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创新带教方式、提高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提供参考。方法 对云南省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护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类型(本科/专升本)、本次调查前是否听说过岗位胜任力、在校期间是否担任班委是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解释岗位胜任力19.3%的变异度。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评判性思维能力不足,临床护理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急需提升。护理教育者需关注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寻适合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理实习生临床角色适应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探讨促进护生临床角色适应的对策。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取100名我院的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影响护理实习生临床角色适应的相关因素。结果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生临床实习角色适应期过长。结论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的适应过程中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因素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实习护生慎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中专、本科实习护生的慎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311名中专、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中专、本科实习护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慎独行为和态度,但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影响中专、本科实习护生慎独行为及态度的因素不相同。结论中专、本科实习护生慎独行为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生向实习护士进行临床角色转换时遇到的问题和适应其临床角色的方法。方法就角色转换适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使护生尽快适应工作。结果实习护生能尽快进入角色,越过心理焦虑难关,护生的自信心增强了,患者的投诉少了。结论有效干预可提高护生实习早期的角色适应性和护生的职业成熟度,从而顺利完成实习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影响本科护生获取临床实践机会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策略,为提高本科护生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科护生认为实践机会的获取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临床教师和自身,而临床教师则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来自护生自身和患者。结论:调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专业思想观;注重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临床护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实行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学模式等将有助于本科护生实践机会的获取。  相似文献   

6.
使用便利抽样法从某医学院校抽取311名本科实习护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问卷、护理本科实习生转型冲击评价量表进行调查,了解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转型冲击程度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相应措施降低本科实习护生转型冲击程度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显示,本科实习护生转型冲击程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降低本科实习护生转型冲击程度,实现角色转型需要考虑本科实习护生的在校成绩、对实习环境的满意度、自我概念、职业态度及信念、职业认知因素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护生临床实习前不良心理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715名实习前护生不良心理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影响因素主要是担忧专业技术不足、对医院环境感到恐惧、认为人际关系难处理及身高、视力等8个相互独立的因素。结论在校理论学习的最后阶段对护生进行相关心理辅导及适应训练,可避免和缓解护生临床实习前的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8.
影响实习护生人际沟通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影响实习护生人际沟通的因素及对策。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2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影响护生人际沟通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83.87%)、患者因素(90.32%)、带教教师因素(64.52%),护生因素(56.45%-70.97%)。结论 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提出可行的对策,提高实习护生人际沟通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专业生活质量量表、杰斐逊共情量表(护生版)及灵性健康简化量表对浙江某本科院校临床实习的4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喜欢护理学专业、共情能力、灵性健康水平是共情满意的影响因素;喜欢护理学专业、共情能力、灵性健康水平等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被带教老师认可、胜任目前实习等是继发性创伤应激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实习护生共情满意、职业倦怠和继发性创伤应激水平受共情能力、灵性健康水平、专业认同度及临床实习环境的影响。护理教育者应重点关注这些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习阶段本科护生专业思想的稳定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方法对59名本科实习护生专业思想及实习期间对专业思想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调查。结果影响本科实习护生专业思想稳定性的因素主要为目前护士的社会地位,护理工作的风险和压力,工作强度,前期理论学习和后期临床实践的衔接不牢固以及对于自我价值的体现。结论本科护生专业思想的增强需要护理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以及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床人文环境对实习护生的影响,为创造良好的教学人文环境提供努力方向。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人文环境对实习护生的影响主要有实习效果、工作态度、专业思想和心理压力;专科实习护生在实习效果、工作态度、专业思想、求知欲4个方面受临床人文环境的影响高于本科实习护生(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科学地建立临床教学基地和完善临床人文环境管理;临床科室应注重自身建设,为做好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了解临床实习护生遭受横向暴力情况,探讨临床实习护生群体中,横向暴力发生的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横向暴力主要以隐性暴力形式存在;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中,本科护生遭受横向暴力发生率明显高于大专、中专护生;临床实习护生遭遇横向暴力时,消极应对者明显多于积极应对者。结论:横向暴力普遍存在于临床实习护生群体中,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求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58名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91.8%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已基本落实就业单住,其中95.2%的护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本护生与三本护生就业率和就业单位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以上的护生认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仪表外貌、沟通能力是影响就业的前三位因素。结论:我校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医院,就业面较窄;学校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影响因素,提高护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实习期间职业认同感状况,为端正本科护生的职业特点,减少护理人才的流失提供依据。方法由采用护士职业认同感问卷对护理学院2009级护理本科实习护生8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22~35(28.57±5.48)分,总体职业认同感偏低;农村护生职业认同感评分高于城市护生;自愿选择护理专业者职业认同感评分高于家人意愿及调剂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仍需提高,临床带教老师应加强本科护生的职业态度教育,注重培养职业兴趣,减少护理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的因素,以促进护生从学生到实习护士角色的转变.方法对在我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访谈,了解影响临床实习护生角色转变的因素,并结合我们在带教中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探讨,帮助护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的对策.结果当前病人及临床护理工作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生缺乏应对经验及沟通技巧、临床护理人员严重缺编、人性化服务的要求等方面是影响临床实习护生角色转变的因素.结论影响护生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的因素较多,分析各种因素,提出在临床带教中应用鼓励启发式方法,培养护生的自信心;加强应对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培养;转变护理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及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做护生的楷模,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等对策,可促进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6.
席媛媛  黄静云  石勇 《黑龙江医学》2021,45(22):2380-2382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初期角色模糊和职业认同现状并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进行相关干预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角色模糊量表和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2019年7—9月间在十堰市三家三甲医院实习的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角色模糊得分为(3.62±0.57)分,职业认同总分为(105.22±15.46)分,各条目均分为(3.51±0.52)分.角色模糊与职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角色模糊对本科护生实习初期职业认同的解释量为33.6%.结论:本科护生实习初期角色模糊呈中等偏下水平,职业认同情况不一,角色模糊是影响本科护生实习初期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护理教育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化护生的角色认知,降低护生的角色模糊程度,增强护生的职业认同,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临床实习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实习护生手卫生依从性,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改善手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引用调查问卷,调查郑州市72名本科护生,了解实习护生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 75.76%的本科实习护生不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了解甚少占15.15%,9.09%的基本了解。结论郑州市本科实习护生手卫生重视度及认知不高,加强实习护生手卫生监督及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调查对象(学校教师、临床教师和护生)对实习护生操作能力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提出提高护生操作能力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中专实习护生操作能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学校教师、临床教师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在护生操作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中,认为护理基础知识学习和高新技术应用起到主要作用的学校教师、临床教师和护生比例依次递减,分别为93.8%、81.8%、64.1%和64.6%、60.9%、42.7%;但3类调查对象都认为病人状况、沟通能力和临床教师的指导对护生操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受3方主观因素影响,使得对护生操作能力影响因素的认识不统一。结论通过合理的沟通,统一认知,才能有效提高护生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就业情况分析中探索指导就业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应对就业难和指导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58名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91.8%的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已基本落实就业单位,其中95.2%的护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本护生与三本护生就业率和就业单位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以上的护生认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仪表外貌、沟通能力是影响就业的前三位因素。结论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医院,就业面较窄;学校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影响因素,提高护生的就业竞争力,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习阶段培养本科护生临床健康教育能力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调查问卷表,调查本科实习护生对健康教育的认知、建议,患者和临床教师对护生实施健康教育的评价情况,找出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并在25位本科实习生中实施,观察期32周。结果实施措施后,患者和临床教师对学生实施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都得到较大提高(P〈0.01)。结论对护生的健康教育培训,应有目标、有计划,并贯穿实习全过程,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基本知识,健康教育的程序、方法、技,虿、基本医学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