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物质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形成导致的动脉管腔的狭窄、闭塞性病变。下肢ASO是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最易受累的部位包括小腿胫腓动脉、股腘动脉及主髂动脉,其中股腘动脉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以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溃疡等下肢缺血、坏死等症状为特点。  相似文献   

2.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sisobliterans ,ASO)是动脉血管临床最常见的疾病,由于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受供组织发生营养障碍,甚者发生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存质量。动脉硬化的临床防治经过近5 0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提高这一顽疾的诊疗水平,特组织国内部分专家进行笔谈  相似文献   

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治疗:路在何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外周动脉疾病,它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ASO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可以引起肢体的溃疡和坏疽,最终导致截肢,是主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血管临床最常见的疾病,由于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受供组织发生营养障碍,甚者发生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存质量。动脉硬化的临床防治经过近50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提高这一顽疾的诊疗水平,特组织国内部分专家进行笔谈。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它可累及全身动脉系统包括冠状动脉、脑动脉、颈动脉、肾动脉等,当累及下肢动脉时就被称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随着国内饮食结构改变(摄入含脂食物增多)、人口老龄化,以及检查诊断技术的进步,被诊断为ASO的患者有逐年增多趋势,进入21世纪的十年以来,已成为我院血管外科住院最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6.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病变在下肢的重要表现,亦是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病理基础为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进而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传统的治疗方式有旁路血管移植术、血管内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术后晚  相似文献   

7.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慢性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由ASO引发的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治疗成为人们观注的焦点,而膝下动脉病变的治疗更为困难.我院于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对5例ASO患者的膝下动脉病变采用血管内球囊成形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重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中老年人慢性下肢缺血引起的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社会日益老龄化,ASO的发病率逐年增加[1]。尤其伴有糖尿病的ASO患者远端血管病变更为多见,预后差。ASO常合并心、脑、肾和代谢等多学科疾病,由于受累肢体动脉病变广泛,下肢缺血,常导致下肢间歇性跛行、静息痛、  相似文献   

9.
20多年来,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 ASO)的发病率在我国迅速提高,而且已位于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disease,PAOD)的首位.因而,进一步深化对心、脑、肾和代谢等多学科疾病在发病和治疗中互相关系的再认识,提高ASO 的治疗效果非常必要,本文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药物在肢体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在此,仅就药物治疗的有关问题作简要的论述.药物治疗的地位在我国,肢体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发病率比较高的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其次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包括其它动脉闭塞性疾病在内,病变  相似文献   

11.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与介入治疗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硬化闭塞症(afterio sclerois obliterans,ASO))是指动脉壁因粥样硬化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好发于动脉分叉以及动脉主干弯曲和受压处,大部分在动脉后壁,以腹主动脉远侧及髂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受累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动脉粥样硬化(AS)成为人口死亡主要原因[1],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作为AS局部表现,发病率逐年上升[2].ASO起病隐匿,可导致截肢[3].我们通过下肢动脉球囊损伤联合高脂饲料喂养的复合因素建造ASO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特点、并发疾病、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ASO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大而增加;ASO与血脂增高、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FontaineⅣ度病人截肢率较高,Ⅲ型(多节段闭塞)病人动脉病变广泛,临床症状重,给治疗带来的困难和风险也相应增高。结论:ASO应重视早期的宣教,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在治疗上注重规范化、综合化与合理化。  相似文献   

14.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常见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全身性动脉硬化在下肢动脉的表现,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溃疡或坏疽等。中医学认为,瘀血阻络、血脉闭阻是其主要病机,病因多源于心主血脉功能失调。通过对“心主血脉”内涵的解读,结合西医学相关研究,探讨ASO与心主血脉功能失调的相关性。从心论治,注重心、血、脉三者的关系,通过调节心的气血阴阳,恢复心主血脉正常功能,保持血脉运行通畅。  相似文献   

15.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 ,ASO)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 ,属于祖国医学“脱疽”、“脉痹”的范畴。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病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已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现将近 10年来中医药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 病因病机目前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根据流行病学研究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率与年龄、性别、高血脂症、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吸烟、高密度脂蛋白低下等有关。目前公认的发病学说有 :脂质浸润学说、内膜损伤反应学说、平滑肌细胞增殖学说、…  相似文献   

16.
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 isease,PAD)涵盖了多种可以造成动脉狭窄或阻塞的疾病,引起供血组织缺血的临床表现,尤以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最常见。发生在腹主动脉及其远侧的ASO,都可造成下肢动脉缺血。目前,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血管腔内治疗的快速发展救肢体,  相似文献   

17.
肢体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诊治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认识肢体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CAO)是从“自发性坏疽”和“脱疽”开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发病率较高。从50年代末期首先对此病进行临床研究。在一些资料中曾出现过“脱疽”也就是TAO,和TAO概括所有CAO的混乱现象,不乏60岁以上和10多岁“TAO”的报告,以及把糖尿病坏疽误认为是TAO的教训。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在增多。尽管强调ASO与TAO和其它CAO的鉴别,但仍出现一些模糊认识。基于上述情况,现把CAO诊断和治疗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一、肢体CAO共同的临床特点肢体CAO主要是指肢体中、小动脉闭塞引起末梢组织缺血性疾病而言。此类疾病病因不同,机制各异,但临床表现确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主要表现有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 /扩散因子 (HGF/SF)、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一氧化氮 (NO)与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之间的关系 ,阐明HGF/SF等在ASO发病及疾病进展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ASO组 6 0例 ,其中间歇性跛行组 30例 ,静息痛组 18例 ,坏疽组 12例。分别检测外周血中的HGF/SF、TGF β1、NO等指标 ,同时应用血管扫描测量患肢的踝肱指数 (ABI)和动脉闭塞程度。 6~ 12月后随访 ,复查各项指标。结果 :ASO组HGF/SF和NO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且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 (间歇性跛行组 >静息痛组 >坏疽组 ) ;TGF β1升高 (P <0 0 1) ,HGF/SF与TGF β1显著负相关 (γ = 0 6 6 12 ,P <0 0 1)。ASO伴糖尿病患者HGF/SF降低极显著 (P <0 0 1)。随访表明HGF/SF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低HGF/SF预后不良。结论 :HGF/SF、TGF β1及NO参与了ASO的发生发展 ,HGF/SF是判断ASO病期、反映内皮细胞功能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腔内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又称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bliterans,ASO)、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急性动脉栓塞等,其中尤以ASO最为常见。PA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凶险疾病,尤其是表现为静息痛、溃疡、坏疽的重症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PAD的治疗目标就是要尽可能恢复闭塞动脉的血流,以达到缓解症状、挽救肢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病人往往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即使是低龄周围血管疾病病人,也常合并免疫病、血液病等内科疾病。这些合并症增加了血管外科手术的风险,各种动脉手术因此一向被列为高风险手术,欧洲麻醉学会就将主动脉和周围血管手术列为最高风险手术,围手术期心脏风险5%~([1-3])。因此,从系统上合理控制手术风险,规范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