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简版: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28例肠道实热型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2组均给予饮食指导、生活习惯指导、心理护理和知识宣教等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口服麻仁润肠丸,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中药贴敷神阙穴进行治疗,2组疗程均为14天。……  相似文献   

2.
邓君  方容瑜  黄丽钗 《中医康复》2020,(6):50-51,56
目的:观察涌泉穴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至穴位贴敷组、耳穴贴压组和联合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穴位贴敷组加予穴位贴敷治疗,每日1次;耳穴贴压组加予耳穴贴压治疗,每日1次;联合组加予穴位贴敷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每日1次。14天后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穴位贴敷组及耳穴贴压组相比较,联合组能够更好地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3%,优于穴位贴敷组的80.0%及耳穴贴压组的61.3%(P<0.05)。结论:穴位贴敷与耳穴贴压两者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予舒乐安定1 mg,每晚睡前口服;治疗组采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联合神门、皮质下、交感、心等耳穴压豆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杨敏  金成英 《新中医》2019,51(12):265-267
简版:目的:探究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在眩晕患者辨证施护中的效果。方法:将128例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袁法分为2组,对照组64例给予辨证施治、辨证施护,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脑动脉血流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各项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H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脑动脉血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A、RVA、BA、LPCA、RPCA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在眩晕患者辨证施护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眩晕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改善患者脑动脉血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张氏耳穴贴敷治疗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骨折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9例采用饮食指导加情志护理。观察组101例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张氏耳穴贴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1%,对照组为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张氏耳穴贴敷能有效改善骨折患者术后便秘。  相似文献   

6.
朱才敏  殷璀颖  刘昊 《新中医》2023,55(2):160-16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脑梗死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4周,随访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失眠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2.09%(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4周,对照组PSQI评分较治疗后升高,且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PSQI评分与同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周,研究组复发率7.69%,低于对照组29.03%(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高眼压的疗效。方法:选取单纯性高眼压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耳穴组,各4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耳穴组给予耳穴贴压治疗。结果:两组均能减低眼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8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和针刺均能降低眼压,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耳穴贴压操作方便,利于患者坚持,使眼压维持在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在耳眩晕护理中的疗效。方法:将86例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耳穴贴压及予常规护理。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眩晕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眩晕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干预组眩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应用于耳眩晕护理中可取得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5例采用穴位贴敷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口服麻仁软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对中风后便秘疗效良好,简便易行,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组(观察组)和中药组(对照组),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3%和90.0%,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0%和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1)。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赖阳  陈海琴  胡艳丽 《新中医》2021,53(18):156-159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配合穴位贴敷及耳穴贴压干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98 例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 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片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情志护理、穴位贴敷及耳穴贴压干预。护理干预1 个月后,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比较2 组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81.6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 组SDS、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SDS、HAMD 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DS、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为79.5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配合穴位贴敷、耳穴贴压干预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能减轻其抑郁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眩晕治疗中运用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摸球法平均分为对照组(50例,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50例,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后以眩晕评分(VSS-SF)、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性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VSS-SF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采用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可减轻或消除临床病证,促进良好转归,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王丹  殷璀颖  蔡莉娟 《新中医》2023,55(8):193-197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浊阻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中医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中医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呼吸道症状积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测试评分(CAT)。结果:治疗后,中医干预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P<0.05)。治疗后,2组咳嗽、咳痰和气促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中医干预组咳嗽、咳痰和气促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中医干预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干预组CAT评分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AECOPD痰浊阻肺证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道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乔爱弟  李论  徐霞  赵鑫 《新中医》2024,56(7):116-119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口服蒙脱石散,研究组在 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和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2组主要 症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P<0.05)。治疗后,2组大便 次数减少(P<0.05),Bristol粪便形态量表(BSFS) 评分降低(P<0.05),且研究组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纠正脱水、止泻起效、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正常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 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耳穴贴压结合穴位贴敷应用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用法安全,可缩短病程,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5.
李建红 《光明中医》2023,(6):1176-1179
目的 探究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在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81例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运用Excel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40例观察组于上述基础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护理,比较2组血压控制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4周和6周后血压值以及护理前后血压下降值均低于/高于对照组(P<0.05),眩晕、烦躁易怒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高血压并发症。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在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具有较好效果,可控制血压水平,缓解眩晕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防止高血压病病情进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腹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山西中医》2009,25(7):35-36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腹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并设西药治疗32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针配合耳穴贴压疗效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艾灸曲骨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耳穴贴压,观察组另用艾灸曲骨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0%、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排尿量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曲骨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尿潴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阿斯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对照组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O评分、中医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1.90%,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中医症状。  相似文献   

19.
耳穴贴压对LUFS不孕患者促排卵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LUFS不孕患者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磁珠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取HCG肌注,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耳穴贴压能提高患者排卵率,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颈源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耳穴贴压,2组均治疗10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简单易行、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