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309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3.
去甲斑蝥素致大鼠腹腔炎症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致大鼠失控炎症在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去甲斑蝥素(一种能刺激皮肤发泡以收集巨噬细胞的致炎物质,15mg/kg)注入60只Wistar大白鼠腹腔,动态观察其对炎性介质以及器官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谷丙转氨酶(GPT)和血肌酐(SCr)明显升高,120小时后上述指标均接近对照组;12小时和24小时大鼠死亡率分别为15%和20%;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磷脂酶A2(PLA2)在注射后24小时和12小时达最高值;肺、心、肝、肾、肠等器官出现病理改变。结论:去甲斑蝥素可能通过激活巨噬细胞、释放TNF等炎性介质诱发全身炎症和MODS。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烫伤延迟复苏后肠上皮细胞凋亡对肠道内毒素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110只 ,30 %总体表面积 ( STBA) 度烫伤 ,立即或伤后 6 h进行复苏。观察伤后肠上皮细胞凋亡率 ( ap% )变化 ,并测定了门静脉和体循环内毒素及肠系膜淋巴结 ( ML N)细菌移位率和移位量变化。结果 :电泳、原位末端标记( TU NEL )法和电镜均观察到伤后肠上皮凋亡梯形带和凋亡阳性细胞增多。延迟复苏组肠上皮细胞凋亡发生早且更严重 ;其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及 ML N细菌移位量均显著高于立即复苏组 ( P<0 .0 1) ;门静脉内毒素变化与肠黏膜 ap%成显著正相关 (烫伤后立即复苏组 r=0 .936 ,P<0 .0 1;烫伤后延迟复苏组 r=0 .899,P<0 .0 5 )。结论 :烫伤后延迟复苏使肠黏膜上皮发生病理性凋亡 ,可能导致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增加。  相似文献   
5.
因社区获得性感染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患者早期准确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热点。最近,丹麦研究人员提出:综合多项指标代替单个指标分析可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降低病死率。实验对社区获得性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疑似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比了多个脓毒症生物学指标单独分析和综合分析诊断的准确性。研究中用复合免疫测定法检测患者血浆中可溶性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受体(suPAR)、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sTREM-1)、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CRP)、原降钙素(PCT)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分析,  相似文献   
6.
体外实验证实高密度脂蛋白(HDL)能减少脂多糖(LPS)诱导的细胞因子产生。台湾科研人员研究了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血浆HDL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研究共纳入63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发病后15d连续采血检测血浆脂蛋白水平,并观察临床预后,包括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和病死率。结果显示:30d内死亡的患者前4d血浆HDL和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显著低于存活者;发病第1d HDL水平与白细胞介素-6(IL-6)、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胶质细胞形态的影响,探讨电针足三里穴治疗胃肠疾病的机制。方法:将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按总血容量的45%放血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电针组于制模完成后10 min电针足三里穴(持续刺激1.5 h,2-100 Hz,2 mA);模型组同样方法电针非经非穴;假手术组只分离股动、静脉不放血。失血后6 h后处死大鼠,取肠道组织制作肠肌间神经丛全层铺片,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肠胶质细胞形态,同时对肠道GFAP蛋白含量进行WesternBlot测定。结果:失血后6 h,肠胶质细胞出现形态学异常,细胞变形并且荧光增强,突触模糊、中断;电针足三里穴能减轻肠胶质细胞形态学异常,增加荧光强度。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GFAP表达量增加,但电针足三里穴后GFAP的表达量增加更为显著(P〈0.05)。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后电针足三里穴能激活并保护肠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8.
当前评价抗凝血酶Ⅲ(ATⅢ)作用的对照研究均应用固定剂量的ATⅢ,难以满足严重脓毒症患者个体治疗的需要。德国研究人员假设根据ATⅢ活性指导其对严重外科脓毒症的治疗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他们使用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数据库的资料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分析研究。研究中共纳入545例术后脓毒症患者,通过多参数综合累积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对肠部分缺血-再灌注(IschemiaandReperfusion,I/R)损伤家兔血浆促炎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大耳白兔,耳缘静脉给予戊巴比妥麻醉,用自制血流阻断器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SMA)50%,4h后恢复灌流。随机分为卡巴胆碱组、肠部分I/R组、假手术对照组。卡巴胆碱组在部分阻断SMA2h后肠内注射卡巴胆碱(30mg/kg)。各组分别于阻断前及阻断后2,4,6,8h,1,3d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且于阻断后2,6h,1,3d处死动物取回肠组织观察肠道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TNF-α及IL-6含量明显升高;肠内注射卡巴胆碱后,血浆TNF-α含量在术后1d显著降低,IL-6含量在阻断4,6及8h显著降低,与肠部分I/R组相比差别显著;卡巴胆碱组在术后1d肠组织病理学损害较肠部分I/R组明显减轻。结论:卡巴胆碱能明显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最近德国学者报道了在重症监护治疗过程中应用大剂量亚硒酸钠进行辅助治疗可降低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脓毒症的发生与氧自由基增加及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有关,于是他们认为应用大剂量的抗氧化剂(亚硒酸钠)可以改善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该研究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方法,由德国11家医院的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协作完成。该研究共纳入249例确诊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脓毒性休克以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m(APACHEⅢ)评分〉70分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