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中医辨证中的西医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辨证中的西医思维姚源璋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272137)关键词:中医辨证/西医思维把现代量化概念引入中医学中,是传统中医学的一个进步。同样把疾病作为研究客体的中、西医学之间有着最相容性和最可借鉴性。传统中医学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形成系统的现代中医...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17,(10):827-830
从科学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剖析了中西医学在理论原点上的差异。认为古希腊的原子论决定了西医学必然采用解剖分析还原的方法,而以中医传统哲学气理论为基础的中医学则必然要强调整体运动和联系。由于理论原点的差异,中西医学在理论上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中医理论的一切现代研究,都必须以充分尊重中医学术体系的主体性为前提。中医学不能仅仅把以现代科学为标准的现代研究视为中医学的发展,而对基于中医学术自身的发展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3.
中医全科医学学科特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医学的整体观、各科兼通性、服务基层、医乃仁术等方面探析中医学学术体系中蕴含的全科医学理念,认为中医全科医学是对中医学学术体系和服务模式的再构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1引言 中医急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急危重症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规律、辨证救治与处理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其在中医学学术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医学学术发展和飞跃的突破口。从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医学学术发展的核心是急诊学科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医急症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西医学急症治疗发展史的回顾和对比,了解到中医急症治疗在中医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中医急症治疗在中医历史上的成就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从历史的回顾中可以看到中医急症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医急症治疗的停滞导致了整个中医学的萎缩和倒退。从而提出发展中医急症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其一是人才问题。其二是中医急症发展的方向。其二是中医急人员所具备的业务素质。其三是中医急症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思维方式上,学习中医首先是对中医思维方法的学习,而教授中医学知识的首要任务是为学生培养中医思维模式.本文从注重整体研究、强调功能联系、擅长取象比类、重在辨证论治、善用中和思维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和建立学生的中医思维.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中国医学流入美国约50年,美国学者对此古老医学非常崇敬,认为中医学有很高的价值,中西医结合是未来医学发展之趋势,中医西医学化,中医新科技化,是大家必须去研讨之路。同时认为,中医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改进传统观念,以学术科学为主,以传统经典为考,改进而不忘本,中医才能更加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的回顾、展望将来、中医事业如何发展、中医学术如何发展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医学的前途。指出 :必须把中医教育搞好 ,注意如何有利于培养出在中医方面真正具有水平的人才。此外还应大办中等中医药专业培训 ,培养中医药各专科人才。在探讨中医学术如何发展时 ,认为首先 ,必须以马列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 ;其次 ,发展中医辨证施治 ,运用中医的综合疗法 ;再次 ,继承与发展 ;第四 ,与自然科学 (包括西医学 )的结合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医现代化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现代化研究必须遵循中医学理论、观点和方法 ,坚持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整体观辨证施治 ,合理地利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 ,建立有中医特色的研究体系 ,才能发展中医学的优势 ,使中医走向世界。而不可一味地用西医学模式及其思路、方法、指标去研究中医学 ,违背中医学自身发展的规律 ,而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0.
继承整理中医学术经验培养造就更高层次中医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铁涛 《中医药学刊》2002,20(3):262-264
从历史的回顾,展望将来,中医事业如何发展,中医学术如何发展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医学的前途。指出:必须把中医教育搞好,注意如何有利于培养出在中医方面真正具有水平的人才,此外还应大办中等中医药专业培训,培养中医药各专科人才,在探讨中医学术如何发展时,认为首先,必须以马列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其次,发展中医辨证施治,运用中医的综合疗法,再次,继承与发展,第四,与自然科学(包括西医学)的结合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性与中药药性物组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培勋  龙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769-177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对中药药性理论加以现代诠释,让全人类共享中华文明的成果,是当务之急。作者首次提出中药药性物组学的新概念,认为中药药性物组学是研究中药药性物质组组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并对中药药性物组学的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相互关系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药药性的科学研究,最终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是现代医学领域的最前沿研究,但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结合却是医学界存在的最大难题.中、西医学在病因、病理、诊断等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至少存在一个交汇点,即结合点.找到这一点或几点,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便能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是现代医学领域的最前沿研究,但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结合却是医学界存在的最大难题。中、西医学在病因、病理、诊断等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至少存在一个交汇点,即结合点。找到这一点或几点,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便能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中医理论使用中药注射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韩伟  何恩霞  曹京梅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6):2498-2500
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危急重症治疗领域具有化学药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是在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流感危急重症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但近几年中药注射剂频繁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的事件,使得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受到严重质疑,究其原因,不外乎药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合理用药问题。因此,该文从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历史开始,综合文献资料,阐明中药注射剂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才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王玲  汪文杰  张茂林 《光明中医》2016,(12):1700-1702
目的研究国医大师李今庸中医考据学大师的成才因素。方法亲自探访李老本人、查阅相关资料。结果家学渊源、名师指导、矢志不渝是三个决定性因素。结论李今庸教授是迄今湖北省唯一的国医大师,他为人师表,学验俱丰。先生从一位临床医生和医学院教师进而而成为一位中医考据学大师,家学渊源、名师指导、矢志不渝是先生钻研中医考据学而又硕果累累的三个决定性因素。本人不揣愚昧,将之梳理成文,以启后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阐述转化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及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发展概况。方法 将转化医学在中西医领域里的研究性、报道性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介绍该学科的发展及应用等。结果 转化医学已经被成功地引入到中医药学科的研究领域之中。结论 转化医学的兴起将会给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创新机遇。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诊断学是联系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本文就5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诊断学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主要观点是:①讲授中医,联系相关的西医知识;②结合临床实际,利用多媒体进行形象化教学;③理论联系实际开发学生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药的开发利用是现代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从中医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和现代医学实验方法的应用两个角度,阐述了基于中西医结合技术的新药开发.中药新药的开发应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药物的成分、用量、配伍原则要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同时应用新的技术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中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采用现代技术为新型药物的开发和临床的更好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下文简称慢乙肝)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和护肝治疗。后者主要是针对肝脏炎症及其并发症的对症治疗;按照目前观点前者才足治本之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或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减轻肝脏炎症,延缓疾病进展,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所以,抗病毒治疗一直是慢乙肝治疗的焦点,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是目前临床上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但疗效不尽满意。多年来,中医药在这方而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中药的开发利用是现代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从中医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和现代医学实验方法的应用两个角度,阐述了基于中西医结合技术的新药开发。中药新药的开发应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药物的成分、用量、配伍原则要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同时应用新的技术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中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采用现代技术为新型药物的开发和临床的更好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