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结核杆菌特异性蛋白刺激前后T细胞表面活化标记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以探讨其在肺结核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3例结核患者为疾病组,按照痰涂片结果分为涂阳结核组(123例)和涂阴结核组(80例),选择同期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其外周血PBMC中的T细胞表面活化标记以及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结核病组的CD3~+CD25~+、CD4~+CD25~+、CD25~+、CD8~+HLA-DR~+、CD3~+HLA-DR~+、CD8~+CD38~+、CD38~+、CD4~+IFN-γ~+、CD4~+TNF-α~+T细胞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并且CD4~+TNF-α~+T细胞在涂阳结核组的百分率显著高于涂阴结核组(P0.05)。结论结核患者体内存在异常活化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标记及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助于评估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活化指标HLA-DR、CD25、CD38在AIH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及临床检测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3例AIH组发病期患者、61例AIH组缓解期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活化指标(HLA-DR、CD25、CD38),对AIH组发病期、AIH组缓解期与健康对照组的免疫活化指标表达百分率进行比较。结果 AIH组发病期HLA-DR~+、CD3~+HLA-DR~+、CD8~+HLA-DR~+、CD25~+、CD38~+、CD8~+CD38~+表达百分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各组间百分率均数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组缓解期HLA-DR~+、CD3~+HLA-DR~+、CD8~+HLA-DR~+、CD25~+、CD38~+、CD8~+CD38~+表达百分率低于发病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HLA-DR、CD25、CD38在AIH发病期表达增加,缓解期表达降低;CD4~+CD25~+在AIH发病期表达降低,缓解期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肺炎支原体(MP)和柯萨奇病毒(COX)4种病原体感染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活化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探讨不同病原体感染后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病原体感染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3+、CD4+、CD8+、CD3+ HLA-DR+、CD3+ CD25+、CD8+ HLA-DR+、CD8+ CD38+和CD4+ CD25+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并与健康儿童对照比较.结果 EB感染后,患儿急性期CD3+、CD8+、CD3+ HLA-DR+、CD8+ HLA-DR+和CD8+ CD38+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CD4+、CD4 +/CD8+和CD4+ CD25+T细胞亚群显著降低;CD3+ HLA-DR+、CD8+ HLA-DR+、CD8+ CD38+细胞比例与患儿体温呈负相关,CD3+ CD25+与患儿的发热时间呈正相关;其他病原体感染中,CMV感染患儿CD4+细胞比例显著高于MP、COX感染患儿和正常儿童,CD4+/CD8+显著高于MP感染患儿和正常儿童,CD8+ CD38+细胞比例显著高于MP感染患儿和正常儿童;MP感染患儿急性期淋巴细胞CD3+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儿童,CD8+ CD38+细胞比例显著低于COX感染息儿.结论 4种病原体感染后患儿体内呈免疫活化和失衡状态;不同病原感染后,患儿T细胞免疫改变各具特点;检测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活化T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一种鉴别和监测手段,为临床区别该4种病原体感染和掌握患儿病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评估其免疫功能状态,为患儿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治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112例为观察组,正常对照组30例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其波动变化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CD3~+T细胞、CD3~+CD8~+T细胞比率升高,CD16~+CD56~+NK细胞比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4~+T细胞比率、CD4/CD8比值、CD19~+B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段中,6岁~10岁组和11岁~18岁组较1岁~5岁组CD3~+T细胞、CD3~+CD8~+T细胞比率升高明显。1岁~5岁组CD16~+CD56~+NK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其他2组,CD19~+B细胞比率升高明显,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差异比较中,CD3~+T细胞比率、CD3~+CD4~+T细胞比率、CD3~+CD8~+T细胞比率、CD4/CD8比值、CD19~+B细胞比率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CD16~+CD56~+NK细胞比率,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客观的反映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对病情判断、观察、治疗及愈后提供实验室依据,以降低感染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降低(P0.05),CD8+升高(P0.05);随着疾病进展Ⅲ期+Ⅳ期与Ⅰ期+Ⅱ期比较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降低(P0.05),CD8+升高(P0.05)。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术后卵巢癌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与术前比较并未明显恢复(P0.05),但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有所恢复(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术后短期并不能恢复,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升高,术后明显恢复,提示其在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探讨其全身及局部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 3 8例结核性腹膜炎治疗前、治疗后及 2 9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15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和 (或 )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①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 (CD3 + )、T辅助 /诱导淋巴细胞亚群 (CD4+ )、T辅助淋巴细胞 /T抑制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 (P <0 0 1) ,抗结核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 (P <0 0 1) ;②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水CD3 + 、CD4+ 、CD8+ 、CD4+ /CD8+ 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 (P <0 0 1) ,与外周血比较除CD8+ 降低 ,其余亦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明显异常 ,其免疫功能紊乱 ,表现为全身细胞免疫力低下而腹膜腔局部免疫力增强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结核性腹膜炎一项新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研究其变化规律,探讨疾病发生机制。方法:收集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全血和血清以及健康儿童对照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表面标记CD3+、CD4+、CD8+、NK、CD19+、CD3+HLA-DR+、CD3+CD25+、CD8+HLA-DR+、CD8+CD38+和调节性T细胞CD4+CD25+表达比例。采用IMMAGE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血清标本IgG、IgA、IgM、C3和C4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支原体肺炎患儿组急性期外周血CD3+、CD8+CD38+和CD4+CD25+细胞比例明显下降,B淋巴细胞(CD19+细胞)比例则显著升高,血清中IgG和IgA含量明显下降。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处于免疫失衡状态,T淋巴细胞增殖受到抑制,B淋巴细胞刺激增殖,体液免疫功能仍存在一定失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组,93例)及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93例)为研究对象,采集两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行标本处理后,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参数含CD3~+、CD4~+、CD8~+、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IL-17,并计算CD4~+/CD8~+、Th1/Th2、Th17/Treg的比值。结果哮喘组患儿的CD4~+细胞表达升高、CD8~+细胞表达降低,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哮喘组患儿的Th1细胞表达降低、Th2细胞表达升高,Th1/Th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哮喘组患儿的Th17细胞表达升高、Treg细胞表达降低,Th17/Treg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哮喘组的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4、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异常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临床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可间接评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脾氨肽冻干粉对其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住院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为RMPP组,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对2组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RMPP组脾氨肽不同治疗时间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RMPP组和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RMPP组脾氨肽冻干粉治疗时间延长,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下降(F=12.09,P0.01);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升高(F=32.27,P0.01),CD4~+/CD8~+水平显著下降(F=39.15,P0.01);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水平与脾氨肽治疗时间呈负相关(r=-0.55,P0.01)。结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与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关,动态观察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水平对RMP诊断和疗效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AIU)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探讨AIU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IU患者3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外周血B、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构成比。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IU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构成比下降[(11.95±3.73)%vs.(14.85±4.52)%,P0.05];CD8~+T细胞构成比升高[(30.20±9.12)vs.(23.70±6.51)%,P0.05],CD4~+/CD8~+T细胞比值降低[(1.10±0.42)vs.(1.48±0.49)%,P0.05];T淋巴细胞和CD4~+T细胞构成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AIU患者B淋巴细胞和CD8~+T细胞构成比异常,CD4~+/CD8~+T细胞比例失衡,可能在AIU的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鼻咽癌(NP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活化T淋巴细胞的检测及放疗后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双色直标的免疫荧光试剂,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正常人,128例NPC患者外周血在细胞膜受体上的表达。结果:126例NP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下降,CD8+升高,导致NPC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放疗后肿瘤有复发或转移者CD4+、CD4+/CD8+也有明显的下降。NPC患者的活化淋巴细胞CD3+/HLA—DR、CD8+/HLA—DR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活化T淋巴细胞的含量(P<0.01)。结论: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及活化T淋巴细胞,对NPC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放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NPC放疗后复发及转移的可能性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脐带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细胞)的基本特性以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淋巴细胞的抑制功能,为治疗SLE等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收集脐带血3例、SLE患者外周血6例和健康人外周血3例,肝素抗凝;检测CD4+CD25+及Foxp3+细胞比例;磁珠分选法分离各样本中CD4+CD25+细胞和CD4+CD25-细胞,分析各亚群细胞的纯度并进行体外扩增试验及体外抑制功能试验.结果 脐带血中CD4+CD25+细胞和CD4+ Foxp3+细胞比例最高,SLE患者外周血中最少;脐带血中CD4+CD25+细胞体外扩增能力比健康成人和SLE患者的CD4+CD25+细胞强.扩增后的脐带血CD4+CD25+细胞的体外抑制功能较扩增前及其它两者扩增后均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血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多,生物活性强,输注脐带血来源的调节性T细胞可以成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痛风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有无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的57例痛风患者和57例体检对照组的流式抗凝血,采用外周血和荧光标记抗体共同孵育的方法,使用BD FACSCantoⅡ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3~+、CD19~+B淋巴细胞、NK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频率。结果痛风组中NK细胞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CD3~+T、CD4~+T淋巴细胞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CD3~+T、CD4~+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在评估痛风患者免疫功能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液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住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60例为观察对象,对血液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比较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不同程度和不同治疗时间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水平变化。结果不同治疗时间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血液CD4~+T淋巴细胞亚群下降(F=34.68,P0.01);血液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升高(F=43.52,P0.01);CD4~+/CD8~+下降(F=28.07,P0.01);随着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程度加重,血液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升高(F=17.44,P0.01);而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下降(F=6.75,P0.01);CD4~+/CD8~+升高(F=38.42,P0.01);血液CD4~+/CD8~+比值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程度和治疗时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6、0.64,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程度和治疗时间与血液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关,血液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可用于评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程度和缓解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频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2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频率,以及CD3~+/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分析检测结果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差异。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6,P0.05)。CD3~+/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71、1.985、1.424,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升高,CD3~+/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不大。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测定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总IgE水平相关性。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和BNII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400例慢性湿疹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及总IgE,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慢性湿疹组总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均降低,CD8~+T细胞、CD3-CD16+56+NK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总IgE患者组的免疫功能相比较,CD3~+细胞与CD3-CD16+56+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功能的紊乱是慢性湿疹患者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在慢性湿疹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与体检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频率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5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的50例RA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采用荧光标记抗体和外周血共同孵育的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的百分比,并把这些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与疾病活动指数DAS28(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的相关性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RA患者的CD3~+、CD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频率显著高于50例健康人(P0.05),NK细胞频率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且CD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分布频率与DAS28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RA患者的疾病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不同分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11月诊断手足口病患儿150例,依据2010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按照患儿入院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组120例与重症组30例。入院后第24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及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10以及TGF-β1水平变化,分析2组患者血清IL-10、TGF-β1水平以及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及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差异。结果重症组与普通组患儿外周血CD3~+T细胞[(50.61±5.83)%比(59.08±6.21)%,t=3.017]、CD4~+T细胞[(23.87±3.91)%比(32.90±4.06)%,t=2.874]、CD4~+/CD8~+T细胞比[(1.05±0.47)%比(1.43±0.51)%,t=2.478]明显减少,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17.42±3.85)%比(11.09±3.26)%,t=2.804]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0[(37.90±6.17)ug/L比(11.09±3.28)ug/L,t=2.873],TGF-β1[(41.09±5.83)ug/L比(13.80±4.27)ug/L,t=2.905]水平明显升高,2组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后免疫调节机制紊乱,表现为抑制性调节性T细胞水平升高,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多,水平升高,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免疫功能变化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变化及雌激素水平与妊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孕妇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值及雌二醇的变化,并且测定20例未孕妇女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值及雌二醇做对照。结果: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存在明显差异,CD4+CD25+调节性T细胞值及雌二醇值明显升高。结论:孕妇免疫功能受到抑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雌二醇在孕妇中调节免疫耐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选取107例尘肺患者,其中石棉肺47例、矽肺45例、电焊工尘肺15例,单纯尘肺无并发症者53例,并发感染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者41例,并发COPD者30例(其中伴感染19例)。以同期40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尘肺组外周血中CD3+总T细胞、CD3+CD4+辅助/诱导T细胞及CD3-CD16+CD56+NK三类细胞百分数均降低(P0.05);三种不同类型尘肺之间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尘肺并发感染者外周血中CD3+总T、CD3+CD4+辅助/诱导T、CD3+CD8+抑制/杀伤T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并发COPD组外周血中CD3+总T、CD3+CD4+辅助/诱导T、CD3+CD8+抑制/杀伤T、CD3-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均降低(P0.05)。提示尘肺患者淋巴细胞尤其是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明显,并发肺部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升高,并发COPD者免疫功能损伤严重。因此,对尘肺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监测对阐明尘肺发病机制、监测疾病进展和改善预后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