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蛰虫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以腹腔注射猪血清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以ALT、GGT、TP、Alb、A /G比值、IV .C、LN、HA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为指标 ,观察蛰虫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 :蛰虫能提高肝纤维化大鼠TP、ALb含量及A/G比值 ,有降低ALT、GGT、IV .C、LN、HA的作用 ,并能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 :蛰虫有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 ,恢复肝细胞结构和功能 ;减少纤维组织增生 ,阻止纤维化发展 ,促进纤维组织降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蛰虫对肝纤维化大鼠IV.C、LN、H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蛰虫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以腹腔注射猪血清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以IV .C、LN、HA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为指标 ,观察蛰虫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 :蛰虫有降低IV .C、LN、HA的作用 ,并能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 :蛰虫有减少纤维组织增生 ,阻止纤维化发展 ,促进纤维组织降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2号方抗肝纤维化的形态学和血清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用以清热利湿、补气健脾、养血活血为主要治法的中药2号方进行预防和治疗,用光镜观察肝脏HE、Malory染色的变化,用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检测了血清生物化学的变化。结果证明中药2号方有明显的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肝硬化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垂体—甲状腺轴激素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9年以来,我们对118例肝硬化患者分别进行了辨证分型及血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测定,并动态观察了各证型血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的变化,发现肝硬化的辨证分型与血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的变化有一定关系,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并排除合并有甲状腺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为观察对象。1.2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1]。其中肝胃不和型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23~75岁,平均482岁;病程1~16年,平均67年。血瘀湿阻型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22~76岁,平均486…  相似文献   
6.
<正>妇人经带胎产数耗于血,易致血亏,故内经谓"妇人之身,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灵枢·五音五味篇》),明代《景岳全书》[1]:"女子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故治妇人之疾病,当以经血为先……"。人乃血肉之躯,无形之阳气,基于有形之阴血,妇女经、孕、产、育屡耗其精血,故在妇科治疗上,要随时随地顾护精血,不能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虫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的影响。方法 :以腹腔注射猪血清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以ALT、GGT、TP、ALb、A/G比值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的指标 ,观察虫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的影响。结果 :虫能提高肝纤维化大鼠TP、ALb含量及A/G比值 ,有降低ALT、GGT的作用 ,并能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 :虫有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变性环死 ,恢复肝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也是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要课程。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诊断学教学,既不同于中医院校的中医专业,又不同于西医院校的西医专业。为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诊断学教学质量,现对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医药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各课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专业课程。中西医结合专业为我校新开设的专业,中医内科学更是新开课程。基于以前笔者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有比较丰富临床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认真备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反应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流行病学调查方式,与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相比较,分析其证候特点与相关因素。无反应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证候特点与相关因素。结果:无反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证候以气阴两虚、痰热瘀毒阻肺为特点,相关因素与高龄、烟酒不节、劳逸过度、慢性基础疾病病情较重有关。结论:年老体弱、烟酒不节、劳逸过度、久病宿疾等原因引起内在正气虚损,痰热内蕴,风热外邪乘虚侵袭,与痰热瘀毒相合,壅滞于肺,导致肺脏功能失常是本病基本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