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总结某“三防”医学救援队在广州亚运会期间执行核化生监测与应急处置备勤的做法,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根据亚运安保形势、任务及联合备勤的特点,探索搞好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核化生监测与应急处置备勤的方法、步骤.结果 此次亚运会备勤任务圆满完成的经验是:掌控亚运会核化生恐怖袭击形势,细化“三防”医学救援安保备勤的...  相似文献   

2.
广州亚运会反“核化生”恐怖袭击医学救援的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核化生”恐怖袭击医学救援是广州亚运会安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总结了某“三防”医学救援与防化部队、院校专家在广州亚运会期间,共同开展“核化生”监测与应急处置联合备勤的成功做法。主要包括:1)明确任务,增强反“核化生”恐怖袭击医学救援的针对性;2)合理分组,增强反“核化生”恐怖袭击医学救援的时效性;3)理顺程序,减少反“核化生”恐怖袭击医学救援的盲目性;4)周密筹划,增强反“核化生”恐怖袭击医学救援的实战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防核与辐射、化学、生物突发事件(三防)医学救援力量内涵建设的重点,为强化三防医学救援分队建设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国内外核与辐射、化学、生物(核化生)恐怖袭击事件形势及我军三防医学救援力量现状,对医学救援力量内涵建设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三防医学救援力量内涵建设应包括下述几部分内容:①完善应急预案;②开展应急演练;③强化医学救援知识培训;④加强应急物资储备;⑤提高医学救援力量机动能力。结论提高三防医学救援力量内涵建设,是有效应对核化生恐怖袭击事件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应对新时期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新要求,在应急和战时有效开展核化医学应急救援。方法 通过青岛奥帆赛的安保值勤备勤,战区三防医学救援队的实兵实装拉动演练,开展核化医学应急救援的训练与探索。结果 对各种环境下不同规模不同区域应急救援的训练和保障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防原医学和防化医学救援实际保障能力。结论 建立健全核化医学救援分队的组织指挥和力量编成体系,方案预案体系,训练和保障模式,可充分发挥核化医学救援分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军队医院平战时都承担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任务,在接到救援指令的第一时间,快速有效的反应是赢取救援时间,保障救援效果的有利支撑。核化生恐怖袭击事件作为公共突发事件的一部份,在时间效率、专业技术、卫生防护上都给救援卫勤力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梳理核化生恐怖袭击基本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在承担奥运期间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准备过程中的体会,对军队医院实现应急医疗救援快速响应的方法与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25(6):I0002-I0002
为进一步提高“三防”医学救援队建设水平,切实做好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形成保障力,2007年9月下旬,成都军区“三防”医学救援队和驻滇某防化团成功组织了“三防”医学救援联合演练。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某防化团着眼“三防”救援保障的共同使命任务,积极探索开展协作训练的方法路子,在人员培训、技术训练、战术演练、应用科研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联合协作,有效地实现了资源互补、无缝链接。在前期分训合练的基础上,分别模拟了核、生、化恐怖袭击背景下的应急救援保障,根据预案,连续推演了采样、侦察、检验、洗消和救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亚信峰会安保"三防"医学救援队执行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核化生医学应急救援安全保障任务的工作经验,为今后开展类似安全保障任务提供借鉴。 方法 结合开展亚信峰会安保工作实际,进行回顾总结。 结果 精心筹划、严格管理、搞好研判、突出重点、合理编程、科学组训、灵活用兵是完成任务的根本保证。 结论 在现有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三防救援队伍建设,突出防化医学应急能力建设,并不断提高公众对核化生恐怖心理危害的预防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实现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快速分类,完成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任务,提升国内核化生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能力。方法:结合核化生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实际,选取材料和合适技术,完成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分类处置电子标签的研制,并与核化生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分类处置信息系统或"军卫一号"系统进行对接。结果: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分类处置电子标签可以满足伤病员快速分类的需求。结论: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分类处置电子标签标志清晰,便于对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进行前期分类,对提高医学救援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军民融合式应急医学救援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军地联合应急医学救援中,存在着应急响应相对滞后、预案缺乏针对性、卫生力量筹划与部署不到位、军地协同机制不顺畅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应从组织指挥、预案制定、医学救援力量建设、科研训练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建立军民融合式的一体化应急医学救援体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军地融合的方式,联合组建医学救援队。通过多次举行模拟紧急医学救援演练,明确救援任务,完善救援机制。军地融合医学救援具有组织严谨、行动迅速、技术雄厚、保障有力等特点,同时,应注意把握信息资源共享、组织指挥顺畅、协同分工明确、追求科学实效等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一线核辐射应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方法根据核辐射应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的实际,结合实地演练经验开展理论分析。结果当前一线核应急救援队伍还普遍存在宏观管理体系松散、专业救治人才缺乏、进修培训不连贯、救治药材更新配套缓慢等薄弱环节。结论通过科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强化应急救援实战演练、优化药材供应储备、完善应急救援信息化支撑等手段,可提高一线核医学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分析恐怖袭击常用化学毒物种类及危害特点出发,提出研制辅助决策系统任务需求和设计构想。该决策系统能够通过预置模型,科学、快速、准确地进行化学毒物危害评估,提出相应的防疫医学应急救援方案,指导"三防"医学救援队实施现场医学救援。方法结合袭击区域气象条件、地理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对化学恐怖袭击有毒物质快速定性或半定量侦检,通过毒物扩散模型建立开放的危害评估平台,利用计算机实时仿真和Web-GIS技术,以VB、Java和Access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的辅助决策系统可运行于Windows XP、平板电脑和手机安卓操作系统。结果该系统包括应急医学救援基础数据库模块、化学恐怖袭击规模划分模块、地理信息系统GIS模块、危害评估模块、防疫医学救援方案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可以对化学恐怖袭击进行定量危害评估,提出相应的卫生防疫医学应急救援预案、毒物应急救援方法措施,为相关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科学数据。结论在信息化条件下,系统可较好地为卫勤决策者和防疫专业人员进行化学恐怖袭击事件危害评估和应急防疫医学救援决策提供依据,大幅度提高"三防"医学救援队应急医学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国家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伍组成、任务、装备与管理。方法 根据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伍的职责和任务分工,组建国家核辐射卫生应急医学救援队伍并对队伍进行装备,根据队伍面临的救援情景开展培训、演练等管理工作。结果 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伍由辐射防护与监测、医疗救治、内外污染处理、食品饮用水检测等专业技术人员、应急管理和后勤保障人员组成。培训演练是核辐射卫生应急队伍技术能力和装备是否合理的重要手段。结论 规范化的应急队伍装备与管理,能确保在各类检验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快速响应、高效的开展核辐射卫生应急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军队医院非军人护士应急医疗救援培训的护理组织与管理.方法 配备合理的人力资源,明确应急医疗救援工作职责,制定科学的轮训制度,通过训练及严格的组织管理,做好应急医疗救援的准备工作.结果 非军人护士的考核成绩由75.26分升至85.23分;提高应急医疗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准备阶段的时间由25分钟缩短至15分钟,提高工作效率.结论 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是圆满完成应急医疗救援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医疗机构是区域性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中坚力量,提高医院的核应急救援能力,是医学救援行动及时、高效实施的关键。为了更好提升区域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能力,从核事故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医学救援条件和救援经历等方面阐述了医疗机构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能力的现状,对组织管理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救援技术能力、救援保障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救援预案制定、应急医学响应系统建立、救援队伍的专业救治能力建设、核安全意识宣教、培训及现场演练开展、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实战谈灾害紧急医疗救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中国国际救援队14批次国内外救援资料的回顾分析,提出狠抓救援队伍建设;根据任务需要,实施分等级救治;立足自我保障,保证队伍持续的战斗力是科学施救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军地联合开展世博会医疗保障的经验,指出军地联合医疗保障是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救活能力的有效方法,并提出构建军地联合医疗保障长效机制,开展军地联合救治实战演练,完善医疗保障物资经费支撑制度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护理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紧急医学救援护理队伍建设提供规范化的操作指南和可量化的参考工具。方法采用改良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过两轮函询,建立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护理实践能力评价指标,并用优序图法与专家评定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0,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83和0.526。通过两轮咨询,最终构建了包括个人基本素质、应急护理能力、紧急救援能力、应急演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各指标赋予权重。结论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护理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性较高,权威性、协调性较好,筛选出的评价指标可为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护理实践能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核与辐射恐怖袭击的特点,结合现场医学应急救援中辐射侦检的任务,研究了核与辐射恐怖袭击医学应急中的现场辐射监测技术与装备需求,按照"积极兼容"的原则,提出了一套适合核与辐射恐怖医学应急的现场辐射监测技术与装备体系,可为应急决策与装备配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世界多次发生地铁爆炸恐怖袭击的现实,结合对脏弹威胁的考量,本文以城市地铁遭遇脏弹恐怖袭击为假设,探讨其医学救援的难点和对策。梳理的难点有现场医学救援协同要求高;医疗后送的时效性难保证;对大批量伤员实施洗消难度大;现场医学救援展开区域有限;公众心理救援需求紧迫。提出的对策是明确反恐应急机制,多方合作细化预案;设置多个应急医院,形成救援保障网络;统筹医学救援力量,保障救援顺利实施;定期进行训练演练,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