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尺桡神经范围较长,其病变类型亦多,常见的如外伤性病变、肿瘤性病变、慢性疾病相关病变及炎症性病变等。尺桡神经病变严重影响上肢感觉,造成运动功能障碍,常规依靠临床病史、体征及电生理检查等诊断[1],X线、超声及CT检查技术能力有限。磁共振成像属无创检查,且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外周神经病变诊断。而常规磁共振检查序列较难显示尺桡神经全貌,且易受周围软组织干扰。1992年[2]磁共振神经  相似文献   

2.
<正> 磁刺激在其作用和刺激深部神经及脑方面优于电刺激,并无不适感觉.可用在刺激腰背神经根、颈神经根和运动皮层.但是目前认为用大圈磁刺激进行常规的周围神经传导研究不太合适,由于高选、择性超大量刺激难以达到,刺激的部位不确切.为了确定磁圈是否平行固定在周围神经表面的皮肤上,分别用大磁圈、小磁圈及电刺激神经的1~2点,测量M 波和H 波的潜伏时.  相似文献   

3.
桡动脉压迫型止血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观察压迫型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与所有经桡动脉路径行PCI的病人进行术前谈话,将60例同意使用新方法用YM-RAO—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的病人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同意使用传统方法用弹力粘贴固定绷带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止血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压迫部位远端肿胀、麻木、发绀、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结果]两组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肢端肿胀、麻木、发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动脉压迫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操作简便,安全舒适,血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所谓脊柱相关疾病,是指由于脊柱力学不平衡而引起身体各系统的一系列病症 [1]。胸椎神经病变即是脊椎遭受损害后,胸椎的力学改变造成脊柱胸段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内脏神经损害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2]。 1 病因 胸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椎周软组织遭受损伤或退地性改变在一定诱因条件下,发生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直接或间接地对神经根、椎动(静)脉、脊髓或 /和交感神经等产生刺激或压迫,而引起临床上所说的植物神经紊乱、神经官能症等。其发生机制可能为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在椎骨通道中受到压迫或受到椎旁软组…  相似文献   

5.
<正> 腰骶神经根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是受压,其受压部位的确定除一系列造影外尚有肌电图、H 波、F 波等电生理方面的检查。由于肌肉的神经支配是多个脊髓节段,因此在马尾脊神经根病变的准确诊断中,研究某一神经根的情况是很重要的,而且必须弄清其病理生理状态是受压抑或创伤。1967年Caldwell 等报告在胸神经根病变时用电针刺激神经根发现 M 波出现延迟。1974年 Peiris则试图在硬膜外腔用刺激单神经根的办法来记录 M 波的变化,但在安置电极方面迂到困难。  相似文献   

6.
脑功能区病变的手术易造成患者术后出现重要神经功能缺失,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判断脑内病变的部位和手术范围。只有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充分利用MRI、神经导航技术以及脑超声病变准确定位,在唤醒麻醉下进行皮层诱发电位、皮质电刺激的功能区定位和在清醒状态下的病变切除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区,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与提高生存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挤压伤致急性肾衰竭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挤压伤是身体的四肢或其他部位受到压迫,造成身体受累部位的肌肉肿胀或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8.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中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主要是心血管、消化道、泌尿道、汗腺等神经支配器官的功能障碍,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1-2]。传统神经电生理技术主要是检测有髓大纤维功能,但对自主神经小纤维的评价有所限制^[3]。以往的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9.
<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最新数据表明,我国HZ的患病率约为7.7%,而29.8%HZ病人将进展为PHN [1]。目前PHN治疗是采用以药物治疗为基础,联合微创介入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2]。神经电刺激治疗是国内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一种重要的微创神经调控技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神经电刺激方法包括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外周神经电刺激(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PNS)和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等[3]。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部位,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均可累及,而糖尿病性周围性神经病变发病率最高[1]。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疼痛、感觉异常、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呈电击样、烧灼样,静止时或夜间加剧,出现感觉麻木、迟钝或关节麻痹。糖尿病并发慢性神经病变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DPN以高血糖为始动因素外,遗传因素、代谢障碍、微循环异常、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致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缺失。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桡动脉压迫型止血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佩兰  陈晓宇  王美兰 《护理研究》2007,21(34):3162-3163
[目的]为了观察压迫型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与所有经桡动脉路径行PCI的病人进行术前谈话,将60例同意使用新方法用YM-RAO-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的病人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同意使用传统方法用弹力粘贴固定绷带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止血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压迫部位远端肿胀、麻木、发绀、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结果]两组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肢端肿胀、麻木、发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动脉压迫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操作简便,安全舒适,血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慢性疾病,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刺激或压迫附近的脊神经、血管或脊髓等组织引起腰腿痛的一种临床病变。此病治疗周期长,疗效欠佳,多数病人急性疼痛症状缓解后在家治疗,遵医行为大减,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且易复发,给病人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和痛苦。现对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汪立 《中国康复》1996,11(2):92-92
常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以及CT、脊髓造影和磁共振等检查均可用于颈神经根病变的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是外周神经节段,一般是正常的。椎旁肌和相应上臂肌肉的肌电图所提供的失神经申位是诊断神经根病变的依据,但是本病神经再生发生很早,约有50%的患者肌电图检查是正常的,放射学的检查往往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合,有很多假阳性。由于神经传导阻滞和减慢是神经嵌压徵的唯一根据,因此用颈神经根刺激的方法来评估神经根病变,比常规肌电图和放射学检查更有价值。 32名临床诊断为单侧颈神经根病变的患者年龄在32~69岁(平均53.9岁),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颈部疼痛,节段性感觉障碍和腱反射减弱。而双侧有症状和体征的患者以及臂丛神经损伤和单纯疼痛的患者未统计在内。选择10名与颈椎和臂丛以及神经根病变无关的患者做对照,年龄在35~60岁(平均47.4岁)。均常规做椎旁肌和上臂肌肉的肌电图检测以及常规运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和顺向感觉神经传导检测。急性或慢性的椎旁肌失神经电位和上臂肌肉节段性失神经电位则考虑为神经根受损,而运动单位电位募集减少不作为神经根病变的  相似文献   

14.
当癌肿在并非转移或浸润的情况下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神经 -肌肉接头或肌肉的病变 ,病变部位无癌肿细胞可见 ,神经症状多种多样 ,总称为癌肿性神经肌肉病变 [1 ] ,或称副肿瘤综合征。临床上在肿瘤发现之前诊断较困难 ,为引起对本病认识 ,现将我院收治的 2例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例 1:女 ,45岁。因头晕走路不稳 2月 ,加重伴双下肢麻木2周入院。查体 :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准 ,双膝关节以下痛觉减退 ,双跟腱反射减低 ,余 (- )。实验室检查 :血沉5 6 mm /h,脑脊液正常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正常。肌电图示左右腓总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5.
王丽云 《临床荟萃》2001,16(23):1079-1080
糖尿病神经病变 (diabetic neuropathy,DN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 ,根据体征和电生理测定的异常 ,39%的患者存在糖尿病神经病变[1 ] 。 DNP在临床上表现为疼痛、麻木、感觉障碍等多种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DN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一般认为与微血管障碍和代谢异常有关[2 ] 。在治疗方面 ,研究表明 ,早期严格控制血糖能延缓或减少 DNP的发生、发展 ,但对于严重的糖尿病神经病变 ,仍应采取相应的特殊治疗。作者应用法国 L .L AFON药厂生产的化学合成药甲氧吡丁苯 (商品名 Fonzylane,活脑灵 )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行脊髓或外周神经电刺激的护理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疼痛科对61例病人行脊髓或外周神经电刺激植入术及取出术,给予规范化的护理。[结果]疼痛科应用脊髓或外周神经电刺激植入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明显。[结论]规范化护理可提高脊髓电刺激止痛效果,减轻病人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瞬目反射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瞬目反射 (blinkreflex ,BR)又称眼轮匝肌反射 (orbicularisoculireflex) ,是由轻叩轻触面部 ,角膜受声、光等多种刺激而引起眼睛闭合的防御反射 ,起着保护眼球的作用。从 1969年Bender等研究以来 ,对三叉神经、面神经和脑干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 。临床上常用的是通过电刺激一侧三叉神经眶上支 ,诱发眼轮匝肌收缩产生瞬目动作 ,用肌电图仪描记眼轮匝肌的电位变化 ,在电刺激同侧眼轮匝肌引出潜伏期短、波形简单的R1波 ,在双侧引出潜伏期长、波形复杂的R2(同侧 )和R2 ′(对侧 )…  相似文献   

18.
脑功能区病变的手术易造成患者术后出现重要神经功能缺失,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判断脑内病变的部位和手术范围.只有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充分利用MRI、神经导航技术以及脑超声病变准确定位,在唤醒麻醉下进行皮层诱发电位、皮质电刺激的功能区定位和在清醒状态下的病变切除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区,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与提高生存质量[1-2].  相似文献   

19.
<正>脑卒中后的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GHS),是患者偏瘫上肢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1]。纠正GHS的方法有电刺激、肩吊带、针灸、康复训练、肌效贴等[2]。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和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NS)是常用的电刺激治疗方法,Ekim等[3]发现  相似文献   

20.
神经性疼痛是影响躯体感觉系统的病变或疾病直接后果的疼痛[1]。神经性疼痛依据病变部位和功能障碍分为周围神经性疼痛和中枢神经性疼痛,周围神经性疼痛发病率比较普遍,包括了糖尿病神经性疼痛在内[2]。糖尿病神经性疼痛是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系统异常引起的疼痛[1],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检查[4],对神经性疼痛进行评估,不仅有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