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刘艳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351-4352
一定量电流通过人体表面、深层及内脏等导致的一系列损伤称为电击伤。电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能源,因操作不慎或不可避免的意外引发的电击伤屡见不鲜,每年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人因电击伤致死或致残[1],其原因之一是患者未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我院近5年来共抢救了18例电击伤患者,抢救成功率达88.89%。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电击伤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损伤,最常见的是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或接近高压电弧以及雷击所致。电击伤的特点为面积小、组织损伤严重,常遗留功能丧失、畸形和残废等。近年来我院收治电击伤(包括雷击)54例,现结合本组资料就电击伤的急救护理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朱敏  吴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224-1224
电击伤是由于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搏呼吸停止,因此电击伤就诊时病情急、重、危、难,抢救时必须争分夺秒。对重症触电而致昏迷、呼吸心搏停止者,早期心肺复苏决定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为此开通了绿色通道并制订了急救程序,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2008年1月—2010年8月我科共救治电击伤17例,现将抢救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或高压电弧均可致电击伤,而电击伤的严重程度与电压高低、电流强度、电流种类、电流路径、接触点的时间有关。电击伤往往有一个或数个入口及出口,它的病理变化是电流经过组织产生的热引起组织凝固坏死,组织坏死的程度和热强度成正比。往往外观组织损伤范围不大,而深部组织破坏严重。电击伤有特殊的并发症,不同于热力烧伤,护理中应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5.
电击伤俗称触电,是物理因素引起一种损伤性疾病。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后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可致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高电压还可引起电热灼伤。闪电(雷击)伤属于电击伤的一种。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触电的原因常见为:①主观因素:不重视安全用电,自行检修电线、电器,用湿手接触电器,在大树下躲避雷雨等;②客观因素:电器漏电,电线破损,高湿、化学腐蚀剂使电器的绝缘性能降低;③意外事故:地震、火灾、大风雪、严寒等使电线断裂下落。  相似文献   

6.
电击伤是电流进入人体由电能在机体内转变热能造成的创伤,高压电击伤除局部皮肤烧毁外,常可引起肌肉、血管、神经、骨骼坏死,因此电击伤较一般烧伤对人体损伤更为严重,尤其是高压电击伤.收治4例因高压电6万6伏电击烧伤的患者,经全力救治和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佳佳 《大家健康》2016,(9):217-218
人体在接触高压电弧或电源后均会导致电击伤,而人体便是导电体,在接触电流时会成为电路中的一部分,因此,造成进出口皮肤组织坏死,而对于进出口线路间的深部肌肉、骨骼、神经等均造成损伤,严重时还对心、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并发症比较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  相似文献   

8.
电击伤引起心肺脑损伤的急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学明  黄国孟 《广东医学》2000,21(11):908-908
电击伤的现场抢救是心肺复苏成功的第一步,而迅速有效的院内抢救是提高存活率、降低致残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本文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科1992~1999年收治的33例电击伤病例。总结电击伤对心肺脑等重要生命器官的影响及救治要点。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1例,女2例,年龄15~46岁。30例为220~380伏电击伤,另3例为雷电击伤,其中合并颅脑外伤4例。12 临床表现 电击后发生短暂意识丧失、心悸,惊慌、乏力、头晕31例,4例意识障碍较严重,并伴有四肢抽搐。皮肤烧伤28例,其中严重的皮肤烧伤14例,现场心跳呼吸骤停者2例。33例患者E…  相似文献   

9.
电击伤     
电击伤,俗称触电是指当一定数量的电流或一定数量的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产生机体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病因因电源直接接触人体而发生的电击最为常见。直接接触低压电源(通常认为24伏特以下)有电流通过人体,或在高电压、超高电压的电场下,虽未直接接触电源,也有电流或静电电荷经空气或其他介质,通过人体而产生电击。一般与下面几种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电击伤指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通过人体,造成循环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全身组织器官的损伤,病人在严重的电击伤后往往立即陷入昏迷,呼吸停止,甚至因心室纤颤或心脏停搏导致猝死。1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7月~2005年7月共收治12例电击伤患者,全部系男性,年龄最小23岁。除5例心电图大致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击伤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电击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电击伤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院内救治及护理等措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急救治疗和护理可减少电击伤患者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重型电击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电击伤指触电所致的昏迷、抽搐、大面积烧伤,心律失常,休克,呼吸不规则,心跳骤停或当时症状较轻,尔后突然加重的迟发反应等。1992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共抢救重型电击伤45例,死亡4例,成植物状态1例,抢救成功率比过去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击伤的院前急救措施与预防,提高电击伤的院前急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35例电击伤患者的院前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复苏患者中26例因呼救和开始抢救时间过长而死亡,余均复苏成功。结论应普及安全用电知识,预防电击伤的发生,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推广公众现场急救知识和基本的心肺复苏术,从而减少电击伤的发生,提高电击伤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电击伤致心脏损害的心电图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艾文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793-1793
电击伤是指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临床上除表现在电击部位的局部损伤,尚可引起全身性损伤,主要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严重的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我院自1990年10月-2006年10年间共收治急性电击伤患者120例,其中50例做了完整的心电图检查,通过对50例电击伤病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电击伤 (包含雷击伤 ) ,俗称触电。是指一定量电流或电能量 (静电 )通过人体引起机体损伤或功能障碍 ,甚至导致死亡者。我科于 1999年 5月 9日成功抢救 1例电击伤致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现将抢救及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30岁。 1999年 5月 9日16 :2 0 ,在工地布线操作时不慎触电 (电压2 2 0V) ,从约 1m高处坠下。当时不省人事 ,心跳、呼吸停止。现场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10min后送至我院急诊科。入院时患者呈昏迷状态 ;心跳、呼吸停止 ;双瞳孔等圆等大 ,D =0 .45cm ,对光反射消失 ,四肢肌张力 0级 ,未引出病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电击伤患者应采取的急救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59例电击伤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36例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23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对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2.6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击伤患者在治疗中给予优质的急救护理,可减少身体损伤,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李福连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3):758-759
电击伤是一定量电流通过人体引起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或高压电均可致电击伤,而电击伤严重程度与电压高低、电流强度、电流种类、电流途径、接触点及时间有关。它的病理变化是电流经过组织产生的热引起组织凝固坏死,组织坏死的程度与温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8.
电击伤后电流通过人体可引起全身性和局部性的损伤。严重的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我院自1980年10月至2002年10月间共收治急性电击伤患者120例,其中50例做了完整的心电图检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扬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0):388-388
触电又称电伤,是指电流直接接触人体,造成机体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1 触电原因 不懂安全用电常识,自行安装电器,家用电器漏电而手接触开关、灯头、插头等;或因大风雪、火灾、地震、房屋倒塌等使高压线断后在地,10m内都有触电危险;在房檐下或大树下避雷雨,衣帽被雨淋更容易被雷击;  相似文献   

20.
电击伤是一定强度的电流直接接触并通过人体,导致人体出现损伤及功能障碍。通常是由于不慎触电或雷击造成的。电击伤后严重者可出现强烈的肌肉痉挛、呼吸和心跳停止、迅速死亡。常伴有脑外伤、腹部外伤、骨折等,高压电击伤及雷击伤,其后果严重,常可迅速死亡。电击对人体的作用包括电流经过人体时引起的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等的严重功能失调,及开始不明显、但不可逆的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