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的有效微创手术方式。随着手术的广泛应用,PVP和PKP术后椎体再次骨折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就PVP或PKP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目前治疗OVCFs的有效方法是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其经典术式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1]。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术式通过向椎体内注入填充材料来强化椎体,从而缓解局部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方法能较迅  相似文献   

3.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缓解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疼痛性血管瘤、各种转移瘤及骨髓瘤的疼痛方面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被骨水泥强化后的椎体仍有可能出现再骨折.2007年3月~2014年1月我科共收治PVP/PK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7例,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椎体强化术,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常用方法,可快速缓解骨折疼痛,维持椎体高度,恢复患者下地活动。PKP术后仍疼痛的原因较多,其处理仍存有争议。本文报告1例多节段PKP术后疼痛患者,表现为活动时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5.
三种术式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Sky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已在我国广泛开展,它能恢复椎体力学强度、稳定骨折椎体、缓解疼痛和预防椎体再骨折的发生。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9月应用PVP(14例)、PKP(8例)和Sky(6例)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种术式的近、中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警惕和预防经皮椎体强化术的严重并发症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经皮椎体强化术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PVP和PKP治疗疼痛性椎体病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肿瘤等)在国内外的广泛普及,该项技术的并发症问题也逐渐引起重视。特别是最近2—3年,一些相关并发症的病例报道与总结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毕松超  陈涛  杨建东  张亮  冯新民 《骨科》2017,8(6):423-427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术后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于苏北人民医院骨科行椎体成形术(PVP/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病人177例,男19例,女158例,年龄为52~91岁,伤椎总数为298个。所有病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均没有合并其他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或病理骨折的疾病,均顺利完成手术。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再骨折将病人分为:再发骨折组(28例)和未再发骨折组(149例)。再发骨折组发生新发骨折,包括14例邻近椎体再骨折和14例跨跃式椎体再发骨折。对两组病人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77例病人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5.5±3.2)个月。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骨折病史、骨密度是病人出现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均P<0.05)。两组性别、基础椎体骨折数目、手术方式、骨水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骨密度为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很多,高龄、低骨密度、既往存在骨折病史是PVP和PKP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杨惠林 《骨科》2017,8(3):161-162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这两种经皮椎体强化术,临床主要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治疗,能够即刻稳定椎体,有效缓解病人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椎体成形术(PVP)或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可有效缓解OVCFs引起的疼痛,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内外针对其术后死亡率的相关文献报道鲜见。目的:总结OVCFs手术治疗的术后死亡率,探讨患者术后死亡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0年6月因OVCFs行PVP或PKP并获得随访的203例患者资料。根据总体死亡率和术后1年内死亡率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构成特点。结果:PVP或PKP治疗OVCFs的术后死亡率为14.7%%(30/203),术后1年内死亡率为5.4%(11/203),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血管事件(9例)、呼吸功能衰竭(7例)、慢性疾病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恶性肿瘤(5例)、脑血管疾病(3例)、原因不明(1例)。统计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是否有基础疾病是影响死亡率的主要因素。PVP与PKP治疗OVCFs的患者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行PVP或PKP治疗OVCFs的创伤小,能显著缓解疼痛,适用于高龄患者,可降低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中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自2009—01—2013—12诊治的42例中重度椎体压缩骨折,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VP组(21例)和PKP组(21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楔形角及后凸角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KP组的楔形角及后凸角的矫正效果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VP或PKP治疗方法均能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中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疼痛,在矫正楔形角及后凸角的方面,PKP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