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一安 《北京中医》2007,26(6):358-359
带状疱疹在中医学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损治愈后延续的神经疼痛,老年体弱者可持续多年,中老年人是发病的主要群体。笔者自1999年6月-2006年6月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带疱疹后遗神经痛38例,与西药治疗的32例进行对照,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运用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7例。结果:总有效率95.74%。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良方。  相似文献   

3.
自拟疱疹消痛方治疗疱疹后遗神经痛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拟疱疹消痛方治疗疱疹后遗神经痛23例陈素芬柳州铁路中心医院545007广西柳州市鹅岗路利民区14号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疱疹消痛方一些年老体弱的带状疱疹患者,皮损完全消失后,后遗神经痛仍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的神经组织修复过程较慢...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皮损完全消退后,遗留神经痛超过1个月以上,即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此病疼痛顽固,治疗困难。导师孟庆常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几十年,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颇有良效。  相似文献   

5.
疱疹止痛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疱疹止痛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和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对疱疹止痛灵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结果:疱疹止痛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15例,总有效率96.5%,对照组总有效率44.3%,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0.01)。结论:疱疹止痛灵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为躯体单侧发生沿神经呈带状分布的群集的小水疱,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其多数患者经适当治疗即治愈.部分中老年人不仅痛剧,而且在皮损消退后数天、数月甚至数年仍遗留神经痛,给患者造成痛苦.近5年来,笔者以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阿昔洛韦联合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阿昔洛韦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预防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 ,以阿昔洛韦联合激素治疗带状疱疹 12 3例为治疗组 ,阿昔洛韦不联合激素治疗带状疱疹 80例为对照组 ,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在止痛、水疱消失、结痂及痊愈的时间及预防后遗神经痛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应用阿昔洛韦联合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病程短 ,同时降低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除出现沿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的疱疹外,神经痛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其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十分丰富,现将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对此症早有记载、命名颇多,如“缠腰火丹”、“串腰龙”、“蜘蛛疮”、“蛇串疮”等,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记载较少,本文用自拟疱疹止痛灵治疗31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均获痊愈,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315例均经本院皮肤科或神经科确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门诊患者,介绍我科服用中药治疗,其中男105例,女21O例;年龄18~87岁,病程17~180天;带状疱疹的部位发生于额面,头部的60例;颈带部30例;腰部60例;腰胁部135例,腹部30例。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嗜神经后造成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临床疱疹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者.此病可以用口服中药、止痛药、局部封闭、针灸等方法治疗,但往往单一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对止痛药形成依赖.我科于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采用汽疗仪熏蒸自拟中药方联合中药口服、肌注维生素B1加维生素B12治疗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年龄在50岁~ 75岁之间,平均62.5岁;男11例,女19例.入选标准:临床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除头面部疱疹后遗神经痛,无严重心、肝、肾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系统疾病及无精神病者.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出现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因疱疹消退后仍有部分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导致被侵犯部位发生疼痛,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多发生于老年人,活血化瘀法能有效地缓解症状。本文以带状疱疹and中药为主题词检索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将近5年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邹震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6):271-27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出现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当疱疹消退后仍有部分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导致被侵犯部位发生疼痛,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祖国医学称之为"蛇丹愈后痛".针灸疗法能有效地缓解该症状.本文就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补阳还五汤,同时配合刺血拔罐。对照组30例口服布洛芬,维生素B_1,维生素B_(12)。采用视觉模拟尺评分法(VAS)和睡眠质量评分法(QS)为判定标准,同时观察2组安全性。治疗1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2组VAS评分和QS评分均明显下降,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结合刺血拔罐安全有效,可活血祛瘀、通络止痛,能明显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史雅仙 《光明中医》2006,21(8):63-64
目的:为了了解老年带状疱疹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把6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单纯西药治疗,一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随着年龄增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明显增加,疼痛越明显,治疗效果越差,中西医联合用药对预防和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服用西药治疗方案(P<0.005).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联合梅花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AI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59.4%,且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VAS评分和AI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优于甲钴胺片联合梅花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2009年以来运用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依据确定[1]。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仍持续性、长期的疼痛超过1个月即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7.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串腰龙”、“蛇串疮”等。临床表现以皮肤簇集性水疱呈带状分布,灼热疼痛伴发热为特征。经中西医治疗后,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也有部分患者由于失治误治后留下后遗神经疼,出现疱疹消散后疼痛持续不止的一种顽固性疾病。笔者观察其父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25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石遗神经痛15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广裕 《新中医》2002,34(3):57-57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为躯体单侧发生沿神经呈带状分布的群集的小水疱,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其多数患者经适当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0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困扰中、老年人的顽固性痛症之一,常规治疗方法很多,但治愈率低.我院2004年5月-2007年5月采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火针点刺配合毫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以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法:治疗组:使用火针点刺疱疹水泡部位,配合毫针围刺.观察组:单纯使用西药抗病毒药物治疗.均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3个月后随访.结果:治疗组治愈好转率100%,后遗神经痛发生率1例,占0.7%.观察组治愈好转率94.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43例,占29.7%.结论:火针点刺配合毫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缩短带状疱疹疗程,治愈率高,并能有效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