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系统科学理论,笔者认为:针刺治疗中风既是一个系统,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据此提出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解决目前针刺治疗中风病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认为,以系统科学指导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研究,必将促进研究的深化并导致研究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检索的针刺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进行述评,探讨针刺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的最佳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研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2002.1—2013.6的有关针刺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治疗方法和研究方法学评价。结果通过对治疗方法的评价发现,研究中运用的心理学治疗方法专业性较差;通过对研究方法的评价,发现近10年来针刺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较少(仅有21项),按照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评价方法,这些研究的质量不高。结论毫针针刺头部穴位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是针刺结合心理疗法的最佳组合,临床亟待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明针刺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有效。  相似文献   

3.
根据系统科学理论,笔者认为,针刺治疗中风既是一个系统,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据此提出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研究,必将促进研究的深化并导致研究的质的飞跃。1.系统分类——确定主要的研究对象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分类,首先将系统分为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针刺治疗中风作为一个系统也不例外。在这个大系统中,由中风的性质、部位、病变数目和范围程度、发病次数、发病节气、发病前的机体功能状态以及性别、年龄等因素组成的中风机体功能状态系统,显然属于自然系统;中风针刺的病程、病期、季节、日…  相似文献   

4.
择时针刺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流动力学即时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不同时辰针刺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人体昼夜血压变化的3个不同时辰(辰、未、酉)电针治疗54例高血压病,观察不同时辰针刺对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与结论 酉时针刺对血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优于辰时和未时(P<0.05),辰时和未时针刺对血压、血流动力学也有影响,但差别不大(P>0.05)。  相似文献   

5.
王克键 《河北中医》1994,16(5):40-41
介绍一种新型的石油精馏塔工艺计算软件包,阐述了开发软件包的主要指导思想和软件包的特点。采用了计算的可视化方法,使用户便于进行设计判断。软件采用全屏幕编辑方式来实现数据输入,能方便地进行石油精馏塔的模拟计算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偏头痛10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偏头痛105例太原钢铁公司总医院(030003)刘改玲,杨晓玲关键词偏头痛,针刺偏头痛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发作性剧烈头痛,有左侧痛或右侧痛,亦有两侧都痛者。笔者从1987—1994年,采用针刺透穴加放血的方法治疗105例,...  相似文献   

7.
头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调式旋瓦机在两点不合理,一是从运动学和力学角度分析升降机构的机械结构和机械运动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产生危害;二是根据机械加工原理分析,该机所加工的轴瓦白合金表面的几何形状刘一个以2R为长轴、2Rcosα为短轴的椭圆柱面,这两点都大大降低轴瓦加工质量,给防燃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导致设备故障率高。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4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网膜静脉阻塞为严重影响视功能的眼底病,临床较为常见。中医称之为“暴盲”、“目衄”。其病因是由于血流动力学、血液凝固性及血管壁的异常引起视网膜静脉内血栓形成所致,迄今尚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从1991年应用针刺方法,治疗本病41例,取效较好,现报道...  相似文献   

9.
胡银娥  杨华元 《中国针灸》2007,27(11):829-831
针刺手法是针灸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针灸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了进一步揭示针刺手法的本质和特点,学者们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实时采集针刺手法,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并运用比较成熟的工程学对其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分析。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与研究发现,目前对针刺手法的分析还不是很深入和系统。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针刺手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设想,从而为针刺手法与针刺效应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可靠依据,为针刺手法量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刺疗法起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目前已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泛使用,并被证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治疾病的手段.然而,目前关于如何客观评估针刺技术的研究仍十分缺乏.现有的评估方法主要基于专家的主观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准确的.建立针刺技术的循证评估体系可以从专家评判的标准化、针刺技术的运动学分析及高仿真针灸模型的研制或标准化病人的培训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针刺治疗中风后复视的临床疗效水平、相关课题及文献质量,以期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指导提高该病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水平。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从创刊至2016年6月的相关文献,按照制定的标准筛选后,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将数据录入Rev Man 5.3作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共2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比较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单纯针刺或针刺联合其他疗法(如中药或西药等)疗效高于对照组[OR=12.61、95%CI(5.45,29.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Z=5.91,P0.00001)。结论:针刺或针刺联合其他疗法(如中药或西药等)治疗中风后复视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其他疗法,但文献中纳入的RCT文献数量较少,质量较低,还需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借鉴给水工程中管网水力计算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油品管路的摩阻计算方法,探讨了利用有限单元法对成品油管网进行水力计算问题。研究表明,有限单元法用于成品油管网的水力计算切实可行。具有计算速度快、上机前准备工作量小和编程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微计系统诊疗法的回顾与展望王雪苔(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100700)主题词针刺疗法/方法.耳针,头针,眼针微针系统诊疗法是以身体的特定局部同全身各部分存在着投影式关联为理论依据,在此特定局部进行检查或施治,用以诊断或治疗全身各部位病症的方法。这类诊疗...  相似文献   

14.
针药并用治疗黄褐斑10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10年来,笔者在徐宜厚教授的指导下,从肝脾肾三脏辨证立法,采用针药井用的方法,治疗黄褐斑106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IIB床资料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为连续治疗满3个月的门诊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以及有关慢性消耗性疾病者除外。一般资料:106例中,女104例,男2例;年龄在23~52岁,平均年龄37.7岁;病程最长者12年,最短者半年。发病诱因依次为:月经不调、长期情绪不佳、口服避孕药或伴有生殖器疾患、妊娠期发病1年以上未消退者以及过度日晒、化妆品使用不当等。2治疗方法2.1辨证治疗(l)肝郁血瘀证:皮损多发于面颊,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刺腰骶段穴位对不稳定膀胱有调节作用。本研究拟确定针刺会阳穴治疗不稳定膀胱的尿动力学特征及时效性,为经穴脏腑相关理论及针刺作用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Wistar大鼠造成不稳定膀胱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40只。每组再根据针刺后2h、6h、12h和24h不同观察节点分为4小组,给予相应处理,并进行尿动力学测定。分析针刺会阳穴对不稳定膀胱进行调节的动态尿动力学特征。结果:针刺会阳穴后2h、6h和12h分组观察,治疗组在各节点膀胱顺应性改善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且治疗组在针刺后2h、12h节点膀胱容量增加量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针刺会阳穴后,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不稳定膀胱的尿动力学改善程度有差异,其中在针刺后12h时,膀胱的顺应性提高程度和膀胱容量的增加量较为明显(P〈0.05),在针刺24h后尿动力的改善效应下降。结论:针刺会阳穴可改善不稳定膀胱尿动力状态,提高膀胱顺应性,增加膀胱容量;针刺会阳穴对不稳定膀胱尿动力状态的调节存在时效性,其中以针刺会阳穴后12h调节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合穴位封闭治疗假性球麻痹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假性球麻痹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或核上性延髓麻痹,常见于各种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一组症侯群,以春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为主要表现,随着人群中各种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此病证临床上日益多见,一旦发生,症状顽固,治疗困难,届临床难治之症。我们自1982年以来,对96例假性球麻痹患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封闭的疗法,进行了临床疗效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并随机选择96例假性球麻痹患者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的方法作为对照组。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分组情况治疗组96例中,男67例,女29例;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及手工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运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1163例中风失语症患者;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有效率、听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有良好疗效,但所纳入研究文献质量不高,仍需高质量的、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相关系统评价的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和证据等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公开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AMSTAR 2量表评价方法学质量,并应用GRADE系统评估证据等级。结果 共纳入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PRISMA得分均在15.5-26分之间,方案与注册、研究偏倚、其他分析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不足;AMSTAR 2评价提示所有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低;GRADE证据质量分级结果显示,纳入的32个结局指标中共有7个为中等质量,15个为低质量,10个为极低质量。结论 现有证据提示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疗效肯定,相关系统评价的报告质量良好,方法学与证据质量相对较低,因此在临床实际中应用证据时需谨慎,相关临床试验及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在针灸经穴研究中运用075000张家口医学院杨跃平,李启林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异常,古老的中医针灸经络学也受到影响,随着各学科向其不断渗透,使针灸经络学研究十分活跃。尤其是通过物理学理论、方法、技术对其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功能研究,使其出现了...  相似文献   

20.
文远屏 《四川中医》1998,16(6):55-55
周围性面瘫系急性非化脓性的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或称贝尔(Bell)氏瘫。常因面部受冷风侵袭后发生,有人谓病毒所致。本病为门诊常见病,笔者从1995年起应用针刺胸穴结合中药“牵正散”为主治疗本病40例,疗效好,疗程短,方法简便,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物例病例中,男性7例,女性33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问岁,平均为39岁;病程最短者为4小时,最长者3月余,以1周以内最为多见,计对例,占78%;发病前3日内有外感风寒者32例,占80%。全部叨例病人都有患侧不能皱额,闭眼不全,口角向健侧漏歪静周围性面瘫的特征。[治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