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宁 《中国医疗前沿》2012,(24):83+72-83,72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92例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过程中行全程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放射治疗反应护理,饮食指导等。结果减轻了患者放射治疗反应,98.9%的患者能顺利完成放疗计划。结论对食管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中指导饮食,加强一临床护理能缓解放射治疗反应的症状,促进患者恢复,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三维适形放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使患者了解现代肿瘤放射治疗中CT模拟定位的重要性,使其积极地配合摆位,减小操作过程中的误差,提高精确度.方法 对494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进行摆位、体位固定、激光定位、扫描及图像传送.结果 CT模拟定位中加强多种护理,为治疗计划的设计、剂量分布的计算与实施提供更多的图像信息和更高的定位精确度,使治疗中心和靶中心的误差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CT模拟定位的护理措施的实施,使肿瘤的定位、治疗计划的设计到治疗计划的模拟实施得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使患者了解现代肿瘤放射治疗中CT模拟定位的重要性。使用护理措施,使其积极的配合摆位,减小操作过程中的误差,提高精确度。方法 通过对494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采取摆位、体位固定、激光定位、扫描、图像的传送的方法,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结果 CT模拟定位中加强多种护理,为治疗计划的设计、剂量分布的计算与实施提供更多的图像信息和更高的定位精确度,使治疗中心和靶中心的误差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CT模拟定位的护理措施的实施,使肿瘤的定位、治疗计划的设计、到治疗计划的模拟实施得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于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共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观察所有患者摆位误差.结果:58例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定位下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身体摆位误差中,左右方向为(0.015±0.017)cm,头脚方向为(0.101±0.104)cm,腹背方向误差为(0.185±0.014)cm,误差均较小.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中,运用全脑全脊髓放射疗法时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能够有效缩小摆位误差,从而提高治疗精准度,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其治疗摆位、照射技术及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的经验。方法采用体膜固定体住,通过CT(或IMRT)确定等中心点。调强治疗计划和实施由NOMOS公司Peacock系统完成,利用Varian600C直线加速器6MV-X线,采用1cm或2cm步进式断层技术进行治疗摆位和照射。结果IMRT与传统的放射治疗技术相比,显著降低了正常组织和器官(如直肠)的受照剂量,同时增加了肿瘤靶区剂量。结论前列腺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剂量分布理想,局部控制较好,疗效确切,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减少消化道、泌尿系和骨髓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的定位和摆位技术。方法:对35例体部肿瘤患者采用CT模拟定位扫描,将扫描图像输送到计划系统,设计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用(6~10)MV直线加速器实施放射治疗。结果:近期疗效:CR 9例,PR 15例,NC 8例,有效率为91.42%。结论:3D-CRT可提高肿瘤靶区照射剂量,减少正常组织损伤,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减轻患者放疗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的定位和摆位技术。方法:对35例体部肿瘤患者采用CT模拟定位扫描,将扫描图像输送到计划系统,设计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用(6-10)MV直线加速器实施放射治疗。结果:近期疗效:CR9例,PR15例,NC8例,有效率为91.42%。结论:3D—CRT可提高肿瘤靶区照射剂量,减少正常组织损伤,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减轻患者放疗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三维适形放疗临床靶区( CTV)到计划靶区( PTV)外扩边界的范围。方法对2013-01~2013-12间我院应用三维适形放疗的87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复位前后和第N次( N为随机量)治疗前后选取固定正、侧位野拍摄等距离验证片各1张,运用HW-TPSQA软件与计划系统中的照射野数字重建影像进行比较,得出摆位误差。每例患者各个方向的摆位系统误差以Σ表示,摆位随机误差以σ表示,放疗靶区CTV到PTV外扩边界的范围以SCTV→PTV表示,依据Van Herk等推导公式SCTV→PTV =2.5Σ+0.7σ。结果乳腺肿瘤三维适形放疗靶区CTV外扩PTV边界范围的参考数据:胸部X、Y、Z方向外扩边界参数分别为2.36 mm、4.04 mm、3.69 mm。结论本研究为乳腺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CTV外扩PTV边界范围的确定和修正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降低了肿瘤靶区遗漏的可能性,使得肿瘤三维精确适形放射治疗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腹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锥形束CT(CBCT)对于摆位误差校正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腹部肿瘤患者,均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之前对其进行CBCT扫描同时和计划的CT图像进行匹配,记录旋转和线性方向的摆位误差,对摆位误差进行合理校正后,再次进行CBCT扫描,记录摆位误差。结果对80例患者共进行了CBCT扫描1 685次,校正后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比校正前要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之前,通过CBCT扫描校正摆位误差,能够有效提升治疗部位的精度,提升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
唐莎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102-103
目的针对鼻咽癌患者采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先进技术,探讨其治疗时的摆位及护理配合,保证放疗质量。方法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0月经病理或MRI证实为鼻咽癌且无远处转移的24例患者执行全程实行调强放射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精确的摆位和细致周到的护理。结果24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全部完成全程治疗计划,治疗结束3周后复查肿瘤明显缩小,有效率达100%。1例发生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完成治疗计划,5例有口干感觉,无1例发生口腔溃疡。结论治疗前的心理护理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了患者的疑虑主动配合治疗;精确的定位和治疗摆位保证了治疗区域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最大限度地把剂量集中在靶区内,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并能使靶区周围的重要器官少受照射,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正常组织损伤,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分析,提高放射治疗摆位的准确性。方法摆完治疗体位放射治疗前。用慢感光片拍摄射野验正片,找出摆位误差,操作者站于患者的头部方向,将面膜轻压向患者的面部。结果在126人次的测量中,多数患者均能达到治疗体位的标准,部分患者需有修正(激光线偏移,控制在2—4mm)后方可进行治疗。结论将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设定在允许围内,并最大程度减少摆位误差是放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局部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用6 MV光子线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与常规放疗计划进行比较,并治疗局部中晚期胰腺癌,观察近期疗效.方法:10例确诊为局部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上,分别制定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和常规三野、四野治疗计划.比较靶区体积、等剂量线包括的组织体积及重要器官所受的照射剂量.结果:对于吸收40%~50%之间的照射剂量区,三维适形治疗所接受的照射体积明显小于常规三野、四野治疗(P<0.01).脊髓和左肾所受的平均放射剂量以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的剂量最低.结论:对于中晚期胰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较常放疗设计在剂量体积上有明显的改善,提供了使病人完成全程放疗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娟 《大家健康》2013,(21):101-102
目的:对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道癌放射反应进行观察,并对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食道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放射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并对全部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放射反应。结果:对照组15例患者CR,25例患者PR,10例患者SD,治疗有效率为80%,治疗组33例患者CR,16例患者PR,1例患者SD,治疗有效率为98%,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9例患者发生皮肤反应,13例患者出现呕吐现象,27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治疗组11例患者发生皮肤反应,2例患者发生呕吐现象,4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道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时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注意事项。方法对12例3DCRT鼻咽癌患者实行全程临床护理。结果12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全程放射治疗,近期有效率达91.7%。患者皮肤、口腔黏膜反应轻,骨髓抑制发生率低。结论采用积极合理的临床护理能使3DCRT鼻咽癌患者减轻放疗副反应,顺利完成全程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作为治疗肿瘤的外照射,放射治疗方式不断改进,从传统放疗到三维适形放疗(3D-CRT),再到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技术.IMRT技术在肿瘤的治疗上具有突出的优势,靶区和剂量的适形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由于靶区的高剂量和对周围危及器官的保护,使得剂量梯度变大,对治疗位置的准确性要求更高.如果治疗位置偏差较大,IMRT的优势将完全丧失.近年来发展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为IMRT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精确度.因此近年来放射治疗位置验证模式在临床上被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应用,本文就放射治疗位置验证在临床研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作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何玲红  唐荣军  李夏东 《浙江医学》2014,(24):2037-2039
随着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放射治疗已 经进入“三精时代”[1],即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照射。摆位误差是影响精确照射的重要因素,即使是固定较好的头颈部肿瘤也不例外[2]。我们对热塑固定模的收缩效应对精确放疗摆位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应用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乳腺癌患者96例。随机抽取48名患者作为实验组,即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组,在双螺旋CT上定位扫描,用Leibinger3D-TPS设计治疗计划,Varina600C/D直线加速器实施计划。每次4-6Gy,隔日1次,共10-15次。其余48名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普通放射治疗。分别进行治疗前康复评定及治疗后疗效分析。结果乳腺癌经过三维适形立体放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45%。结论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小细胞肺癌导致的放射性肺炎患者的观察、有效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08年5月—2009年5月1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19例患者的预防和护理。结果:通过对19例患者精心合理护理,患者放射性肺炎均控制在(1~2)级。结论:放射性肺炎通过细心观察、精心护理、有效的呼吸锻炼,可减轻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利于放射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肺癌常规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两种不同放射治疗方案中靶区及正常组织的受量。方法应用拓能公司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在20例肺癌患者的CT图像上设计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然后在CT图像上模拟常规射野照射。总剂量均给60 Gy左右。比较两种计划肺、脊髓等正常组织受量。结果常规照射和适形放射治疗相比较,肿瘤体积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脊髓的最大受照剂量、肺的V20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在靶区覆盖度、靶区适形度上均优于常规照射计划,且能减少肺的受照体积百分比,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89例患者生存情况及放疗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术后,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记录患者的放疗反应及生存率、局部控制率.结果 89例患者未发生2级以上的放疗反应.1、2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均为100%,随访期间无患者因病情进展而死亡.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具有放疗反应较轻,生存情况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