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完善绿色通道及溶栓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于安阳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绿色通道及溶栓流程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完善绿色通道及溶栓流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就诊至溶栓时间、静脉溶栓率和治疗前后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就诊至溶栓时间[(60.3±2.3)min]短于对照组[(89.2±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静脉溶栓率(90.0%)高于对照组(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绿色通道及溶栓流程对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率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卒中中心建设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诊疗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6—12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未建立卒中中心时收治的28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6—12月乐山市人民医院建立高级卒中中心后收治的33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至完成CT时间、完成CT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door-to-needle-time,DNT)、入院到股动脉穿刺时间(door-to-puncture-time,DP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入院时、治疗后24 h、治疗后3 d)、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结果 观察组入院至完成CT时间、完成CT到静脉溶栓时间、DNT、DPT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24 h、3 d的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节点线性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时间窗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l月—12月收治的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40例为观察组,采用卒中护士节点线性护理流程。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救治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DNT)、下达医嘱到溶栓时间(PNT)、入院24 h和2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溶栓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DNT 40.11±2.51分钟、PNT 8.62±1.52分钟,对照组DNT 86.20±2.13分钟,PNT 15.43±2.41分钟,观察组DNT、PN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观察组入院24小时和2周NIHSS评分分别为8.20±2.13分、6.15±1.13分,低于对照组的12.43±2.41分、9.14±2.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溶栓3个月MRS评分观察组1.62±0.52分,低于对照组的2.41±0.6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护士节点线性护理流程可缩短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DNT和PNT,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规范性卒中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开展规范化急诊护理,比较2组患者急救时间、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诊分诊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或CT完成时间、开始静脉溶栓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开展规范性卒中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急诊科2021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不同的院前急救护理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呼救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呼救至入院专科治疗时间和院前急救效果,比较2组患者院前急救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指数。结果 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呼救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呼救至入院专科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院前急救总有效率(81.08%)明显高于对照组(54.05%)(P<0.05);2组患者院前急救前NIHSS评分及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BI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6.
罗国英  陈秀芳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1):1936-1939
目的 分析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7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救治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急救各个环节所用时间,根据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指数)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至CT检查时间、CT检查结束到开始溶栓时间、入院到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DNT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NIHSS低于对照组,且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80/82),高于对照组的89.2%(58/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可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智慧急救信息系统联合卒中现场评估分诊(FAST)量表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接诊治疗10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出车随车记录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采用智慧急救系统与FAST量表开展院前急救的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处置转运的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急救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改良(MR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就诊到行影像检查时间、就诊到行专科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时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经专科(神经内科或者神经外科)救治后14 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90 d后,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智慧急救信息系统联合FAST量表对院前急救脑卒中患者进行分诊,可以提升院前急救效能,缩短急诊急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救治中应用院前急救与急诊绿色通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经本中心救治的1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给予对照组(64例)常规急诊流程,给予实验组(64例)院前急救联合急诊绿色通道救治。调查两组患者救治环节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CT检查时间以及入院后溶栓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实验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与急诊绿色通道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救治中,能够明显缩短救治时间,减少并发症,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揭阳市揭东区第二人民医院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期间收治的40例AIS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揭阳市揭东区第二人民医院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期间收治的40例AIS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救治效率、神经功能、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检分诊时间、采集标本时间、CT检查完成时间、入院—溶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中服务态度、护理效果、护理安全和护理流程效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10.
韦潋滟  徐冬娟 《浙江医学》2019,41(15):1625-1628,163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技术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68例在本市5家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中242例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226例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12h、7d、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前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后12h、7d、14d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和症状性颅内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出现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的病例并未作特殊处理,14d后予CT检查发现出血均被吸收。观察组泌尿道出血和牙龈出血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反应较低。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应积极推广rt-PA静脉溶栓技术,改善临床疗效和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纯静脉溶栓或桥接治疗大动脉闭塞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由脑卒中绿色通道收入我院的静脉溶栓时间窗(≤4.5 h)内的急性大动脉闭塞MIS患者73例,其中静脉溶栓组55例、桥接治疗组18例。静脉溶栓组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桥接治疗组为患者在静脉溶栓后在取栓时间窗内完成血管再通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90 d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史、无症状梗死灶患者比例、术前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Alberta脑卒中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以及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 d、90 d预后良好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静脉溶栓组患者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桥接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13/55)vs 44.4%(8/18);χ2=2.434,P=0.019]。结论 单纯静脉溶栓与桥接治疗大动脉闭塞急性M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似;尽管桥接治疗患者的全身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纯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但二者远期疗效均较好。[关键字]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闭塞;静脉溶栓;桥接治疗[中图分类号] R 743.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绿色通道制度实施效果及昼夜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1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分为rt-PA组(91例)和对照组(84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 rt-PA组患者根据发病/入院时间分为日间发病/入院组(6:01~18:00)和夜间发病/入院组(18:01~6:00),比较发病至溶栓开始各阶段所用时间的差异和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 rt-PA组入院后1 h、入院后24 h和入院后7 d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1),rt-PA组入院后1 h、入院后24 h和入院后7 d的NIHSS评分低于入院时(P <0. 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rt-PA组中,无论参照发病时间还是入院时间分组,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发病至入院时间和入院至溶栓开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每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在溶栓后得到改善(P <0. 01),然而日间组与夜间组之间入院时、溶栓后1 h、溶栓后24 h和7 d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绿色通道溶栓可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昼夜因素对绿色通道溶栓的实施效率无影响,所以24 h急诊溶栓绿色通道制度需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时间目标管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间于本院行急诊常规护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行时间目标管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静脉通道开通时间、CT完成时间、溶栓DNT及溶栓率。结果:观察组静脉通道开通时间、CT完成时间及溶栓DNT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溶栓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时间目标管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溶栓治疗中可有效缩短溶栓DNT,提升患者溶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开通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效果的作用。方法采集2014年4月至2018年1月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静脉溶栓治疗组开展常规静脉溶栓治疗,急诊绿色通道开通组开展急诊绿色通道开通下静脉溶栓治疗。分析效果;静脉溶栓时间、静脉溶栓之前等待时间、静脉溶栓后康复出院时间;静脉溶栓前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死亡率。结果急诊绿色通道开通组效果、神经功能评分、静脉溶栓时间、静脉溶栓之前等待时间、静脉溶栓后康复出院时间、死亡率均显著和常规静脉溶栓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急诊绿色通道开通下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确切,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微信APP工作平台软件系统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进入该院脑卒中绿色通道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研究组采用微信APP工作平台软件系统,对照组采用传统绿色通道.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到完成影像学检查时间(DIT)、完成影像学检查到注射静脉溶栓药物时间(INT)、入院到注射静脉溶栓药物时间(DNT),溶栓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后1周NIHSS评分、溶栓后1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脑出血转化率、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INT、DNT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溶栓后1周NIHSS评分、mRS评分,脑出血转化率、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应用微信APP工作平台软件系统能实现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高效,缩短INT、DNT,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安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NIHSS评分及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7.
谢杰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9,33(1):33-34,37
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40例单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为对照组,40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11.42±1.56分,低于对照组的19.43±6.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血清IL-8、TNF-α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8、TNF-α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15.87±1.87 μmol/L)、TNF-α(7.25±1.25 μg/L)及hs-CRP(6.43±1.65 mg/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使炎症水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血压集束化管理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于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单纯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6例,将其中静脉溶栓治疗后接受血压集束化管理的患者归为集束化组,未接受血压集束化管理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前血压、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在院死亡率,以及溶栓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血压集束化管理、NIHSS评分、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血压等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286例患者中集束化组161例、对照组125例,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入院时NIHSS评分和溶栓前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集束化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4/161) vs 8.00%(10/125),χ2=4.598,P=0.032];在院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3%(6/161)vs 3.20%(4/125),χ2=0.058,P=0.810];90 d预后良好率(mRS评分为0~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11%(100/161)vs 49.60%(62/125),χ2=4.485,P=0.034]。集束化组患者收缩压连续变异和舒张压连续变异均小于对照组[(13.37±4.92)mmHg(1 mmHg=0.133 kPa)vs(18.42±3.87)mmHg,t=2.437,P=0.025;(11.23±4.02)mmHg vs(15.48±5.16)mmHg,t=1.842,P=0.0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集束化管理[比值比(OR)=0.798,P=0.002]、舒张压连续变异≤15 mmHg(OR=0.816,P=0.018)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应用血压集束化管理有助于改善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降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2年4月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观察至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血管再通情况、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实验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氧磷酶-1(PON-1)]、治疗后24 h颅内出血率与治疗后3个月病死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89.47%(34/38),高于对照组的71.05%(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的NIHSS评分(6.02±1.13)分低于对照组的(7.59±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SE、Lp-PLA2、PON-1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的NSE水平(9.86±2.7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卒中绿色通道流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常规流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卒中绿色通道流程行静脉溶栓的72例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到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各关键时间点。结果实验组到院至急诊医生接诊时间、到院至卒中小组评估时间、到院至CT检查完成时间及到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常规采集至报告时间和凝血功能采集至报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卒中绿色通道流程可以显著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门-针时间,减少静脉溶栓的院内延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