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改良式前牙金属翼板粘接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随着酸蚀——粘接技术广泛应用于修复临床,前牙钨翼极粘接桥有希望成为永外性的修复体,但仍存在暴露金属影响美观的问题,从1996年以来,我科采用改良式前牙金属翼板粘接桥修复17例,取得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材料和方法1 适应症选择 前牙缺失,基牙健康,舌侧有较大面积的釉质粘接面,且可取得共同就位道.2 基牙预备 基牙近缺失侧邻面片切,按3/4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金属铸造粘接桥对50例前牙、前磨牙缺失的修复,经两年临床观察,效果良好。金属铸造粘接桥以切磨牙体组织较少,异物感小,无金属显露,使患者乐于接受。在配以光固化复合树脂完成缺失牙的美容修复,使义齿自然、逼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金属加强网翼式基托全口义齿修复上颌前突患者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例上颌前突的牙列缺失患者,采用金属加强网翼式基托全口义齿修复. 3个月后随访,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义齿戴用3个月后,18例中有15例对义齿的固位、咀嚼、发音功能、美观性和舒适性非常满意;另外3例诉固位差,咀嚼发音功能一般,美观舒适恢复欠佳.结论 金属加强网翼式基托全口义齿用于修复上颌前突患者牙列缺失可提高义齿固位力和舒适度,有利于恢复咀嚼和发音功能.  相似文献   

4.
无冠粘接固定义齿 (crownlessbridgeworks,CBW )系统是利用粘接固位的固定义齿修复技术。其原理是首先将长1 6 5mm的固位钉粘接到缺牙区两侧基牙的邻面 ,桥体部以栓道形式插入固位钉的冠外拴附着体上并通过舌侧金属翼板粘接到基牙上达到固位目的。该项技术磨牙少 ,对基牙的损伤小 ,有望成为满足特定临床要求者的可行方法。本项研究旨在对其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价。1.资料与方法 :选择个别牙中间缺失病例 4 1例 ,其中前牙、前磨牙、磨牙缺失分别为 2 1、16、4例。牙位等同分组后 ,分别对其中 2 1例进行CBW系统 (CBW公司 ,荷兰 )粘接义齿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金属烤瓷桥及粘接桥修复前牙缺失的失败病例,分析两种修复方式的优缺点及适应症。方法:收集门诊前牙缺失、固定义齿修复病例,分成烤瓷冠桥修复组和粘接桥修复组。检查记录修复后即刻效果及修复半年后、修复2年后的临床失败病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烤瓷冠桥组失败病例主要为牙龈变色、崩瓷、牙龈炎、基牙牙髓炎、根尖病变等;粘接桥组失败病例主要为修复体松动、脱落、继发龋等。结论:两种固定义齿修复前牙缺失各有优缺点、适应症,临床应谨慎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6.
牙缺失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粘接固定义齿是一种基本不损伤健康邻牙,酸蚀后直接将义齿粘固于基牙上修复个别牙缺失的固定修复体,通常由金属、陶瓷或纤维增强复合树脂等材料制作而成.固位体、连接体和桥体是粘接固定义齿的重要组成部分,粘接剂是修复体与基牙稳固结合的纽带.粘接固定义齿的制作材料、固位体和粘接剂等与修复体及基牙的应力分布密切相关,是决定修复成败的关键.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工程数值计算法,它能够对几何物体的力学性能进行数值转换,并分析不同部位的应力应变情况,其在粘接固定义齿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在体外准确的建立修复材料、固位体、粘接剂、基牙以及牙周组织等的三维模型,并分析不同载荷下各部位的应力特点,为临床上个别牙缺失的固定修复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本文从制作材料、固位体及粘接剂等方面就三维限元法在粘接固定义齿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氧化锆全瓷翼板粘接桥修复单颌1~2颗前牙缺失的方法,观察其短期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实验流程为:收集临床资料,明确纳入标准;设计方案;牙体预备;技工室制作;试戴及粘接;随访。结果 共制作氧化锆全瓷翼板粘接桥5件,其中,单翼板式粘接桥2件,双翼板式粘接桥3件,平均观察6个月。在复诊检查结果中,5件氧化锆全瓷翼板粘接桥无变色、折裂、松动、脱落等情况发生,修复体边缘密和性良好,基牙无边缘着色、继发龋等发生,5件修复体均被评定为A级。结论对于单颌1~2颗前牙缺失的患者,采用CAD/CAM氧化锆全瓷翼板粘接桥修复可以取得较好的短期临床修复效果,但其粘接强度能否满足临床要求尚需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8.
<正> 前牙固定义齿设计种类很多,大体育3/4冠桥,金属开面全冠桥,金属与塑胶桥,桩冠桥等等,其各有利弊,然而目前复合树脂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具有一定强度与粘着力,但如单独用复合树脂(“古莎”,“可乐利”,EB树脂)与塑胶牙面作前牙固定修复,效果并不理想。今设计用双侧基牙近中邻面用金属嵌体加塑胶牙面与复合树脂,自凝塑胶成为前牙单个缺损固定修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ճ�ӹ̶��ż����ٴ�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脂粘接固定桥(resin-boneled fixed partial denture/resin-bonded bridges,RBBs)简称粘接桥,是一类不需要磨除大量缺隙区邻近健康牙体组织、通过粘接方式将修复体固定于基牙的固定桥修复体.1955年Buonocore[1]提出牙釉质酸蚀可以提高树脂材料与釉面粘接强度,尝试将酸蚀和树脂粘接技术用于牙列缺损的固定修复.但此方法被认为是一种过渡性的修复方法或长期暂时性修复方法.为了增加粘接桥的强度和固位力,1973年Rochette[2]使用了金属支架材料,在邻牙上设置多孔洞的金属翼状固位体的粘接桥设计.在此金属翼及金属桥架的结构基础上,对翼的结构和固位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从而衍生出不同类型的粘接桥.如Maryland桥、Virginia桥和粘接面铸网粘接桥(Cast Mesh FPD)等.  相似文献   

10.
前牙氧化锆全瓷粘接桥两年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前牙氧化锆全瓷粘接桥的修复效果,为氧化锆全瓷粘接桥修复的适应证选择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3例单颌缺失1~2颗前牙的患者,进行单翼或双翼氧化锆全瓷粘接桥修复.随访时根据美国公共健康协会标准,观察粘接桥的完整性、边缘着色、继发龋和颜色匹配性.结果 共制作粘接桥29件,其中单翼粘接桥23件,双翼粘接桥6件.观察14~30个月,平均22个月.1件双翼粘接桥修复失败,2件单翼粘接桥修复失败.26件粘接桥无边缘着色,无继发龋,仅2件单翼粘接桥颜色偏白.粘接桥累积生存率为90%(26/29).结论 对单颌缺失1~2颗前牙的患者进行氧化锆全瓷粘接桥修复,可以达到恢复前牙美观和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金属烤塑冠桥修复的临床应用天津医科大学口腔系矫形教研室(300070)高平,李锦标,刘金鼎用光固化超微填料复合树脂粘结铸造中熔合金制作冠桥修复体,因制作过程与技术操作和金属烤瓷冠相似,故称为金属烤塑冠桥修复。它是在金属-复合树脂粘接面研究之后,出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纤维强化树脂粘接桥在前牙种植过渡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颗上前牙缺失的种植义齿修复患者,在种植体植入术后即刻应用强力纤维强化树脂夹板技术制作粘接式树脂过渡义齿,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共完成21例,1例因咬合过紧、意外咬到硬物脱落,改用隐形义齿修复。其余均无松动脱落,持续至二期修复,最长观察13个月。观察期内临时义齿均出现不同程度变色,但患者对美学效果均感满意。结论纤维强化的粘接式树脂临时桥,美观、舒适、不影响伤口愈合,可满足前牙种植过渡修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前牙缺损,缺失的修复以金属烤瓷冠桥修复为主。我科自2001年起利用超强纤维带+光固化复合树脂作冠桥修复前牙缺损,缺失,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美国JP公司生产的光固化系列产品;中国广西南宁越洋实用技术公司生产的越洋牌超强光固化机(光能量达1300MW),用超强光粘接固定桥修复缺失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各种不同情况的缺失牙,用超强光粘接桥进行了粘接固定义齿的修复.结果通过近一年多的临床观察,选用超强光粘接桥修复的66例缺失牙中,除有1例因条件不好失败外,其余6例无脱落、折断、变色等现象,深受患者喜爱.结论超强光拈接桥最大的优点是不用牙体预备或少量磨除基牙的牙体组织,无金属冠套,无基托,无异物感,一次就诊即可完成,对于尖牙、第一双尖牙的修复,超强光粘接桥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粘接桥磨除牙体组织少、设计灵活、不需要麻醉、美观、舒适、脱落后可重新粘接、修复成本较低,是单颗小间隙前牙缺失患者的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笔者报道单端金属翼板粘接桥修复右上颌侧切牙缺失1例。  相似文献   

16.
金属翼板树脂粘接固定义齿是以铸造金属为支架,金属翼板为固位体,烤瓷熔附金属为桥体的粘接固定桥,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粘接桥修复方法。其主要缺点是远期留存率较低,最常见的失败原因是脱胶,具体表现为脱落或松动,脱落率高成为限制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其成功率的因素众多,本文就病例选择、固位体设计和连接体三个方面对粘接桥的影响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道辅助固位金属翼板粘接桥的临床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道辅助固位金属翼板粘接桥修复的临床短期效果.方法 对65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针道辅助固位金属翼板粘接桥修复,随访修复体固位和基牙健康状况.结果 65例患者共制作74件修复体,随访6~34个月,平均12.4个月.3件修复体松动、脱落,脱粘率为4%.基牙牙本质敏感9例(14%).结论 针道辅助固位可显著提高金属翼板粘接桥的短期成功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其长期成功率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个别后牙缺失久末修复,基牙向缺隙侧倾斜成倒凹过大。若同时伴有临床牙冠过短(牙合)面磨损,咬(牙合)过紧等,按常规可摘义齿及固定桥义齿修复设计有一定难度,设计固定桥义齿要切割过多的牙体组织,必要时还要去髓失活治疗。用可摘义齿修复其固位稳定性较差,咀嚼效率低。如何合理地修复这类倒凹过大缺牙,是我们探讨的课题。对此,我们设计了Co-Cr合金对半组合式后牙粘接桥。充分利用倾斜基牙倒凹过大的特点,在少磨牙的情况下即可设计完成。该粘接桥义齿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嵌合于下半部分上合为一整体粘接桥,制作完成的义齿其固位稳定性好,咀嚼功能好,仿真牙的功能较强,经临床应用效果是满意的,现将我们的设计及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金属树脂粘结桥在上颌前牙种植义齿修复中作为过渡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上颌牙区1~2颗牙缺失的种植义齿修复患者,在种植体植入术后即刻或拆线后应用金属树脂粘结桥临时修复,并作软组织整形,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共完成35例35件金属树脂粘结桥,2例1个月左右松脱,再次粘固,余均无松动脱落持续至种植体行永久修复,最长8个月,观察期内19件临时义齿出现不同程度染色,不过患者对美学效果仍感满意。结论:金属树脂粘结桥行对前牙缺失种植义齿修复期间临时修复,患者主观感觉舒适,美观效果较满意,不影响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Carolina粘接桥修复单颗切牙缺失的临床效果,为单颗切牙缺失提供一种新的临床修复方法。方法:根据适应症严格选择33例上颌或下颌单颗切牙缺失病例,行Carolina粘接桥修复,在修复后1个月、6个月及1年分别进行复诊,观察修复美观效果、桥体的粘接情况、桥体牙周状况等指标。结果:33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美观效果,患者较满意;其中3例粘接树脂1年后出现少量着色,立即给予抛光处理;2例在使用桥体啃咬食物时出现桥体松动,予以重新粘接。所有病例牙周状况良好。结论:Carolina粘接桥修复单颗切牙缺失可取得良好的美观效果,且不需进行基牙预备,无创伤,是修复单颗切牙缺失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