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不同的创面深度对烧伤患者休克期晶、胶体补液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年10月至2009年1月间青岛市立医院收治的63例烧伤面积大于50%、年龄大于14岁、伤后到入院时间少于6h并且平稳度过休克期的烧伤患者。观察其浅Ⅱ度、深Ⅱ度、Ⅲ度面积(X1、X2、X3)及伤后第1天、第2天的晶体、胶体量。通过数值转换计算出创面因素Y(K×烧伤面积)=(晶体+胶体)/体重,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浅Ⅱ度、深Ⅱ度、Ⅲ度面积及创面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求得回归方程。经方程转换得到浅Ⅱ度、深Ⅱ度、Ⅲ度面积和体重与补液量的关系。结果自变量浅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面积与因变量创面因素Y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第1天为Y=1.370×X1+1.682×X2+1.851×X3;第2天为Y=0.810×X1+0.817×X2+1.184×X3。且总的回归方程及各个自变量均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补液不仅与烧伤面积有关,而且与烧伤深度关系密切。传统的烧伤补液公式应增加烧伤深度因素参数,第1天晶体与胶体补液量(mL)为(1.4×浅Ⅱ度面积+1.7×深Ⅱ度面积+1.9×Ⅲ度烧伤面积)×体重;第2天为(0.8×浅Ⅱ度面积+0.8×深Ⅱ度面积+1.2×Ⅲ度烧伤面积)×体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特点回顾性研究,探讨老年严重烧伤流行病学特征,为未来烧伤学科在老年严重烧伤治疗领域提供较为详实的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的年龄≥60岁、烧伤总面积大于30%总体表面积(TBSA)的老年严重烧伤患者住院病史信息,收录信息包括患者入院日期、年龄、性别、烧伤面积和Ⅲ度烧伤面积、烧伤原因、受伤场所、合并伤前疾病、烧伤后并发症、合并吸入性损伤、生存患者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留治时间及治疗结果。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二项分布检验,生存患者和病死患者对比有差异的因素(年龄、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存在伤后并发症)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收录老年严重烧伤患者73例,老年严重烧伤患者发病率从2005年2.7%上升到2017年17.8%,呈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8,P<0.05)。男性患者(65.8%)多于女性患者(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年龄分布为61~86岁,年龄中位数为66岁,男、女性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2,P=0.83)。患者平均烧伤面积为(53.9±20.9)%TBSA,Ⅲ度烧伤面积中位数0。不同烧伤严重程度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特重度烧伤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例数、生存患者ICU留治时间、病死例数均多于重度烧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特重度烧伤患者中工作场所烧伤占比高。患者烧伤原因以火焰烧伤为主(79.5%),受伤场所以家庭为主(57.5%),其次为工作场所(31.5%)。患者伤前明确诊断疾病主要有心血管疾病32例(43.8%)、神经系统疾病7例(9.6%)、糖尿病5例(6.8%)、呼吸系统疾病5例(6.8%)。患者烧伤后并发症主要为创面感染31例(42.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8例(11.0%)、肺部感染8例(11.0%)。合并吸入性损伤11例(15.1%),生存患者ICU留治时间中位数为12 d。患者病死率为32.9%,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是影响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Ⅲ度烧伤面积是影响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HR为1.024, 95%CI为1.006~1.041,P=0.008)。 结论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严重烧伤发病率显著增高,老年患者家庭烧伤占比高,应积极制定老年烧伤特别是家庭预防策略,切实降低发病率及减小烧伤面积、提高治愈率,建立有效烧伤康复体系改善患者愈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重度烧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0 0 0年 1月~ 2 0 0 4年 1月 ,我院烧伤科收治Ⅱ°烧伤面积 >30 %TBSA 36例 ,Ⅲ°烧伤面积 >10 %TBSA 17例 ,共计 5 3例。男 4 3例 ,女 10例 ,年龄 17~ 5 8岁。按随机原则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 (EEN) 2 8例 (男 2 3例、女 5例 )和延迟肠内营养组 (DEN) 2 5例 (男 2 0例、女 5例 )。两组病人在烧伤前均无严重器质性病变 ,病人的年龄、烧伤总面积、深度亦无明显差异(P >0 .0 5 ) ,见表 1。表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χ±s)组别年龄 (岁 )烧伤总面积 (% )Ⅲ°烧伤面积 (% )EEN(n =2 8) 3 5 .4± 12 .64 9…  相似文献   

4.
成功救治成批烧伤病人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是一个区级基层医院,1996年元月一日,我科一次收治9名火灾烧伤病人,最大烧伤面积66%,其中Ⅲ度面积最大者达52%,全部治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批病人男6例,女3例;年龄20~31岁,平均25.5岁;烧伤面积20%~66%,平均40.2±1.2%,其中Ⅲ度面积10%~52%,平均25±0.9%;合并吸入性损伤5例。 1.2 治疗:(1)入院后立即进行体液复苏,具体情况见附表;(2)呼吸道处理:对有呼吸道吸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群体特重度烧伤患者伤后2年时改良Barthel指数(MBI)得分,评估患者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恢复的情况。方法 2016年8月于昆山市康复医院烧伤康复科招募"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群体特重度烧伤恢复期康复患者65例,其中男37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37. 03±8. 80)岁,平均烧伤面积为(91. 39±7. 69)%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面积为(71. 00±22. 00)%TBSA;以患者烧伤面积划分,分为烧伤面积70%~89%TBSA组(16例)和90%~100%TBSA组(49例)。康复治疗内容主要有烧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综合训练,以及创面和瘢痕的物理因子治疗。使用MBI评估患者的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恢复结果。两组患者MBI总分和各项得分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根据MBI各项独立水平级别的分布对MBI 10项进行系统聚类。结果 65例特重度烧伤患者MBI平均得分为(75. 88±22. 65)分。烧伤面积70%~89%TBSA与烧伤面积90%~100%TBSA两组患者比较,MBI总分、洗澡、修饰、穿衣、进食、如厕、上下楼梯和转移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 05),而步行、膀胱控制和肛门控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MBI 10项独立水平趋势由高到低为膀胱控制/肛门控制转移行走上下楼梯进食如厕修饰穿衣洗澡;以MBI各项独立水平级别进行变量聚类为3类结果显示:洗澡和穿衣为第1类,其独立水平级别为完全依赖、较大依赖;卫生、如厕和进食为第2类,其独立水平级别为轻度依赖;上下楼、行走、转移、膀胱控制和肛门控制为第3类,其独立水平级别为完全独立。结论该批群体特重度烧伤患者伤后2年时,虽体表烧伤面积范围巨大,但多数患者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恢复较好,但上肢相关的基础性日常活动障碍依然突出,特别是洗澡和穿衣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批烟花炮竹烧伤的特点及提高治愈率和预防对策。方法收集28年来11批共178例烟花炮竹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3例,女65例,年龄8~76岁,平均(32.0±0.5)岁,烧伤面积为4%~99%总体表面积(TBSA),平均烧伤面积为(46.5±14.0)%TBSA,平均Ⅲ度烧伤面积为(22.4±10.5)%TBSA;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96例,合并复合伤79例,依据患者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复合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占2.25%,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36例,占20.22%,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占2.2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0例,占5.62%,死亡14例,占7.87%,其余病例均痊愈。结论 (1)烟花炮竹烧伤多合并复合伤及吸入性损伤,伤口污染严重,较常见烧烫伤伤情复杂;(2)严重烟花炮竹烧伤患者早期有效、及时的液体复苏对提高救治成功率很重要,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主张早期气管切开,保持气道通畅;(3)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伤口处理;(4)提倡早期胃肠道营养,预防应激性胃溃疡发生及肠道细菌转移,对补充患者的能量需求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1958年,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原广慈医院)治愈一例烧伤总面积89%TBSA,Ⅲ度烧伤面积23%TBSA的严重烧伤患者,但烧伤总面积〉80%TBSA,而Ⅲ度烧伤面积〉50%TBSA的大面积Ⅲ度烧伤治疗难题并未突破。Ⅲ度烧伤面积超过供皮区的面积的患者,不能获得足够修复Ⅲ度烧伤创面所需要的自体皮。应用邮票状皮片、小皮片虽可减少自体皮需要量,但皮片间隙的裸露创面易感染而致皮片移植失败的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应用琼脂糖玻片法连续测定46例烧伤患者的嗜中性白细胞的趋化性,患者根据烧伤面积和深度分为三组,第Ⅰ组10例,烧伤面积小于30%;第Ⅱ组24例,烧伤面积为30~80%;第Ⅲ组12例,烧伤面积为大于80%或Ⅲ°面积大于50%。趋化性测定分别于伤后1~3天,4~7天,此后每周一次,直至创面基本复盖。 测定30例正常健康人的嗜中性白细胞的趋化性,作为正常对照,趋化指数(CI)为2.0503±0.155(x±2.045SE)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血小板变化与危重烧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7例危重烧伤患者进行分组,A组(特重烧伤组)选择烧伤总面积〉50%TBSA或(及)Ⅲ度烧伤面积〉20%TBSA的患者;B组(重度烧伤组)为烧伤总面积为30%~49%或(及)Ⅲ度烧伤面积10%~19%的患者,选择伤后3、5、7、14、28天测定两组的PLT、GPⅡb/Ⅲa、CD62p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PLT、GPⅡb/Ⅲa较B组患者的PLT、GPⅡb/Ⅲa显著降低(P〈0.05),A组患者的CD62p较B组患者的CD62p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小板的变化是影响危重烧伤患者病情及预后重要因素之一,血小板水平和功能变化越明显,病情越重,预后越凶险。动态观测血小板(PLT、GPⅡb/Ⅲa、CD62p)的变化对病情的判定及预后的估计有很好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新生儿严重烧伤后的救治方法。方法本组共78例患儿,给予及时有效的抗休克、抗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及适当的创面处理。结果 78例新生儿全部治愈。其中,浅Ⅱ度、深Ⅱ度和烧伤面积小于1%TBSA的Ⅲ度创面愈合后,经随访6个月~1年均无明显瘢痕组织增生;3例Ⅲ度创面烧伤面积大于2%TBSA的患儿植皮区和供皮区皆无明显瘢痕组织增生。结论早期进行有效的抗休克和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并给予恰当的创面处理是救治严重烧伤新生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烧伤病人血清皮质醇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了1994年以来我院收治的33例烧伤病人血清皮质醇含量,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一)病人组:共33例(男21,女12),年龄3~71岁。平均烧伤面积28.57±25.91%(烧伤范围2~89%)平均Ⅲ度烧伤面积11.27±13.51%(Ⅲ度烧伤范围0~42.5%)。所有烧伤病人均在烧伤当天入院,经治疗后死亡3例,其余全部痊愈出院。 (二)正常组:共32人(男20、女12),年龄18~38岁,经全面体检合格。 二、方法:所有病人于伤后第1、3、7、14、21天和痊愈后抽空腹静脉血(除第1天外其余都是晨8:00空腹抽血),正常组也为晨8:00空腹抽血。分离血清,-20℃保存,1月内测定完毕。试剂由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为西安262厂生产的FJ2008Gγ免疫计数仪,操作按说明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巴胆碱对Ⅲ度烫伤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Ⅲ度烫伤组和卡巴胆碱治疗组。平行测定各组心功能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1)Ⅲ度烫伤组大鼠颈动脉压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2.33%、17.89%和19.30%(P<0.05~0.01),给予卡巴胆碱治疗后,颈动脉压最小值和平均值较Ⅲ度烫伤组明显升高(P<0.05)。(2)Ⅲ度烫伤后大鼠心率和-dp/dt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dp/dt虽较对照组下降6.20%,但二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卡巴胆碱治疗后,+dp/dt和-dp/dt较Ⅲ度烫伤组分别升高19.00%和24.34%,差异有显著性(P<0.05)。(3)Ⅲ度烫伤后大鼠血清NO较对照组下降48.02%(P<0.05),卡巴胆碱治疗后大鼠,血清NO水平升高至30.51±15.13μmol/L,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巴胆碱具有改善Ⅲ度烫伤大鼠心功能的作用,NO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以下简称Meek植皮术)治疗Ⅲ度烧伤超过80%TBS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12年12月采用Meek植皮术治疗Ⅲ度烧伤超过80%体表总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16例的临床资料(Meek组),并与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大张异体皮覆盖术治疗的Ⅲ度烧伤超过80% TBSA 16例(微粒皮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烧伤原因、烧伤面积、烧伤后至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皮片移植成活率、植皮区皮片融合时间、手术次数、全身创面愈合时间、每1%烧伤面积治疗费用等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Meek组术后皮片移植成活率[(98.03±2.29)%]、植皮区皮片融合时间[(14.32±3.13)d]、手术次数(5.1次)、全身创面愈合时间[(56.45±5.62)d]、每1%烧伤面积治疗费用[(7131.67±789.42)元],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41、6.7007、7.4561、11.895、6.8358,P<0.05).术后随访瘢痕增生及大关节功能情况,均明显优于微粒皮组.结论 Meek植皮法是治疗Ⅲ度烧伤超过80% TBSA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豫南地区新生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全军烧伤中心1967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9例新生儿烧伤病例资料,年龄0~28 d,平均年龄(3.57±7.35) d,男28例,女21例。烧伤总面积1%~46%总体表面积(TBSA),平均(8.66±7.29)%TBSA,浅Ⅱ度(4.23±3.79)%TBSA,深Ⅱ度(7.29±6.71)%TBSA,Ⅲ度(5.73±5.05)%TBSA。受伤至入院平均时间(2.79±4.40) d。入院时伴中度以上休克者4例,吸入性损伤6例,合并新生儿窒息7例,新生儿硬肿2例,脑积水1例。将所有病例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至今3组,比较分析其烧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面积、手术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热液烫伤占全部病例总数的57.14%,火焰烧伤占26.53%,新生儿恒温箱致烧伤占6.12%。各年代间比较,热液烫伤逐渐增多,火焰烧伤逐渐减少(P值均小于0.05)。医源性因素所占比例逐年上升(P值均小于0.05)。新生儿烧伤以头面颈、躯干及肢体部位受伤居多,臀部、会阴、消化道及吸入性损伤较少见,各年代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各年代新生儿烧伤面积及不同烧伤程度烧伤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手术次数相当,但住院时间逐渐缩短(P<0.05)。新生儿并发症仍以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及腹泻居多。创面脓毒症、败血症及死亡病例现阶段明显减少(P值均小于0.05)。总治愈率为91.84%。 结论提高全民烧伤防范意识及早期处理水平,规范新生儿护理流程,减少医源性烧伤,防患于未然,是解决新生儿烧伤的根本措施;液体复苏过程中重视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监测,多学科联合救治,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及MEEK植皮等新技术的应用是严重烧伤新生儿救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是严重烧伤休克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仍很高,尤其对于烧伤面积>80%TBSA、Ⅲ度〉50%TBSA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更易发生[1].2008年及2010年笔者单位应用休克期早期切痂治疗烧伤面积>90%TBSA,Ⅵ度〉40%TBSA并发早期急性肾功能不全特重度烧伤患者2例均获得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抗凝血酶Ⅲ (AT -Ⅲ )及纤溶改变特点 ,同时观察吉派林 (低分子肝素钠 )对其影响。方法 :57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为住院患者 ,男 34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65 8± 4 6,诊断标准均符合 1 994年“全国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研讨会”上制定的标准。对照组为2 5例本院健康献血者 ,平均年龄 62 5± 5 8。试验前 2周均未用阿斯匹林、潘生丁、抵克力得及尿激酶等影响血液粘滞度、凝血及纤溶的药物。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UA)及对照组的抗凝血酶Ⅲ抗原 (AT -Ⅲ :Ag)、抗凝血酶Ⅲ活性 (AT…  相似文献   

17.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bax、bel-2、CD44v6、nm23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ax、bcl 2、CD4 4、nm2 3基因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6 4例膀胱TCC及 2 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bax、bcl 2、CD4 4v6、nm2 3进行检测。结果  6 4例膀胱TCC中bax阳性率为 17 2 % (11/6 4 ) ,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为 90 0 % (18/ 2 0 ) (P <0 0 5 )。膀胱TCC中bcl 2阳性表达率为 82 8% (5 3/ 6 4 ) ,正常膀胱黏膜为 2 0 0 %(4 / 2 0 ) (P <0 0 5 )。bax、bcl 2阳性率随组织学分级的提高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在无浸润及有深层浸润的膀胱TCC中 ,bax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6 3%、2 0 0 % (P >0 0 5 ) ,bcl 2则分别为 83 7%、80 0 % (P >0 0 5 ) ;在无复发转移及有复发转移的膀胱TCC中 ,bax阳性率分别为 16 1%、2 5 0 % (P >0 0 5 ) ,bcl 2分别为 82 1%、87 5 % (P >0 0 5 )。 6 4例膀胱TCC中CD4 4v6阳性表达率为 5 0 0 % (32 / 6 4 ) ,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为 5 0 % (1/ 2 0 ) (P <0 0 5 )。nm2 3在膀胱TCC中的阳性率为 76 6 % (4 9/ 6 4 ) ,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为 2 0 0 % (4 / 2 0 ) (P <0 0 5 )。CD4 4v6阳性率Ⅰ、Ⅱ级与Ⅲ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nm2 3阳性率Ⅰ级与Ⅱ、Ⅲ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相似文献   

18.
张雅萍  常山  史政荣 《免疫学杂志》2005,21(1):59-60,63
目的 为治疗严重烧伤后肠源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寻求新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用标准白色念珠菌菌株免疫纯系Leghorn鸡 ;采用改良水溶法 (WD)从蛋黄中提取抗体IgY ,双紫外光测定抗体含量 ,通过SDS PAGE电泳检测抗体纯度 ,Wes 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测定该抗体来源 ,ELISA法检测热处理后IgY的活性 ,采用纯系SPF小鼠烧伤 (2 5 %Ⅲ度烧伤面积 )肠源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模型 ,特异IgY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IgY的效价高 (1∶12 80 0 )、特异性强和理化性质稳定 ;喂服IgY治疗烧伤小鼠后 ,明显抑制小鼠肠道内白色念珠菌的黏附、生长 ;明显降低了烧伤小鼠血浆中二胺氧化酶 (DAO)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释放 ,维护肠黏膜上皮的完整 ,减轻了白色念珠菌对小肠上皮细胞的损害 ;促进肠淋巴细胞分泌IgA ;恢复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结论 特异IgY效价高、特异性强、理化性质稳定 ,治疗烧伤小鼠肠源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创面应用脱细胞生物敷料的效果。方法:将脱细胞生物敷料用于106例烧伤患者150个创面。供皮区创面84个,浅Ⅱ度创面30个,深Ⅱ度创面16个,Ⅲ度创面10个,自体植皮间隙创面5个,后期残余小创面5个。分别在手术取皮后、清创后、植皮间隙后立即用脱细胞生物敷料覆盖干纱布包扎。结果:在150个不同类型创面中,未黏附4个(2.67%)均为Ⅲ度创面,感染2个(1.3%)均为后期残余小创面,渗出物显著积聚而需更换4个(2.67%)均为深Ⅱ度创面。其他创面黏附好,无感染,渗血少,疼痛明显减轻。结论:脱细胞生物敷料用于供皮区创面、浅Ⅱ度及深Ⅱ度新鲜创面、自体植皮间隙创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异体脱细胞敷料皮联合Meek技术植皮治疗特大面积烧伤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不同原因所致的特大面积重度烧伤病例9例,烧伤面积为80%~98%总体表面积(TBSA),平均烧伤面积为88.7%TBSA,Ⅲ度烧伤面积均>50%TBSA,以异体脱细胞敷料皮联合Meek技术植皮进行治疗,通过治愈率、病死率来观察疗效。 结果9例特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7例治愈,1例患者术后感染浓毒血症,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患者术后效果尚可,最终由于经济等其他问题,家人和单位放弃治疗而死亡。 结论异体脱细胞敷料皮联合Meek技术植皮治疗特大面积烧伤的效果可靠,提高了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