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压氧内头皮针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头针组30例,常规药物治疗加头针治疗;高压氧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内头针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内头皮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结果高压氧组及高压氧内头针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头针组仅有部分指标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头针组改善程度较高压氧组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内头皮针对脑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各项指标,较单独使用高压氧和头皮针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血栓通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平分成高压氧组(高压氧加血栓通治疗)和对照组(血栓通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LPO、SOD水平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血液流变学亦有改善,但不如高压氧组明显;高压氧组LPO明显下降、SOD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高压氧联合血栓通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SOD水平、降低LPO水平,并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血柃通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平分成高压氧组(高压氧加血柃通治疗)和对照组(血栓通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LPO、SOD水平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血液流变学亦有改善,但不如高压氧组明显;高压氧组LPO明显下降、SOD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高压氧联合血栓通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SOD水平、降低LPO水平,并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高压氧联合血栓通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高压氧组(高压氧加血栓通治疗)和对照组(血栓通治疗)各4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LPO和SOD数值变化.结果 高压氧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62.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HIE新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差异显著;且治疗前后,两组检测指标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新生儿HIE血液流变学具有有效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患儿脑组织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观察了30例Binswanger病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发现,高压氧治疗可使红细胞比积及全血多切变率粘度下降,提示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为高压氧治疗Binswanger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玉春 《右江医学》2002,30(5):388-389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 0例Ⅱ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及 3 0例Ⅱ型糖尿病伴血管并发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粘滞血症 ,高压氧治疗后高粘滞血症显著降低。结论 :高压氧治疗有助于防治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液生物平衡疗法与高压氧疗法联合佐治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血液生物平衡疗法与高压氧疗法对4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与48例血液生物平衡疗法治疗;48例高压氧疗法治疗;49例对照组治疗比较,观察各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佐治组总有效率为89.8%,血液生物平衡组为70.8%,高压氧组为72.9%,对照组为48.2%,联合佐治组与其它3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而且经血液生物平衡疗法治疗2组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明显优于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结论 血液生物平衡疗法与高压氧疗法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不同证型脑卒中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将54例脑卒中患者辨证分为3型,进行高压氧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阴虚风动型高切变率、中切变率、低切变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明显高于风痰上扰痰热腑实型和气虚血瘀型(P〈0.01)。[结论]从血液流变学的角度,提示高压氧治疗脑卒中的最佳适应证为“虚风动型”阴虚风动是脑卒中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HBO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HBO组同时结合HBO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但HBO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脑梗死复发危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丹参、川芎嗪静滴治疗,观察组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71%,高于对照组的69.35%(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3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高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高压氧治疗在多领域具有独到功效,现对76例中风患者在常规中医针刺治疗下加用高压氧治疗,分析此疗法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常规使用药物和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能降低血液黏滞度,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可以促进血栓的溶解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26例糖尿病足患者予以高压氧治疗;24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的两组下肢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症状明显改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显著,提高了糖尿病足治疗的有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文 《广西医学》2012,34(12):1698-1700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 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行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用NIHSS量表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同时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改善(P<0.01),脑血流明显加快(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使脑血流速度加快,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26例糖尿病足患者予以高压氧治疗;24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的两组下肢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症状明显改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显著。提高了糖尿病足治疗的有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6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疗),治疗30 d,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以及血小板聚集指数等均有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能够显著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血液流变学参数,促进脑功能的恢复,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血栓形成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奕春 《河北医学》2006,12(3):256-257
目的:观察50例脑血栓形成在常规治疗下加用高压氧治疗,对病人出现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使用甘露醇、复方丹参液、速避凝、抗菌素及营养脑神经细胞。治疗组: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能降低血液粘滞度,减少血小板的聚集,促进血栓的溶解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高压氧与低分子肝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经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66例作为治疗组,并将其按接受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个不同的实验组,一组31例给予高压氧治疗,另一组35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同时随机选取体检健康人群作为试验对照组。分别测量两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多个指标(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ESR)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内两个实验组间各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压氧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状态,增强抗凝聚和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锦欢  覃灿彬 《四川医学》2011,32(4):521-523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8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及糖尿病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辅予高压氧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眼底的变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24%;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8.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显著,改善更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善患者视网膜缺血、低氧状态,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治疗能改善组织缺氧,促进溃疡愈合,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新途径.由于高压氧对微循环、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血液流变学等有明显的影响,可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和神经病变的修复,因此一些临床医学家将高压氧治疗技术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