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程利 《肝胆外科杂志》2015,23(2):133-134
目的研究丝线结扎胆囊管法在短胆囊管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是否安全适用。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导致短胆囊管时使用丝线结扎胆囊管。结果共完成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致短胆囊管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6例,无中转开腹,术后无胆漏、胆道狭窄和胆道结石残留等并发症。结论丝线结扎胆囊管法在短胆囊管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少见的胆囊及胆囊管解剖变异:附8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少见的胆囊及胆囊管解剖变异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1年间收治的432例经腹行胆囊切除术中的8例少见的胆囊及胆囊管解剖变异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中双胆囊1例,左位胆囊1例,胆囊管肝总管并行2例,胆囊管开口于胆总管前壁1例,双胆囊管1例(1管汇入胆总管、1管汇入肝总管),胆囊肝管1例,右副肝管汇入胆囊管1例。4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50.0%)。结论 提高对肝外胆道解剖变异的认识,仔细解剖胆囊三角,认真辨认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妥善处理胆囊动脉及胆囊管、“粘连带”是降低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胆囊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胆囊部分切除术是指将胆囊底部、体部及颈部前后壁的大部分切除 ,仅胆囊床上的胆囊后壁全部或部分留在原位 ,其残留的粘膜予以剔除或破坏 ,胆囊管按常规方法分离后结扎。此种操作称为胆囊部分切除术或胆囊大部切除术。而保留带血管蒂的胆囊壁作胆道修复之用的胆囊部分切除、或术中造成胆囊近段残留 (甚至残余结石 ) ,均不应笼统称为胆囊部分切除。本术式主要用于难做的胆囊切除 ,不能按常规行经典的胆囊完全切除 ,被迫采用之。近年国内外文献对胆囊部分切除术已有散在报道 ,该术式除应用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OC)外 ,亦应用于腹腔镜胆囊…  相似文献   

4.
残留胆囊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关于残留胆囊 胆囊切除术中由于多种原因所造成的不完全胆囊切除、胆囊次全切除或术中已存在副胆囊未处理,均可产生残留胆囊,可含残留结石或复发结石.胆囊残留部分可包括胆囊颈、胆囊壶腹部或过长的胆囊管(>1 cm),甚至整个副胆囊,其残留部分黏膜并无缺损,可同时残留结石,或日后复发结石,可引发一系列临床征象,类似于首次术前的临床表现,属于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胆囊后三角应用解剖及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索胆囊后三角的解剖结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供胆囊后三角解剖学基础。方法2005年9月至2008年1月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山东省立医院、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荣成市人民医院选用81例成人尸体标本,模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后三角入路,观察胆囊后三角的组成边界、穿行结构及毗邻关系。结果胆囊后三角由胆囊颈部后壁、胆囊管、胆总管上段和肝右叶脏面组成;胆囊管的长度(3018±219)mm,直径为(302±036)mm,其形状有直线型和弯曲型;胆囊动脉的直径为(168±035)mm;胆囊管较胆囊动脉粗,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74%)于胆囊后三角后下方见异常胆囊动脉,自胆囊颈及胆囊体后方入胆囊,胆囊动脉自胆囊管后方走行进入胆囊8例(99%),胆囊动脉走行于胆囊管前方5例(61%);5例(61%)发自肝右叶脏面的副肝管通过胆囊后三角经胆囊管和肝总管汇合处后下方入胆总管。结论熟悉胆囊后三角的组成结构及毗邻关系,是避免手术时损伤血管和胆管的关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爱国  聂凯  邹耀祥 《腹部外科》2008,21(4):233-234
目的探讨胆囊三角区炎症致密粘连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方法根据胆囊三角区炎症粘连致密程度,选择镜下顺行切除胆囊、逆行切除胆囊或中转开腹切除胆囊。结果本组130例,腹腔镜下顺行切除胆囊9例;逆行切除115例,占88.4%;中转开腹切除胆囊6例。无一例肝外胆管损伤。结论根据镜下探查情况,酌情采用顺行、逆行切除胆囊或适时中转开腹切除胆囊,有助于提高胆囊三角区炎症致密粘连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避免发生肝外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47岁,因反复右上腹胀痛6个月入院。既往剖宫产手术史。腹部彩超提示:胆囊结石,MRCP提示:胆囊结石,右副肝管显示毗邻胆囊颈管。诊断: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解剖胆囊前、后三角,显露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注意保护右副肝管,胆囊管近胆总管侧、胆囊动脉近心端用可吸收生物夹夹闭,胆囊管胆囊侧用1-0丝线结扎、切断胆囊管,胆囊动脉远心端用电凝凝闭,胆囊床用电凝分离。胆囊从脐上缘戳孔处取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的形成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 例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病例.结果 15 例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经B 超、MRCP 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予再次手术治疗,均痊愈后出院.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且经常伴右上腹疼痛者应及时手术治疗.预防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主要在于术中准确处理胆囊管.  相似文献   

9.
术前MRCP对LC难易预测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显像结果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难易程度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对106倒患者胆囊MRCP显像结果(包括胆囊大小、囊壁厚度、结石大小、周围组织粘连度、胆囊颈部结石、胆囊角度、胆囊管长度及胆囊位置)与LC术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LC难易程度与胆囊管长短及胆囊颈部有无结石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胆囊管角度、胆囊体积大小、胆囊壁厚薄、胆囊周围情况及胆囊位置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胆道疾病术前常规行MRCP对预测LC难易程度有很大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残余胆囊的预防和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余胆囊的预防和诊治林雨冬1高志清2李树仁1钱印榕1残余胆囊属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syndromesPCS)”中的一种,因胆囊管残留过长可以生长形成小胆囊或胆囊切除后遗留的部分胆囊,故称之为“残余胆囊”。统计...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53岁,因"右上腹部胀痛不适2个月"入院。彩超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提示胆囊结石,术前MRCP未提示胆囊管缺如。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胆囊饱满,约10 cm×4 cm,周围无粘连,锐性分离胆囊前后三角,游离胆囊与胆总管处间隙,未见胆囊管及胆囊动脉,逆行游离并完整切除胆囊,仍未见胆囊管及胆囊动、静脉,即胆囊无明显管道与肝脏、肝外胆管相通。术后剖开胆囊见胆囊内充盈黄绿色胆汁及3枚黄褐色  相似文献   

12.
Trocar采用“四孔法”布局。体位采用仰卧位,穿刺后头高足低30°,向左倾斜10°~15°。探查完毕后,可见胆囊大小约9 cm×3 cm×3 cm,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助手无创钳下压网膜,术者左手提起胆囊,右手分离胆囊三角,钝性游离胆囊颈管和胆囊动脉,可见胆囊颈管直径约0.2 cm,胆总管直径约0.7 cm,肝右动脉发出胆囊动脉前后支。可吸收夹夹闭胆囊颈管及胆囊动脉,并切断,将胆囊从胆囊床剥离。自剑突下Trocar孔取出胆囊。电烙胆囊床,确认无活动性渗血后清点纱布、撤出腔镜器械。  相似文献   

13.
正急性胆囊炎是目前我国县市级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及手术量较大的疾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为首选治疗方法,复杂胆囊病例多,中转开腹及胆道损伤时有发生。复杂胆囊,一般是指因胆囊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胆囊的萎缩、胆囊及其周围血管的变异、胆囊管及肝管胆管变异及副胆管等各种原因导致胆囊及其周围解剖困难或解剖不清时,归类为复杂胆囊~([1])。胆囊  相似文献   

14.
Trocar采用"四孔法"布局。体位采用仰卧位,穿刺后头高足低30°,向左倾斜10°~15°。探查完毕后,可见胆囊大小约9 cm×3 cm×3 cm,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助手无创钳下压网膜,术者左手提起胆囊,右手分离胆囊三角,钝性游离胆囊颈管和胆囊动脉,可见胆囊颈管直径约0.2 cm,胆总管直径约0.7 cm,肝右动脉发出胆囊动脉前后支。可吸收夹夹闭胆囊颈管及胆囊动脉,并切断,将胆囊从胆囊床剥离。自剑突下Trocar孔取出胆囊。电烙胆囊床,确认无活动性渗血后清点纱布、撤出腔镜器械。  相似文献   

15.
正复杂胆囊是指萎缩性胆囊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积脓、胆囊胆管内瘘、Calot三角组织致密纤维化粘连、肠管与胆囊或Calot三角致密纤维化粘连、Calot三角大量脂肪堆积并粘连等,一直被认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相对禁忌证。复杂性胆囊疾病因解剖变异或急慢性胆囊炎症致胆囊Calot三角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胆囊切除和胆囊疾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123例患者,同期收集诊断为非胆汁反流性胃炎的221例患者。将患者依据胆囊状态分为胆囊疾病、胆囊切除和胆囊无疾病3组,分析胆囊状态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结果 12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存在胆囊切除22例(17.89%),胆囊疾病26例(21.14%);221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存在胆囊切除7例(3.17%),胆囊疾病30例(13.57%)。胆汁反流组和非胆汁反流组的胆囊状态不同(χ~2=21.089,P0.001)。胆囊状态和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有关:相对于胆囊无疾病患者,胆囊切除和胆囊疾病患者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风险较高(OR1,P0.012 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囊切除、胆囊疾病及年龄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胆囊切除及胆囊疾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存在着关联性,胆囊切除和胆囊疾病可能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胆囊结石萎缩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反复炎症后胆囊壁增厚,呈纤维组织增生及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胆囊肌肉纤维萎缩,多数与周围有粘连。个别胆囊嵌陷入肝脏,胆囊变厚、变硬,甚至似钙化样,整个胆囊失去弹性,特点是胆囊缩小。要剥离此种胆囊,手术操作时间长,出血较多。本院曾有3例萎缩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剥离胆囊时过度牵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胆囊内瘘是胆囊结石少见的并发症,包括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胆总管瘘、胆囊结肠瘘、胆囊胃瘘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胆囊十二指肠瘘,而胆囊胃瘘由于胃活动度大、胃壁厚等原因极少发生,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难以确诊。现报道2例胆囊胃瘘患者,其中1例为慢性胆囊炎合并胃窦部憩室内瘘患者,1例为胆囊胃窦部内瘘患者。  相似文献   

19.
胆囊扭转指由于胆囊系膜过长,胆囊沿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轴线发生扭转而引起的严重外科急腹症.其临床少见,好发于60~80岁老年女性.欧美文献报告仅400例之多.胆囊扭转的病因不明,但胆囊系膜过长为扭转所必备.胆囊扭转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右上腹痛常见.虽然现代影像学技术有了飞速发展,但胆囊扭转仍无有效特异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亦无特异性,常见白细胞数目增高,但肝功能正常.胆囊扭转导致胆囊的血运受阻,胆囊管扭闭,最终导致胆囊坏疽穿孔.但随着早期诊断及外科手术的治疗,其病死率较低.为提高广大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了解和重视,在此就胆囊扭转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胆囊逆行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囊逆行切除是从胆囊底部开始解剖,然后利用胆囊本身作牵引去分离胆囊动脉、胆囊管和胆总管,达到切除胆囊的方法。一、手术适应证1.胆囊管、胆总管和肝总管之间的腹膜组织,由于急性炎症水肿形成膜状、带状的粘连;或者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形成致密的纤维性粘连(包括萎缩性胆囊炎,胆囊十二指肠瘘等)所造成的胆囊三角解剖关系模糊不清。2.胆囊颈部(Hartman袋)巨大结石嵌顿或肿大的淋巴结压迫使胆囊管堵塞、变形(扩张、缩短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