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颈椎过伸性损伤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在老年急性颈椎过伸损伤中作用。方法 对35例颈椎过伸性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组21例(其中颈椎前路手术减压术3例,后路减压术8例,单开门椎管成形术4例,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6例)。非手术组10例。颈脊髓损伤神经功恢复按Frank分级。经过随访观察1.0~1.5年,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组比非手术组疗效满意。结论 尽管老年人颈椎过伸颈髓损伤属高危疾病人群,但如果能耐受手术,获得早期手术减压,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60岁以上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3例患者,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为跌倒和低处坠落,占47.6%,是老年颈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引起老年人颈脊髓损伤的暴力相对较轻,脊髓损伤相对较重,完全性脊髓损伤11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52例.损伤类型中颈椎过伸性损伤和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31例,占全部颈脊髓损伤的49.2%,占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59.6%.11例患者在受伤后3个月内死亡,9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无改善,仅10例患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 跌倒和低处坠落伤是老年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多为颈椎过伸性损伤和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预后相对较差,早期手术结合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卢延霆  聂海滨 《山东医药》2008,48(12):75-76
对12例颈椎管狭窄合并颈髓损伤的患者行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术后脊髓损伤均有改善,均达到骨性融合,内固定物无松动、脱落或断裂.认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合并颈髓损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颈椎过伸性损伤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 1999年 ,我们共收治颈椎损伤患者 2 32例 ,其中颈椎过伸性损伤 43例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9例 ,女 14例 ;年龄 2 1~ 76岁 ,平均48.9岁。致伤原因为跌倒伤 2 1例、车祸伤 13例、高处坠落伤 6例、挥鞭性损伤 3例。所有患者均有颈部疼痛 ,活动受限。头面部有软组织损伤 38例 ;合并颅脑损伤 2 0例、胸腹部脏器损伤 12例、颈髓损伤 40例。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制定的分级标准 ,A级 13例、B级 4例、C级 11例、D级 12例 ;其中有典型脊髓中央管综合征者 2 5例。伤后均摄颈椎正侧位 X线片 ,主要表现为颈椎生理屈度变直…  相似文献   

5.
蔡玉强  吴术红 《山东医药》2007,47(18):86-87
为了评估患者头面部创伤位置与脊髓过伸伤严重程度的关系,2002年1月~2006年4月,我们对收治的39例无骨折脱位颈髓过伸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对低位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不完全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低位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不完全损伤患者45例,分为上段组(C3~C4水平)20例、下段组(C5~C7水平)25例.两组均采用颈椎后路减压侧块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采用日本矫形科学学会(JOA)脊髓功能评分评定脊髓感觉及运动功能.结果 4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椎弓根钉位置良好.术后44例肢体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褥疮等导致的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感觉及运动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 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是治疗低位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颈椎过伸性损伤(Hyperextension injury of the cervical spine,HEICS)是伸展外力作用于头面部,颈椎过度伸展所引起的颈椎损伤.过伸性颈椎损伤者根据暴力程度不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颈脊髓损伤,轻者可无明显神经症状,重者可导致肢体瘫痪,甚至危及生命.但是HEICS,尤其是受伤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而颈部X线筛选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常常被临床医生忽略或误诊.同时,HEICS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尚存在分歧[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7例老年性HEI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01~2009-01间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及颈椎带锁钛钢板固定51例,后路切开复位侧块钢板固定12例,前后路联合手术减压复位固定严重骨折脱位5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1.8个月,植骨于3个月左右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按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有3例无恢复,其余病例至少有1~3级以上的恢复或改善。结论采用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根据颈椎损伤机理、损伤部位及类型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急性颈髓损伤是创伤外科较为常见的严重损伤,并发症多且预后较差.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高达45%~77.8%[1],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回顾分析了2002年~2006年我院收治的35例老年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住的中青年急性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对照,初步探讨老年人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临床特点、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颈椎骨折伴脱位在临床常可见,多由车祸、工伤等意外事故引起,属不稳定型骨折,有时合并颈髓损伤.如不及早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建立颈椎稳定性,就可能伤及颈部脊髓,导致高位瘫痪,甚至危及生命[1].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骨折伴脱位常用而可靠的术式,但该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对32例颈椎骨折伴脱位的患者施行了该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16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中 ,发生低钠血症时有报道。总结我院 1994年 1月~ 1998年 1月收治的创伤性颈椎骨折 39例 ,其中伴颈髓损伤 2 3例 ,发生低钠血症 16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颈椎骨折 39例 ,男 35 ,女 4,年龄 6~83岁 ,平均 35 .4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2 8例 ,坠落伤 11例。 39例患者均经X线和 (或 )CT提示颈椎不同部位 ,不同程度骨折。其中 2 3例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 ,诊断为创伤性颈髓损伤。 39例患者中发生低钠血症 19例 ,其中颈髓损伤伴低钠血症 16例 ,男 15 ,女 1,年龄 2 6~ 48岁 ,平均 34.5岁 (致伤原…  相似文献   

12.
鞭击综合征,是外力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因头颅的惯性作用,使头颈部过伸或过屈,类似挥鞭动作所造成的颈髓损伤。我科收治20例,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以往对儿童及青壮年颈髓损伤的机制及其 MRI的表现已有许多报道〔1~ 3〕。但对老年人颈髓损伤的机制及其 MRI的表现研究报道甚少。老年人颈椎退行性变广泛的存在 ,其活动量小、范围窄 ,损伤轻微 ,伤后常表现为不全瘫 ,如何以 MRI为主要参考指标 ,正确决定治疗方案 ,有效的恢复老年人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临床课题 ,本文就 2 9例老年人颈髓损伤的机制及其 MRI表现 ,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9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 6 9.2岁 ,其中男 2 8例 ,女 1例 ,其损伤机…  相似文献   

14.
赵建彬  张洪磊 《山东医药》2007,47(23):45-45
2003年3月~2005年8月,我们采用一期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重度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损伤16例,获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6例重度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损伤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29~72岁,平均53岁。重度脊髓型颈椎病4例,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外伤3例,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9例;  相似文献   

15.
高凤霄 《山东医药》2008,48(15):68-69
比较12例无颈椎病史的正常人(对照组)和6例平山病患者(观察组),颈椎中立位及过屈位MRI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C6水平颈髓正中前后径中立位(Dn)及过屈位(Df)分别为(0.562±0.066)cm、(0.408±0.077)cm,对照组分别为(0.650±0.043)cm、(0.565±0.057)cm,两组相比,P均<0.01.观察组患者过屈位颈髓前后径较正常人变小更为明显,且以一侧变扁为著.认为平山病患者屈颈位MRI有下颈髓及其硬膜囊的异常表现,可作为诊断平山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特殊型的颈脊髓损伤,多见于老年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手术时机把握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临床医师主张早期手术治疗[1,2],其术式包括前路减压手术、后路减压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多节段或广泛的后纵韧带骨化等,同时老年人手术耐受力下降,一般适宜采用后路减压手术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单侧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老年患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并发尿崩症的机制及临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颈椎骨折并发尿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临床诊断为尿崩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其中低氯血症15例,低钾血症13例,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后尿量明显减少。结论:颈椎骨折引起颈髓的直接损伤和缺血缺氧继发颈髓及脑垂体的损伤导致抗利尿激素的异常分泌可引起尿崩症,限制水、晶体摄入,抗利尿激素的替代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植骨块在中老年人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对颈脊髓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不同类型植骨块在中老年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术应用情况。本组86例,年龄45~73岁。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自体骨27例,异体无机骨17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41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并自体骨1例。结果 全部病例经3~62个月随访观察,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无关门情况。结论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颈椎OPLL及颈椎过伸性损伤等有效方法;人工骨在减少病人痛苦、减少术中操作步骤等方面优于自体髂骨和异体无机骨。  相似文献   

19.
测定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42例、不完全性颈髓损伤72例、无颈髓损伤患者41例的血浆渗透压、Na^+、K^+、Cl^-、CO^2-CP(二氧化碳结合力)及Glu(血糖)、BUN(血尿素氮)、Ca^2+及TP(血浆蛋白质总量)、ALB(白蛋白)、GLB(球蛋白)含量.结果:完全性颈髓损伤、不完全性颈髓损伤、无颈髓损伤患者间血浆渗透压、Na^+、Cl^-、TP及ALB、GLB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急性颈髓损伤程度不同,低渗血症发生率不同.急性颈髓损伤补钠同时必须补充蛋白质,才能有效纠正低渗血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估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行椎板减压术对颈髓压迫的影响,Seichi A等采用术中超声扫描技术检测了颈髓受压情况(J Neurosurg Spine 2010,13:47—51)。该研究纳入了因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造成的颈椎脊髓病患者40例,均行颈椎双开门椎板减压术治疗,减压后应用术中彩超评估颈髓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