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组合的冷冻保护剂对小鼠卵巢组织的影响,为人类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的保护剂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0只小鼠的卵巢进行玻璃化冷冻,组织标本随机分为4组,新鲜的和冻融后的卵巢皮质分别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TUNEL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光镜观察发现各实验组的各级卵泡形态正常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组的始基卵泡形态正常率和初级卵泡形态正常率均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冻融后卵泡凋亡率、卵母细胞凋亡率和颗粒细胞凋亡率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B组卵泡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A组和C组,而B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结果提示:与其它组合相比,EG与PROH的组合更适合小鼠卵巢组织的玻璃化冷冻。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探讨两种冷冻方法对人卵巢组织的冻融及异种移植后的效果。 方法 共收集16例人卵巢组织标本,每例分成2份,其中1份应用程序化冷冻方法进行冷冻,另1份应用玻璃化冷冻方法进行冷冻。解冻后分别移植到去卵巢的雌性裸鼠颈部皮下。32只SCID裸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16只,移植以程序化方法冷冻复苏的人卵巢组织;B组16只,移植以玻璃化方法冷冻复苏的人卵巢组织。解冻后及移植6周后观察两组卵巢组织中始基卵泡的存活及颗粒细胞Ang-2的表达情况。 结果 解冻后,A组Ang-2的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P<0.05),始基卵泡正常率两组相比差别不明显(P>0.05)。移植后,始基卵泡正常率及Ang-2的阳性率两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别(P>0.05)。解冻后和移植后相比,两组的Ang-2阳性率及A组的始基卵泡正常率差别均不明显(P>0.05),B组移植后始基卵泡正常率明显低于解冻后(P<0.05)。 结论 与玻璃化冷冻相比,程序化冷冻对人卵巢组织始基卵泡颗粒细胞Ang-2的表达影响更小。将解冻后的人卵巢组织进行异种移植不影响Ang-2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CMNCs)对半乳糖卵巢早衰小鼠动情周期及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的影响,评价卵巢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将120只雌性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半乳糖卵巢早衰+HCMNCs组)、B(半乳糖卵巢早衰组)、C(空白对照组)三组,每组40只。采用给昆明小鼠饲喂35%半乳糖建立半乳糖卵巢早衰小鼠动物模型,聚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HCMNCs悬液。造模成功后,A组小鼠双侧卵巢内分别注入10μl HCMNCs悬液;B组小鼠双侧卵巢内注入等量L-DMEM培养液;C组未行任何处理。移植后50 d,ELISA法测定昆明小鼠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激素(LH)变化情况。结果 HCMNCs移植前,A、B组与C组比较,动情周期紊乱率升高、血清E2降低、FSH及LH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NCs移植后,A组动情周期紊乱率下降、血清E2升高,FSH及LH降低,与移植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移植后比较,动情周期紊乱率、E2、FSH及LH无明显差异(P0.05);A、C组与B组移植后比较,动情周期紊乱率、E2、FSH及LH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CMNCs能促进半乳糖卵巢早衰小鼠卵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aspase抑制剂z-DEVD-fmk对冻融小鼠卵巢组织的影响。方法将15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新鲜对照组)、B组(添加z-DEVD-fmk组)和C组(未添加z-DEVD-fmk组),B组和C组的卵巢组织进行玻璃化冷冻,一部分卵巢皮质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另一部分卵巢皮质组织进行自体移植,手术后1个月后测血清雌二醇浓度和移植物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率。结果光镜观察发现冷冻组的始基卵泡和初级卵泡的形态正常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组的始基卵泡和初级卵泡的形态正常率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然而,B组血清雌二醇浓度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样,B组移植物卵细胞和间质细胞PCNA蛋白表达率高于C组。结论实验结果提示:Caspase抑制剂z-DEVD-fmk在卵巢组织冻融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泡液中激素和颗粒细胞黄体生成素(LH)受体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PCOS组12例和对照组15例患者于月经周期的第7-10 d手术获取卵泡和卵泡液,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卵泡液中卵泡刺激素(FSH)、LH、孕酮(P)、雌二醇(E2)和胰岛素(insulin)的水平,采用ELISA检测卵泡液中雄烯二酮(A)的水平,对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LH受体mRNA进行RT-PCR半定量检测。结果: PCOS组卵泡液中LH[(3.8±2.1 vs 1.7±0.8)U/L, P<0.01]、A[(600.0±373.4 vs 212.4±205.4)μg/L, P<0.05]和颗粒细胞LH受体mRNA的表达(0.29±0.16 vs 0.12±0.13, 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 PCOS组卵泡的颗粒细胞提前表达LH受体mRNA; 对照组卵泡直径小于 7 mm 时,RT-PCR检测不到颗粒细胞LH受体mRNA表达,而PCOS组卵泡直径达到 4 mm 时,发现颗粒细胞LH受体mRNA已提前表达。颗粒细胞LH受体mRNA的表达与卵泡液中LH(r=0.67,P<0.01)、胰岛素(r=0.51,P<0.05)及卵泡膜细胞LH受体mRNA表达的水平(r=0.6,P<0.01)呈正相关。结论: PCOS的卵泡液中存在高水平的LH,PCOS卵泡颗粒细胞提前对LH反应,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合成A和P增强,这可能是PCOS卵泡发育停滞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高虹  户瑞丽 《医学信息》2006,19(5):63-65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达因-35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60例青少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年龄15~25岁。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18倒服用二甲双胍;B组15例服用达因-35治疗;C组27例联合服用二甲双胍和达因-35。三组用药时间均为3个月。测定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测量腰/臀比值(WHR)及体重指数(BMI)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 A、C两组治疗后LH、LH/FSH、T及WH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治疗后LH、LH/FSH、T较前明显降低(P〈0.01)但WHR明显升高(P〈0.05)。A、B、C3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LH、LH/FSH及T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组WHR明显高于A、C两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达因-35可以有效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小鼠卵泡发育过程中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小鼠卵巢中的表达以及黄体生成素(LH)对卵巢Cx43表达的影响,为这两种分子与卵泡发育的关系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选择出生后1d、4d、7d、2周、3周、4周、6周、8周龄雌性C57小鼠共8组,每组10只,取卵巢。HE染色观察卵巢形态、卵泡发育并测量颗粒细胞体积分数。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卵巢组织中Cx43及LHR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黄体生成素(LH)孵育后对卵巢Cx43表达的影响。 结果 HE染色显示,出生1d小鼠卵巢中见原始卵泡,出生7d卵巢内出现初级卵泡,2周时出现窦前卵泡和少量窦卵泡,3周、4周时,出现较多大的窦卵泡,6~8周时出现黄体。卵泡颗粒细胞体积分数在2周后的卵巢中明显增加。Cx43表达在各阶段卵泡的颗粒细胞胞膜上,LHR表达在卵泡膜细胞、颗粒细胞及卵母细胞胞质中。Cx43和LHR出生后2周卵巢中的表达开始明显增加,并随卵泡发育表达逐渐增强,在3周、4周、6周和8周维持相对较高水平。LH体外干预可增加卵巢组织Cx43的表达。 结论 Cx43和LHR在卵泡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LH可能通过LHR促进卵巢卵泡颗粒细胞Cx43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李洁  杨菁  陈媛  龙文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12):98-100,F0004
目的评价D(帕半乳糖代谢作用对性成熟小鼠卵巢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利用半乳糖建立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12w龄SPF级昆明小鼠90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只,给予半乳糖食物丸和标准食物丸,在饲养的第30d、50d、70d,取血检测小鼠体内半乳糖、E2、FSH水平,并行促排卵检查卵巢功能,光镜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在饲养第70d,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卵巢明显缩小,重量显著降低(P〈0.001);光镜下,对照组卵巢组织中可见各个阶段的卵泡及黄体,模型组卵巢组织可见大量初级卵泡,但成熟卵泡和黄体数量减少,卵巢血管增生,血管壁增厚,有玻璃样变;饲齐第50d和第70d,模型组血清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01),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01)。促排卵后发现模型组小鼠输卵管中成熟卵母细胞数目减少,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01)。结论大量半乳糖代谢作用可导致性成熟小鼠卵巢功能提前衰竭,可建立卵巢早衰动物模型,为深入探讨POF患者病理生理提供研究之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VF-ET中促性腺激素(Gn)用药前最佳降调节天数。方法将2006年3月~2008年8月在本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46例,按照Gn用药前垂体降调节天数的不同分为3组:A组≤10d,B组11~14d,C组≥15d。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垂体降调节天数对获卵数、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OHSS发生率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年龄、基础内分泌水平(E2、FSH、LH、P)、hCG注射日E2、LH、P水平及内膜厚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C组Gn用药天数、剂量明显高于A组、B组,(P〈0.05);3组获卵数、OHSS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受精率、优质胚胎率、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B组与A组差异明显(P〈0.05)。临床妊娠率B组高于C组,C组高于A组但三者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n用药前垂体降调节天数对妊娠结局有一定的影响,降调节天数≥15d时需增大Gn用量及天数,降调节天数11~14d时可得到较高的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  相似文献   

10.
超排卵对大鼠卵巢组织结构及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超排卵对大鼠卵巢组织结构和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超排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 实验A组接受孕马血清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重复6次超排卵,实验B组 给予3次生理盐水注射及孕马血清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重复3次超排卵,对照组接受6次生理盐水注射。15 d及30 d后分别处死各组一半大鼠,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计算FSH/LH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A和B组大鼠卵巢始基卵泡和初级卵泡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组大鼠体内血清基础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排卵会引起大鼠卵巢的卵泡发育受限,且随着超排卵次数的增加而加重,但尚未导致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能量限制对环磷酰胺处理大鼠卵巢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10周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能量限制组、环磷酰胺组、能量限制加环磷酰胺组。观察各组动物的动情周期,实验结束时称取卵巢重量,并进行卵巢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卵泡计数,测定血清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激素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结果经环磷酰胺处理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体重下降、动情周期逐渐消失,卵巢体积缩小,颗粒细胞变性、坏死,各期卵泡数均明显减少,闭锁卵泡数增加(P〈0.01)。能量限制组大鼠卵巢的原始卵泡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窦状卵泡数减少(P〈0.01)。能量限制加环磷酰胺组的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数比环磷酰胺组明显增多(P〈0.01),且卵巢组织受损程度较单用环磷酰胺轻。环磷酰胺处理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能量限制组,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能量限制组(P〈0.01)。结论能量限制模型可以抑制原始卵泡的的转化使其数量明显增多,并可以适度减轻化疗造成的结构与功能损伤,使卵巢保留有一定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期能量限制对成年雌性大鼠生殖寿命的影响。方法 6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正常饮食组、能量限制(CR)20%组和CR40%组,记录正常饮食(NC)组每日摄食量,并将此摄食量的80%和60%分别喂养CR20%组和CR40%组大鼠,监测大鼠体重及动情周期变化,12个月后取大鼠卵巢。卵巢组织切片由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卵泡储备数量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比例。结果 NC组体重持续上升,而CR20%组体重小幅增加,CR40%组体重持续下降。CR40%组大鼠的卵泡储备数量(105.7±9.5)和原始卵泡数(55.0±6.8)与NC组(51.2±5.4,18.3±3.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原始卵泡比例(52.1%±2.9%)与对照组(35.8%±5.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成熟卵泡比例(6.8%±1.9%)和发育卵泡比例(41.2%±3.0%)与NC组(15.6%±6.2%,48.9%±4.2%)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CR20%组卵泡储备数量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比例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能量限制可能通过抑制卵泡发育启动、减少发育卵泡和成熟卵泡的数量,从而减少卵泡的消耗,有益于生殖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的形态学改变与内分泌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4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组,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型PCOS组(OB-PCOS)和非肥胖型PCOS组(NOB-PCOS);同期选择69例有正常排卵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作为对照组,经阴道超声分别测量其卵巢总面积(A),同时检测其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人体催乳素(PRL)水平,并分析其与A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PCOS组卵巢总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LH、LH/FSH以及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S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COS患者肥胖型组T水平较非肥胖型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PCOS组A值与T值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的发病过程中,卵巢总面积的改变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E2分泌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细胞培养和放免技术。结果:PAF、FSH、forscolin、PMA都能明显刺激大鼠卵巢颗粒细胞E2的分泌(P〈0.05),PAF对FSH、forscolin、PMA诱导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E2分泌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P〈0.05)。结论:PAF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E2的分泌,并且受FSH及PKA、PKC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tra1 mRNA在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皮下注射DHEA建立大鼠PCOS模型,并验证用RT-PCR方法及凝胶成像系统检测分析两组大鼠卵巢中Htra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模型组血清雄激素(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显著升高(P0.05)。卵巢切片HE染色显示:模型组卵巢有较多的囊状扩张卵泡,而发育阶段卵泡与颗粒细胞层数明显减少,未见黄体。对照组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及多个黄体;模型组卵巢组织Htra1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雄激素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导致Htra1表达减弱,Htra1的低表达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泡发育成熟障碍及不排卵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治疗中出现的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与血清睾酮(T)、泌乳素(PRL)增高的关系。方法35例LUFS与40例正常排卵的PCOS患者促黄体生成素(LH)峰后48—72h测血清T、PRL水平,比较差别。结果LUFS组与正常排卵组相比T、PRL增高,有显著差别P〈0.05;LUFS组用药后,35例有30例恢复排卵。结论PCOS促排卵过程中发生的高雄激素血症及高PRL血症是PCOS患者LUFS发生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阴道超声结合尿LH试纸预测排卵在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TVB)结合尿LH(黄体生成素)试纸预测不孕妇女的卵泡发育、排卵时间及促/超排卵时机掌握的临床意义。方法 阴道超声结合尿LH试纸测定108个自然月经周期(A组),75个CC周期(B组)、42个HMG周期(C组)的卵泡生长、尿LH峰、排卵、子宫内膜情况。比较3组卵泡生长速度、优势卵泡数、排卵时间、过早LH峰和LUF(黄素化未破裂卵泡)发生率、尿LH试纸预测排卵的准确性。结果 比较3组卵泡生长速度,B组与C组明显快于A组(P〈0.01)。优势卵泡数:B组与C组的优势卵泡数均高于A组(P〈0.01)。尿LH试纸测定阳性结果的排卵率91.26%(188/206)。C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组和B组(P〈0.001)。C组LUF周期发生率16、67%,高于A组和B组(P〈0.01)。B组与C组周期过早LH峰发生率12.8%。尿LH峰后100%在48h内排卵。结论 阴道超声联合尿LH试纸测定对监测卵泡生长及预测排卵是一个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的方法。连续的尿LH试纸测定更能动态的反映卵泡生长并准确预测排卵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患者补充脱氢表雄酮(DHEA)后卵巢储备指标及体外受精结局的变化。方法纳入50名前次IVF—ET治疗失败,证明是卵巢低反应,并再次要求IVF—ET治疗的患者。采用前瞻性单因素自身对照研究。入选患者接受DHEA75mg/日,至少治疗3个月后,每个患者采用与前一周期相同的卵巢刺激方案和FSH起始剂量促排卵。比较DHEA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第三天AFC数量、FSH、抑制素B、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等卵巢储备指标;比较前后周期血清雌二醇(E2)峰值、HCG日〉15mm卵泡数量、回收卵母细胞和MII卵母细胞的数量、胚胎的数量和质量等治疗反应指标;比较治疗前后,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等体外受精周期结局差异。结果50例患者DHEA治疗前后AFC数量显著增加(P〈0.05),月经第3天FSH、抑制素B和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补充DHEA后,卵巢刺激反应得到了显著改善,E2峰值水平、〉15mm的卵泡数量、获卵数、MII的卵子数量均有显著增加(P〉0.05),治疗前后受精率相似(分别为67±42%和72±30%,P〉0.05),可移植胚胎数量显著增加,由平均数量0.85个增至2.0个(P〈0.05),可移植胚胎的优胚率由26%增至47%,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反应不良取消周期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使用DHEA后周期妊娠率为30%,活产率为20%。50例患者对DHEA耐受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补充DHEA后可以增加胚胎数量,改善胚胎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改善卵巢低反应体外受精结局。其改善结局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2—10mm的窦卵泡闭锁,增加AFC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卵巢低反应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巢低反应的预测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在本生殖中心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以促性腺激素(Gn)刺激后两侧卵巢发育卵泡≤3个,或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获卵数≤4个为卵巢低反应判断标准,符合卵巢低反应标准的80例为低反应组,取同期获卵5—20个的80个IVF—ET治疗周期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平均年龄,年龄≥35岁、双侧卵巢窦卵泡数≤5个、基础促卵泡素(bFSH)≥8IU/L、基础雌二醇(bE2)≥80μg/L患者的比例,周期取消率,平均Gn用量及临床妊娠率。结果低反应组平均年龄,年龄≥35岁、bFSH≥8IU/L患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反应双侧卵巢窦卵泡数≤5个及周期取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差非常显著(P〈0.01);两组bE:≥80μg/L患者的百分比及平均Gn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反应组临床妊娠率(21.25%)明显低于对照组(4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年龄≥35岁、bFSH≥8 IU/L及窦卵泡≤5个均可作为预测卵巢低反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