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研究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于其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及对照组46例。分别接受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和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研究组完全缓解(CR)率高于对照组,部分缓解(PR)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NK、CD3、以及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CD8水平高于治疗前,CD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K、CD3、以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且对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较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卡铂联合注射用磷酸依托泊苷治疗,研究组给予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卡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肿瘤缓解情况、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肿瘤总缓解率和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临床肿瘤总缓解率和1年生存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对晚期胃癌患者围化疗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5例)采用香菇多糖加DCF方案(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B组(27例)采用单纯DCF方案化疗。疗程结束后测定2组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变化。结果A组患者T细胞中CD3、CD4、CD4/CD8及NK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B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P〈0.05);治疗后,A组T细胞中CD3、CD4、CD4/CD8及NK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香菇多糖可显著提高晚期胃癌患者围化疗期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DN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多西他赛75mg/m2静脉点滴,第1天;奈达铂80mg/m2静脉点滴,第1天、第2天使用,3周为1个周期,至少连续治疗两个周期后进行评价。结果总有效率为46.6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8个月,中位生存期6.9个月,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明显,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单药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7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40例予多西他赛70mg/m2,第1、8天给药,每21天为1周期,32例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多西他赛60mg/m2,第1、8天,顺铂25mg/m2 第1~3天,随访至进展后患者死亡.结果 两组CR、PR、SD、PD、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应用单药多西他赛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仅疗效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大致相同,且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病人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病人总共进行了128个周期的化疗,临床总有效率为44%;30例病人中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未有死亡毒性病例发生.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程度为可耐受,具有较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疗效比较,并评价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20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B组20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40%;B组总有效率25%.A组治疗方案有效率高于B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水钠潴留、过敏反应和心脏损害,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轻微,无治疗相关性死亡.A组治疗期间KPS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崔哲 《吉林医学》2012,33(13):2770-2771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收治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组)6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毒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远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毒副反应相对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5例,对照组23例,两组均接受强心、利尿、扩血管以及抗感染、维持呼吸功能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CO)均出现明显改善,而研究组治疗后的LVEF和CO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CD4^+、CD8^+及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NK细胞水平降低,对照组治疗后CD4^+、CD8^+水平升高,NK下降,CD4^+/CD8^+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研究组治疗后24、48h的CD4^+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4、48h的NK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多合并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下降,乌司他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2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组(DN组)32例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组(DP组)30例。21d为1周期,治疗2周期后,评估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近期疗效方面:两组有效率分别为DN组56.3%和DP组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骨髓抑制: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出现率DN组25%(8/32)明显高于DP组10%(3/30)(P〈0.01)。消化道反应:DN组恶心呕吐出现率25%(8/32),明显低于DP组76.7%(23/30)(P〈0.01);肾脏毒性:肾脏损害出现率DN组6.3%(2/32)明显低于DP组20%(6/30)(P〈0.01);Ⅲ-Ⅳ度肾脏损害出现率DN组3.1%(1/32)明显低于DP组13.3%(4/30)(P〈0.01)。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临床疗效相似,毒副作用DN组主要为骨髓抑制,DP组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和肾脏毒性。临床使用中,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考虑毒副反应,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半嵌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s induced killer cells,CIK)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治疗的47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为经过半嵌合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方案的患者,对照组为仅采用化疗方案的患者,比较两治疗组的生存时间和免疫状态。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中总CD3^+、CD3^+CD56^+、CD3^+CD56^+CD8^+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个月vs 5.3个月,66.7%vs 41.4%)(P〈0.001)。结论 半嵌合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状况,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表达,研究大肠癌患者免疫状况与肿瘤分期的关系,以预测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60例大肠癌患者和30例对照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果:大肠癌患者CD4^+细胞值、CD4^+/CD8^+比值下降且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CD8^+细胞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这种变化随临床分期的增高更加显著(P〈0.05);化疗后CD4^+细胞值、CD4^+/CD8^+比值的下降和NK细胞活性的降低及CD8^+细胞值的增高更为突出(P〈0.01);术后发生转移的患者CD4^+细胞值、CD4^+/CD8^+比值下降及NK细胞活性下降,CD8^+细胞值再回升。结论:大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紊乱,并随病情进展及肿瘤转移而加重,切除肿瘤有助于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刘国忠  邱明链  陈思曾 《医学综述》2009,15(9):1419-1421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精氨酸(Arg)和谷氨酰胺(Glu)的胃肠外营养(PN)对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随机平分4组:Arg组、Glu组、Arg+Glu组及常规PN组(Rou组)。术后第1天起各组均连续给予PN支持7 d,均为等氮等热量。另取15例同期行择期手术的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胃溃疡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术前、术后第8天分别检测各组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结果术前60例胃癌患者的CD3+、CD4+、CD4+/CD8+、IgA、IgM及IgG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CD8+则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第8天,IgA、IgM、IgG在Arg组、Glu组和Arg+Glu组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高于Rou组(P<0.05);CD3+、CD4+的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在Arg组和Glu组组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高于Rou组(P<0.05),均低于Arg+Glu组(P<0.05);而CD8+的百分比和CRP、C3、C4的浓度与上述相反,CD3+、CD4+及CD4+/CD8+在Arg+Glu组和Rou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rg和Glu联合应用比单用Arg或Glu更能增强胃癌患者根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化单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haplo—HSCs)治疗晚期难治性肾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0例晚期肾癌患者入组,均接受1个疗程的haplo—HSCs治疗,分别通过影像学检查、生活质量(KPS评分)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来评估临床疗效和免疫学反应。结果:(1)10例患者中,2例部分缓解(PR),6例疾病稳定(SD),2例疾病进展(PD),有效率(CR+PR)为20%,临床获益率(CR+PR+SD)为80%。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中位达进展时间(mTTP)为5.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1年生存率为70%。(2)治疗后患者的CD3^+、CD4^+、CD4^+/CD^8+.CD3^-CD16^+56^+(NK)均明显升高(P〈0.05),而CD8^+、CD4^+CD25^+(Tregs)明显降低(P〈0.05);TNF—α、IFN-γ等Th1类细胞因子明显升高(P〈0.01),而TGF-β明显下降(P〈0.05)。(3)除一过性的发热、乏力外,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晚期难治性肾癌患者,采用活化haplo—HSCs治疗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功能,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并且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预防支气管哮喘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雾化吸入及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槐杞黄颗粒口服,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感染发生情况、免疫功能、肺功能,采用中文版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h-CACT)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估。结果:整个研究期间,治疗组的感染率为21.9%,对照组为3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治疗组患儿的IgA、IgG、IgM水平及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IgE水平显著降低(P0.05);随访3个月时,对照组患儿的IgA、IgG、IgM水平及CD3+、CD4+、CD8+、CD4+/CD8+亦显著升高(P0.05),IgE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治疗组患儿的IgA、IgG、IgM水平及CD3+、CD4+、CD4+/CD8+较对照组亦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两组患儿的FEV1、PEF、Ch-CACT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免疫功能,降低其感染及哮喘发作的次数,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扶正颗粒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03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扶正颗粒联合化疗)51例,对照组(单纯化疗)52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KPS评分、体重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CD3T细胞总数、CD4/CD8细胞比值升高,KPS评分及体重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化疗后患者CD3T细胞数和CD4/CD8比值下降,KPS评分及体重下降。结论:扶正颗粒辅助化疗可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7.
刘杨  李玉芬  崔玲  王琪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2):1705-1706,1710
目的:观察早期营养支持对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科手术治疗且病历资料完整的肺癌患者65例,根据有无给予早期营养支持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于术后第1天即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每日提供非蛋白热卡20Kcal/kg·d-1,氮0.29/Kg·d-1,共治疗5d;对照组于术后第2天,给予患者流质饮食,每日静脉摄入〈200Kcal非蛋白热卡,同时输注少量葡萄糖溶液及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7d血T细胞亚群、营养状况变化。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CD3+,CD4+CD4+/CD8+比值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转铁蛋白(TFN)、前白蛋白(PA)、CD3+、CD4+CD4+/CD8+比值升高,CD8+细胞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TFN、CD3+、CD4+、CD8+、NK、CD9+细胞下降,PA升高;术后第7天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缩短细胞免疫功能恢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及和功能状态评分间的关系。方法60例初治肺癌患者化疗前、化疗两个周期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并与20例正常体检者作对照,同时对肺癌患者进行功能状态评分。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CD3^+、CD4^+、NK细胞比例分别为(46.19±8.72)%、(20.57±5.80)%、(17.67±6.53)%,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是(59.76±6.92)%、(35.89±6.97)%、(21.51±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比例为(28.51±8.21)%,高于正常对照组[(20.9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9+细胞比例为(7.54±4.29)%,与正常组[(9.52±4.0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两药含铂方案化疗两个周期后,肺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比例分别为(57.96±8.33)%、(33.29±6.90)%、(21.48±5.78)%,较化疗前有增多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细胞比例为(21.64±5.10)%,较化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功能状态评分化疗前平均为1.48±0.60,化疗后平均为1.45±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免疫功能较正常人普遍降低,化疗在短期内有可能使肺癌患者免疫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可作为疗效评估和全身功能状态评分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同期放化疗对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老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5例60~75岁之间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老年患者,采用术前口服化疗药物卡培他滨(Capecitabine,Xeloda)单药方案,每日1000mg/m^2,连用2两周,休息1周,共两个疗程;放疗选择在口服化疗药物2d后进行,采用常规分割放疗,照射次数10次,三野照射总计量30Gy.治疗结束3周后手术.分别于入院当天、手术前1天,手术后7d,术后1月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ometry,FCM)检测T细胞亚群百分率(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含量变化.结果术前放化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7d、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较入院当天明显降低,CD8^+升高(P〈0.05),术后1月CD3^+、CD4^+、CD4^+/CD8^+及NK细胞含量较术后第7天均升高,CD8^+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相比细胞免疫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同期放化疗对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老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