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痹证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两种证型(寒湿阻络证和湿热阻络证)与3种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6受体,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两证型患者血清中3种sCKR。结果:RA患者中3种sCKR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经治疗后均显著下降;寒湿阻络证sIL-2R显著高于湿热阻络证,而sTNFR1显著你芋湿热阻络证,sIL-6R则两证型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相似文献   

2.
岳跃兵  洪梦婕 《河南中医》2019,39(3):368-371
目的:探讨TPO抗体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甲状腺功能情况。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制定病例报告表,并记录中医证候,运用聚类分析统计学方法对40例TPO抗体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辨证分型。结果:TPO抗体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基本证候为:寒湿阻络证,湿热痹阻证,气血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比例为50.0%;中医证候符合肝郁气滞证的比例为32.5%。结论:TPO抗体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初步分为:寒湿阻络证,湿热痹阻证,气血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中医证候符合肝郁气滞证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豫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病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0月—2017年5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20例,以中医辨证分型分组,分为寒湿痹阻、湿热痹阻、痰瘀痹阻、寒热错杂、肝肾两虚等5种证型,统计不同中医证型年龄与病程分布情况,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魏氏法测定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风湿因子(Rheumatic factor,R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法)测定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湿热痹阻证RA患者年龄相对年轻,不同年龄段各个证型间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病程多为10 a以下,病程超过20 a的多为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及肝肾两虚证。RA患者的PLT在湿热痹阻、痰瘀痹阻中明显升高,抗CCP抗体在湿热痹阻RA患者中更高,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RF、ESR、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豫北地区RA证候以湿热痹阻多见,病程短,且与PLT计数与抗CCP抗体滴度相关,可作为中医药治疗的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两组证候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数据中心(CRDC-TCM)确诊为RA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患者,比较两组证候的人口学特征与病情特点。结果:共纳入659例RA确诊患者,其中湿热痹阻证463例、寒湿痹阻证196例。两组RA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湿热痹阻证RA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寒湿痹阻证RA患者(P<0.01),但在RF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湿热痹阻证RA患者关节肿胀数总体水平较寒湿痹阻证多(P<0.05),但在关节压痛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RA患者在DAS-28(CRP)等级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证RA患者以高度活动较多、寒湿痹阻证RA患者以中度活动较多。结论: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RA患者在人口学特征上差异不明显;病情特点方面,在RF、关节压痛数上差异不明显,在ESR、CRP、关节肿胀数与疾病活动度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安徽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不同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血小板活化关系。方法根据安徽地区100例RA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象,分析中医辨证分型。检测患者血小板参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液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等指标,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压积(platelet hematocrit,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A患者血小板活化物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及E26转录因子-1(E26 transformaction specific-1,ETS-1)。结果安徽地区100例RA患者常见证型依次为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血小板参数异常数最多的为湿热痹阻证。不同证型血小板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湿热痹阻证血小板参数较其他3个证型均升高(P<0.01或P<0.05)。血小板活化物GMP-140、PAF、ETS-1在不同证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证患者GMP-140、PAF较其他3个证型均升高,肝肾亏虚证、痰瘀痹阻证患者PAF较寒湿痹阻证升高,痰瘀痹阻证患者ETS-1较寒湿痹阻证升高(P<0.01或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MP-140与PLT、CRP、ESR呈正相关,PAF与RF呈正相关,ETS-1与CRP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安徽地区RA中医证候以湿热痹阻为主,伴有痰瘀痹阻,且血小板活化参与RA湿热痹阻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风湿科住院的258例哈萨克族RA患者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8例哈萨克族RA患者中,女性占84.1%,男女比例为1∶5.3;寒湿痹阻型76例(29.5%),湿热痹阻型85例(32.9%),痰瘀痹阻型56例(21.7%),肝肾阴虚型41例(15.9%);湿热痹阻型患者血沉水平高于寒湿痹阻型患者(P0.05),湿热痹阻型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均高于肝肾阴虚型(P均0.05),湿热痹阻型补体C3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肝肾阴虚型(P均0.05)。结论新疆哈萨克族RA患者中多见湿热痹阻型,且湿热痹阻型RA患者疾病活动度高,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7.
用ELISA法测定了12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四种证型的患者和32例正常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以及其它有关指标。结果四种证型(寒湿阻络证、湿热阻络证、气阴两虚证、肝肾两虚证)患者sIL2R的水平均显著升高,治疗后又明显地下降。肝肾两虚证sIL2R的水平高于其它三种证型;四证共同主要症状与sIL2R之间未见特异性。sIL2R水平升高,ESR的水平也明显升高,经治疗后又同步下降。四证治疗后sIL2R水平的下降可能是药物抑制TH细胞的结果,也可能是直接抑制sIL2R基因表达的结果。结果提示,RA患者血清sIL2R的水平是体内免疫功能状态的反映,以上四种证型可能存在着四种不同的免疫功能状态。单一的sIL2R不能反映证型的特点,不能作为辨别各证型的依据,但却是用来监控RA活动的重要指标,也是用于评价药物疗效很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寒湿痹阻证患者血清和关节液的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表达水平,分析IL-1、IL-6、Blys和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DAS28之间的关系,研究IL-1、IL-6、Blys在RA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0例RA寒湿痹阻型患者外周血清,30例RA寒湿痹阻型患者关节液、30例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L-1、IL-6、Blys的表达,同时常规检测ESR、CRP,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A寒湿痹阻型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L-1、IL-6、Blys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关节液中IL-1、IL-6、Blys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外周血清组及骨关节炎关节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寒湿痹阻型患者外周血血清和关节液中Blys的表达与ESR、CRP、DAS28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IL-6的表达与ESR、CRP、DAS28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寒湿痹阻型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IL-1、IL-6、Blys的异常升高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3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143例(寒湿阻络型40例,湿热阻络型42例,肝肾不足型28例,痰瘀阻络型33例),分别检测抗-CCP抗体、RF。结果:RA患者抗CCP抗体检测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不同证型RA患者中,以湿热阻络型抗-CCP抗体指标最高。结论:抗CCP抗体、RF同时检测可作为RA明确诊断,并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探讨广西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 从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取RA患者106例,采用SPSS(10.0)建立数据库及统计研究其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IgA,IgG,IgM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 RA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上存在差异.中医证候在性别、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广西地区RA证候以湿热阻络最多见.在病程方面,肝肾阴虚病程最长.RA患者年龄较轻者证候主要表现为湿热阻络、寒湿阻络和寒热错杂证;年长者以痰淤阻络和肝肾阴虚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狼疮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新喋呤(neopterin)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LE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筛选45例SLE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激素并用狼疮定组25例,单用激素组20例,运用ELISA双抗夹心法等检测用药前后sIL-2R、neopterin水平。结果:SLE患者sIL-2R、neopter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活动期高于缓解期,且neopterin水平与血沉水平呈正相关性(r=0.86,P<0.01);治疗后激素并用狼疮定组sIL-2R、neopterin水平,利于调节细胞免疫功能,使紊乱的免疫内环境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机理。方法:将4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激素治疗组(20例)及常规治疗加丹参注射液干预组(24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浓度。结果:治疗前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浆ET、sIL-2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者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能更有效地改善患儿血浆ET、sIL-2R水平,从而减轻肾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炎症因子与十二指肠溃疡寒热辨证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寒热辨证关系。方法;对48例址二指肠溃疡2进行中医寒热辨证,胃镜下作胃窦部活检,测定胃粘膜组织白介素8(IL-8)及白介素6(IL-6),并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并与10例正常胃粘膜活检标本作比较。结果:热证组胃粘膜IL-8、TNF、MPO及MDA较寒证组增多;IL-6与寒热辨证无明显关系。结论: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缺血性中风中脏腑、中经络证候与高凝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能反映胰岛素抵抗结果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血高凝状态水平的血小板聚集率(PAgT)、纤维蛋白原(FG)、体外血栓长度(VTL)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来论证中风症证候与其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中脏腑组中,风证、痰湿证、火热证及阴虚阳亢证证候评分值及PAgT,VTL,FG等测定值均高于中经络组(P<0.05或P<0.01),而其ISI值则显著低于中经络组(P<0.01)。结论:本病中脏腑及中经络证候与胰岛素抵抗及高凝血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寒、热证豚鼠变应性鼻炎糖皮质激素受体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寒、热证豚鼠变应性鼻炎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活性。方法:以寒、热性中药灌胃造成豚鼠寒、热证证候,再以10%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橄榄油溶液点鼻造成变应性鼻炎模型,观察变应性鼻炎模型豚鼠外周血白细胞GCR的活性。结果:外周血白细胞GCR活性以寒证变应性鼻炎豚鼠最低,热证组次之,正常对照组较高。结论:外周血白细胞GCR活性在寒证变应性鼻炎呈低下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分泌激素FT3、FT4、T、E2及皮质醇(cortisol,CO)水平与中医寒证热证的相关规律。方法:选实热、虚热、实寒、虚寒证患者202例及健康对照组50名,检测血中FT3、FT4、T、E2、CO指标。结果:(1)FT3、FT4数值热证高而寒证低,依次为虚热证组>实热证组>对照组>实寒证组>虚寒证组,提示热证基础代谢及氧消耗升高而寒证正相反。(2)CO值实证高而虚证低,依次为实寒证组>实热证组>对照组>虚热证组>虚寒证组,提示CO为形成虚实的因素之一而与寒热关系不显著。(3)性激素T热证高而寒证低;E2女性热证低而寒证高。提示T值高为形成热证的因素之一,E2值高为形成女性寒证的因素之一。结论:内分泌激素水平的高低是形成寒证热证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测银杏外种皮多糖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IL-2活性及sIL-2R的影响。方法:用银杏外种皮多糖给荷瘤小鼠及环磷酰胺损伤小鼠灌胃治疗,分别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IL-2活性及血清sIL-2含量。结果:银杏外种皮多糖可促进荷瘤小鼠及CTX损伤小鼠脾淋巴细胞的IL-2活性,并减少其血清sIL-2R的形成。结论:银杏外种皮多糖可促进荷瘤小鼠及CTX损伤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蒜素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55便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1例),每组依中医辨证再分为偏寒和偏热型及重度瘀血和轻度瘀血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每天静脉滴注大蒜素(60mg和硝酸甘油5mg,疗程10天。根据疗程前后症状和心电图变化评定疗效,并测定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结果:大蒜素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患者胃粘膜细胞凋亡及其基因调控。方法: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76例,分别与同病脾胃气虚证患者41例和健康人10名对照。在辩证基础上,检测胃粘膜细胞凋亡指数(AI)、凋亡基因相关蛋白p53、Bcl-2、Fas等指标。结果:(1)脾胃湿热组和脾胃气虚组胃粘膜AI增加;(2)脾胃湿热组和脾胃气虚组p53、Bcl-2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人组,脾胃湿热组Fas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人组。结论:胃粘膜从正常→实证→虚证的变化过程中,细胞凋亡逐步增多。p53、Bcl-2、Fas表达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与证侯形成的复杂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