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具体病情给予相应手术治疗,针对术后常见并发症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7%,并发症类型包括感染、术后再出血、消化道出血、脑水肿。结论尽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者并发症,术后予以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对子宫内膜息肉治疗后的护理方法,并对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方法: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宫腔镜下行电切术治疗,术后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并发症进行预防。结果:本次宫腔镜电切治疗的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0-45 min,平均35 min,术后6-9 d出院,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给予治疗后治愈,其他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和其他不适,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子宫内膜息肉运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效果好,在宫腔镜电切术后给予有效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孙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5):139-140
目的探讨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采用膨胀髓内钉治疗的股骨干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并发症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采用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65例,术中及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9例,术中骨质爆裂1例,术后钉体折断1例,膨胀失效1例,术后感染1例,骨折延期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1例,膝关节功能活动障碍1例,肢体短缩1例。结论对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了解和积极预防,有助于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4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经验。结果本组41例术后死亡9例。出现并发症27例,其中死于并发症7例(占总死亡数77.7%)。术后并发症的治愈率为74.1%,总治愈率70.7%。结论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预防和早期治疗并发症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大骨瓣减压手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对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9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敞开硬膜治疗,实验中采用硬膜修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很多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所引发的并发症≥2种的有10例,占2041%;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所引发的并发症≥2种的有18例,占3673%(P〈005)。结论在特重型颅脑损伤中应用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硬膜修补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敞开硬膜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并发症是指具有临床表现,有放射学依据,需要进行手术或介入性治疗的胆道狭窄、梗阻及胆漏等。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目前导致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术前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对于提高术后长期存活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现就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我院于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共收治了4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经早期的非手术治疗,其中的13例病人因病情恶化而行手术治疗,对于术后出现的多种并发症及治疗予以分析。结果:13例病人中,6例术后出现了腹膜后残余脓肿、腹腔出血及肠瘘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6.1%,死亡1例。结论:充分认识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并发症并作好相应的治疗是病人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和死亡率,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手术治疗1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术期治疗经验,分析其术前、术中、术后等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7例病人中,死亡1例(5.9%)为重度低心排综合征,手术后并发症2例(11.8%),经治疗痊愈。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病人围术期的合理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危重婴幼儿先心病外科术后监护治疗方法,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死亡率。方法研究总结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11月手术治疗的112例危重婴幼儿先心病术后监护治疗的经验。结果全组无住院死亡,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术后监护是降低危重婴幼儿先心病术后死亡和严重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加强基础护理、营养支持、防止术后低心排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术后介入治疗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和治疗。方法在手术后早期1周以内及时发现并治疗造影、栓塞的不良反应,对并发症的观察和识别应在术后早期强化,尽早实施合理打的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没有出现感染和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早期仅出现不同程度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常见并发症。结论术后能否有效地预防或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取决于早期对术后患者的观察和识别,以及能否实施合适的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经尿道电气化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方法:采用经尿道电气化术(TUVP)治疗BPH211例,随访5-15m。结果: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7.5分,最大尿流率平均17.4ml/S,残余尿量28ml。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梦芝 《当代医学》2010,16(14):24-26
药物法是治疗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且避免手术过程的一种重要手段。最近有研究发现,药物治疗在机理和治疗方法上有新的进展。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的进展做一个大体概括。  相似文献   

13.
李嘉  吴斌 《医学研究杂志》2011,40(9):131-134
目的利用meta分析探讨中国人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与单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检索2010年1月以前的中国人群中同期行TUR-BT和TUR-P术(A组)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与单纯行TUR-BT术(B组)对肿瘤复发的影响进行比较的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的文献。应用Revman 4.2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发表偏倚估计和敏感性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4篇,总样本量为218例,其中A组110例,复发38例;B组108例,复发43例。合并OR(95%CI)值为0.76(0.43,1.34)。所有病例均未发现前列腺窝处的复发和转移。结论关于同期行TUR-BT和TUR-P术和单纯行TUR-BT术对肿瘤的复发率的影响,合并OR(95%CI)值为0.76(0.43,1.34),森林图的菱形标记位于"1"的两侧,说明同期行TUR-BT和TUR-P术对于膀胱肿瘤的复发的影响既不是保护因素,也不是危险因素,既不能认为同期行TUR-BT和TUR-P术可以增加或减少膀胱肿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联合电切术治疗高龄巨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高龄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联合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方法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3±8)min,切除前列腺平均(45±5.8)g,术中失血量平均(209±18)mL,术后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尿道狭窄、膀胱颈挛缩、输血及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术前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28.4±3.4)分、生活质量评分平均(4.5±1.3)分、最大尿流率平均(8.9±3.1)mL,剩余尿量平均(140±26)mL;术后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9.7±1.1)分。生活质量评分平均(2.5±0.7)分,最大尿流率平均(23.6±5.7)mL,剩余尿量平均(19±9)mL,上述指标术前术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联合电切术治疗高龄巨大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显著,是两者优点的集中体现,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李海  李毅文  张荣  梁瑞  邱勇龙 《当代医学》2010,16(18):108-109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BPH)伴尿潴留患者用体外穿刺前列腺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12例患者均采用经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注射治疗,治疗后梗阻明显改善,排尿通畅。随访3个月,再对患者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治疗前、后3个月的IPSS、QOL分别为(31.4±2.4)分、(10.8±1.4)分和(5.5±0.7)分、(1.3±1.1)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高龄高危BPH并尿潴留患者进行体外前列腺穿刺注射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Madigan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对91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施行了改良的Madigan前列腺增生腺体摘除术,术中将前列腺包膜横切口上移至距膀胱颈0.5~1.0cm处,显露尿道起始部,直视下分离出尿道,切除增生的腺体。结果 91例患者手术恢复均顺利,术后随访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Madigan前列腺摘除术出血少,与传统的Madigan前列腺摘除术相比,术后恢复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周亚  王孟起  吕太山 《河北医学》2001,7(9):797-799
目的:改良Madigan术式治疗前列腺中叶增生。方法:对2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了先行耻骨后保留尿道切除膀胱颈以远的腺体;再经膀胱入路,在突入膀胱腔内的增生中叶腺体的前壁作远离尿道内口2cm的弧形切口,直视下分离膀胱颈和尿道后壁的粘膜,完整切除腺体,直视下修剪并缝合固定粘膜,将膀胱与腺窝隔离,同时处理膀胱内的其它病变。结果:本组22例手术顺利,出院时测最大尿流率14.0-24.5ml/s,IPSS平均4.5分,B超测定剩余尿≤20ml。术后21例随访3-30个月,最大尿流率未降低,无尿道狭窄,排尿通畅。结论: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达到切除全部增生腺体,完整保留了尿道组织,直视下修剪并缝合固定膀胱后唇粘膜,将膀胱与腺窝隔离,同时处理了膀胱内的其它病变,操作方便,无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褪黑素(Mlt)与前列腺增生模型鼠生殖内分泌的关系。方法:按照一定的浓度梯度静脉注射Mlt抗血清,60d后采集模型鼠血清,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模型鼠的睾酮(T)含量与促黄体素(LH)含量。结果:前列腺增生模型鼠组LH与T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Mlt与前列腺增生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MSCT征象,分析MSCT对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患者各5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总结MSCT图像特征,计算MSCT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MSCT对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正确率为98.11%(52/53),MSCT对前列腺癌诊断正确率为92.45%(49/53),与临床检查结果对比,MSCT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诊断正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前列腺癌患者病灶外形呈结节状或片状,平扫显示均匀软组织密度影,膀胱壁出现不规则增厚,膀胱精囊三角区域基本消失,同时与膀胱界限模糊,增强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均可见强化均匀,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最大强化幅值分别为(45.12±10.01)HU、(45.42±9.74)HU,并未见明显差异(P>0.05)。前列腺癌以Ⅱ型和Ⅲ型为主,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强化曲线以I型为主,良性前列腺增生增强后可见增生的中央腺体和低密度外周带。结论MSCT可有效显示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可有效鉴别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前列冲剂对大鼠前列腺增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前列冲剂对去势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昆明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除对照组外,实验组大鼠均做去势手术,7d后实验组1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每天二次;实验组2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4ml/kg),同时用生理盐水灌胃,每天两次;实验组3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4ml/kg),同时用前列冲剂灌胃(5ml/kg),每天两次.5周后将大鼠处死,取出前列腺用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3大鼠前列腺组织有明显萎缩,而且主要表现为间质萎缩。结论:前列冲剂对良性前列腺组织增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