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寰椎横韧带断裂对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寰椎横韧带损伤可导致枕颈部不稳定而产生高位颈髓压迫症。为比较寰椎横韧带损伤对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三维运动范围的影响,本实验对6具新鲜人尸的枕颈部骨韧带标本,切断两侧寰椎横韧带,测定C0-C1和C1-C2的三维运动范围。  相似文献   

2.
寰枢椎不稳定由于病因不同其治疗方法有一定区别,但其共同的治疗原则是恢复寰枢椎解剖位置并使其稳定.解除脊髓受压。l寰枢椎不稳定的病因1.1先天寰枕融合,齿状突缺如等。1.2外伤性寰椎前脱位,齿状突骨折或同时合并寰椎前脱位,枢椎椎弓根骨折,寰推裂开骨折。1.3累及咽后壁的炎症将使邻近的寰齿关节发生反应性关节炎,造成关节积液、韧带松弛.从而发生自发性脱位。2发病机理寰椎横韧带是防止资推前脱位的主要坚强结构,但有些尽管无局部或全身病变,却显得很软弱,甚至变性,在很小力量下即可断裂。如果寰椎横韧带断裂,作为辅助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颈连接部体层摄影的应用价值及影像特点。方法:对82例颅颈连接部正侧位体层片汇总分析,正位片侧量枕骨髁关节面角度、齿状突位置及其与寰枢椎侧缘的对应关系、寰椎侧块的对称性;侧位片侧量寰椎前结节与齿状突的间隙,寰椎前弓与枕骨的关系。结果:正常21侧(枕骨髁关节面角10~20°,齿状突偏移<1.0mm,寰枢椎侧缘对称,寰齿间隙0.2mm且关节面平行),寰枕融合畸形25例,寰枢椎脱位和/或骨折28例,其它病变8例。结论:体层摄影可排除体位不正及结构重叠造成的X线平片假象,显示骨与关节的细节,提高颅颈连接部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寰枢关节周围关系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2008年3月~2010年3月2年间共收治的寰枢关节不稳患者57例,结合临床对影像学诊断治疗进行了研究,对X线、CT和MRI检查在该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治疗提供基础参考意见。方法:对有颈部外伤史的病人常规行X线检查,然后根据寰齿间距(ADl)和齿突侧块间隙(LADS)的结果,行下一步CT检查或者MR/检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X线侧位片观察寰齿前间隙(为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突前缘距离),齿状突后倾角(齿突纵轴与枢椎体纵轴的夹角);开口正位片上测定齿突侧块间隙。结果:对ADI增宽(大于3mm)和LADS增大(大于6.9mm)的病例CT扫描,无骨性结构损伤和韧带断裂可行颈围固定等非手术治疗。骨性结构损伤和韧带断裂或脱位者,考虑行寰枢椎融合手术或者枕颈融合术,具体根据损伤程度和类型制定手术方案。结论:X线检查是颈部外伤的常规检查手段,结合CT(尤其是三维重建)和MRI,可以了解寰枢关节周围联系结构的损伤情况,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87-192
上颈椎损伤是指由于创伤性外力引起的枕骨、寰枢椎及其附属结构的骨折、韧带损伤和关节脱位等损伤,临床表现主要有颈部疼痛不适、截瘫、四肢瘫痪,甚至有生命危险等严重后果,由于解剖结构及功能的特异性,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有很多的差异。常见的分型有:寰枕关节脱位、寰椎骨折、寰椎横韧带损伤、齿突骨折、枢椎创伤性滑脱、枢椎骨折、寰枢椎不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其损伤的机制、分型及临床表现,对上颈椎损伤的诊治有一些新的不同观点,现对上颈椎损伤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寰枢椎脱位、不稳定可因寰椎骨折、枢椎齿突骨折、横韧带断裂、寰枢椎与枕骨大孔区发育异常、骨与关节的结核、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损引起。寰枢椎部位的创伤导致的脱位在临床上很少引起脊髓损伤,复位与固定相对容易,如早期治疗得当,预后较好。发育异常引起的寰枢椎脱位病程多比较长,寰椎与枢椎骨结构缺陷或变形,脱位严重,  相似文献   

7.
寰枢椎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上颈椎段损伤,占颈椎创伤的7%。儿童因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寰枢椎关节囊、韧带较松驰,容易在外力作用下脱位;或因病理原因导致自发性脱位。在治疗方法上,过去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是对于经保守治疗失败的寰枢椎脱位的患儿,需行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枕寰枢椎后路固定与融合、枕颈固定与融合以及前路寰枢椎固定与融合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一种后路内固定治疗严重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方法.方法 12例寰枢椎不稳患者中,单纯Ⅱ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6例,寰枢椎前脱位5例(其中自发性脱位2例,伴齿状突骨折2例,伴横韧带断裂1例),寰枢椎旋转脱位伴横韧带断裂1例.采用后路C1和C2经关节螺钉联合Brooks融合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12例寰枢椎不稳患者中,11例共放置经关节螺钉22枚;1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患者因C2单侧椎板上缘劈裂仅行Brooks融合术.术中无椎动脉、硬脊膜破裂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35个月,植骨全部融合.结论 后路经关节螺钉联合Brooks融合术是治疗严重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可提供有效的固定和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观察正常情况下、横韧带断裂后及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后标本寰枢关节的三维运动变化,对横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断及相关治疗提供确切的理论依据.方法 新鲜尸体含完整上颈椎标本6例,均死于急性颅脑损伤,均为男性,年龄26 ~ 57岁,平均39.7岁.标本分为三组:标本完整状态组(简称Intact组)、寰椎横韧带离断组(简称Destabilized组)、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组(简称Fix组).首先对正常标本进行测试,然后再制成横韧带损伤模型进行测试,最后对标本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测试.结果 在寰椎横韧带离断后,前屈、后伸的运动范围增大,与Intact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左/右侧屈、左/右轴向旋转与Intact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后,三种载荷下标本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较完整标本均明显减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正常情况下,寰枢关节的主要运动是以轴位旋转为主,并有一定程度的前屈、后伸运动及少量的侧屈运动.当横韧带断裂后,寰枢关节前屈及后伸运动范围显著变大(P<0.05),尤其前屈范围变化最为显著,侧屈和轴位旋转运动范围的增大与完整标本无明显显著性差异.采取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后,寰枢关节的前屈、后伸、侧屈及轴位旋转范围较正常情况均减小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左/右轴向旋转功能的丧失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寰枢关节复合体有两个关节突关节和一个寰齿关节组成,该关节具有高度活动性,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韧带结构的完整,包括:横韧带、翼状韧带、寰枢韧带和关节囊;当寰枢椎出现发育畸形、外伤骨折、类风湿关节炎、肿瘤等病变,易使寰枢椎不稳、半脱位、脱位等,对延髓与颈脊髓造成压迫导致四肢麻木、肌力下降、颈椎不稳、颈部疼痛及颈部活动受限,由于寰枢关节复合体位置深在和解剖结构复杂,在外科治疗中极具挑战性,近年来,对前方失稳与压迫等疾病的治疗采用前路手术内固定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是因为其一期完成减压、复位、内固定与植骨融合,无需同时做后路内固定,大大减少了创伤,同时方便了手术操作,因而受到了脊柱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现就寰枢椎前路内固定的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王宇飞  高方友  王曲  宋俊良  张伟  廖佳莉 《四川医学》2019,40(10):1074-1078
<正>寰枢椎位于颅颈交界区连接颅骨与脊椎,是旋转活动最大的关节,当先天发育畸形、炎症、创伤等因素累及骨质结构或韧带时可造成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因枢椎齿状突脱位后移导致延髓和上颈髓受压,可引起肢体麻木乏力、感觉异常、呼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椎动脉寰枢段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探讨颅外型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解剖学机制。方法 观察17具头颈部标本椎动脉寰枢段的形态及其与颈2神经根、寰枕后膜的关系;测量50例寰枢椎干骨标本。结果 该段椎动脉主要有5个弯曲,在弯曲部椎动脉有代偿性膨大,枢椎横突孔、颈2神经根及寰枕后膜对椎动脉有明显的牵系固定作用,当寰枢椎不稳时易导致骨性结构对椎动脉的机械牵拉和卡压。结论 周围结构对该段椎动脉有明显的牵系固定作用,在上颈椎局部不稳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一些常见部位的椎动脉卡压。  相似文献   

13.
椎动脉寰枢段的解剖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椎动脉寰枢段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探讨颅外型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解剖学机制。方法 观察17具头颈部标本椎动脉寰枢段的形态及其与颈2神经根、寰枕后膜的关系;测量50例寰枢椎干骨标本。结果 该段椎动脉主要有5个弯曲,在弯曲部椎动脉有代偿性膨大,枢椎横突孔、颈2神经根及寰枕后膜对椎动脉有明显的牵系固定作用,当寰枢椎不稳时易导致骨性结构对椎动脉的机械牵拉和卡压。结论 周围结构对该段椎动脉有明显的牵系固定作用,在上颈椎局部不稳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一些常见部位的椎动脉卡压。  相似文献   

14.
在解剖上,寰枢关节由寰椎的下关节突,在枢椎的上关节突、齿突及横韧带构成一个轴承关节,适应头颈部的复杂运动,该段与生命承载能力枢的一些重要结构关系密切。当受外力创伤后,易引起寰枢椎骨折并脱位引发严重后果。故能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齿状突是寰枢椎稳定和运动功能最重要的骨性中轴结构,是上颈椎关节重要的骨性联结结构,其借助于寰横韧带将齿状突束缚在一定的解剖范围来保持寰枢关节的稳定.齿状突和横韧带发育不良是造成寰枢椎不稳的主要先天因素.本文将临床上遇到的2例齿状突畸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一种后路内固定治疗严重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方法。方法12例寰枢椎不稳患者中,单纯Ⅱ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6例,寰枢椎前脱位5例(其中自发性脱位2例,伴齿状突骨折2例,伴横韧带断裂1例),寰枢椎旋转脱位伴横韧带断裂1例。采用后路C1和C2经关节螺钉联合B rooks融合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12例寰枢椎不稳患者中,11例共放置经关节螺钉22枚;1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患者因C2单侧椎板上缘劈裂仅行B rooks融合术。术中无椎动脉、硬脊膜破裂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35个月,植骨全部融合。结论后路经关节螺钉联合B rooks融合术是治疗严重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可提供有效的固定和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7.
寰枕关节是寰椎两侧块的上关节面与相应的枕髁构成的椭圆关节,属联动关节,可使头作俯仰、侧屈和环转运动.寰枕关节的损伤是颅颈交界的严重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故维持寰椎关节的稳定很重要.寰枕关节失稳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临床以创伤性多见[1],随着影像技术的提高,非创伤性寰枕关节失稳的检出率逐渐提高,寰椎上关节突后部较平坦是其病因之一[2].寰椎上关节面是维持颅颈交界区稳定的重要骨性结构,故对上关节面的观察和测量对研究寰枕关节十分必要.国内外对寰椎上关节面的解剖观察已有报道[3-7],但测量工具多为游标卡尺,加之寰椎上关节面的大小和形状变异很大,即使同一寰椎的左右上关节面也不相同.为此,我们采用拓印方法对131例干燥成人寰椎上关节面的形状、面积等进行观测,旨在为临床寰枕关节疾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解剖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 临床资料 1984年~1989年因寰枢椎不稳入院治疗9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14~56岁。病因 8例为外伤,1例为畸形,2例为陈旧性脱位。依X线诊断,属外伤的有齿突骨折4例,其中3例合并寰椎前脱位,1例合并寰椎后脱位。横韧带断裂合并寰椎前脱位4例;属畸形的有齿突发育不良1例。8例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颈脊髓损伤。其中1例表现为Brown-Sequard综合症,1例复合伤,并发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所采取的术式有钢板螺丝钉固定、植骨行枕颈融合术1例,寰枢椎融合术6例,前路径口行寰枢椎植骨融合术1例。除1例齿突骨折并寰椎后脱位植骨吸取外,其余病例都获坚强融合。随访时间最长4年,最短6个月,4例症状消失,参加工作,4例症状部分改善,本组病例无1例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在显示颅颈交界区(CCJ)韧带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Signa Excite0.35T永磁型磁共振,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PDWI,对40名健康志愿者行CCJ韧带扫描,分析CCJ韧带的MRI表现及其显示率。结果 40例CCJ韧带均能良好显示,其中寰枕前膜、寰枕后膜-硬膜复合体、覆膜-硬膜复合体、横韧带及翼状韧带显示率均为100%(40/40),齿突尖韧带的显示率为30%(12/40)。结论低场磁共振PDWI对CCJ韧带的结构显示清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枕环枢复合体(C0-C1-C2)作为一个解剖范畴的名词已广泛应用于实验和临床.由于环枕关节与环枢关节解剖结构的差异,使二者之间有力学差异.环枕关节以屈伸运动为主,环枢关节的主运动是旋转运动[1-2].在行传统CT检查时,颅颈连接区的关节囊及韧带多不能显示,仅在正中矢状面影像重建时,环枕前膜、十字韧带及脑膜的复合结构呈现在齿突与枕骨底部之间[3].关键词:枕环枢复合体;影像学;诊断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47(2014)01-007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