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风药在冠心病中应用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风药治疗冠心病的理论机制,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分析风药在冠心病治疗应用的中医理论机制,结合风药的现代药理研究,为风药治疗冠心病提供依据。结果: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都证实风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结论:风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中药的配伍不是随意相加和堆砌,而是有中医理论指导的。中医方剂的组成,一般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个部分。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辅助君药增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同时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佐药是既配合君药、臣药加强治疗作用,又能清  相似文献   

3.
综合治疗臀中肌综合征4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辉  王春利  倪伯青 《光明中医》2011,26(5):992-993
目的探讨手法、牵引和药敷治疗组治疗臀中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至2009年413例臀中肌综合征患者采用手法、牵引、药敷治疗,随即分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①采用手法牵引药敷治疗组治疗后,其优良率为89.2%。②手法牵引药敷治疗组与手法药敷治疗组、手法牵引治疗组、单纯手法组四组之间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手法牵引药敷、手法药敷、手法牵引、单纯手法四组疗效依次降低。结论通过本组病例的临床报告证明,手法牵引药敷治疗组对于臀中肌综合征患者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10年来临床观察的文献,分析中医治疗癌痛的给药途径,比较各种给药途径的疗效差异,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医治疗癌痛的文献,依据文章中治疗癌痛的疗效,对中医治疗癌痛给药途径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的245篇文献中内服给药途径文献84篇,外用给药途径文献127篇,注射给药途径文献34篇。[结论]中医在临床上治疗癌痛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外用给药,外用给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检索并纳入1995—2016年发表的治疗糖尿病相关文献755篇,涉及中药处方755首,单味中药367味,共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例数为33 330例,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用药规律。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和Clementine 12.0软件,分析与比较各病症类型的单味中药使用频次、功效和组方配伍规律。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治疗病症类型排名前4位的分别是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分别占总有效病例数的31.62%、29.82%、8.87%和6.47%。进一步对治疗排名前4位的病症进行分析,发现治疗糖尿病的常用单味药为黄芪、山药、地黄、天花粉和麦冬等,常用中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治疗糖尿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常用单味药为黄芪、当归、川芎、丹参和桂枝等,常用中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单味药为黄芪、山药、丹参、茯苓和山茱萸等,常用中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治疗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常用单味药为黄芪、丹参、当归、红花和川芎等,常用中药类别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以补虚药为主,兼以活血化瘀、清热和利水渗湿药等,但具体用药侧重点不同,糖尿病和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侧重补虚药,兼以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的使用,糖尿病肾病侧重于补虚药,兼以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的使用,而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侧重于活血化瘀药和补虚药并重,兼以清热药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胆囊息肉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89~2011年期间国内主要学术期刊所载的经临床验证、治疗胆囊息肉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分析中医治疗胆囊息肉的用药规律。结果在复方所涉及的155种中药中,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和清热药使用频率较高。结论目前中医治疗胆囊息肉以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清热利湿、扶正为基本治法,所使用的药物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和清热药为主;正气不足是胆囊息肉发生发展病机的重要方面,扶正亦是胆囊息肉治疗的重要治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及感染性休克的快速治疗方案和急性用药指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肺炎及感染性休克患者72例资料,回归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比较经气管镜下给药并静脉给药与常规静脉给药的治疗效果。结果感染性休克是重症肺炎患者的危险预后因素之一,经气管镜下给药并静脉给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静脉给药。结论要有梯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缓解重症肺炎患者的感染性休克病情。经气管镜给药可以强化静脉给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对作为中医组方的最小单元,组成简单并兼备了中药配伍的基本特征。目前未见中药药对配伍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作用机制研究相关的文献报道。通过查阅文献,整理了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中医理论及中医治疗思路,并总结出中药药对改善老年痴呆症的研究现状,希望能够提供中药药对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研究思路,为中药药对治疗老年痴呆症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治疗心绞痛的用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了1980~2003年间有关治疗心绞痛的中药复方1 253首,建立了治疗心绞痛的中药复方数据库,基于数据库运用Access、excel结合VB编程研究了中药复方治疗心绞痛的用药规律。统计表明中药复方治疗心绞痛是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使用为主;统计了使用次数在50次以上的药对和使用次数在50次以上的药组,并运用中医理论分析了高频率使用的味药和药对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药物组合配伍特点。方法:利用《中国方剂数据库》,运用主题词检索提取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其高频药物,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治疗瘀毒证的药物间配伍关系。从功效、主治、药对配伍等多角度探讨治疗瘀毒证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治疗瘀毒证方剂176首,涉及中药331味。在高频药物中,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占比最高。关联规则显示,123首内服方剂中核心药物组合有32个,53首外用方剂中核心药物组合有17个,常用配伍有: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活血化瘀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杀虫止痒药,杀虫止痒药+活血化瘀药+化湿药。结论:《中国方剂数据库》收录治疗瘀毒证的方剂主要以清热解毒凉血药物为主,辅以活血、通经、止痛、理气、熄风、燥湿等药物,为临床应用活血解毒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据历代经验总结,治疗头痛必用风药。本文从中医传统理论出发,结合历代医家关于头痛的相关论述,梳理风药的名义及分类,探讨头痛用风药的理论基础,分析风药治疗头痛的配伍应用,深刻体会风药在治疗头痛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小儿哮喘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基本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通过口服给药途径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治疗组则通过雾化吸入给药途径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采用雾化吸入给药的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采用口服给药的对照组的86.84%(P<0.05),且治疗组各项主要症状的基本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的雾化吸入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优于口服给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郑纯教授运用风药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经验。郑教授认为妇人多郁,风药可宣以去郁;风药升阳,可治疗血证;风药胜湿,可治疗水湿病;风药入络,可治疗妇科痛证;风药可作为引经药引经报使。  相似文献   

14.
瑶药结合药灸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瑶药结合药灸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双氯芬酸钾片、别嘌醇片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瑶药结合药灸疗法治疗。15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分别为83.33%和93.33%。治疗组在改善血尿酸、血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瑶药结合药灸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是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给药治疗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中药敷贴穴位,通过经皮给药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应用经皮给药治疗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较单独应用西药治疗总有效率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少,而且易为小儿接受。结论经皮给药治疗较单独应用西药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0年至2013年中医治疗狼疮肾炎的文献,分析探讨中药治疗狼疮。肾炎的用药规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篇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文献中,涉及中药196味,累计使用1276次;使用频率超过1%的中药共29味,累计使用频次702次,累计频率55.02%;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5类药使用较多,累积频率达84.41%;清热药中以清热凉血药和清热解毒药为主,补虚药中以补气和补阴药为主。结论狼疮性肾炎多用清热药凉血解毒、补虚药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收敛药等共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瑶药熏药分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瑶药熏药治疗,对照组给予电疗+跌打散外敷,疗程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3 d后,2组患者肿胀及疼痛程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5,7,14 d后,治疗组肿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对照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66.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瑶药熏药分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药效药理学角度评价主动口服给药及灌胃给药的异同,为今后两种给药方法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氪激光诱导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灌胃治疗组,灌水对照组,饮药治疗组,饮水对照组,以正常小鼠作正常对照,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分别在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采用ELISA检测外周血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并在治疗后28 d用FFA检查观察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面积。结果治疗过程中灌胃给药小鼠较主动口服给药小鼠体重偏低,精神及活动度稍差,毛色也较差;给药后第7天,14天,灌胃治疗组及饮药治疗组外周血的VEGF含量均低于相应的对照组及正常组(P<0.05),灌胃治疗组和饮药治疗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179);治疗后第28天行小鼠FFA检查,灌胃治疗组造影后期CNV渗漏面积明显小于灌胃对照组(P=0.033),饮药治疗组也明显小于饮水对照组(P=0.016),但2个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701)。结论主动口服给药可以达到与灌胃给药相似的治疗结果,对体积小的动物以及需要长期给药的动物实验,主动口服给药也是一种有效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煜明  吴小红  曾雪  刘瓦利 《中医杂志》2012,53(16):1372-1373
介绍庄国康教授运用重镇药治疗皮肤病经验,从重镇药的功效特点、重镇药治疗皮肤病的病机依据两个方面论述重镇药在皮肤病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以针药并用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颈椎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