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立华 《民航医学》2004,14(4):15-15
颈部损伤是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一个严重问题。最近北约的研究与科技组织发表了一篇关于持续高G导致颈部损伤的综合技术报告。报告中描述了飞行员在高G飞行环境中颈部肌肉的用力情况并提出了提高颈部肌肉力量减少颈部损伤的方案。回顾近期生物力学、人类环境改造学、  相似文献   

2.
520名歼(强)击机飞行员的颈部损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颈部损伤的状况及导致损伤的因素。方法 对520名歼强击机飞行员作问卷调查及统计。结果 73.9%的飞行员曾经历过颈部损伤,47.1%的飞行员认为颈部损伤影响飞行训练。导致飞行员颈部损伤的主要因素为飞行中的加速度、头盔重量和一个飞行日累计的留空时间。在统计的12个月里,有22.3%的飞行员颈部不适超过30天。结论 应高度重视飞行员的颈部损伤,并需就此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头戴式设备虽能够提升作战效能,但会导致头盔质心偏移和颈部关节力矩增加,增加飞行员颈部损伤的风险。为了保障飞行员健康,有必要开展飞行员颈部损伤评估。方法:开展了穿戴头盔的颈部肌肉疲劳实验,获取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头夹肌的sEMG。利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将sEMG分解为若干模态分量,提取模态分量的多尺度熵,并将其作为特征向量,利用Fisher判别进行颈部损伤分类。结果:头盔质量特性的变化会导致肌肉信号模态分量的多尺度熵和中心频率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可以作为颈部肌肉的疲劳损伤分类评价的依据。结论: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后的模态分量的多尺度熵,能较为合理地进行颈部肌肉疲劳损伤分类,可为飞行员颈部损伤的评估提供一定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军事飞行员冲击性加速度暴露引起的颈部损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与选择 该领域相关研究论文和综述.资料引用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综述36篇.资料综合 主要对人颈椎的解剖学特点和在航空动力环境中的适应性改变、冲击性加速度对飞行员颈部损伤的发病率和发病形式、冲击性加速度对飞行员颈部损伤的力学分析和生理机制探讨、冲击性加速度对飞行员颈部损伤的研究方法以及冲击性加速度对飞行员颈部损伤的防护措施5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讨论.结论 军事飞行员在冲击性加速度下的颈部损伤危险不可避免,因此需要充分重视和增强其防护措施的研究,以提高飞行员的职业健康水平、延长飞行寿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头戴式设备虽能够提升作战效能,但会导致头盔质心偏移和颈部关节力矩增加,增加飞行员颈部损伤的风险。为了保障飞行员健康,有必要开展飞行员颈部损伤评估。方法开展了10名受试者穿戴2种头盔的颈部肌肉疲劳实验,获取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头夹肌的sEMG。利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将sEMG分解为若干模态分量,提取模态分量的多尺度熵,并将其作为特征向量,利用Fisher判别进行颈部损伤分类。结果头盔质量特性的变化会导致肌肉信号模态分量的多尺度熵和中心频率的变化。头夹肌分量7的MsEn容量易受头部穿戴设备的影响(F=3.499,P=0.045);斜方肌分量2(F=5.650,P=0.009),分量4(F=4.027,P=0.029)和分量7(F=13.064,P=0.000)的MsEn较易受头部穿戴设备的影响;胸锁乳突肌的分量1(F=20.628,P=0.000),分量2(F=3.339,P=0.051),分量3(F=4.368,P=0.023),分量4(F=42.527,P=0.000)和分量6(F=14.628,P=0.000)容易受头盔质量特性的影响。结论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后的模态分量的多尺度熵,能较为合理地进行颈部肌肉疲劳损伤分类,可为飞行员颈部损伤的评估提供一定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6.
战斗机飞行员因高Gz负荷常有颈和背部疼痛与外伤。腰部支持(LS)可能减轻G;负荷中下背部肌肉劳损,这是由于此时处在更符合工效学的坐姿位。本研究目的是测定LS对战斗机飞行员颈部和背部肌肉的负荷。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探讨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颈肌训练的新方法及训练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NMT-I型颈肌训练器,对来院疗养的98名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了颈肌训练,并对训练器材及训练效果进行了观察和评价。结果98名飞行员经系统的颈肌训练后,运动成绩较训练前明显提高,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颈后拉训练平均提高2.74次/min,颈前拉提高2.59次/min,颈左右侧拉提高2.51次/min,颈左右侧屈拉提高2.62次/min;训练前不合格者37人经每周3次、共4周训练均达到了合格标准。结论该NMT-I型颈肌训练器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进行前、后拉,左、右侧拉及左、右侧屈拉共6个方位的颈部肌肉训练,受训员可自行控制,安全可靠,可明显提高颈部肌肉力量及肌肉耐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述战斗机高+Gz环境导致飞行员颈部损伤的发生机理、致伤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采取综合性措施提升预防效果的发展前景。方法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报道与综述。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综述3I篇。结果高性能战斗机的高G值、高G值增长率特性给飞行员的颈部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飞机飞行员非冲击性颈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高性能飞机飞行员受高+Gz所致非冲击性颈部损伤的研究进展,对颈部损伤机理及类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检查6点钟”位置最容易引起颈部损伤。颈部损伤的症状可影响飞行员的飞行能力及日常生活,但经治疗后多可恢复飞行,只有少数严重损伤者需转飞其他机种。新型头颈支持系统、轻型头盔、以及颈肌强化锻炼有助于颈部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歼击机飞行员膝关节疼痛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航卫保障建议。方法 采用膝关节损伤和骨性关节炎评分量表(the 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KOOS)及自制飞行员膝关节疼痛影响因素调查表,2022年4—5月对85名飞行员进行膝关节疼痛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85名歼击机飞行员KOOS平均(91.9±9.9)分,其中有23人KOOS评分低于90分,占比27.1%。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BMI、飞行时间、下肢训练情况以及运动后拉伸情况等与KOOS评分密切相关(P<0.05)。结论 歼击机飞行员膝关节疼痛情况普遍存在,在训练和运动中飞行员要树立正确的护膝观念,科学合理进行运动训练,增强膝周肌肉力量,运动前后做好热身拉伸,基层航医室要合理利用理疗设备延缓飞行员膝关节损伤,改善飞行员膝关节疼痛状况。  相似文献   

11.
前言 最近发现,在目视飞行气象条件(VMC)下飞行,视觉驱动的颈部反射使头部倾向地平线。如果这是事实,飞行员将按固定而不是移动的地平线定位,这提示现有航空地平仪不能精确显示空间信息。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视觉运动诱发的颈部反射是否受飞机的主动或被动(自动)操纵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一结果将帮助确定视觉运动诱发的颈部反射是否是其他空勤组成员的特征。方法 16名军事飞行员,在一个大的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军事飞行员的颈部积累伤现状,了解患病情况、常规治疗措施及康复疗效,为开展相应的颈部积累伤的防控康复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对816例军事飞行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颈部MRI等检查资料,包括歼击机(普通歼击机、高性能战斗机)、运输机、轰炸机、直升机飞行员。飞行员信息分为四部分:(1)一般情况:年龄、身高、体质量、BMI、颈围、颈厚等;(2)职业相关情况:包含机种、机型、飞行时间等;(3)情绪状态和睡眠状况;(4)颈部损伤情况(颈部症状及发生时间、康复措施等),颈部的功能评定以及颈部MRI检查结果,对上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调查的816例飞行员诊断为颈部积累伤的为243例,患病率为29.8%;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患病率最高,为47.4%,普通歼击机飞行员、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飞行员患病率分别为29.9%、26.8%、24.5%和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79,P=0.0003);反复发生颈部不适和疼痛的比例为59.4%和41.9%;颈部MRI结果显示,颈部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的比例为54.0%、32.6%和30.6%;年龄、BMI值、飞行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性能飞机飞行员非冲击性颈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高性能飞机飞行员受高+Gz所致非冲击性颈部损伤的研究进展,对预部损伤机理及类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检查6点钟”位置最容易引起颈部损伤。颈部损伤的症状可影响飞行员的飞行能力及日常生活,但经治疗后多可恢复飞行,只有少数严重损伤者需转飞其他机种。新型头颈支持系统、轻型头盔、以及颈肌强化锻炼有助于颈部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前言 本研究是在完全无症状或颈退行性病变的飞行员危险人群中调查颈椎异常的存在。 方法 对17名战斗机飞行员(平均年龄30岁,平均飞行时间1619h)和22名货运飞行员(平均年龄29岁,平均飞行时间1272h)使用磁共振图像(MRI)和常规的颈部放射学检查。战斗机和货运飞行员的检查结果分别由两名事先不知受试者飞行状态的神经放射学专家阅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记录中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前庭诱发肌性电位(VEMP)参数,以便建立战斗机飞行员的正常值数据。方法 40名现役健康战斗机飞行员作为受试者,采用短纯音双侧给声双侧进行了记录。记录40名健康飞行员VEMP的p13和n23波潜伏期、p13/n23波间幅度以及双侧幅度不对称比,以获得正常值数据。结果 40名健康飞行员均记录到VEMP。p13波的潜伏期为(13.50±1.20)ms;n23波的潜伏期为(21.35±1.60)ms;p13/n23波间幅度为(169.70±38.50)μV;双侧幅度的不对称比(AR)为0.12±0.1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军事飞行员VEMP参数标准的常模,为促进VEMP在军事飞行员医学选拔鉴定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部在高性能歼击机的改装飞行训练中,4名飞行员发生颈部肌肉拉伤,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名飞行员年龄31~37岁,身高均在170 cm  相似文献   

17.
美军航空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F-15(16)歼击机飞行员颈部损伤率高达63.3%,故美军目前已在高性能战机飞行部队中实施颈椎康复计划和预防颈椎损伤的生理训练方案。为探讨我军高加速度(高G)载荷下歼击机飞行员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我们对2005--2009年来我院疗养的罹患颈椎病歼击机飞行员78例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每年约有40名飞行员转到Mayo诊所进行飞行员失能评估,其中大多数飞行员来自单一航线。评估过程是从查看外来记录开始。外来记录质量极不稳定。有些失能评估建议可以仅仅根据外来记录的信息作出。当根据这些信息不能判定时,就请飞行员前来作综合性医学检查。根据鉴定结果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弹射时飞行员颈部肌群主动收缩的作用。对22名年龄在18 ̄35岁之间的受试者的颈部肌群主动收缩力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22名受试者颈部肌群主动收缩力的平均值在102 ̄396N之间,平均收缩时间为28s。提示:飞行员平时加强颈肌力量的训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健康飞行员体表胃电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健康飞行员的胃电活动特征并与普通自愿者比较。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体检飞行员10名和健康普通自愿者10名。先记录空腹胃电30min,进试验餐后再记录餐后胃电30min。用谱分析方法计算胃电参数。结果 飞行员餐前后胃电主频率与普通自愿者无差别;飞行员餐事餐前胃电主功率比值和空腹状态正常胃电慢波是百分比明显高于普通自愿者(P<0.05和P<0.01);飞行员餐前胃电主频率不稳定系数(DFIC)和主功率不稳定系数(DPIC)均明显低于普通自愿者(P<0.01和P<0.05)。结论 健康飞行员胃电活动的主功率和正常胃电节律明显增加。提示在评价飞行员胃电活动时其正常参考值可能要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