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600例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侯的研究,总结了血脂异常中医证候分布的规律,确认血脂异常患者的病机是以本虚为主,脾虚和肾虚是血脂异常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痰浊和瘀血也是影响血脂异常中医证候的重要因素,建议在治疗时应以补脾益肾为主要治疗原则.并首次在血脂异常的辨证中提出了"无证候可辨"的概念.通过对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性的研究发现血脂异常中医证候的产生与MS及其组分中的超重或肥胖及高血压密切相关,提出MS及其各组分的存在是引起血脂异常中医虚证的重要因素,阐明了应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在治疗血脂异常的同时可以改善MS,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优于单纯的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2.
通过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与亚健康相关性的研究,发现血脂异常中医证侯的产生与亚健康具有密切关系:亚健康状态的存在是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亚健康状态对于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影响的规律-主要是影响了血脂异常中医证侯虚证的形成.建议在治疗血脂异常时应高度关注亚健康.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64例糖尿病并血脂异常与600例血脂异常的人群中医证侯研究.发现二者虚证所占比例均较高,且前者虚证明显高于后者,同时发现,前者中医确定证侯明显高干后者.糖尿病直接影响了血脂异常中医证侯特别是虚证的形成.治疗糖尿病并血脂异常应在关注血脂异常的同时,更应注重对糖尿病的治疗,中医治疗糖尿病并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建议应以补虚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收集乳腺癌不同中医证型、不同临床分期、不同分子分型舌象图像数据信息,观察其与舌象特征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舌象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使用TFDA-1型数字舌诊仪采集乳腺癌患者舌象图片,以Matlab为图像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分布证候规律。方法运用血脂异常中医证候研究调查表收集857例血脂异常患者的46项四诊量化信息,对四诊量化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符合要求的公因子,并对其进行中医证候诠释。结果因子分析得到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有12个,累计贡献率为54.401%,运用中医理论对各公因子的症状体征舌脉组合进行初步诠释,得出证候要素有15个,其中病位类的6个,病性类的9个,提示常见证候有脾肾两虚、脾虚痰湿内困、肝气郁结肝阳上亢、心脾两虚心脉瘀阻、心肾阴虚、胃肠蕴热等6个。结论广东地区血脂异常一病主要涉及的脏腑是肝、脾、肾、心、胃、肠等,常见证候是脾肾两虚、脾虚痰湿内困、肝气郁结肝阳上亢、心脾两虚心脉瘀阻、心肾阴虚、胃肠蕴热等。  相似文献   

6.
184例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的舌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各种疾病均可通过舌象辨别来作出诊断,舌象的变化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笔者运用纤维胃镜及幽门螺杆菌(HP)检查,为HP感染性胃炎与舌象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将对184例HP感染性胃炎患者的舌象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该项研究为我院舌诊系列研究之一.于89年5月通过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研究成果将热物理现代测试技术,创造性地与中医研究相结合,揭示了人舌热象的某些特征,建立了人体正常舌热象图及其温度分布规律,井用以印证中医机体阴阳寒热与舌象的关系、舌象脏腑分部等理论.研制的大口径(60mm)常温(37±10℃)黑体妒为红外测量人体温度提供了准确度较高的标定装置.该项成果为中医诊断学和舌珍机理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的新方法,处于国内外舌珍客观化研究的领先地位,促进了中医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洪泉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3):135-135
目的:观察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血脂异常情况。方法:检测冠心病患者200例血脂异常情况,与正常人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冠心病各中医证型患者血脂较对照组明显异常,其中痰浊雍塞型患者血脂异常较心血瘀阻型和气阴两瘀型更为明显,心血瘀阻型和气阴两瘀型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与中医辨证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血脂异常可能是冠心病中医证型形成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研究单纯性血脂异常患者及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制定《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351例血脂异常患者的90项中医证候,按单纯性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合并2型糖尿病进行分组。运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分组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比,寻找其共同的证候规律。【结果】以血脂异常为主的代谢紊乱人群具有共性的中医证候规律,肝脾功能失调,痰、湿、瘀内阻是其核心的病机。【结论】中医药治疗这类代谢紊乱性疾病应遵循"异病同治"原则,在整体观的指导下把握其肝、脾功能失调,以及痰、湿、瘀内阻的核心病机进行多靶点的综合调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不同时期中医学者对舌象研究的不同认识,为舌象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大量古籍与文献,选取与中医舌象研究相关的文章,提取并归纳要点。[结果]古代对中医舌象的认识非常渊博,且由主观性主导产生,不具备科学的严谨性;现代对中医舌象的研究主要从舌质及舌苔颜色、舌形等方面着手,利用客观化诊疗及分析系统,使现代中医舌象的研究方法具有科学的严谨性;从现代中医的角度看,青紫舌、舌下络脉颜色及宽度的不同程度反映了患者的瘀血程度及疾病进展情况,不同疾病有其不同的舌象特征。[结论】现代化舌象研究方法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0例抑郁症患者舌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抑郁症病人的舌象特点,研究抑郁症的中医病机。方法对确诊的抑郁症病例拍摄舌片,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抑郁症患者中,舌象异常者176例。舌色异常以暗红最多,红舌、青紫舌次之;舌形异常依次为舌点刺、舌齿痕、舌胖大、舌娇嫩;舌苔异常为白腻苔、黄腻苔多见。结论抑郁症舌象异常率较高,其特征可为中医辨证及病机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脂异常的2个临床分期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病例组230例(亚临床期组的122例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与并发症组的108例并发冠心病、脑梗死的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和对照组130例无脂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及体质信息,并分别作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2个临床分期的中医体质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人群的体质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临床期的原发性血脂异常与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相关;并发冠心病、脑梗死的原发性血脂异常与平和质、阴虚质、痰湿质、瘀血质相关。结论痰湿质、阳虚质为亚临床期的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发病的危险体质,阴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是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并发冠心病、脑梗死的危险体质。平和质为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2个临床分期的保护体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600例血脂异常中医症状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具有中医病名诊断意义的特异性症状较少;②症状统计支持血脂异常的辨证从虚论治,特别是支持以补肾为先治疗原则的确定;③中医辨证所依据的症状很少由单纯的血脂异常所导致,而大多是由MS及其各组分等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所引起;④中医症状的分布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无相关性规律,与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诊断也无相关规律性发现.总之,既总结出了一些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同时也对目前血脂异常研究中的一些所谓"共识"提出了疑义,期望能对血脂异常的症状学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舌诊最早在<内经>中即有记载,在祖国医学中属于望诊的范畴.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均与胃气相通,并通过胃气上蒸于舌,附着于舌之表面,表现为苔;故苔为胃气所生,舌即为外候器官.舌诊在中医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医舌诊的临床意义在医学界已日趋受到重视,随着对多种病态舌象本质研究的不断深入,愈来愈证实了舌诊在诊断学上的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临床观察,探讨肺心病患者的舌质变化与病情轻重、中医证型、血液流变学及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和稳定期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其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774例COPD患者急性期和稳定期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其舌象的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舌象的总体分布以舌红(33.5%)、苔黄(67.1%)出现频率最高。证候则以痰热壅肺证(18.9%)为最多,在中医证候与舌色、苔色的关系方面,痰热壅肺证中以舌红苔黄所占比重最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舌象的总体分布以舌淡红(43.5%)、苔白(55.9%)出现频率最高。证候则以肺肾气虚证(12.7%)为最多,在中医证候与舌色、苔色的关系方面,肺肾气虚证中以舌淡红苔白所占比重最大。结论:本研究显示,急性期患者舌象的总体分布以舌红、苔黄出现频率最高。反映了急性期主要表现为以痰热为基本特点的证候特点。稳定期患者舌象的总体分布以舌淡红、苔白出现频率最高,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着病情好转,舌象逐渐趋于正常或体现出本虚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558例HIV/AIDS患者舌象(包括舌色、舌形、舌态、苔色、苔质、舌苔位置等)的横断面研究及其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关系的初步探讨,以期阐明艾滋病痛邪的性质、病机特点、经有偿供血感染HIV/AIDS患者的常见舌象、抗病毒化学药物对舌象的影响以及舌象与不同阶段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为艾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判断转归预后及治疗时机的把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孙英  高伟  任瑞珍  王玮 《中国医刊》2012,47(11):59-60
目的 回顾性分析21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谱,探讨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215例T2DM患者根据血脂状况分为血脂正常组(45例)、血脂异常组(170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通过改良的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肽)]评价胰岛素抵抗,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血脂异常发生率为79.1%;在血脂异常人群中,混合性血脂异常为54.7%,单纯性血脂异常为45.3%.与血脂正常组相比,血脂异常组具有更高的体质指数(BMI)和Homa-IR.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Homa-IR与血脂异常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T2DM患者血脂异常率高,其血脂谱特点以混合性血脂异常为主.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T2DM患者发生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医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舌诊可以较为直观和客观地反映机体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的变化,有形可循,因此,在肿瘤学科的研究中也多以舌象作为客观指标之一.近年来,诸多学者从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测方面对肿瘤患者的舌象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经长达20年的时间,通过对5000多名德国人患者(中北欧人种)的舌质、舌苔、舌下络脉观察及其临床观察结果的分析,阐述了德国人(中北欧人种)的舌象特点、形成原因及和华人舌象的区别,为中医治疗欧洲患得及中医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