选取31例诊断为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容控SIMV组和PRVC组,2组年龄、性别、机械通气前的血压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定患者通气6 h后的气道峰压、平台压,并对患者行血气分析检查测定PaO2、PaCO2和SaO2,并测量2组患者的血压,比较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PRVC组患者的气道峰压、平台压均低于容控SIMV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VC组的PaO2、SaO2均高于容控SIMV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的PaCO2、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来说,使用PRVC模式机械通气时气道峰压和平台压可能较使用容控SIMV模式低,且改善氧合的作用可能优于容控SIMV模式,对血压的影响两者无明显差异,故PRVC模式或许是较容控SIMV模式更为安全有效的一种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聚肌胞滴鼻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哮喘患儿22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对照组)112例,B组(药物组)114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处理的基础上,B组连用0.1%聚肌胞滴鼻剂9个月,在相等时间段内记录两组哮喘发作次数,日间、夜间症状评分,每次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时间,计算并比较两组各分数,判断其近、远期疗效。结果B组比A组在近、远期疗效中平均哮喘分数及次数分数、症状分数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1),平均病程分数在近期疗效中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远期疗效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0.1%聚肌胞滴鼻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近远期疗效确切,可使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减少,每次发作症状减轻、病程缩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激素吸入治疗方式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2例,随机分成两组:压力驱动泵吸入治疗组(A组)和储雾罐+压力定量气雾剂吸入治疗组(B组),每组46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均逐渐降低(F=5.42、6.24,P<0.05),而PEF%和FEV1%均逐渐增高(F=4.62、5.64,P<0.05);治疗后同期比较,A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PEF%和FEV1%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B组(P<0.05)。A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B组(χ2=5.06,P<0.05),而发作次数和发作总天数均明显较B组少(t=5.73,7.64、P<0.05)。结论压力驱动泵吸入较储雾罐+压力定量气雾剂吸入对控制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GH)在重症COP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因呼吸衰竭在ICU中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分成rHGH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都常规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营养支持等治疗,rHGH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GH。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总蛋白、白蛋白、最大吸气压、自主潮气量的变化,比较两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期间rHGH组的总蛋白、白蛋白、最大吸气压及自主潮气量增加明显,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及胰岛素的用量rHGH组比对照组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GH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脱机成功率明显增加,病死率降低显著(P〈0.05)。结论重症COPD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rHGH能提高脱机成功率,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整合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通过院前急救处理后,病情已得到了显著改善,显效45例(70.3%),有效18例(28.1%),无效1例(1.6%),且均能够顺利送往医院实施常规治疗。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可获得良好疗效,进一步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这对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雾化吸入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吸困难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治疗后HR、RR、PaCO2和呼吸困难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肺功能第1S用力呼吸容积与预计值的比值(FEV。%)、FEV。与用力肺活量(FVCC)的比值(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实验组治疗后PaO2、SaO2、FEV,%、FEV。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治疗期间,实验组排痰困难发生率为3.33%,口感咽痛发生率为6.6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治疗并发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