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左卡尼汀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贫血患者,并依据不同透析器与是否使用左卡尼汀分为4组,各16例。甲组仅给予低通量透析,乙组给予低通量透析联合左卡尼汀,丙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丁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比较4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容积及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清生化指标(血清肌酐、尿素氮、超敏C反应蛋白及β;微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甲组贫血无明显改善;与甲组比较,乙组、丙组、丁组血常规指标中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容积及血红蛋白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超敏C反应蛋白及β;微球蛋白四项血清生化指标均优于乙组、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方法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左卡尼汀联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症状有理想改善作用,可有效优化血常规指标,纠正患者的贫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与血液透析共同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所选取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治疗,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SCr、TC、ALB及H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Cr、TC、ALB及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TC、ALB及H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采取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可有效提高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二组均血液透析2~3次/周,每次4h,同时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50~75IU/(kg.次),每周2次,皮下注射。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后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将左卡尼汀1g溶于生理盐水静注。二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Hb、HC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P<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正静  罗燕 《医学综述》2013,19(7):1313-1314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5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治疗组,分别给予EPO单用和与左卡尼汀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贫血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血细胞比容等实验室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血压异常增高、发热、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与EPO联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贫血情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左卡尼汀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且合并贫血患者66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以及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提高,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合并贫血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效果理想,血液相关指标改善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蔗糖铁与左卡尼汀治疗对氧化应激及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哈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64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对照组(n=32)给予蔗糖铁,观察组(n=32)基于对照组加用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氧化应激与肾性贫血情况。结果观察组Hct、Hb及SF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OPP与MDA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可有效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减少氧化应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析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尿毒症贫血患者为研究资料,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左卡尼汀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积等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肌酐、尿素氮、白蛋白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可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及生化指标情况,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左卡尼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肾性贫血120例,按照患者对药物的选择分为对照组49例,治疗组7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在透析治疗后皮下注射r-HEPO,治疗组的患者在透析治疗后皮下注射r-HEPO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所有患者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CT、Hb和血清白蛋白均有所增高(P<0.05),且治疗组的Hb、HCT的增高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剂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引起血压升高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左卡尼汀和r-HEPO联合治疗,其疗效显著,而且还能减少用药剂量和血压升高现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合并贫血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B、C组),各组均为20例,在常规纠正贫血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右旋糖酐铁片口服治疗;B组加用蔗糖铁治疗;C组采用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疗程均为24周。疗程前后均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及血清白蛋白。结果治疗24周后,C组各项观察指标均高于A、B组(P<0.05)。结论左卡泥丁联合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46例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21/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2%(1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为肾性贫血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并出现肾性贫血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白蛋白(ALB)、血磷、甘油三酯(TG),记录两组rhuEPO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BMI、HB、HCT、ALB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例每周rhuEPO用量治疗前为(5 800±3 600)U、治疗后为(3 700±2 500)U,对照组分别为(5 900±3 700)、(5 800±3 600)U;观察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升高(舒张压升高10mmHg以上)6例,对照组血压升高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螺内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52/56),高于对照组的76.79%(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心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螺内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复合辅酶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7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左卡尼汀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复合辅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67.57%)(P < 0.05);治疗后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5),且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左卡尼汀联合复合辅酶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心功能,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口服补铁联合罗沙司他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7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口服补铁剂硫酸亚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蛋白(SF)]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Hb、Hct、SF、TS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周后,两组Hb、Hct、SF、TSA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口服补铁联合罗沙司治疗可改善肾性贫血病情,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病人采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病人,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红细胞比容以及铁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均高于治疗前(P < 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 0.01);用药后2组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发热和肝肾功能异常,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能改善病人临床贫血症状,缩短疗程,同时促进生化实验室指标恢复,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疗程均为48周。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4、8、12、24、48周的疗效、血常规、肝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逐渐下降(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逐渐升高(P<0.05)。治疗第8、12、24、48周,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地黄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人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地黄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病人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2组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和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相应指标的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黄芪地黄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其作用可能与改善肾功能和降低24 h尿蛋白、IL-6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MH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结果:治疗6月后,观察组Hb、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HuEPO用量及β2-M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可提高患者对EPO的反应性,改善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对无法手术的老年胃癌患者免疫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台州市肿瘤医院住院的老年胃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进行替吉奥单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以及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CD3+、CD4+、CD8+、CD4+/CD8+的变化,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D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8+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