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9,(23):3246-3251
目的:比较蒲桃不同药用部位(根、茎、叶、种子、花和果肉)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评价指标,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采用体外抑制模型方法评价蒲桃不同药用部位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源和小鼠小肠源)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采用酶促动力学与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分析作用最强的药用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类型。结果:蒲桃不同药用部位乙醇提取物对酵母菌源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蒲桃种子>蒲桃茎>蒲桃叶>蒲桃根>蒲桃花>蒲桃果肉>阿卡波糖,对小鼠小肠源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蒲桃种子>蒲桃茎>蒲桃根>蒲桃叶>蒲桃花>蒲桃果肉>阿卡波糖,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阿卡波糖>蒲桃种子>蒲桃茎>蒲桃根>蒲桃叶>蒲桃果肉>蒲桃花。其中,蒲桃种子乙醇提取物对酵母菌源α-葡萄糖苷酶、小鼠小肠源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6.64±0.24)、(32.77±2.46)和(41.18±1.63)μg/m L]显著强于其他药用部位,并且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阿卡波糖[对酵母菌源α-葡萄糖苷酶和小鼠小肠源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2 833.33±5.48)、(1 304.21±6.45)μg/m L](P<0.05),但其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不及阿卡波糖[IC50为(27.27±1.24)μg/mL](P<0.05)。酶促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蒲桃种子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均为可逆竞争性抑制类型。结论:在蒲桃根、茎、叶、种子、花和果肉等不同部位中,以蒲桃种子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具有开发成辅助降糖的药品或保健食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中药提取物对鼠肠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 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方剂中选出常用的54味中药,水煎煮及煎煮后残渣以70%乙醇提取,各提取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活性试验,探讨其对鼠肠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与阳性对照药物阿卡波糖比较.结果 与阿卡波糖相比,桑枝等9味中药水煎煮液乙醇提取物对鼠肠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显著,其中马齿笕、桑葚,桑枝和桑白皮这4味中药水煎煮液乙醇提取物对鼠肠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分别为81.45%、72.35%、62.72%和63.93%,相应的阿卡波糖的抑制率为39.56%.结论 中药水煎煮液乙醇提取物对鼠肠α-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新型降糖中成药品种开发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葛根-黄连药对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大鼠餐后高血糖的抑制作用。方法提取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以蔗糖为底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研究葛根-黄连药对、葛根和黄连单味药材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以蔗糖诱导的餐后高血糖大鼠为模型,测定灌胃给予葛根-黄连药对提取物后的血糖值,研究葛根-黄连药对对大鼠餐后高血糖的抑制作用。结果葛根-黄连药对、葛根和黄连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IC50分别为2.439、3.700和5.730 g·L~(-1),葛根-黄连药对提取物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最强;高剂量组的葛根-黄连药对提取物(400 mg·kg~(-1))可显著降低大鼠进食蔗糖后的血糖值。结论葛根-黄连药对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单味药材提取物,并可显著缓解大鼠餐后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4.
没食子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其降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没食子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其抑制类型,探索酚酸类化合物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价值及Caco-2细胞模型在筛选降糖药方面的作用.方法 以麦芽糖为底物,采用酶-抑制剂模型和Caco-2细胞模型研究没食子酸对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采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没食子酸对葡萄糖吸收的影响.结果 没食子酸对两种模型的α-葡萄糖苷酶均有抑制作用,半数抑制量(IC_(50))为577.5 μg/mL和182.6 μg/mL;250 μg/mL的没食子酸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低于同浓度的阿卡波糖(P<0.05).没食子酸是α-葡萄糖苷酶的竞争型抑制剂.没食子酸对葡萄糖吸收有抑制作用.结论 没食子酸对α-葡萄糖苷酶和葡萄糖吸收有一定抑制作用.Caco-2细胞模型在筛选降糖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药多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钱柳和养心草两种中药的多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备两种闽产中药多酚提取物,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多酚含量并研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两种提取物总多酚含量达10%以上,并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结论 这两种中药多酚提取物可作为α-葡萄糖苷 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7,(16):2235-2237
目的:从瑶药葫芦钻中筛选出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有效部位。方法:将葫芦钻水提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分别测定各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并对筛选出的活性强且得率相对较高的部位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考察各部位对葡萄糖、蔗糖和淀粉负荷小鼠血糖值的影响(以阿卡波糖片为阳性对照)。结果:体外酶活性抑制试验显示,葫芦钻乙酸乙酯部位[得率为0.40%、酶活性抑制率为(72.90±2.85)%]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呈现出剂量依赖的快速非竞争性可逆抑制类型。体内耐糖量实验结果表明,阿卡波糖片和葫芦钻各部位对葡萄糖负荷小鼠的血糖值均没有影响(P>0.05),而阿卡波糖片和葫芦钻乙酸乙酯部位能降低蔗糖负荷小鼠30、60 min的血糖值以及淀粉负荷小鼠30、60、120min的血糖值(P<0.05或P<0.01)。结论:乙酸乙酯部位是瑶药葫芦钻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肉桂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糖尿病模型大鼠餐后高血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肠α-葡萄糖苷酶体外活性抑制实验观察肉桂提取物的抑制作用,并采用酶动力学分析模块法对肉桂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以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肉桂提取物对麦芽糖和蔗糖负荷餐后高血糖的抑制效果。结果:体外实验表明,肉桂提取物对大鼠肠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值为529μg/ml,酶动力学数据符合竞争性抑制的特征。在体实验表明,300、600mg/kg的肉桂提取物能明显缓解糖尿病模型大鼠麦芽糖和蔗糖负荷餐后血糖的升高,但不能缓解葡萄糖负荷餐后血糖的升高。结论:肉桂提取物可缓解餐后血糖升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夏枯草提取物对碳水化合物水解和葡萄糖吸收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以Caco-2细胞为研究对象,分设对照组、阳性药阿卡波糖组(25μg/mL)、夏枯草水提物组(0.75μg/mL)、浸膏(0.25μg/mL)组、多糖(0.5μg/mL)组。采用RT-PCR法测定Caco-2细胞的α-葡萄糖苷酶、SGLT-1、GLUT-2、Na+-K+-ATP酶mRNA表达。结果夏枯草提取物对Caco-2细胞α-葡萄糖苷酶、SGLT-1、GLUT-2、Na+-K+-ATP酶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阿卡波糖也有类似的抑制作用。结论夏枯草提取物通过抑制Caco-2细胞α-葡萄糖苷酶、SGLT-1、GLUT-2、Na+-K+-ATP酶mRNA表达作用,来延缓对碳水化合物水解和影响葡萄糖吸收,可能与降低餐后血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陈林  冯天艳  谢瑜  何秀丽 《中国药师》2011,14(5):634-636
目的:通过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实验研究苦瓜根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筛选其活性部位。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等不同萃取部位,检测醇提物和各萃取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苦瓜根醇提物不同萃取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水部位的抑制作用最强,当浓度为100μg·ml-1时,抑制率达到61%。结论:苦瓜根醇提物不同萃取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水部位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
中药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黑龙江医药》2009,22(3):288-289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采用α-葡萄糖苷酶测定方法,对4种经水煮醇沉提取的常用中药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在反应体系下,4种中药提取物均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鸡血藤、五倍子、青果提取物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明显强于拜唐苹。结论:4种中药提取物能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如果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并提取活性部位,可望获得抑制活性更强的中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研究10批不同产地槐米炒制前后对槐米中芦丁,槲皮素的含量变化及其对α-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对10批不同产地的槐米药材分别进行炒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各槐米药材提取液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以对硝基苯酚-β-1,4-葡萄糖苷( pNPG)为底物,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测定各槐米药材提取液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比较了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变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经过炒制后,10批槐米炒制品中的芦丁含量均有所降低,而槲皮素含量则明显升高;槐米炒制品对α-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均优于生品。结论不同产地槐米炮制后,由于槲皮素含量的普遍升高,导致了槐米炒制品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升高,表明槲皮素在对α-糖苷酶抑制活性起着重要作用。在治疗糖尿病疾病时选用炒制槐米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酸模叶蓼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酸模叶蓼地上部分,以96微孔板法测定各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采用双倒数作图法研究酸模叶蓼甲醇提取物的酶抑制动力学特性。结果:酸模叶蓼提取物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酸模叶蓼甲醇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IC50=2.13μg·mL-1),其次为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3.826μg·mL-1),石油醚提取物抑制活性最小(IC50=230.86μg·mL-1),但均远远大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103.01μg·mL-1)的抑制活性。抑制动力学实验表明酸模叶蓼甲醇提取物的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结论:酸模叶蓼各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均很好,具有良好的潜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体系,探讨复方石斛饮品及其主要原料的降糖机制,评价复方石斛饮品的降血糖作用。方法优化抑制剂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条件,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以复方石斛饮品及铁皮石斛、桑叶、桑椹水提液为抑制剂样品,测定它们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作用,计算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_(50))。结果复方石斛饮品及铁皮石斛、桑叶、桑椹水提液均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_(50)):复方石斛饮品41.5 mg/m L、铁皮石斛水提液87.9 mg/m L、桑叶10.8 mg/m L、桑椹15.4 mg/m L、阿卡波糖24.1 mg/m L。抑制活性作用强弱顺序为:桑叶>桑椹>复方石斛饮品>铁皮石斛。复方石斛饮品在高浓度150 mg/m L时抑制率(83.3%)与阿卡波糖抑制率(85.1%)接近。结论桑叶、桑椹水提液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最强,可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产品开发原料;铁皮石斛水提液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作用最弱,其降血糖效果可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评价;复方石斛饮品通过将铁皮石斛与桑叶、桑椹等降糖中药的有机配伍,合理工艺生产加工,对α-葡萄糖苷酶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作用,具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甲壳低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目的探讨甲壳低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降糖效果。方法在体外建立标准酶反应体系,分别加入6%甲壳低聚糖50,100,150,200,250,300μl,用4-硝基酚-α-D呋喃葡萄糖苷法测定酶活性;再建立加有6%阿卡波糖200μl的酶反应体系,测定酶活性;以250 mg/(kg.d)剂量灌胃,观察其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空腹及餐后血糖的影响。结果甲壳低聚糖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效果接近于阿卡波糖;甲壳低聚糖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及餐后血糖。结论甲壳低聚糖可能具有阿卡波糖样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机理。方法取40只雄性小鼠,分为5组:对照组、阿卡波糖对照组、葛根素(2.5、5.0、10)μM,每组8只,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方法,研究葛根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和抑制动力学,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葛根素对小鼠血糖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葛根素是一种可逆的竞争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半抑制浓度IC50为(4.32±0.42)μM],抑制常数Ki为(0.41±0.09)μM;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对比,葛根素能够明显的抑制大鼠血糖水平的增长。结论葛根素作为一个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诱导了酶活性的降低,对调节血糖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为临床降血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降糖中药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6  
目的:探讨降糖中药对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方法:中药水提液通过浸泡、离心、脱色等方法制备;酶活性用PNPG法测定。结果:五味子、虎杖对α-葡萄糖苷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结论:五味子、虎杖可能具有拜糖平样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固定化酶筛选模型从天然产物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把α-葡萄糖苷酶固定化,模拟其在体内小肠壁上的情况,建立固定化酶筛选模型,先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然后用该筛选模型对2种天然产物-虎杖水溶性部位和广西血竭甲醇溶液进行筛选.结果:阿卡波糖对固定化α-葡萄糖苷酶和游离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0.413 mg·mL-1和0.126 mg·mL,虽然固定化酶被阿卡波糖抑制的IC50值是游离酶的3.3倍,但固定化酶筛选模型更准确地反映阿卡波糖的体内作用.虎杖水溶性部位和广西血竭的甲醇溶液对固定化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0.224 mg·mL-1和5.5 μg·mL-1.结论:该筛选模型能很好的进行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其筛选结果和文献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简便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以期筛选得到高活性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 采用淀粉水琼脂平板与活性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从土样中筛选α-淀粉酶抑制剂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阳性菌株,并对其进行分类学鉴定.结果 筛选得到一株对猪胰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同时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菌株D0406,其每毫升发酵液的抑制活性约相当于0.6mg的阿卡波糖;鉴定结果表明D0406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结论 这种筛选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得到的菌株D0406抑制活性高,具有降糖药物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大黄中提取多糖,并测定提取物粗粉中大黄多糖的含量,研究大黄多糖对酶-抑制剂模型和Caco-2细胞模型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初步探索大黄多糖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潜在价值。方法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大黄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氧化酶比色法测定大黄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EC3.2.1.20)以及Caco-2细胞模型表达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大黄多糖粗粉中大黄多糖平均含量为(23.08&#177;0.89)%,RSD=3.87%(n=3),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7.59%,RSD=3.15%(n=6)。以麦芽糖为底物时,在酶-抑制剂模型上,浓度为125,250,500,1000μg&#183;mL-1的大黄多糖的抑制率分别为33.09%,24.43%,33.14%,31.73%,250μg&#183;mL-1的阳性药阿卡波糖的抑制率为80.45%。在Caco-2细胞模型上,浓度为125,250,500,1000μg&#183;mL-1的大黄多糖抑制率分别为23.43%,26.23%,28.24%,29.17%,250μg&#183;mL-1的阿卡波糖对Caco-2细胞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84.08%。结论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大黄多糖,用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方法简便可行,大黄多糖具有一定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但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6,(21):60-62
目的对盐知母化学成分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盐知母降血糖作用的增效原理,为后期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PNPG(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比较盐知母化学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从盐知母氯仿层中分离得到的顺-扁柏树脂酚,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优于阿卡波糖的作用。同时芒果苷、知母皂苷AⅢ等盐知母的增量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也相对较强。结论盐知母活性部位氯仿层分离物,顺-扁柏树脂酚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提示盐知母活性部位分离物顺-扁柏树脂酚在抗糖尿病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